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为什么持续讨论洛克·外滩源|在商言设计

ADCNews 建日筑闻
2024-09-07

在过去的二十年,洛克·外滩源一直都是上海外滩区域的“焦点”,也是在商业地产和建筑师群体不断在讨论的话题。

一些标签和话题在这些年间不断的出现:历史建筑的修缮与改造、城市内容更新、保护性开发、David Chipperfield 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设计和施工周期 18 年、上海“纽约分约”……

“为什么修了这么久?设计要点体现在哪里?这里的商业定位是什么?这些年来经营得怎么样?公共空间对洛克·外滩源街区为什么那么重要?”这样的疑问也一直与漫长的建设周期并存。

作为洛克·外滩源近二十年来蜕变的见证者,洛克·外滩源董事长邹松先生分享了他与项目团队如何从“一团迷雾”中,一步步抽丝剥茧,让洛克·外滩源的面貌逐渐清晰,将它塑造成为多元的工作和生活生态圈、上海最具标志性的都市微度假地,点亮一个世纪以来外滩特有的公共品质。 


从“一团迷雾”到洛克·外滩源

认知与理解、试探与摇摆、磨合与执行


您从2004年就开始参与这个项目,

整个项目经历了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有哪些心路历程?

最开始是“认知与理解”,当时在看这个街区的时候,这么多历史建筑还没有修缮,显得比较荒废,而且建筑间距异常紧密,密集程度远超现在看到的样子,除了保留下来呈现给公众看到的历史建筑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建筑存在。而当时我们对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不足,不清楚这些建筑的起源与背景,还是那个 “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终极问题,我们不知道它们为什么存在,未来又如何处置这些建筑。

© 田方方
© 田方方

政府在2002年组织举办了国际竞赛,邀请了国内外城市规划专家来做整个外滩源片区的规划,意大利的建筑师格里高蒂(Vittorio Gregotti)团队的方案在当时认可度和可实施性比较高,我们对这个区域最初的了解也就是从格里高蒂的规划开始的。

他的规划方案中包含了现在的洛克·外滩源片区以及外滩源二期区域,对历史建筑尽可能地进行了保护保留。后续又接触到一些设计事务所做的前期的详细规划,包括设计了新天地的本伍德(Benjamin Wood)和章明建筑事务所等等,进一步从他们的设计中了解了这些建筑的前世今生和历史价值,慢慢地厘清了历史脉络,对这个区域的理解开始逐渐清晰。
© 田方方
© 田方方

对于开发商来讲,首要的是按土地合同上列出的详细规划指标来执行。比如在洛克·外滩源,总建筑面积指标是“硬指标”。我们在了解区域背景的基础上,开始考虑洛克·外滩源为什么需要做这么多的建筑面积?以及如何消化掉这些指标?历史建筑保留、拆除、改造的比例各是多少?新增的建筑如何布局?

当时还没有“城市更新”这个提法,我们开了很多征询会,征询历史建筑与规划方面的专家意见,并与本伍德事务所合作进行了多轮修详规的调改,每出一稿修详规就跟政府的各职能部门沟通,管理历史风貌片区的职能部门也一直在变化。几轮沟通下来还是没有任何头绪和方向,为这个事情摇摆了很久。

© 田方方
© 田方方
本伍德在修详调整的过程中推荐由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共同参与到项目中来,机缘巧合地促成了这一次合作。
起初我们认为本伍德更了解上海,因为他们完成了新天地的项目。但是与戴卫的沟通过程中,我发现戴卫擅长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所有的变化,他会通过对比上海的城市发展与其他国际城市的发展,发现其中的共性与上海本土的特性,从而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方向。

我们与戴卫奇普菲尔德的团队,以及ARQ建筑团队共同深化,历经4年最终确定了修详规,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决策。规划当中确定了新老建筑的比例关系、新建建筑的高度和体量、建筑布局与公共空间的结构等等,这也成为众安·美丰大楼、洛克·安仁最早的雏形,也揭示了博物院广场、安仁里出现的缘由。这都是基于给定的建筑指标综合考虑形成的建筑与空间的关系。

© 田方方
© 田方方

2007年修详规报批完后,我们正好赶上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办这个节点。我们就想正好借着世博会的契机,把历史风貌给展现给公众。所以当时把沿圆明园路的这些历史建筑要修缮出来,和戴卫的团队合作就更紧密了。

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当时从欧洲派了3~4人的团队,在这长驻了将近一年半,与我们一起探讨修缮的策略与方法。他们不是一个会迅速做出决定的团队,也是一边摸索一边调整,就有点像中医问诊,望闻问切,然后再对症下药,后续观察疗效再进行调整。

比如他们会先观测记录每一栋建筑的损坏程度,接着与历史图片中的原貌进行对比。因为每一栋建筑的情况都不一样,在当时也是很大的挑战,我们制作了许多不同的样板来测试和比较,制定了一套修缮更新的原则。现在网上可以看到每一栋建筑的修缮前、修缮后的同角度照片对比,那其实是当时我们的日常工作方式,不停地通过对比来确认修缮的效果。

© 田方方
© 田方方

街区中大量的历史保护建筑

是否与打造活跃开放的街区存在冲突?

