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夏川南丨给小语种转行学生的一些建议

夏川南 后小语种时代 2024-07-01

这两个月以来找金融行业的实习和工作,让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前小语种专业学生的局限。


目前拿到两个fintech的offer,合规风控方向,是我喜欢的,挣扎出坑的旅程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复盘了一下自己前面几年从小语种到国关的经历和各种人生选择,感觉有一些建议想给小语种专业决定转行的学弟学妹:



1. 能够一步到位的事情,就不要循序渐进了


我大四留学申请时觉得自己读的小语种,什么都不会,大概申请不到好就业的商科类专业,只能找个和小语种沾边的过渡专业。

有这种想法,主要是因为像幼儿园小朋友一样学了四年语言之后,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极度不自信,根本不敢尝试跨度太大的专业

另外也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虽然知道有一些学校的商科硕士并不要求申请人有相关背景,但并不知道要从何入手准备。

于是我申请了国际关系学。

当时就知道,这个社科类专业在欧洲的就业,虽然肯定比语言文学类要好,但跟商科还是比不了,而我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毕业后留在当地就业。

不过,我那时太年轻,想着先转出小语种,以后一步一步慢慢来吧

这个危险的想法让我在后来的两年里无数次捶胸顿足后悔不已。

23岁时真的没有年龄概念,总觉得自己还年轻。等我过了24岁生日,开始走向25岁时,那种自己正在一步步成为大龄女性的恐怖感,很快就笼罩了我的全部生活。


就像我之前发过的一个想法一样,眼看着别人选对专业的人在这个年龄已经在职业道路上开始爬坡了,我自己却还在慢慢爬坑。

虽然心灵鸡汤告诉我们,我们总会在合适的时间得到自己想要的,不必和别人比较,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尤其是20-30岁之间的每一年都太值钱了,这是人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暂时没有家庭的束缚,可以心无旁骛搞事业。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段时间里做的事对以后的职业发展起到几乎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我觉得,能一步到位转行,就不要循序渐进了,时间很宝贵,尤其是学四年小语种可能已经浪费了大量时间

为了一步到位,你可能需要做很多额外努力,比如考证、准备标化考试、做实习等,以及利用外部资源,比如找求职辅导、内推等。

不要总寄希望于一些看似和小语种有关的过渡专业、过渡工作这些所谓的过渡路径,有时候可能只是你自己一厢情愿的幻想,甚至是你潜意识里为自己不努力、不愿走出舒适区找的借口。



2. 警惕完美主义


这是我个人的一个很严重的思维弱点。我觉得我之前几年做的一些错误的人生决定都深受其害。

学了小语种,在很多行业的求职道路上可以说是比好专业的人天然地落后一大截了。

你必须承认,申请有些工作或学校专业时,你因为你的教育背景,天然就比别人劣势,就像非法本的学生去法律行业求职一样,有些东西你再努力都没法弥补。

但因为这些天然的劣势,就彻底放弃和好专业的学生在同一赛道竞争,长远看来可能是更糟糕的选择。

当我回想我自己留学申请的经历时,我不能原谅自己的一点是,我明明是知道有些商科学校/专业是不需要申请人专业对口的,但我没有去申请。


一是因为我觉得准备GMAT已经来不及了(其实是完全来得及的,只是准备时间短,可能考不出非常好的成绩而已)。

二是我觉得,我本科学的小语种,竞争不过别人专业对口的申请人。说白了就是完美主义。

如果现在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会承认自己并不优秀,简历有很多硬伤,因为专业不对口,GMAT准备时间不够,会比较难申请到顶尖的商科专业。

但退而求其次,我并不是没有选择。关键是选对赛道。至于是不是比别人起点低,我现在觉得倒不必太在意,对大多数工作来说,总有在职场中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3. 不要低估了自己对金钱的欲望和需求



这个写出来可能有点难听,但这确实是我想表达的意思。非要讲得上台面一点,那就是“账户里的资金流会改变你的三观”。

我这个人一直对金钱是没什么概念的,从中学到大学本科前3年吧,一直就是个闷头读书的小镇做题家,没什么消费欲望,家里给的生活费从来都花不完。

出国交换拿的公费,家里只贴了点小钱,所以我没有养成规划每月预算、追踪账户收支的习惯,花起钱来没什么负罪感,虽然我也没特别大手大脚的花钱……

这就直接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做学业和职业规划时,收入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可是当我自费出国留学时,我花钱开始心疼了,我开始规划自己每月的开支。到了第二学年,家里给的生活费逐渐开始见底的时候,我发现我无论找工作还是实习,除了考虑职业发展之外,最在意的就是工资

