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钉钉个人版,看AI如何改变协同办公
我在 B 端领域呆了有三年多了,最近几年做的都是协同办公领域的产品,如面向企业的知识管理、文档管理,也躬身入局参与到了 LLM 大模型浪潮中,始终对新技术,新产品保留兴趣,只要看到新奇的工具出现,都会去体验一番,并且不遗余力的给身边朋友推荐。
这些天,体验了钉钉推出的个人版,这个产品刚好与我的工作内容和对工具的兴趣结合了起来,遂写篇分析,表达一下拙见,如有异议,欢迎与我后台交流。
钉钉算是国民级的 B 端办公产品,用户数量已涨至 6 亿,隶属于阿里,我第一次用他是因为家里亲戚的小孩要上课,帮他注册账号,可见除了上班族之外,在学生群体的影响力也蛮大的,毕竟上百万的学生群体在 App Store 给钉钉打下了 2.3 的评分。
这次个人版主推面向 C 端用户的协同能力,是钉钉和 AI 结合的开始,也是国内除 wps 之外的另一款与大模型结合的办公套件。
在22 年底钉钉 7.0 大会上,钉钉总裁叶军公布的数据:钉钉的用户数已超6亿,企业组织数超过2300万家,付费日活跃用户超过1500万。
第三方机构 QuestMobile 发布最新数据,4月协同办公 APP 的 MAU(月活跃用户数)保持高位:钉钉的 MAU 为1.99亿、排名第一,企业微信以1.02亿位居第二,飞书约为0.12亿。
尽管排名第一,钉钉与飞书和企业微信相比,飞书主打先进,从 C 端用户赢取口碑来占领 B 端市场,企业微信主打与微信连接的营销能力,钉钉在这两方面存在劣势。
AI 大模型的出现,颠覆了行业内对 AI 的看法,阿里云相继推出了通义千问(AI对话生成 )、通义听悟(AI音频处理)、通义万相(AI图像生成)
在体验这三款产品后,整体上与国内的几个模型相比还算可以,尤其是通义听悟带来很多新鲜的体验,对音频的处理,在 AI 加持下,自动生成总结,识别对话中的问题。比飞书的妙记要好用很多,用来处理播客音频再好不过。
这段时间里,我看到很多文档类产品都已经接入了 AI,最早的是 Notion, 甚至是 Notion 定义了文档编辑器加 AI 的交互方式。
在编辑界面,点击空格即可唤起 AI ,对选中内容进行重写、扩写、总结、翻译等等。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是 Notion 的忠实用户,也开通了 AI 权益, 10 美元一个月,小贵但确实为文档增色不少,我用的比较多的几个场景,一个是文章总结,另一个是翻译,这为我阅读剪藏进 Notion 的文章提供了巨大便利。
我曾试过把 notion 内一个数据库 200篇文档添加了 AI 总结,体验是革命级的,不需要一个一个点开文档,只需要在数据库里加一列 AI 总结,可以自己定义 Prompt,一个一个格子点击生成总结即可。这一定是用了就离不开的功能,肯定很多人还没有用过,或许钉钉能够降低这个使用得门槛。
当下拥抱 AI 的产品被认为是一种创新,拥抱未来的表现。微软的 Eage、 Office 早早接了入 GPT,还记得三月份一个 Office 接入 GPT 的宣传视频就让互联网炸了圈,但后来也没见身边有人体验过,更别说为此付费了。
一两个月前,WPS AI 也开放了申请体验,国内版集成的是 Minimax 模型,海外版则集成了谷歌和 Open ai 提供的模型。开放力度不是很大,目前还没体验到。
而我所在的这家不大不小的公司,也不惜成本在文档产品中接入了一个微调模型,效果不怎么样,先宣传出去再说。
生成式AI一定是未来办公产品必备的核心能力。那这么多办公产品要如何体现 AI 能力?有啥创新的不一样的点呢?
钉钉个人版的产品形态就很不一样,它不同于 WPS 和 Notion,也不同于企业微信和飞书,钉钉个人版是由 wolai+ 阿里云盘+AI 对话+会议组成的。这就像把Notion、chatgpt、Midjourney、和 Zoom 集成在了一块。
说起wolai,它算是国内集大成的 Notion 致敬者,在23年初被钉钉收购后,这次的个人版里 已经见到了它的身影,而且是排在最前面的 Tab。
钉钉个人版界面
我在下载安装完钉钉个人版后,第一个惊讶点不是这个产品功能,而是这个安装包怎么这么大,Mac版接近 700 MB,Windows 快 500 MB,安装成功后达到了 2 GB。
在体验过功能后,就不难理解了,这是由四个产品拼接而成的,在技术层面就没有做融合。
第二个惊讶点则是,钉钉一个 IM 为核心的综合办公平台竟然把 IM 去除掉了,这显然是一个冒进的做法,也或许是钉钉选择的创新方式。
这么看,钉钉个人版像是拥有超级英雄阵容的“复仇者联盟”,但又像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四不像“产品。接下来详细来看看这款产品长什么样。
钉钉个人版是什么样的?
