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全球各国当前GDP增长的秘密
6518字6图,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欢迎朋友圈与微信群转发,平台转载请查看主页“联系我们”。
前段时间看到一张表,列举了2022年全球主要大国GDP增长率的排行榜。我把它贴出来。
全球主要大国GDP增长率排行
从这张表来看,全球主要大国经济都保持强劲的复苏劲头,特别是印度一马当先上半年GDP增长率达到8.4%,另外欧盟区成员国也保持4—5%左右的增长,美国也是3.2%的增长,只有中国GDP增长率比较靠后,上半年才2.5%。
这个图表被很多人拿来论证我国的防疫政策是错误的,你看国外躺平的经济多么强劲,而我们却因为严厉的动态清零政策拖累了经济增长。
事情的真相真是这样的吗?
1 GDP成色
我们首先来看看这票保持经济强劲增长国家的GDP成色。
以前搞经济的有句名言,GDP可以作假,但是进出口数据没法作假。比如印度为了粉饰太平就曾经多次修改GDP统计规则(最后连牛粪也算GDP,别笑,真事)。
下面我们就以GDP增长率比较靠后的中国为锚,衡量一下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成色。
按:我之所以能用与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衡量这些国家的成色是因为,中国是全球主要大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中国的贸易数据基本也代表了该国对外贸易数据。
首先是印度。
今年1—8月,中国出口印度785亿美元。增长33.9%。中国进口印度126亿。负增长36.7%。
我查了一下海关的数据,矿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及原料是印度对中国出口主要产品,印度自中国进口主要产品为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贱金属及制品。
今年1—8月中国对印度出口大幅度增长33.9%,而进口却大幅度萎缩36.7%,这足以说明,一方面印度出口的拳头产业(矿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及原料)萎缩得特别厉害,另一方面,印度对中国进口需求(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在急剧扩大。
两者叠加能够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印度制造业在急剧萎缩。
所以,印度今年上半年GDP大幅度增长8.4%肯定不是第二产业(制造业)贡献的,相反,制造业对印度经济还是负贡献,考虑到印度今年遇到极端气候,农业还在减产,所以唯一合乎逻辑的解释就是,印度今年经济强劲增长来自于第三产业。
如果换一个角度,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可以分为两个端,生产端与消费端,目前印度生产端(包括农业、制造业)都在萎缩,所以拉动印度经济强劲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消费端。
那么,为什么印度消费端这样强劲呢?
我们后面来谈。
第二个我们来看欧盟与主要成员国(还是今年1—8月)。
中国出口欧盟3818亿美元,增长18.4%。中国进口欧盟1934亿,负增长6.2%。
中国出口德国796亿美元,增长10.5%。中国进口德国753亿,负增长5.7%。
中国出口法国318亿美元,增长10.4%。中国进口法国230亿,负增长8.8%。
从2020年中欧贸易商品结构来看,中国向欧盟出口的商品主要为:家具、医疗物资、电子产品、纺织品、玩具、自行车等;而欧盟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等。
现在中国对欧盟出口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而进口却出现负增长,这几乎就是印度同样的现象——只有欧盟制造业在萎缩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现象。
欧盟制造业萎缩我们很好理解,因为俄乌战争导致欧盟能源价格暴涨,所以欧盟很多企业纷纷关门倒闭。
但是偏偏欧盟成员国在今年上半年GDP也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所以,欧盟的GDP增长业与印度也很类似——拉动欧盟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消费端。
第三我们再来看看美国。
中国出口美国3972亿美元,增长12.2%。中国进口美国1178亿,增长1.3%。
中美贸易数据看起来就比前面的正常得多,至少没有出现中国出口2位数增长,进口却是负增长的极端情况。
当然,这里也有一些特殊原因,美国对华出口主要是能源、农产品,这些产品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是硬通货,按照我们过去与美方签订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约定的价格,美国的能源、农产品我们拿到就能赚钱,这样的机会真的是不买白不买。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对美进口增长的幅度还是远远不如中国对美出口增长的幅度,美国对华产品的强劲需求代表着美国消费市场的繁荣。
呃,怎么好像又是与印度、欧盟同样的路数?
