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 从二本考到211读研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其实很久之前都想和大家分享这个话题,因为在和粽粽女士做公众号的一年不止一次遇到有学弟学妹问过:“学姐,我只是一个二本/我本科不太好,我真的可以吗?”类似的问题,每当这种时刻我就会想要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
但也许是由于懒惰,或者一种逃避自我的怯懦,我都没有动笔。一直私以为作家都要有袒露自己的勇气,像我们之前转载的复旦大学的姐妹陈陈相因,我每每都会为她的勇敢所深深打动。以及,我犹豫的还有,写下来的文字会变成一些鸡汤励志的话,这是我非常不愿意的。
但现在,为什么想动笔了呢?具体我也说不出为什么,也许只是想分享的愿望已经成熟了,水到渠成吧。
按照网上同类型文章的套路,我会说我的二本本科多么多么糟糕,我的211读研生活多么多么好,但当我回忆起我的本科,我完全舍不得用“糟糕”这类词定义她,当然了,当我读研发现图书馆冬天可以用热水洗手的时候,狠狠骂骂咧咧觉得自己被本科学校虐待了四年。
回首我的本科,她当然是有一些“恶劣行径”可以控诉的。比如宿舍没有空调,甚至没有热水,夏天每天都要花时间去打水提水上楼才能洗澡,图书馆离宿舍非常远同时也没有空调,有些老师上课甚至可以用相当离谱来形容,我愿意称之为诉苦大会或者落后思想传教现场。但如果有人要让我用一两个词概括我的本科生活,我会说“收获”和“感动”。
在那个略显破烂的二本院校,我收获了太多的感动。虽然我们宿舍没有空调总是让人骂骂咧咧,但宿舍的舍友真的很好。有段时间地震,我们学校震感很强,某天晚上地震我的沙雕舍友醒了,她就一直叫我,但由于我睡眠质量过好,大家都醒了我才醒来,大家又开始批判她只叫我一个人。还有考研的时候,宿舍小师妹直接豪横地免去了我的打扫卫生服务,哪怕因为专业不同很少说话的师妹也在考研前和我说要加油,还有憨憨的学妹在我考完给我点了奶茶,结果我考完就出去看电影回来奶茶都冷了。虽有有一些我愿意称之为划水国家级运动员的上课老师,但我最喜欢的外国老师用他独有的热情在专业导论课直接把我引进了外国文学的殿堂。
在我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因为想一心准备复习去申请自主实习,由于太难了一波三折,最后我给院长小老头打电话,没说几句我就开始哭:“呜呜,我真的很想继续读书。”小老头赶紧:“你别哭啊,咱们来说说你最近复习得怎样了。”(我愿意称他为转移话题高手),最后商量下就谈妥了,但我不是很想和当时的代理辅导员沟通,我:“你去和他说嘛”,小老头马上拒绝:“不行,这是你的功课”,后来这个话我回忆了很久,也感动了很久。要说最后实习的事解决了没有,那当然是解决了,我极其狐假虎威地和代理辅导员说院长怎么怎么同意的,嘿嘿嘿。后来复试前,小老头把我叫去他办公室唠嗑,点个烟,在烟云缭绕中叮嘱我学术注意事项,我也觉得很温暖。
突然发现因为考研占据了我整整大半年的时间,现在回忆起来都是考研相关的回忆。但把时间再往前推推,其实我也和大多数的二本学子一样,有着二本学子的耻感。
因为初高中读的都是我们市还蛮不错的中学,一路走来,也考过班上第一,最后高考滑铁卢,谁还没有点学霸的玻璃心呢。怎么告别这种耻感呢?黄灯老师的《我的二本学生》一书中她的学生把自己称为“工业废水”。那我就浅谈一下作为“废水”的自我救赎吧,我个人是靠热爱完成的。
高中因为喜欢阅读,所以我本科六个志愿第一志愿都填的汉语言文学,进了大学后,虽然有着某种隐隐的失落,但我也并没有忙着伤感,我暴风式地阅读,“暴风”具体体现在一学期看了六十多本书,在期末荣登文科组借阅量第二。当然其实那时候也不知道什么是好书,反正有啥读啥。但在这过程中,也不是没有失落,就那种一门课我读了很多作品最后考试和背资料的同学差不多,然后我就去问了我当时非常喜欢的古代文学老师,她给了我答案👇,从此我彻底放弃卷了,专注做自己喜欢的。
在我追求自己热爱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对于我非常重要的老师——我的外国文学老师。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在系办值班的时候,这位东北大汉老师领了工会给的粽子后来到我的工位,对我说粽子节快乐让我拿两个粽子去吃,很好这简直完美地收买了我这个吃货。不知道多年以后他知道,后来他要帮我模拟复试、辅导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还不是他)、给我们公众号写文、做学业心理疏导……基本到了有事找他的程度,他会不会后悔那个送给我粽子的一天(后悔也没用了)。
总之,靠着书籍和一些老师真诚的提点还有善良可爱的朋友们(虽然已经没有篇幅写但依然要提),我逐渐告别了所谓的二本之耻。
去年九月,我来到一所211院校读研。
我们学校真的非常漂亮,道路两旁的树我真是说再多遍喜欢都不为过,那些古树长得乱七八糟,但是却有一种野蛮生长的力量。由于学校绿化很好,所以每天早上起来都可以听见小鸟叽叽喳喳。上学的路上,春天有盛开的木兰花。对了对了,图书馆大了很多,图书馆和宿舍都有了空调。
其实要分享读研的体验,可能我还没有那么丰富,因为我也正在摸索,如果拿金钱来比喻我在学术层次上的等级,我愿意称之为学术乞丐。比较机缘巧合的是,之前考研为了备考读了两个老师的论文,其中一位老师成为了我的导师,我导我愿意称之为学术富翁,他总能说啥啥啥可以研究,本学术乞丐只能狂点头。
以及,前两天我导请吃饭,还见到了很可爱的老乡博士师姐,也许是私下和导师相处发现他对学生的关心和平等,成为了我今天写下这些文的契机,也许是那顿饭吃得很不错,让我有了工作的动力。学术真的是辛苦让人头秃的,可对于知识的渴求,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可贵的老师、同学却是可以成为令人勇敢前进的力量的,到现在,我也可以说出,我在继续读书,也在继续收获继续感动。
每次遇上不顺或者挫折的时候,我都会祭出我的激励名言鼓励自己——“人类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能够再度崛起”。但现在浅浅回首那些我以为是“坠落”的时刻,却是在走向收获和感动的时刻。从二本到211,并不是一个多么值得吹嘘的事,事实上,生活需要的是持续的努力和不停止地探索,不管是学业还是认识自我,在我看来都是这样的。
以上,就是我的故事,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