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搜第一!大杨哥怒斥李佳琦搞垄断:价格比他低不能卖!

小玺君 玺承电商观察 2023-12-30
★点击左上方玺承电商观察,进入右上角【...】设为星标

玺承(ID:xicheng-edu

作者 | 小玺君

编辑 | 小玺君




天猫双11预售首日,李佳琦惨遭滑铁卢?


谁也没想到,今年双11,没能等到李佳琦预售首日爆卖的好消息,却先等来了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


今天上午,#大杨哥怒批李佳琦挟持商家#等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吃瓜群众立马发现了不寻常的讯息。


仔细一看发现,原来是昨晚大杨哥在“疯狂小杨哥”的直播间中爆料李佳琦控价、控库存,从而导致小杨哥直播间的大牌多数被下架。


截图自抖音直播间


“你们想要的一些大牌货全被锁了,全部不给抖音,全被那搞去了,全部他定的价。”


“如果说库存有一百个,他能卖七八十个,商家一定和他合作,卖的多了就有权利。”


大杨哥还继续补充道,其直播间某大牌的价格如果比李佳琦低,就不能卖,只能把商品链接下掉。


此话一出,网友们纷纷破防,指责李佳琦把钱赚完了还霸占市场。


也有网友认为李佳琦这是被“黑”了,大杨哥明显是在拉踩同行。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又有更多人加入对李佳琦的讨伐战中,矛头直指其直播间的“最低价”。




深陷负面新闻泥沼,
李佳琦到底惹了谁?


巧了,在昨晚大杨哥直播前,李佳琦就被骂上过几次热搜。


先是24日午间,京东采销人员在朋友圈公开喊话李佳琦。


称其因一己私利损害品牌商长期发展、伤害消费者基本权益,并质问李佳琦“二选一”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详情点击:双11跟价李佳琦,强制商家打5折?品牌“血泪”控诉京东……


而之所以喊话李佳琦,是因为京东收到了品牌商海氏的律师函,被其投诉某款海氏烤箱在京东上的价格要低于李佳琦直播售价,因而违反了该品牌与李佳琦签署的“底价协议”。


本以为这是京东为了转移民众对平台与品牌大促定价之争注意力,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李佳琦纯属“躺枪”。


没想到李佳琦公司的一份声明,又让网友们发现了更多“猛料”。

针对李佳琦被京东采销人员质疑“二选一”,李佳琦所在机构美ONE当天火速向媒体作出回应:


  • 李佳琦直播间和海氏品牌没有签订所谓的“底价协议”;


  • 李佳琦直播间从未要求品牌进行任何的二选一 ;


  • 李佳琦直播间商品的定价权在于品牌。


正当美ONE着急撇清李佳琦与这件事情的关系时,故事的反转来了。


有媒体突然曝光了一份“美ONE直播推广服务合同”。


图片来源于新浪科技

从曝光的合同内容来看,根据协议,美ONE要求品牌商在指定范围内给予其最大的促销力度。


最优惠价格的范围为淘系平台(包括但不限于淘宝/天猫店铺、主播直播等淘系内容渠道)、其他电商平台和线下渠道。


“最优惠价格保证期限”为该场直播推广服务实际发生日前后各 60日内(共121天)。


其中,违约责任中明确指出,品牌方如若违约,不仅要向消费者退还五倍差价,还要向美ONE赔偿违约金人民币200万元,并承担由于退还差价发生的一切费用和损失。


也就是说,美ONE不光有“底价协议”,且条件还颇为苛刻。


难不成美ONE真的涉嫌垄断?




“底价协议”蔚然成风,
“李佳琦们”集体争夺“最低价”


“‘底价协议’其实在直播行业普遍存在。”


有业内人士对媒体透露,大主播们一般都会和品牌签订类似的合约。


要求保证全年最低价之类的,甚至还会对品牌方的价格进行监控,一旦违约品牌均需赔付百万起。


目的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行业竞争力。


要知道,直播间的“超低价”一向是吸引消费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许多头部主播此前也是以此为号召,通过自身的议价能力,把产品的价格打下来,为粉丝们争取到更优惠的价格,乃至“全网最低价”。


各大头部主播对“最低价”争夺的激烈程度,也可以从最近的双11大促里窥见一二。


  • 如在天猫预售开启前,美ONE先通过砍价节目《所有女生的Offer3》展示主播和品牌如何砍价、为消费者砍价拿福利的过程,赚取了一波热度。

    当晚,又在天猫“满300减50”“惊喜券”等优惠的基础上,直播间额外不定时向用户发放红包雨和福利抽奖,最大的红包为100元。

    截图自李佳琦直播间


  • “交个朋友”在昨晚的直播中,也拿出迄今为止单个直播间最大的一次补贴力度,据说有2个亿的货品补贴。


尽管如此,许多消费者还是会选择跳转到不同直播间,进行来回比价。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此前诸多头部主播在“最低价”上已经栽过跟头。

比如,上个月引发全网热议的花西子79元眉笔事件。


像李佳琦这样的超头部主播,因其庞大的粉丝体量和吸金能力,从而拥有了超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在不少消费者看来,头部主播们利用自己的议价能力,“把产品全网价格抬高上去,再在直播间打折出售”,已经成了心照不宣的事实。

虽然各大头部主播还在试图努力维护“最低价”的标签,但真相是:


“最低价”效应在逐渐失效。


尤其是在各品牌自营直播越来越成熟的背景下,许多头部主播的直播间显然不能够再代表“全网最低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