这给开发和管理带来了哪些挑战?

这些老建筑在历史上就是公共建筑,比如邬达克设计的真光广学大楼本来就曾入驻过出版社,1949年以后很多的市政设计院也在这里办公,所以说一层的空间本身就具备公共属性,我们的修缮就是为了恢复这种公共性,重新打开空间,让它成为可进入、可穿越的空间。

© 田方方

© 田方方

© 田方方

当时市里的领导对于我们这块的提法是“重塑功能,重现风貌”,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在于老建筑有很高历史风貌保护要求,既要修缮,又要满足现代化的功能,空调管道等等设备都花了很多心思进行了隐藏处理。但是有些东西也是改变不了的,老的电梯间井道就这么大,只能通过管理上的办法来控制,比方说限制人流量等等。

为了可以更好地呈现建筑风貌,我们在去年年底的时候,RAMA开幕之前,又把历史建筑重新修缮了一遍,10年前只展示了沿圆明园路的东立面,而这一次把内部都打开了,西面重新修缮后,东面也得跟上重新修缮了一遍。未来随着使用频率提高,肯定需要周期性地再修缮。

© ROCKBUND‍

© 田方方

© ROCKBUND

© ROCKBUND

从日出到夜幕

做包容日常生活的街区商业‍


您从最初参与这个项目到现在,当下所有的环境都发生了改变。最初的定位和现在定位有什么样的区别?从什么时候开始,您觉得是时候应做出改变的?

这中间的过程太多了,我们做出调整改变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消费观念变化的速度。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盯着东亚,尤其是与北京、香港、东京、新加坡进行对标。我们组织过与业界各个领域的品牌商的咨询会议,包括奢侈品集团、餐饮、酒店、办公等等行业的意见领袖。如果由他们来做商业,会想做成什么业态?对于这些集团来说,洛克·外滩源的开发周期、店铺规模与他们的要求并不匹配,包括后来开始对高消费的管控和限制政策也有影响。

© 田方方

© 田方方

© ROCKBUND
当时我对一个意大利传媒机构提的概念印象深刻。他说,其实这里的生活应该从早到晚,把人的一天行为活动串起来。空间能够包容一个人日常生活的轨迹,提供让人驻足消费的吸引点。于是逐渐形成了目前我们街区里看到的业态定位,入驻了茶饮、咖啡、花艺、香薰、运动这一类生活化、接地气的生活方式消费。
我们也尝试过许多文化艺术的活动,比方说把亚洲文会大楼这栋楼作为一个美术馆来呈现给公众,也包括建筑、时尚、音乐等方面的活动,我们一直想以主题活动来带动商业,让这里更加有社区感。

© 田方方

© 田方方
现在街区里大部分店铺已经开业,还有一些处于筹备状态,在这种不断更新业态和不断重新定位的过程是否对经营管理的思路带来一些转变?

当然,我们也在跟踪观察街区内业态的经营情况,现在我们也在接触一些受到年轻人欢迎的业态,包括饮食、健身、自由职业工作等等。到现在这个短视频时代,一切都在讲究在更短的时间里享受整个过程,因此年轻人来到这里,他会有什么样的体验、他的消费模式跟消费时间都是我们在调整业态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业态的稳定也是眼前的主要问题,比如女青年会大楼的 LUNEURS,当时它打开一楼转角的位置对于设施设备的要求是很大的,餐厅的排烟污物系统对历史风貌影响极大。后来我就跟团队说了,女青年会大楼这一次的改造后业态算是定性了,从商业的规律来讲,一个项目的业态经过两轮的调整基本上稳定,之后就不能再随意改动。

© ROCKBUND© ROCKBUND
你们想要的是更多元化的发展,还是说在某一个垂直赛道的深挖呢?

