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数据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如何理解指标体系
2.如何搭建及应用指标体系
3.指标体系有效落地的关键保障出品社区|DataFun
统计开发:用来加工统计类标签。如 RFM,客观地统计用户的购买频次、上一次购买时间、购买金额,以此来描述用户的粘性和购买力。 人工打标和提报:用来加工事实类标签。如商品标签,如商品的属性、口味、适用人群、尺寸等信息,大部分是来自于商家或运营同学的提报和描述,也常常在使用企业相关工具时,用户自己填报。 算法预测:用来加工预测类标签。如,用户的购买力、品类偏好标签,常常通过一些人工智能算法来实现。
3. 理解指标体系在数据链路中的位置和作用
Data 数据层:整合数据并加以理解; Information 信息层:从众多数据中发现信息; Knowledge 知识层:将多维信息提炼为知识; Wisdom 洞见层:通过分析,将知识转化为洞见,结合业务对数据洞察的结果,辅助业务运营。
科学性。指标的设计要严谨、有效,测量结果要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 完整性。指标体系要能完整地覆盖整个业务过程。比如流量场景中,从数量、质量和转化三个环节进行分类,这是一个整体的分析链路,覆盖完整,且能支持从上到下的可拆解、可追溯。结合维度管理,通过维度间的上下层级关系,可以向上聚合,也可以向下拆解,从而适应不同粒度的管理单元和经营单元。 导向性。指标体系在落地时,要能够支撑业务目标和方向,能够辅助业务做决策,判断重点关注点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左上图表现了在流量场景中,某个页面的用户来源和下游去向。它的上一级页面是从哪些地方来的,哪些页面引流较多,往下走有哪些去向。 右上图通过热力图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每一个页面上区域或元素的关键指标,比如,某模块的引入订单量、点击转化率。基于热力图,可以判断这个页面里哪些位置热度好,哪些位置有问题,如何及时调整、优化。 下面的图是常见的漏斗分析,用户从业务链路上串联下来。
02
1. 指标体系建设方法- OSM 模型
2. 提炼能够描述产品目标的北极星指标
能反映用户从产品中获得核心的价值; 能反映用户的活跃程度; 直观、可拆解; 能够为产品或者业务的长期的目标奠定基础。
1. 指标定义标准
2. 指标开发标准
分享嘉宾
INTRODUCTION
焦文健
京东
大数据产品总监
京东物流数据产品总监,中国人民大学MBA,十年以上大数据从业经验,具有数据中台化、数据业务化、数据智能化的落地实践经验。
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