一年前我还想着“我可以做无薪实习,只要我喜欢、能学到东西就好”,现在的我一看到这样的实习就心想“我凭什么帮你白干活啊,我学到的东西值得我自己掏几个月的房租和伙食费吗(因为事实上做无薪实习和自己掏钱给别人打工没什么区别啊)”。

并且我还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即便是喜欢的事情,当成工作来做,也迟早会厌倦,而那时支撑你走下去的,无非就是辛苦工作换来的工资和休假日。

当年选本科和硕士专业时都没考虑毕业后收入,现在的我面临的一个惨状就是,专业对口的工作都不怎么挣钱,挣钱的工作大都专业不对口。要想收入可观,只能拿着专业不对口的简历和专业对口的人一起去卷,去碰运气。



4.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去做了



但是呢,就算碰运气,我觉得也还是值得一试的,不管前面做了多少错误的人生决定,不管你已经比其他人落后了多少。

因为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去做了。这是我从去年夏天以来几乎每个早晨都会告诉自己的话。

我十七八岁时一度每天只睡不到六小时,刚进大学时经常熬夜,身体也没出什么太大的问题。但你让我现在熬夜,哪怕是一天,我后面连着两三天状态都会受到一定影响,更别说连续熬夜了。

我从去年夏天起就意识到,我可能只有一两年的时间可以继续折腾,继续转行了。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还能带着在校学生/应届生的身份去找我心仪的工作了。

都说应届生在就业市场上像是一张白纸。然教育背景、实习经历肯定限定了我择业的方向,但和已经工作几年的人相比,我择业的灵活度还是很高的

错过了这次选择的机会,再要选择行业只会越来越难。所以我干脆把小语种、国关这些都抛在脑后,大胆申请我向往的金融和咨询方面的工作和实习。



5. 写在最后



一开始我的“白纸计划”并不总是顺利。荷兰这边因为我不会荷兰语申请工作自带劣势,更别提申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所以去年秋天我果断把精力集中到申请国内的远程实习。

九月拿到了一个国企的海外投资风险咨询实习,其实和国关还蛮相关,我也挺喜欢,但市场上类似的工作太少了。这也是国关专业对口工作的一个通病,以后可以专门写一写。

实习那段时间每天高强度工作加学习、写作业大概十二个小时,还好全是网络教学,省了通勤时间。

实习的同时我也研究了荷兰的就业市场,大致确定了求职方向,然后找了求职辅导机构帮我改简历和动机信。

因为咨询实习和risk挂钩,我自己也比较感兴趣,所以国内实习结束,我就马上开始投荷兰这边的银行和fintech的合规风控岗。全职工作投了三十多个只有一个fintech给了面试,这个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合规风控岗。另一个offer是一家挺大的在线支付公司的实习。我挺满意的了。

虽然这不是什么一夜暴富的职业路径,在人均985的知乎可能就是个金融农民工一样的存在,但对我这样一个从天坑专业跑出来的人来说竟然还是很吸引人的。

小语种专业的(对口)就业前景知乎上已经有很多吐槽了。国关专业的(对口)就业前景,知乎上提的人不多,以后有时间我准备写写。

简而言之,在欧洲这边,读国关想要找对口工作,你要等得起,因为工作机会不多,适合你的更是少之又少,还有不少工作根本不透明。在领英上看到招国关学生的工作,基本都卷疯了,几百个申请人。

我申请的这两个fintech的工作,直到发offer也就几十个申请人吧。所以有时候,专业对口还真不是最好走的那条路

七年前,我高考完家里本来让我填金融的,我执意要填小语种,因为任性。七年来兜兜转转读了三个专业,最后还是决定投身金融行业。

就这样,我回到了原点,原因竟然还是因为任性。不过我会永远怀念在天坑专业的这些年。没有它们,我该是一个多么无趣的金融民工。

2021年3月29日夜 于海牙



往期回顾

学弟学妹们,好好学习吧。

夏川南丨勿被你所拥有之物束缚

“小语种+”是假的!

三万六千场丨俄语专业会有前景吗?


扫码留言

关注我们


文字 I 夏川南

排版丨常员同

图源 I 网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