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读】保育传播岭南乐种,粤港音乐人在行动

许琨 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2024-08-31


















1月6日,一场名为《弦歌不绝》的直播活动,在线观众超过一万人,并引发粤港两地音乐爱好者关注。这场直播活动,不仅仅有音乐会,还有讲座,以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探讨两地在岭南粤、潮、客三大传统乐种的保育和传播情况。活动参与方——香港“竹韵小集”乐团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多年来紧密联系,汇聚粤港两地的资源来推广岭南音乐文化。





















文| 许琨

01

植根岭南,融会中西

香港音乐人保育传播岭南乐种

“我是地道广府人,岭南音乐中的粤乐就是我的乡音。”香港“竹韵小集”乐团行政总监陈照延对岭南音乐的感情很深,他于2003年组织成立了香港“竹韵小集”乐团,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和传承岭南音乐。


”香港“竹韵小集”乐团行政总监陈照延

“竹韵小集”乐团以发展“香港中乐文化”为目标,致力展现中国音乐“小而美、简而精”的独特魅力。“ 岭南音乐本身也是香港中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竹韵小集作为坚守本土的音乐团体,对于岭南音乐传承和推广是责无旁贷,我们秉承‘本土精英,文化传承;植根岭南,融会中西’的使命宣言,在岭南乐种的保育和传播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陈照延总监告诉南都记者。


”香港“竹韵小集”乐团演奏《雨打芭蕉》。

“竹韵小集”乐团很重视对外交流,乐团多次代表香港作交流演出,足迹遍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匈牙利、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澳门等。乐团也到广东、山西、四川、贵州、上海等省市,并与当地的音乐人同台献艺,共同探讨民乐的传承之路。


香港“竹韵小集”乐团。

陈照延还记得在山西大剧院的首场演出:一袭中式衣衫,几处散尾葵,在扬琴、大阮、古筝、琵琶的交相辉映下,岭南传统音乐代表《旱天雷》描摹出的喜悦、活泼恍如眼前。


02

通过线上音乐会

粤港合作推广岭南音乐

“2014年我到广州出席星海音乐学院活动时认识了吴迪老师,我们一见如故。2015年竹韵小集举办‘丝竹室内乐节’,我特意邀请了吴迪老师的南亭会乐团来香港交流演出,其后我们跟他在星海音乐学院任职的音乐博物馆也合作举办了多项活动,多年来紧密联系,汇聚粤港两地的资源来推广岭南音乐文化。”陈照延和吴迪,一个在香港,一个在广州,为了岭南音乐的保育和传承这一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


星海音乐学院岭南音乐传习组合演奏《江南好》。

因为疫情,很多音乐会和文化交流活动被迫取消,陈照延和吴迪就想到了用线上音乐会的方式来推广岭南音乐,没想到效果还不错,2022年1月6日《弦歌不绝》直播活动的在线观众超过一万人,香港人觉得很神奇,有点儿不可思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看啊?这个数据是真的吗?


线上对话,由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副教授吴迪(中)主持。

吴迪很欣赏香港音乐人认真严谨的学术风格,“《弦歌不绝》的直播活动不仅仅有音乐会,还有讲座,以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探讨两地在岭南粤、潮、客三大传统乐种的保育和传播情况。”


香港现场,由白得云(左)、余其伟(中)、陈照延(右)主讲。

吴迪对岭南音乐的发展前景很乐观,“抖音快手上的岭南音乐也很受欢迎。星海音乐厅做过几场线上音乐会,观看岭南音乐的人数远远超过了交响乐。广东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花钱买票去音乐厅的可能是去听交响乐,但到线上时,还是传统的岭南音乐最受欢迎。”他认为岭南音乐会越来越好,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得听岭南音乐很潮很酷很炫。”


香港专家与演出者合影。

“现场音乐会由于场地有限,经常只有几十个观众,顶多几百,但在线上会有一万多观众,这种成就感还是挺强的,而且观众不受地域限制,不仅仅是广东,不仅仅是香港,天南海北的发烧友都可以观看。”吴迪认为直播很利于岭南音乐的推广,“以前办音乐会,最多只能在朋友圈发个海报或者剧照,现在做线上音乐会,很多外地的朋友都给我留言,说看了我们的音乐会,岭南音乐真的很好听,还会发直播截图给我。”