在产品结构上,wolai 改名成了空间,并且加上了 AI 的能力,我试用了一下,和 Notion AI 交互一致,能力稍逊一筹,但是对中文环境友好,生成思维导图用起来就很不错。
钉钉在体验层面一直被人诟病,这是 B 端产品为满足管理需求不可避免的,于是他们计划推出体验更好,效率更高的个人版。
在23年初钉钉收购了 wolai,一款满足用户高效协同的文档产品,这是对飞书文档主打体验和高效的一个反击。
再反过来看飞书,运用字节强大的运营能力,快速迭代打磨产品体验,赢得大量用户口碑后,在最新的一次产品发布会,主动业务未来式的口号,也表明了飞书开始发力做管理、做业务、做低代码、做定制化,赞满足管理和业务需求。
两者走了完全不同的路。我们继续看钉钉个人版的产品形态。
在 AI 模块集成了 AI 对话贾维斯(通义千问),AI 生图缪斯(通义万相),还有一个鹿班相机,和妙鸭相机一样做 AI 证件照的。
AI 对话的交互各家都大差不差,只是背后的模型不一样,钉钉把AI对话和 文档、云盘放一起,产品功能上却没有融合,确实有点让人看不懂。
但仔细想一下,AI 用来生成信息、文档用来创造内容、网盘用来存储数据,很容易看出信息是在他们之间传递的,虽然没有创新性的功能,未来还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云盘和会议的功能就是原来的阿里云盘和钉钉会议,没什么特别的。
如果体验过 Notion AI、GPT 和 Midjourney之后再用钉钉个人版,不会感到有任何新奇,甚至搞不明白钉钉把它们放一块想要做什么,钉钉个人版的 AI能力不及GPT、Midhourney,功能上也没创新之处。
文档类产品,已经有 Notion、office、WPS 开了 AI 的先河。
如果说接入大模型是必然选择,那为什么会是个人版而不是原来的企业版?为什么是这样四不像的产品形态,为什么是 wolai 不是钉钉文档?AI 的能力该如何被放大?云盘和会议有什么用?产品如何收费?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分析
钉钉为什么要做个人版
采用 saas 多租户的模式,在技术层面看,每个人都被当成了一个组织,那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数据访问是受限制的,不同企业是不能共用一个知识库的。这样就限制了很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协作。比如:个人和个人之间不能一起编辑同一个知识库,不能共用一个日历。
在 AIGC 的加持下,内容创作的门槛会降低,强者愈强,超级个体和小型组织会越来越多。
每个人或团队就是一家企业,钉钉个人版想要为个人或企业去做一些积累工具,积累他们的数据资产。
为什么用 Wolai,不用钉钉文档?
用过Notion 的都知道 wolai 这样的文档是 Block、Page、Database 构成的,是完全颠覆传统文档的形式与格式的。
钉钉文档和腾讯文档一样是传统文档的基础上加了在线协同的能力,是文件与文件夹层层嵌套的树状结构,既能够兼容传统文档格式,也能适应不同企业组织架构的权限管理,钉钉文档是面向管理使用,注重安全合规。
Notion 类的文档则非常不同,它打破了文件级的文档,以块为单位,构建文档,每一个内容、页面、数据库都是可以是一个块,块与块之间可以关联引用,内容之间是一种网状结构,这类文档是面向个人、小团队,注重协同效率、创新有趣。
所以在去年钉钉选择做个人版的时候,就决定了收购 wolai,在今天上线后,我们看到了个人版中的 wolai
钉钉个人版的用户群体
钉钉收购的 wolai,早前已经拥有大量的大学生群体用户,这对于钉钉来说是一个宝藏,就像飞书不遗余力的推广飞书文档给大学生、上班族一样,钉钉也需要有一款赢得这一群体的产品。
毕竟这些毕业学生群体,每年在千万级别,他毕业以后进入工作,如果之前用钉钉,之后有可能也用钉钉。
钉钉个人版还可以看成是 wolai 的升级版本,因为他仍然是以 wolai 为主,而不是 IM,个人版就是 wolai 团队负责的,这是对 wolai 产品的一种延续,能够保证原有用户不会流失太多。
为什么加入云盘?
阿里云盘是个天生的C端产品。个人版复用了阿里云盘,在我看来,目前云盘和 AI 并没有融合,但在未来,一定是基于个人网盘数据打造专属小模型、个人 AI助理。
并且网盘与wolai 文档之间也可以实现数据的写入和写出,比如在文档里调用网盘的文件,再把 wolai 文档转存到网盘内。
为什么有会议?
线上会议在疫情之后,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的基础设施,不管是学生群体,还是企业员工,每天有上亿用户都在用会议,而钉钉会议的DAU每天有五六百万。几乎都是企业内部产生的。将会议复用个人版,就可以以个人为中心直接可以开会。
钉钉的会议设计的也非常简单,像 zoom、腾讯会议这样的产品,一个链接点击就进入会议了,感受不到产品的存在。
融合AI 能力的生产力工具
为什么没有 IM消息
在我看来,IM 用起来很轻巧,功能就是收消息、回消息,但任何一个包含 IM 功能的产品,都是以 IM 为核心的,它能够完全改变产品走向,也会影响其他工具型产品的发展。钉钉个人版是 wolai 团队负责,他们必然不想让产品以 IM 为主。
这样做,也能让产品足够纯粹和简洁,让用户看到这个产品就跟钉钉完全是不一样的,在企业里的流程、审批,在这里都不存在。
收费策略
大模型产品面临的同样问题就使用成本,训练一个大规模的语言模型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这涉及到使用高性能的硬件设备(如图形处理单元和专用计算机集群)以及消耗大量的电力和冷却资源。
在使用训练好的模型,也需要花费推理计算、数据传输、支持维护等成本。
目前钉钉个人版只要通过内测,就能免费使用,但未来肯定是要收费的,在 AI 模块有一个算粒的概念,这肯定对应个人用户付费金额。
钉钉个人版是对未来办公产品的一个新探索,它把几个看似不相干的产品拼接在一起,并没有突破现有 AI 类产品的创新功能,但蕴含写潜力,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还有哪些办公产品会集成 AI?我们的办公生产力会有怎样的提升? 我已经充满了期待。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