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小语种时代群聊邀请您来

常员同 后小语种时代 2023-09-25


不知不觉,“后小语种时代”公众号已经成立了七个月,而我们的关注者也快突破3000人了。感谢每一位关注的朋友。


关注我们的人大概都会在我们的欢迎语里看到过这样一句:“欢迎小语种学子加入同名微信社群,进行转行出路交流。后台发送关键词“微信群”即可。”关注我们久一些的人应该也看到过我们在推文里提到邀请加群。

 

但一直以来加群的朋友并不多,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人类的本质之一是鸽子(。)而且微信群由于满了200人,需要邀请加入,确实比较麻烦。所以我们最近开了二群,扫码就可以加入了!

 

可能看到这里,一些读者还是很疑惑:你们说的群是什么群?

为了方便之前没详细了解过的朋友们,今天再重新详细介绍一下我们的同名社群。


01




就业信息分享群



小语种人最关心的问题,也困扰最多小语种人的问题,还是就业问题。就业信息共享与互助也是我们的初衷。我们有一个就业信息分享群。


就业信息分享邀请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想了一下上次这篇就业信息分享邀请是什么时候发的呢?哦,原来是8月末,都快过去5个月了。


上面的链接里是一些先前的想法,感兴趣的大家可以点进去阅读。


这几个月感谢就业群的朋友们转发了很多自己知道的信息,这里表示感谢。而其中有光Ushine公众号负责人转发的特别多,这里表示特别特别感谢。


这些转发行为,都是为他人无偿付出的一部分,没有人有义务去这么做,但大家还是参与其中。


也许群友们每一条都认真看了,也许友友们挑着看,或者没有看。但我们相信,这些零散、不为人知的信息,能够让小语种人们看到更多的机会。


这些随手转发的某一条消息,能让群里某一名素昧平生的小语种学生多一份投简历的机会,少一份对失业的担心。


毕业季的来临,可能更多的人要离开校园环境,直面小语种的就业难题。


在此,我们依然邀请朋友,分享你所知道的就业信息,也许你随手分享的一条信息不经意就改变了另一位朋友的生活轨迹。


02


后小语种时代群聊



我们还有一个同名微信群,可以算是读者群,也可以叫作小语种交流群,名字其实都无所谓。主要是为了交流。


小语种专业的一个经典悲剧是这样的:一名高中生稀里糊涂进入了小语种专业。


或许是怀着外交梦/文学翻译梦,或许是听什么人说小语种吃香,或许是因为觉得文科能报的专业里没什么自己能学的,就小语种看起来还行甚至是机缘巧合调剂的,总之,在没清楚想明白自己要干啥、小语种专业能否帮助自己的情况下,就进入了小语种专业。


大一,看网上有人说小语种专业就业出路很差,觉得光学语言不行,考虑谋划出路;可每每想要稍微在语言学习方面放松,却又听到老师说行行出状元,学到顶尖肯定有出路,小语种专业学好了出路就很好。


在这样两种互相矛盾的认知中拉扯,不知不觉就在内卷的氛围或者老师的灌输下迷失了,跟着身边的人一起沉迷于卷绩点,把大量时间精力消耗在学语言上。


入门的语音阶段结束后,课程变得更多更难大二大三的两年很快就在背书中日复一日地过去,大四上学期除了学会了这门语言以外毫无职业技能与实习经历,赤手空拳进入秋招。视若珍宝的语言能力,在企业那里被弃若敝履。“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


简简单单的故事,发生了很多很多次。这个经典悲剧的根源在于哪里呢?我们觉得,部分地在于学生思维中常有的一种线性竞争的观念。


进入大学后,人生的解题思路不再是唯一的。没有人能保证,你把绩点提高就一定能成功。


在我个人角度看来,都能顺利毕业的情况下,除了保研的一两名以外,你是专业第三和专业倒数第一,在未来的就业上,其实是没有差别的。


请放弃这种线性竞争观念。


但是很多小语种同学容易沉没在单词语法的海洋里,因为小语种很容易给你升级打怪式的成瘾机制。


今天多背了一个单词,经验值+5;明天学会了一个语法,经验值+10;期末考试又通过了,等级+1。


这种不断反馈的机制,越发对小语种上瘾,不离不弃。


外院的学习环境,老师会给你不断布置任务,只要你想背书,就不会缺背诵资料,整个人一直处于忙碌的状态。


或者由于其他种种原因,导致社交范围很狭小,很多人只认识班里的同学,或者舍友。更不用说,外语专业缺少比赛,这种和其他高校学生交流的机制。


整个人便以为学习语言就是生活的全部,局限在自己的这一方小天地里。



而我们想做的事,就是交流


“绩点低怎么办?”“没事,以后从事专业相关的同学很少。”“专八需要考吗”“不需要,鸡肋证书。”


我们希望在交流中,给你提供另外一些视角。不用被专业所束缚,接受更多的信息,以此多元的思考未来的选择方向。


如老掉牙的语录中: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后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两个人各有一种思想,交换后便有了两种思想。


我很享受交流的过程,从中吸收的一些文章的新思路。如艺术家、夏川南前辈以及后小语种群里的各位朋友们。


也和知乎上的俄语安东学长交流过,他提出针对小语种专业现状问题的解决思路是:强调语言专业的文学属性。即使彼此观点有冲突,但思路都值得借鉴。


而群内的各位朋友,有转行互联网,对就业比较了解的;也有在快消行业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又辞职继续读研的。以及其他的很多朋友,大家都从自己的生活经历,针对小语种er的群内提问,给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知乎、豆瓣、公众号都是交流的形式,但各自有优点的同时也有局限。只能通过发帖,然后评论互动,一种单向式的互动。


但是微信群话题不用受限制,可以聊小语种劝退、身边同学去向、自己找到了什么工作等等。不受时间和角色限制来发起话题。一种及时的、高频互动、多人参与的模式



我们相信分享的意义。


观点是碰撞产生的,不是闭门造车、闭关锁国就能发展好的。小语种教科书可以20年不变,但是你所处的世界是瞬息万变的。时代是在发展的,经济形态是会变化的,国际局势是云谲波诡的。


你分享出去自己的看法,同时得到别人的反馈,可以再次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修正。


知乎也是如此,分享你的观点。豆瓣小语种组,也是一群人来分享自己的观点。


参与者无论水平高低,只要参与其中,或者即使作为一名旁观者,也能或多或少拓展视野,有所收获。


也许你分享的那段故事,最后就帮人避坑了呢。


这里也可以满足你的社交需求。小语种er社交的封闭性,也许可以通过网上社交进行改善。别人知道你的观点,觉得大家志同道合。之后会把自己知道的一些路径告诉你。许多小语种人因为自己走了一些弯路,不忍心看到后面的人再走,会无偿地、不求回报地给后辈分享一些信息。


但如果你一直默默潜水,不提出自己的问题,又怎么能指望别人主动加好友,来为一个陌生人提供帮助呢。


我们的基调是小语种劝退,但整日沉迷于这个叙事中,对问题的解决有害无益。所以想通过社群的方式。更为广泛的讨论,来为后一个命题:寻找出路,提供一个平台。


03


如何加群



因为满200人之后必须邀请进入。所以这里就直接放二维码了。



因为微信群聊如果超过200人的话,只能通过好友邀请加入。所以这里如果扫码时显示已经满了的话,请加我们的运营负责人懒懒鱼吧:L717digua8


想加入一群也可以添加她拉你进入。


欢迎转发,同时期待您的加入。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