别急,我们继续往下看。
现在我们来看看东亚的日韩,这两个国家很有代表性。下面我们来看看1—8月这两个国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数据。
中国出口日本1142亿美元,增长6.6%。中国进口日本1247亿美元,负增长7.5%。
中国出口韩国1090亿美元,增长16.2%。中国进口韩国1363亿美元,增长1%。
机械器具、运输设备、化学产品、贱金属、仪器仪表是日本对华出口的主要产品,而中国对日出口主要也是机械器具、矿物产品、化学产品、纺织原料、仪器仪表这五大产品,从中日进出口贸易数据也可以看出,今年日本制造业也在萎缩。
中韩贸易结构与中日大同小异,但是今年却出现中国出口韩国贸易额快速增长,而进口韩国商品却徘徊不前。按照这个趋势发展,韩国对华贸易保持了几十年的顺差可能在明年出现逆转。
从上述数据也可以看出,日韩制造业相对中国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
但是,2022年上半年日本GDP增长只有0.9%,而韩国是3%,中国是2.5%,与欧盟成员国、美国、印度相比就差得很远了,为啥GDP增长苦哈哈的国家都集中在东亚?
最后我们在看看几个特殊国家今年1—8月与中国双边贸易数据。
中国出口英国542亿美元,负增长0.8%。中国进口英国152亿,负增长8.3%。
中国出口澳大利亚502亿美元,增长23.6%。中国进口澳大利亚977亿,负增长13.7%。
中国出口俄罗斯442亿美元,增长8.5%。中国进口俄罗斯729亿,增长50.7%。
中国对英国同时出现进出口副增长的现象说明两国实际关系恶化非常快。说起来美国摆出一副气势汹汹要与中国硬脱钩的架势,但是经济上真有脱钩趋势的国家实际上就是英国。
另外,恰恰是英国大幅度削减了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的进口,才导致英国通胀指数在发达国家中名列第一。
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萎缩原因也好理解,因为今年房地产不景气,压制了钢材需求,然后导致铁矿石进口下降。
中国与俄罗斯双边贸易急剧增长这属于特殊情况,俄乌战争爆发之后,中国成为俄罗斯能源的第一大买家,当然,俄罗斯能源价格也特别便宜,卖给中国石油大致是国际市场价格打7折,卖给中国天然气折扣比石油更低,这样美丽的价格不买白不买。
2 高通胀下的畸形繁荣消费
现在我们来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为啥全球主要大国制造业都在萎缩?
这个问题我在之前的文章有过分析,这里就直接甩结论了。一个原因是全球主要大国遭遇国际大宗产品价格高涨与美联储激进加息双杀。而中国人民币虽然兑美元也在贬值,但是相对其它国家要坚挺得多,另外中国国内能源价格保持稳定。
一个原因就是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其它国家劳动参与率下降,生产效率降低,与执行动态清零的中国制造业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第二个问题,为啥全球主要国家在制造业萎缩的情况下,消费还能如此繁荣?
因为高通胀。
普通消费者在通胀指数节节攀升的环境下是一定会产生恐慌性购物需求的。所以,高烧不退的通胀能够带来短暂的消费繁荣现象。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美国、欧盟区成员国、印度的通胀指数都远远高于中国,所以,它们才能在制造业萎缩的情况下,以高通胀强行带动消费市场的繁荣。
东亚三国,中日在今年6月通胀指数都只有2.4%左右,属于非常温和的通胀,自然难以复制欧美印度那种通过高通胀拉动消费的模式。
韩国比较特殊一点,今年6月韩国通胀指数达到6%,是1998年以来最高,通过高通胀拉动的消费繁荣导致韩国经济增长在东亚三国中排名第一。
大家可能对高通胀强行拉动消费没啥概念,这里回顾一段1988年我国执行价格闯关的历史。
1988 年 3 月,"闯关”行动从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开始。
当月,上海市调整了 280 个种类商品的零售价 ,这些商品大都属于小商品或日常生活必需品,涨价幅度在 20-30%之间 。
看见各种商品尤其是生活必需品价格不断涨价 ,老百姓以为大幅度的涨价即将开始,于是大中城市首先掀起一股来势凶猛的抢购风潮 。
当时抢购有多么疯狂呢?
举个例子。
上海火柴厂在2 月底仓库里还积压着 6000 万盒火柴,3 月份又生产 2000 万盒。可是3 月份上海调整物价之后三天时间一下子销出 4000 万盒,连同4 月份生产的近1亿盒火柴在三月里一销而光!”
