我们为什么持续讨论洛克·外滩源|在商言设计
在过去的二十年,洛克·外滩源一直都是上海外滩区域的“焦点”,也是在商业地产和建筑师群体不断在讨论的话题。
一些标签和话题在这些年间不断的出现:历史建筑的修缮与改造、城市内容更新、保护性开发、David Chipperfield 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设计和施工周期 18 年、上海“纽约分约”……
“为什么修了这么久?设计要点体现在哪里?这里的商业定位是什么?这些年来经营得怎么样?公共空间对洛克·外滩源街区为什么那么重要?”这样的疑问也一直与漫长的建设周期并存。
作为洛克·外滩源近二十年来蜕变的见证者,洛克·外滩源董事长邹松先生分享了他与项目团队如何从“一团迷雾”中,一步步抽丝剥茧,让洛克·外滩源的面貌逐渐清晰,将它塑造成为多元的工作和生活生态圈、上海最具标志性的都市微度假地,点亮一个世纪以来外滩特有的公共品质。
从“一团迷雾”到洛克·外滩源
认知与理解、试探与摇摆、磨合与执行
您从2004年就开始参与这个项目,
整个项目经历了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有哪些心路历程?
最开始是“认知与理解”,当时在看这个街区的时候,这么多历史建筑还没有修缮,显得比较荒废,而且建筑间距异常紧密,密集程度远超现在看到的样子,除了保留下来呈现给公众看到的历史建筑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建筑存在。而当时我们对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不足,不清楚这些建筑的起源与背景,还是那个 “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终极问题,我们不知道它们为什么存在,未来又如何处置这些建筑。
政府在2002年组织举办了国际竞赛,邀请了国内外城市规划专家来做整个外滩源片区的规划,意大利的建筑师格里高蒂(Vittorio Gregotti)团队的方案在当时认可度和可实施性比较高,我们对这个区域最初的了解也就是从格里高蒂的规划开始的。
对于开发商来讲,首要的是按土地合同上列出的详细规划指标来执行。比如在洛克·外滩源,总建筑面积指标是“硬指标”。我们在了解区域背景的基础上,开始考虑洛克·外滩源为什么需要做这么多的建筑面积?以及如何消化掉这些指标?历史建筑保留、拆除、改造的比例各是多少?新增的建筑如何布局?
当时还没有“城市更新”这个提法,我们开了很多征询会,征询历史建筑与规划方面的专家意见,并与本伍德事务所合作进行了多轮修详规的调改,每出一稿修详规就跟政府的各职能部门沟通,管理历史风貌片区的职能部门也一直在变化。几轮沟通下来还是没有任何头绪和方向,为这个事情摇摆了很久。
我们与戴卫奇普菲尔德的团队,以及ARQ建筑团队共同深化,历经4年最终确定了修详规,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决策。规划当中确定了新老建筑的比例关系、新建建筑的高度和体量、建筑布局与公共空间的结构等等,这也成为众安·美丰大楼、洛克·安仁最早的雏形,也揭示了博物院广场、安仁里出现的缘由。这都是基于给定的建筑指标综合考虑形成的建筑与空间的关系。
2007年修详规报批完后,我们正好赶上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办这个节点。我们就想正好借着世博会的契机,把历史风貌给展现给公众。所以当时把沿圆明园路的这些历史建筑要修缮出来,和戴卫的团队合作就更紧密了。
比如他们会先观测记录每一栋建筑的损坏程度,接着与历史图片中的原貌进行对比。因为每一栋建筑的情况都不一样,在当时也是很大的挑战,我们制作了许多不同的样板来测试和比较,制定了一套修缮更新的原则。现在网上可以看到每一栋建筑的修缮前、修缮后的同角度照片对比,那其实是当时我们的日常工作方式,不停地通过对比来确认修缮的效果。
街区中大量的历史保护建筑
是否与打造活跃开放的街区存在冲突?
这给开发和管理带来了哪些挑战?
