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瑞虎丨关于我从外语转商科的一些事
先从英语转了小语种双专,之后转了全球Top 30商科。
面过麦肯锡/卷过BAT/呆过金融买方卖方,现在外资投行工作。
这篇文章主要分享刚转型,走上正轨时期的分享。现在深耕金融,保持国际化嗅觉,希望给学弟学妹提供一点思路。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一头瑞虎”
01
写在前面
我已经很久没有更新过这个来用来记录成长,也分享观点和学习方法的公众号了。因为我转行了,转去了商科,具体来说是金融,一个很多人都在转过来的方向。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知道该对过去的我说什么。
这些年微信上加了很多新朋友,关于我过去干了啥可以以后慢慢说,但一言以蔽之就是学外语的,慢慢'折腾'”。
02
关于商科
商科是个很大的范围,是从在校专业的角度来说的。不夸张的说,绝大多数商科学子不是想做金融就是想做咨询,这一点对于清北复交和好一点的985学子来说尤为如此。我敢打赌,在很多人还没开始考虑自己到底毕业做什么的时候,很多低年级商科学子已经暗暗下定决心往前飞奔了。
大家看着毕业后30万起步的年薪,未来无穷的跳槽和涨薪机会,加班多了就会提起来的成长速度,和履历漂亮的同事,数了数tier-1公司每年大概有多少 headcount,搓搓手,觉得一定要拼一把。好公司招的人很少,想进来的有很多,竞争自然格外激烈。
高绩点,丰富的社团活动,海外交流经验,扎实的实习经历,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爱好一样也不能少。好吧,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你可以少一样。不过说到底,做个又抗压又有趣的人不太容易,但这正是某些职业对你的要求,哈哈。
我从没见过比商科学子更拼的一群人。他们本科大三甚至大二还有课时就会开始实习,还要保持高绩点和漂亮的课外活动履历,高年级还得考动不动几百个小时一门的CPA和CFA,睡的极少,做的极多。在某些券商和咨询公司,他们可能日常得工作到一两点。你在20岁上下的时候就见过凌晨1点的国贸,亮马桥,陆家嘴,福田中心吗?
有些人还真见过,还有可能一段时间内天天见。
03
另一种真实
数据和科技时代,华尔街被硅谷挑战,传统的咨询和金融公司也纷纷开始数据化转型,商科学子也看向互联网。运营产品?现学现卖不在话下。战投商分?不是还是咨询和投行的那一套吗,这有何难。要写个爬虫做数据分析?VBA, Python或者R语言学起来。
有的人咨询/创投/PE/投行/二级买方卖方一条路走到黑,有的人咨询+创投+PE+投行+二级买方卖方复合背景。旁人可能搞不懂他们在做什么,还有,他们不用上课,不用睡觉吗?
信息爆炸是常态。微信一打开N个群堆起来上千条消息,除了日常的学习和朋友群,各种求职和技能群每天活跃的不像话。从小黑工到正式实习生到Full-time都深谙时机宝贵的道理,丝毫不敢懈怠。
这可能还不够,商科学子还得是个常备businss casual的美少女或美少年。胖是一种罪,不好看也是一种罪,无论生下来什么样,都得通过化妆健身把自己倒腾成好看的样子。
如果你转到了商科,那你可能会感到人生像被按了快进键。如果你一直在商科路上,那你可能一直都在飞奔。
04
一点感受
在商科这条路上,目标明确到不能再明确,路径清晰到不能再清晰,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时间应该拿来做什么事。资本市场有意思吗?有意思。学相关内容好玩吗,好玩。一起共事的人聪明吗?太聪明了。
是否就感觉运筹帷幄,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了?并不,虽然偶尔会有这种的错觉。讲真话,能慢慢看懂就不错了。
挺好的,就是有点怀念17岁刚进大学那会儿,能只看闲书,只谈风月,只在象牙塔里潇洒的日子了。
- 在沕水湖畔的蓝天白云和微风中,在青草地上挥动球杆,交新的朋友。
- 读康德,读笛卡尔,读朱光潜,读没人读的古老英文小说和戏剧,也读各种通识读本。
- 跟小伙伴一起去全国各地调研,见繁华,见破败,也见真实。
- 去参加校园歌唱大赛,去打英辩,去给学校英文刊物写文章,真· 放飞自我。
哈哈,好想好想再体会下从前那样有时间的生活。
大家要多笑,这样天灾人祸才能快点走开 ~
写于2020年2月,图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