据当时媒体报道南京市鼓楼区一户居民一口气就买了 400 多盒火柴存放家里。
4月5日,国家决定放开猪肉、大路菜、豆制品和白糖 4 种主要副食品的零售价格。大中城市职工的补贴,从暗补改为明补。
从5 月开始,全国中心城市的猪肉和其他肉食价格立刻飙升了 70%!其他小商品价格也迅速跟进。
以北京为例,四种主要副食品上调后,价格上涨的幅度很快就突破了文件的规定 。猪肉由每市斤 2.5 元涨至 4.9 元,鸡蛋由每市斤 1.5 元涨到 2.7 元,西红柿价格在最高时竟卖到 8 元/斤 !
不仅如此,4 种主要副食品之外的各种商品也大都乘机涨价。面对此情此景,政府出台各种限制价格上涨幅度的红头文件显得苍白无力,一场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随之而起 。
除了贵重的家用电器、棉毛织品及肥皂、洗衣粉、白糖、食盐等生活日用品遭到哄抢外,连滞销商品、残次商品也被抢购一空。
快速上涨的物价引发了全国性更疯狂的抢购风潮。
当时新华社记者对福州抢购风潮有一篇报道——8月中旬以来,福州市民似乎大都变成了“购物狂”:全市各银行 、储蓄所门前,处处排着“长龙”般的取款队伍 ,高峰期仅市区银行个人取款一天达 2293 万元;在各大百货商场,抢购彩电、冰箱、自行车、首饰 、电扇等中、高档耐用消费品和各类日用商品的顾客,堵塞了楼道,挤歪了柜台;不少居民为了买到几件值钱的 “大件”,不惜全家出动,四处奔走;有的人在商品暂没有到货的情况下,托人硬把现金塞到营业员手中。
在其它城市抢购风潮更是疯狂。
当时各大城市老百姓几乎见东西就买 ,既抢购保值商品 ,也抢购基本消费品,有人一下子买 200 公斤食盐 ,500 盒火柴。
老百姓不但抢购普通商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电视机有图像就抱,电风扇能转就买,电冰箱有冷气就要,民众对商品的需求已经发展到了极端狂热并且非常不理性的地步。
以电扇为例,当时中国有200多家电扇厂,年产量达3400 万台,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从 1986 年开始,国内产销就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电扇积压非常严重,但是在抢购风中,国内仓库里的所有电扇均被一抢而空。
在贵州、云南等偏僻省份,人们为了抢购毛线甚至在大街上大打出手。物价上涨让全国各个阶层老百姓都大呼 “吃不消”。一些大学教师因物飞涨,为维持生计,公开在校园里摆摊卖馄饨 、面包、鸡蛋和冰棍。
到了8月28日,上海的抢购风进入最高潮,因抢购风诱发的通货膨胀造成物资的空前紧张,市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 ,实行凭票供应食盐和火柴 ,铝锅只能以旧换新或凭结婚证和户口本申请购买。
按:以上抢购风潮描述部分摘录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高通胀刺激老百姓产生恐慌性购买需求,而这种需求确实能带来消费市场的畸形繁荣,但是高通胀引发的消费市场的畸形繁荣是很不健康的,它是极大透支了居民的消费潜力带来的结果。
1988年我国GDP增长是11.22%(当年CPI为18.6%,名义GDP增长近30%),看起来好像很不错,但是第二年GDP增长就掉到4.21%,1990年GDP进一步下滑为3.92%。
所以,今年上半年全球主要大国GDP增长看起来很耀眼,其实成色严重不足,一方面是制造业萎缩很厉害,另一方面则是它们不过是通过高通胀强行拉动消费市场的繁荣,这种模式是有巨大隐患的。
美联储很清楚高通胀拉动的畸形消费繁荣的危害,所以,美联储采取空前激进的加息手段来打压通胀指数,半年之内美联储加息300个基点,创下近40年的最高记录。
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带动其它国家货币贬值,为了稳定汇率抑制通胀,全球大部分国家央行也只能跟随美联储加息,这里有两个奇葩的例外。
一个奇葩是土耳其,土耳其现在的通胀指数大概是75%,如此严重的通胀土耳其央行的应对策略居然是降息100个基点!