当时市里的领导对于我们这块的提法是“重塑功能,重现风貌”,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在于老建筑有很高历史风貌保护要求,既要修缮,又要满足现代化的功能,空调管道等等设备都花了很多心思进行了隐藏处理。但是有些东西也是改变不了的,老的电梯间井道就这么大,只能通过管理上的办法来控制,比方说限制人流量等等。
做包容日常生活的街区商业
您从最初参与这个项目到现在,当下所有的环境都发生了改变。最初的定位和现在定位有什么样的区别?从什么时候开始,您觉得是时候应做出改变的?
这中间的过程太多了,我们做出调整改变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消费观念变化的速度。
业态的稳定也是眼前的主要问题,比如女青年会大楼的 LUNEURS,当时它打开一楼转角的位置对于设施设备的要求是很大的,餐厅的排烟污物系统对历史风貌影响极大。后来我就跟团队说了,女青年会大楼这一次的改造后业态算是定性了,从商业的规律来讲,一个项目的业态经过两轮的调整基本上稳定,之后就不能再随意改动。
我觉得应该是垂直赛道深挖为主,多元化为辅。
现在我们对于光陆大楼的业态还是很纠结,也跟城市管理者们进行了很多的讨论。如果只是从产权来划分业态很简单,住宅就是住宅,商业就是商业,办公就是办公……但现实情况复杂多了,很多业态本身就是综合的了。
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是多样化的,对他们来说同一个空间可能是居所,有时又是工作室,他们会需要独处的空间,有时候又会有接待和聚会的需求等等。这样对于业态的挑战就更大了,我们可能很难周全地照顾到每一种需求,但是在一个赛道上深挖,再有机会把其他元素吸引过来就更好了。很多人会问我怎么看自己的居住环境,其实都是源于对自己的居住空间的想象,都跟自己的习惯跟兴趣有关。
自在自处
洛克·外滩源的更新着眼于将历史上的后街后弄转化为开放可穿越的公共空间,首届RAMA外滩建筑节也以“公共空间”为主题。您觉得这些公共空间对洛克·外滩源街区起到什么作用?
公共空间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我觉得有这样的空间可以让不同的人有机会在街区驻足,在不同的场景中拍照、交谈、休息、思考甚至发呆,这些都是美好的个人体验。
对于开发者来讲,我们希望塑造这些空间的故事性和连贯性,让来这里的消费人群自发地想要来这里约见朋友,愿意向其他人推荐这里、宣传这里。我常常在街区里看到打卡拍照的人,我会想他们为什么要来这里拍?那一定是他觉得这个空间跟他的穿搭是吻合的,和他想传达的主题和概念是match的。来到这里的人可以在这个空间里面找到他的那一瞬间的感觉,我觉得这就是公共空间带来的最大益处。
而且公共空间让各种社群有多样化的活动区域。
接下来洛克·外滩源有没有什么活动和计划?
外滩建筑节是我们整个街区亮相的标志,我们也邀请了很多建筑师来参与,就深挖建筑这一条线来说,没有其他的更合适的商业项目了。因此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群体会喜欢这个片区。8月份有洛克·外滩源携手墨音MOIN 主办的的一场音乐有关的活动,接下来可能还会与众安集团一起探索,带来一些科技、互联网金融、医疗相关的活动。
另外我们也在跟政府在探讨,希望能够联动整个街区举办一个综合性的年度活动,包括艺术设计、美食、运动等等。这里面每一项其实都可以做成一年四季的周期性的活动,所以每一类别的深挖的潜力,但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就像 ArchDaily 做建筑传媒这么多年,入驻洛克·外滩源会考虑要带来一些怎样的新的内容?我们在搬进来之前,也聊到这边以前是建筑师或者设计师比较喜欢的社群。我们入驻洛克·外滩源也是希望可以逐渐把大家聚集起来,重新形成一个这样的社群。我们有跟马岩松推荐过,让他把上海办公室设在洛克·外滩源,他问了我一个问题,说你那儿有树吗?(笑)
这里倒确实没什么树,他特别要求有树是吧?
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讲,
对树的坚持和南方人还是不太一样的。
栏目 在商言设计
出品人 韩爽
编辑 出木杉
排版 出木杉
采访日期 2024.07
DAAily: 大成建设 + 隈研吾新作:奈良紫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