我觉得应该是垂直赛道深挖为主,多元化为辅。

现在我们对于光陆大楼的业态还是很纠结,也跟城市管理者们进行了很多的讨论。如果只是从产权来划分业态很简单,住宅就是住宅,商业就是商业,办公就是办公……但现实情况复杂多了,很多业态本身就是综合的了。

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是多样化的,对他们来说同一个空间可能是居所,有时又是工作室,他们会需要独处的空间,有时候又会有接待和聚会的需求等等。这样对于业态的挑战就更大了,我们可能很难周全地照顾到每一种需求,但是在一个赛道上深挖,再有机会把其他元素吸引过来就更好了。很多人会问我怎么看自己的居住环境,其实都是源于对自己的居住空间的想象,都跟自己的习惯跟兴趣有关。

© ROCKBUND

© ROCKBUND

© ROCKBUND“松弛感”是公共空间里的

自在自处‍‍‍‍


洛克·外滩源的更新着眼于将历史上的后街后弄转化为开放可穿越的公共空间,首届RAMA外滩建筑节也以“公共空间”为主题。您觉得这些公共空间对洛克·外滩源街区起到什么作用?

公共空间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我觉得有这样的空间可以让不同的人有机会在街区驻足,在不同的场景中拍照、交谈、休息、思考甚至发呆,这些都是美好的个人体验。

对于开发者来讲,我们希望塑造这些空间的故事性和连贯性,让来这里的消费人群自发地想要来这里约见朋友,愿意向其他人推荐这里、宣传这里。

© ROCKBUND

© ROCKBUND

© ROCKBUND

我常常在街区里看到打卡拍照的人,我会想他们为什么要来这里拍?那一定是他觉得这个空间跟他的穿搭是吻合的,和他想传达的主题和概念是match的。来到这里的人可以在这个空间里面找到他的那一瞬间的感觉,我觉得这就是公共空间带来的最大益处。

© ROCKBUND

© 田方方

而且公共空间让各种社群有多样化的活动区域。


对。我最近也发现了香港路的一些变化,原来没有那么多外摆,在公共空间驻足的人多了,BASAO tea、BROSHOP 的外摆也就越来越丰富,这是一个互相正向推动的过程。比如博物院广场跟艺术文化类活相关;阿哈龙广场周边都是餐厅和酒馆,傍晚时分在这里欣赏日落,坐着喝一杯挺好的,每个广场都有自己的定位和氛围,我们想让不同需求的人群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空间。

© ROCKBUND

© ROCKBUND

接下来洛克·外滩源有没有什么活动和计划?

外滩建筑节是我们整个街区亮相的标志,我们也邀请了很多建筑师来参与,就深挖建筑这一条线来说,没有其他的更合适的商业项目了。因此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群体会喜欢这个片区。8月份有洛克·外滩源携手墨音MOIN 主办的的一场音乐有关的活动,接下来可能还会与众安集团一起探索,带来一些科技、互联网金融、医疗相关的活动。

另外我们也在跟政府在探讨,希望能够联动整个街区举办一个综合性的年度活动,包括艺术设计、美食、运动等等。这里面每一项其实都可以做成一年四季的周期性的活动,所以每一类别的深挖的潜力,但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就像 ArchDaily 做建筑传媒这么多年,入驻洛克·外滩源会考虑要带来一些怎样的新的内容?

© ROCKBUND

© ROCKBUND

我们在搬进来之前,也聊到这边以前是建筑师或者设计师比较喜欢的社群。我们入驻洛克·外滩源也是希望可以逐渐把大家聚集起来,重新形成一个这样的社群。我们有跟马岩松推荐过,让他把上海办公室设在洛克·外滩源,他问了我一个问题,说你那儿有树吗?(笑)

这里倒确实没什么树,他特别要求有树是吧?

对于一个北方人来讲,

对树的坚持和南方人还是不太一样的。

每个设计师还是有他坚持的东西。我们之前也跟一些建筑事务所谈过,很多建筑事务所对层高要求,室内要通透。我们这儿的老建筑限制很多,但也在不断碰撞和磨合。

© 田方方

© 田方方您希望大家来到洛克·外滩源留下怎样的印象?

一个美好的印象吧,好的时刻应该都在这发生。我们的同事们每天接待公司访客,最后离开的时候,他们都说“你们在这地方办公,真的太舒服了!”我心里就把这话当作对洛克·外滩源的赞美。

人有效的生命就这么多,我的想法就是希望大家来这里都很开心,能感受到我们的周到,因为只有松弛了才会有创造力。

© ROCKBUND

© ROCKBUND

栏目              在商言设计

出品人                   韩爽

编辑                   出木杉‍‍‍

排版                   出木杉

采访日期           2024.07‍‍‍‍


DAAily: 大成建设 + 隈研吾新作:奈良紫翠

Spotlight: 什么是公共空间?戴卫·奇普菲尔德已回答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建日筑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