这就是著名的埃尔多安经济学。
按照土耳其新苏丹埃尔多安的观点,通货膨胀是因为商品供给不足造成的,所以要降息刺激企业扩大生产,所以通货膨胀越严重就越应该降息投放货币。
最初,埃尔多安这套经济学理论完全无法说服土耳其央行官员,但是埃尔多安一口气撤掉了多名央行官员,总算换上一个听话的央行行长。
但是央行行长听话不代表市场也会听话。
好吧,埃尔多安与土耳其经济总得死一个,最后才能见分晓了。
一个奇葩是英国。
英国通胀是发达国家中比较严重的,8月通胀指数达到10%。所以英国央行不得不跟随美联储加息收缩货币,本月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之后,英国央行就加息了50个基点。
但是英国现在是特拉斯掌权,这个女人上台就推出一套奇葩的经济方案——这个方案基本核心就是撒钱,减税方案撒钱450亿英镑,能源补贴方案撒钱1500亿英镑。
所以英国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呢?
英国央行在加息收缩货币,英国财政部在撒钱投放货币,英国央行与财政部左右互搏干起来了!
英国宏观政策如此矛盾而不协调,投资者自然就用脚投票,9月26日,英镑兑美元汇率暴跌4%,1英镑跌到只能兑1.06美元。
根据高盛预测,上半年GDP增长还能保持5.8%的英国今年可能是负增长,明年初英国通胀指数可能达到14%以上。
一个国家走下坡路的时候,最怕的就是驾驶员搞错了油门与刹车,很明显,英国不但选出来一个女司机而且还放任她猛踩油门。
3 我国的产业优势
最后再说说中国。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是2.5%,预计全年大致在3.5%—4%这个区间。这个数据好不好,纵向与我们自己过去比较,肯定不是理想的成绩,特别是GDP增长与就业息息相关,过去我们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就能带来200万个就业岗位,如果今年GDP增长在3.5%—4%这个区间大致给全国新增700万—800万个就业岗位。
今年光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就超过1000万,加上其它新增适龄劳动力人口,700万—800万个就业岗位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大家才感到今年找工作这么难,就业这么卷。
但是,如果我们横向比较,与美国、欧盟、英国、日韩、印度等国家比较,我们这个3.5%—4%的GDP增长还是含金量很足的,比起欧美、印度那种一边制造业萎缩,一边靠着高通胀拉动消费畸形繁荣还是好得多。
中国GDP是按照生产端计算,每一元GDP对应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产品与资产。而欧美、印度等大多数国家的GDP则是按照消费端计算,这里面花头大水分也很多。
以美国为例,美国GDP就有一个虚拟房租计算,也就是说即使是你的房子是你自己住,但是GDP统计还是要按照市场租金价格核算一个数字计入GDP,如果按照美国的GDP核算方式,中国GDP目前很容易与美国并驾齐驱,但是这没有意义。
今年以来,受疫情的冲击我国消费不大理想,支撑我国GDP主要是投资与出口,虽然上半年2.5%的增长率不大如意,但是我们制造业还是发展很快,目前全球制造业占比已经超过30%,全球每生产100元工业化产品就有超过30元是中国制造。
这背后是我们全球独一无二的社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的能源供应、高素质产业工人与工程师。
虽然美国拼命卡我们制造业的脖子,但是最近几年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在全球还在扩大。
大家可能觉得这几年我们发展的速度降下来了,但是环顾四周,欧美日韩等国家都是在退步啊!我们前进速度再慢,也比衰退好得多啊!
按:2020年我国GDP增长2.3%,但是欧美日韩印度都是负增长,2021年我国GDP增长8.1%,全球增长率第二,仅比印度低一点,但是2021年的印度GDP总值还没恢复2019年的水平。
今年我国GDP增长可能要慢一点,但是前面那票GDP跑得很快的国家隐患极大,明年几乎铁定要大幅度降下来。
还是那句话,新冠疫情改变了全球竞争逻辑,这是一个比烂的时代。
3.5%—4%的GDP增长率虽然不大理想,但是还能苟住。
只要我们能苟住,未来内部外部都有机会。
相关阅读(点击下方标题可直接阅读):
1.《全球未来格局预判与前瞻》2.《俄乌战争对中国的深刻影响》3.《高层吹响了去美元化的号角》PS:猫哥的知识星球中每周有2-3篇热点政经分析文章,有一些不方便在公开场合的深度分析在星球才能看到,感兴趣的朋友长按图片或者扫描二维码均可加入,欢迎大家来星球一起交流。 下图是猫哥关于疫情发展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