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活动丨硕博士交友群
情人节特辑
去年我们满1k关注时,盐灯说等2k关注和3k关注时我们会再写点什么。没想到这就立下了一个巨大的flag。
公众号满2.5k关注的时候,想让几位主创写点啥感想,然后大家都很忙,拖着拖着,又涨了一些关注,大家就灵机一动,说3k粉再写吧。
然后现在都3.2k了,3k关注那篇感谢文还是一直在咕咕咕,可能等关注的朋友们到5k就有了(应该)。但是即使文字形式的祝福可能要晚点再发,相信我们在心意上是真的很感谢大家的!
然后写干货类文章可能的确是个大挑战,毕竟小语种劝退的理由其实说来说去就那些,很容易就写尽了。
但光写出来还不够,还需要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我们也在进行探索,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会在转发出路类文章之余尝试做做播客。
上周已经发布了第一期,邀请1520蓝做的第二期也正在制作中,过几天就会发布。在小宇宙和喜马拉雅搜索“后小语种时代”就可以看到我们的节目,欢迎友友们留言、评论。
后小语种时代有两个聊天群,一个是我们最开始创的嘛,另外一个就是上个月,我们想方便关注的uu们加入,然后又创了一个。
本意是建立一个2群,加一两百人,然后慢慢再邀请人,一个细水长流、循序渐进的过程。
但超乎我们预期的是,2群在一天之内就满500人了,以至于那天一整天我们几个人都在处理“通过好友关系”、“邀请加入群聊”这样的一个步骤。
原本是先探索、之后建设、最后发展这样一个群管理的步骤。但是由于直接500人满员了,根本没有给“建设”这样的一个步骤留下空间。
于是乎,我们对于如何建立一个群,建立一个怎样的群,现在依然是在探索状态中的。这是我们思考不周到的地方,甚至于怠慢了一些朋友。
所以期间如果有哪里让读者朋友们不满意,或者有待优化的地方,欢迎向我们提出建议。
我们都是初学者,在互相试错中得到了进步。
在聊天的过程中,在读的低年级学弟学妹们很有聊天热情,经常不一会就999+的消息刷屏了。
我们去年6月创建就业群的出发点,也是想让,这些关键信息不用被水群所淹没,就业作为我们一直提倡的一个点,应该得到最大的重视。我们便统一邀请群成员把自己了解的就业信息分享到就业群了。
我们不反对水群,没有人会整日沉迷在劝退情结、助人情结中,平平淡淡才是多数人的生活。
大家说说自己的感情,聊聊吃的,偶尔分享些八卦,这是日常的底色。小语种专业的学习生活往往比较封闭,懂的都懂。因此有一个地方可以认识新朋友、分享生活也是很温暖的。
小语种生涯中的种种压力,难以对外人说明,这里提供一个诉说烦恼的地方。无论是群聊还是私下,都希望友友们心理压力能得到释放。
比起固定一个提问来引起发言,在水群中、思想的交流中更容易迸发关于小语种的多种观点和视角。这也正是聊天群的意义所在。
但毕业之后的生活很忙碌,正如盐灯之前看着群里的消息感叹,疲惫的成年人看到几百条消息真的是连点都不想点开。
我作为群主,也经常没法跟上群里的聊天节奏,懒于爬楼,把未读消息划一划取消掉就行。
正如知乎抖机灵、讲段子的回答总比干货更受欢迎,在群里发的男人涩图比聊加缪和存在主义更受欢迎。
我们想在正经探讨出路和日常休闲聊天中探索一个平衡,但很难。
中国是有着差序格局的,如同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反映在聊天群中也是如此。
可能6人的宿舍小群可以畅所欲言,十多个好友的群内也可以详谈甚欢。但是随着群成员人数的增加,达到一个临界点之后,聊天频率便开始下降。
连30人的班群我们可能都不太愿意发言,更何谈一个500人的大群呢。于是乎,我们真正有参考性,巨大价值的思路,便只和身边人分享了。
放在后小语种时代的群聊中也是如此,群成员的身份,学校、年龄、专业跨度极大,有些时候,一些人感到无法参与另一些人的话题,无形中降低了参与聊天的热情。
我们最开始由“小语种”这个公约数聚集在了一起,对小语种专业有想聊的,如精读泛读课程,早八背书。但人由多种身份构成,在500人的聊天群里又会进行分化,你是学德语的,我也是,然后有了更多想聊的话题。要不我们再拉一个德语群吧。各自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团体。
所学语种、所在院校、是否工作、学历,人们身上有着一个又一个的标签。在这些标签下形成差序格局。波纹向外展开,定下了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
但后小语种时代的本意是想帮助更多的人,因此我们一开始会吸收认识更多、更异质化的人,这是我们自己的开放选择。
其实最初我们邀请了很多的硕士学姐学长进群,但学姐学长们参与讨论的热情并不高。
一份份投实习,忙于学术研究,思考未来的出路,这些花费掉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谁有空整天盯着手机看,盯着微信看,盯着微信里面的固定一个群看呢?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会问问学姐们在忙啥,如果群里的新人,学妹们有相关领域的疑惑,我可以帮忙@。但后来一段时间思考了下,刚加好友,就打听这些隐私性的信息,未免太不礼貌。