013

保护岭南音乐

同时还想如何创新

“要保护和传承岭南音乐,当务之急是得到大众的认可。现在岭南音乐的听众主要是年长一辈的,这是能理解的,传统音乐需要细味,但年轻人接触传统音乐的机会不多,没有认识和了解,又何来喜欢?这正是我们要把传统音乐多作推广的原因。竹韵小集的演奏家很多都是九十后的年轻人,他们在演艺学院学习时受到余其伟教授等大师的熏陶,是喜欢传统音乐的。”陈照延认为“竹韵小集”是一个年轻的民乐团,乐团在传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也做了改编和全新乐器搭配,以期让传统音乐作品散发出与时俱进的味道。


创办于2003年的南亭会乐团,由中国当代高胡演奏家余乐夫领衔,粤乐文化学者、扬琴演奏家吴迪创团,联手国乐演奏家李志成、郎平、童绍民等组成的广东音乐演奏、创作、研究团体。南亭会乐团由余乐夫、吴迪、李志成、童绍民、郎平五人组成,把传统和流行音乐相结合,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扬琴演奏家吴迪是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副教授,他喜欢邀请一些能够融合多元音乐的演奏家来学校讲课,“既有世界舞台的视角又同时具有家族遗传的文化守护感的艺术家,能够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高胡演奏家余乐夫还是摇滚乐队“吹波糖”的主音吉他手。他是典型的八零年代人,成长足迹与文化认同几乎密不可分:十六七岁,不甘平庸,将自由心智诉诸摇滚乐;年近而立,却从传统音乐中找到归属感。“冲击到来的一刹那,你不禁要去膜拜它;体会过冲击带来的淋漓尽致,逐渐发现,有种微妙感觉,只有民乐能给。”

南亭会乐团与“竹韵小集”一样,在保护岭南音乐的同时,还想着如何去创新,“社会在不断发展和变化,音乐演奏这种艺术形态注定不可能百分百复制,完全固化地去继承。同一首曲,不同时代的表现手法、艺术气息自然有别,我把它称作 “守护中带着创新” ;另一种创新,是寻求与时代脉搏的共鸣,谱写新作品,但延续着广东音乐的传统基因,可称作 “创新中带有守护” 。由此可见,守护和创新并不是表面的 “旧” 或 “新”,它是一种微妙抽象的概念,两者平衡得越好,岭南音乐的未来会越好。


04

广东音乐民间团体

依然活跃,当中不乏高手

2022年2月11日,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汪一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广东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和旅游强省,将大力推进岭南文化“双创”工程,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积极发挥岭南文化作为粤港澳共同文化基因的作用。


星海音乐学院岭南音乐传习组合。

岭南音乐中的三大乐种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由于岭南地区受到历代天灾、移民和战乱的诸多影响持久处于土客交融的状况,成为了 “百越之地”。岭南音乐主要由“粤乐”、“潮乐”、“汉乐”三大乐种组成,这三大乐种构成了岭南民族音乐主体。岭南音乐吸收了南方音乐、中原音乐、北方音乐和江南音乐的精髓,最大的特点就是广泛的民俗性、包容性和开放性。


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副教授吴迪。

陈照延和吴迪都不认同“广东音乐后继无人”的论断,“民间团体依然活跃,当中不乏高手,年轻的三四十岁,甚至八零后、九零后都有。当然在过去,乐社、私伙局是寻常聚会,是邻里之间的社交工具,如今社会走向工业化,可玩的东西多了,然而这些群体又是必然存在的。尽管活跃范围缩窄,但热诚度依然高涨。

他们也不认为广东音乐面临边沿化,“作为地方乐种,广东音乐在这方面其实已非常了不起,因为它本不是充满竞技性、功利性的艺术,一如广东人脾性,充满包容性又真善务实。广东音乐亦曾被称作 “透明的音乐” ,它天生就不需要抢风头的性子,但会永远真切地存在,一首官方与民间都盛行的《步步高》,足证其重要性。一个艺术门类的生命力,取决于它能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并不是它要获得什么。”




RECOMMEND

推荐阅读

【荐读】香港90后音乐家让“敦煌文化”动起来

湾区00后的“零碳”建筑实践


喜欢就点这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