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奋斗者·正青春】基地研学行,体验夏日里的“农”情时刻


这个夏天

相遇在

农业中关村


首都高校“大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暨“走进平谷农业中关村 服务首都乡村振兴”“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启后,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7所高校的学生们走进农业中关村核心区,丈量祖国大地,触摸乡村温度 ,厚植农业情怀,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走近中草药 

   学做“小神农”  



“全国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依托峪口镇龙源森林公园林地资源优势和自然环境条件,多种中药材在这里规模化示范化种植,成为首都精品中医药展示区,打造成为具有标签的中医药旅游基地。”近日,东樊各庄村全国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相关负责人正在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们介绍着基地的基本情况。

全国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由15名博士,2名研究生组成,立足科技部“中药生态农业创新团队”研究成果,为中药农业提供“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的样板。“很多中药材它自然的生长环境是林下、林园或者山坡地、草地,森林公园生态条件非常好,又有山地,有昼夜温差的这样自然条件,所以我们选择了在平谷的次生林里来种植中药材。”基地负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森林公园已种植食用黄花、食用百合、金丝黄菊、药用牡丹、药用芍药等三十余种药用花卉。

“专家老师和王玉奇书记带领我们一路探·解中草药,在基地看到了金银花、连翘、百合、黄芩等北京区域的道地药材,一边听药材介绍脑海里浮现《本草纲目》这首歌曲,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直观地了解到中草药的生长环境,领悟天与地,人与万物,根脉相连,生息与共,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北京师范大学李文博说。


走进田间

做个快乐小“农夫”


“在那么大的土地里面挖呀挖呀挖,挖出个土豆,笑开了花。” 7月18日一大早,华颂马铃薯农业中关村示范基地热闹非凡,峪口镇“千人百村”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们走进田间地头,感受农耕文化。

“华颂结合平谷地区的气候、土壤环境以及种植季节,将‘华颂香早’引进到农业中关村,‘华颂香早’它的主要特点是早熟,生长周期短75天,比较适合北京,经过选育良种、适期早播、科学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使得马铃薯长势较好。”华颂种业董事、华颂生物总经理马培瑞为学生介绍了基地基本情况及马铃薯生长环境、栽种方法等农事小知识。

随后,大学生们弯腰开干,种植人员将马铃薯翻出后,同学们自由组队,按个头大小和质量进行简单分类,剔除青头、被虫蛀过的及长斑点的非健康马铃薯,刨土、挖土豆、捡土豆……说话间各自的袋子里都装满了新鲜的马铃薯,欢声笑语伴着收获,交织成一幅和美的画卷。此次共采收30余袋1500斤马铃薯。

“当一回挖土豆人很有意思,自己挖出来土豆成就感满满,刚出土的土豆和平时见到的还是不太一样,而且种植管理起来也是有很多科技技术在里面,‘实践习真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把双脚扎进泥土里,把论文写在田地上,把所学化为所用,用实际行动助力农业中关村建设,努力为科技兴农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参与实践的大学生马小玲说。



三十天,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寻找乡村振兴的答案,青春之花在田间地头绚丽绽放,共同绘就农业中关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




用脚步丈量着每一片土地

让青春筑梦希望田野

不负韶华

逐梦前行





为您推荐

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 陆基生态循环水产养殖,探索渔业致富新模式

以色列驻华大使馆领导一行走进农业中关村

高效智能温室项目“揭榜挂帅”政策解答会召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