在群里一直打扰硕士前辈们不太礼貌,但如果单纯是本科同龄人之间的讨论,又免不得有点局限。
我们一直努力着如何用过来人的经验,为在读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参考的方向。这也正是公众号成立的初衷所在,把零散的信息整合成为有借鉴意义的推文。
我们承认问题的所在,也会尽力去改善。
聊了这么多,好像还一直没有提到,题目中的硕博士交友群。
2月14号是西方的情人节,为什么不在七夕开展这个活动呢?主要就是时间间隔太久了。
有好几位学姐都和我提过,想脱单的这件事。公众号也一直有意愿开展这个业务,但关注人数太少,我们一直没想好怎么开展活动,所以就还是通过传统的建群的方式吧。
所以这个群呢,主要是想邀请一些硕士以上学历的朋友们,自由地交流对小语种专业的看法,值得参考的经验,提高这些朋友们的讨论热情。如果有愿意分享的经验,我们后期也会通过公众号进行发表。
但是,单纯地要求别人来分享经验是一件道德绑架的事。我们作为组织者,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自己能提供什么价值,所以这里我们提倡交友,让小语种er快来脱单,在满足他人利益诉求的同时实现一个互赢。
当然, 由于小语种专业的性别比例,懂的都懂,这个群并不完全是一个相亲群。如果有人能有幸在这里脱单当然好。要是结婚了可以邀请我们,给你们包一个大红包。
在六度空间理论中,最多通过6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可能你在这个群里认识一位朋友,而她的朋友刚好想要脱单。每加入一个群聊,就是社交边界的一次扩大,给自己增加一份可能性。
我们也有认识计算机的朋友,尝试去互相介绍,如果这个活动真的有人参与,我们也做大做强。
但除了相亲外,大家也可以结识同在一个学科领域或者在同一条职业赛道上的朋友,拓展人脉。
毕竟小语种人即使硕博阶段跨专业,绝大多数也是在人文社科领域,比如法学、商科、新传、国关、教育、历史、哲学等等。认识同一条道路上的朋友,分享一下各自领域的前沿在做什么、交流一下生涯规划相关的心得,也是很好的。
二次元能有同好,现充能参加各种活动。对生活在封闭环境中的小语种人,我们也尝试用这种方法,扩展大家的交友边界。
我们不想通过单纯的研究生学历,这样一个标签来认识小语种的朋友。但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每一位新朋友都深入了解,所以我们暂时通过这个门槛来进行尝试。节约我们一部分的时间,来提供更好的服务。
6人的宿舍群是一个私密空间,但一个完全由陌生人组成的互联网群聊,成了一个开放的广场,你的每一次发言,都在他人眼中建构出了你的形象,一次一次,逐渐清晰。
一个潜水的用户能从旁观他人的发言中,获得到一定有价值的信息。但成为一个真正发言的用户,才是向外界进行广播,告诉他:我在这。
正如混混追到了女神,因为混混有足够的勇气去产生互动,在一次次的互动之间向女生展示个人形象。
而班里一位沉默寡言的男生,暗恋了女生很多年,在情人节那天选择了递情书表白。可两人之间都没有过任何互动,交往何从谈起。
如果想认识他人,必须产生社会联系。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不管是网络,还是现实,如果没有产生任何社会关系的连结。正如寂静潭水,悄无声息了。
那么,带着热情,勇敢地来交友吧。
可能有朋友问,你怎么邀请那么多群啊?什么后小语种时代、艺术家的俄语群、西语跑路群、小语种人在互联网。现在又建一个硕博士交友群,加都加腻了。
A:“啊对对对”(bushi),其实我们认为,社交是有信息上的价值的,不同群的成员和聊天风格和内容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很乐意引流,只要能为小语种er提供到帮助就可以。这个硕博士交友群也是我们新想到的能提供帮助的一条路径。
如果这条路径是可行的、可复刻的。我们之后再邀请工作党人士,建群来相亲交友,或者一些其他尝试。当然,如果这第一次没能成功,我们再反思自己的一些不足。
有问题或者困难需要他人的帮助时,在不同的群里问一下,说不定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敏锐的、留心观察的人还能从旁观别人聊天中获取到很多信息。
总结:硕博士交友群
参与条件:本科或研究生是语言类专业的研究生,可以已经从小语种专业跨考出去了,可以是大四已保研/已获海外学校offer的准研究生。
建群目的:为小语种硕博士探讨出路提供一个平台(最主要想法),如果有人有脱单意愿,也可以帮忙联系。
资格审核:联系常员同/懒懒鱼/歧路盐灯,告知在读的学校专业和年级,口头说下就行,愿意发学生证之类的材料证明当然更好。如果之后群成员反映信息造假,再踢出去。
如何加群:点击文字跳转联系方式。
加我们谁都行,我们会把你拉进去。
我们也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
希望能帮助到小语种人,
大家有什么反馈和建议,
欢迎和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