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话说长江
《话说长江》这部25集的关于长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纪录片,1983年8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播,播出后反响空前热烈,全国观众的反应以及它被赋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纪录片本身传达出的信息,因为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
1976年,中国结束了长达10年的动乱,国家的政治、经济全面回到了正常轨道,人民也面临精神重建。70年代末期,中国宣布改革开放,从"文革"浩劫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开始憧憬着未来,与过去不同的是,中国人在80年代不仅心里充满重塑国家的愿望,也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人性的自由。那时候的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就是希望国家富强。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这部25集的关于长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纪录片,1983年8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首播,播出后反响空前热烈,全国观众的反应以及它被赋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纪录片本身传达出的信息,因为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和自然风光。从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性角度来讲,《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里程碑,但在当时,人们真正感动的不仅仅是它的艺术感染力,更多是从中读出了一种爱国情怀。如果没有当时的社会氛围和心态,这部纪录片也不会被赋予太多爱国主义层面的意义。
《话说长江》播出后在观众中的轰动效应是空前的,创下收视率40%的纪录,引起了纪实节目的收视高潮,25集的宏大规模,至今传唱的《长江之歌》主题曲,浸透了传统文化意韵的"话说"形式,将长江的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展现在人们面前。
随着2005年长江三峡水电站的建成使用,给我们的能源水利带来了很大的功效,但原来长江三峡的风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只能从这部纪录片中,窥得原来的风采,三峡工程从提出设想到最终完工,共经历了90年时间,但其中关于建与不建的争论,就持续了73年。现在你要浏览长江,那可真是"神女仍无恙,惊叹世界殊"了。
点击下面的菜单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