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怎么样的人,其实都只是在你的头脑里构造出来一个想象中的完美伴侣。一个人往往会在关系的开始阶段假装成另外一个人,以满足对方的幻想,时间久了这个面具就会掉下来,实际上我们最终只能展现我们真实的自我。在恋爱的初始阶段,我们会忽视对方的坏习惯:总是不拧上牙膏瓶盖、水槽里堆满脏碗、咬指甲、永远希望自己对、永远需要早到等等。在恋爱后期,我们越来越看不惯,以前觉得可爱的古怪习惯变得越来越难以忍受。爱情会让我们在一开始对恋人的缺点视而不见,一旦摘下眼罩,我们童年习得的关系模式就会展现,真实的自我也会呈现,伴侣也变得没有之前那么理想和完美。图/《胜者即是正义2》
迷恋是亲密关系的早期阶段,这个阶段恋人们会强烈地思念对方,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Tennov, 1979)。在这个阶段,你的注意力全部在你这个对象上,无暇顾及其它的一切。如果对方有所回应,你会觉得非常甜蜜,两个人会尽可能地依偎在一起。如果没有回应,则会相当痛苦。这个阶段,你看不到伴侣的任何问题,他们潜在的攻击性也会被视为可爱而不是讨厌的特质。 不幸的是,迷恋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慢慢地,你开始注意到对方身上的特点,之前很容易忽视或原谅的行为,这时会出现一些麻烦,特别是当你希望对方改变而失败之后。若关系不能超越这个紧密、痴迷的阶段,它必定会失败,要么是在沉默中结束,要么在激烈的冲突中结束。孩童在生命早期就已经在环境里接收大量的信息,在学会说话之前,就已经习得了自己特有的关系模式。心理学家认为有四种基本的早期依恋行为模式:安全型、焦虑-抗拒型、焦虑-回避型、混乱型(Ainsworth, Blehar, Waters, &Wall, 1978)。若你观察小孩子,你可以观察到这些模式塑造了他们的社会交往。孩童在社会交往时处理与同辈或权威的方式,反映了他们与照顾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孩子在与其照顾者的长期交往中,意识到自己的基本需求会被满足,这个世界是一个好的地方,别人会关心、支持和照顾他们。于是长大后,他们也会把关心、支持和照顾给予伴侣,在信任或忠诚上也不会有太大问题。这种模式常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孩子需要照顾者的爱和支持,若照顾者经常缺席,孩子长期得不到,就会形成这种依恋模式。照顾者若有虐待或忽略的情况,孩子就可能会形成这种依恋模式,他们长大后对亲密关系有需求,但往往会因为认为会注定丧失而无法开始。这种模式主要的表现是孩童对于照顾者的在场、离开或缺席的混乱反应,由于照顾者带给孩子前后不一致的体验,让孩子对于父母到底是缺席还是在场等感觉混乱、无组织。
矛盾型的孩子可能会成长成为矛盾型的成人,他们会绝望的追求温暖和人际关系的连接,但缺乏维系一段健康的相互给予的关系所必须的技能。他们不知道如何经营一段健康和成熟的关系,往往会给的或要的“太多,太早”。在迷恋消逝后,他们依然强烈地希望与伴侣相互依赖及共生,希望成为伴侣的拯救者,这种愿望很可能会让关系出现问题。事实上,当你发现伴侣在鼓励你做一些对你不利的事情时,就有必要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了。回避型的孩子长大后,在亲密关系中往往显得有距离,但不一定完全遥不可及。由于在生命早期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他可能很难信任另外一个人,哪怕是亲密关系中的伴侣。用“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来形容他们是非常恰当的。虽然他们渴求与伴侣实现开放、诚实、信任和情感亲密的关系,但对于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却没有头绪。他们在关系中很可能即远即近,无法给予别人信任感。混乱型依恋模式的成人往往充满警惕,害怕完全信任,受到威胁时会付之行动或退缩。
拥有这种依恋模式的伴侣擅长在关系中制造混乱和障碍,因为他们对这些是感觉最熟悉的(Siegel D. 及Solomon, 2003)。图/《不能结婚的男人》
我们通过生活学习。只是,若你的伴侣被困在2岁时的关系模式里,你需要很有耐心的鼓励和促进他的行为改变。但记住,若不是为了很好的原因,改变通常不会发生。如果你有幸成长于一个可靠、能够满足你需求的环境里,请记住,不是人人都如此幸运。我们要努力理解我们的伴侣,知道他的“作”很大部分是因为他仍然以为自己生活在小时候的恶劣环境中,难以相信别人不会再像他的父母那样对待他。
2. 当你要求伴侣改变时,帮助他理解你成长的环境。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依赖我们所学习到的依恋模式去无意识的做出反应,根本不知道为什么。
比方说,伴侣可能根本不明白,为什么当他黑着脸时,你会那么焦虑甚至会有歇斯底里的反应,可能需要我们去慢慢地告诉他们,我们小时候爸爸会以黑着脸的方式离家出走,而在现在的恋爱中,当我们看到伴侣黑着脸时,就会脑补对方可能要离开我们了,于是我们就会陷入歇斯底里的条件反射中。
这样才有助于伴侣理解我们的过激反应,帮助他们尽量减少黑着脸的时刻,而通过与伴侣的沟通,我们也有机会反省我们自己的过激反应,从而有助于两人的关系进一步和谐。
图/pexels
如果你只是告诉他们,“不要再那么做了。”而不告诉他们你希望他们改变的方式,这会像是一个猜测的游戏,没有人会在猜测游戏中胜出。正如前面的例子,我们可能需要明确地告诉对方,“当你黑着脸的时候,我会猜你是不是要离我而去,这让我感觉到很伤心、很惊慌,所以我就直接飙了,我的过激反应让你也很不舒服,我很抱歉。我真的希望下次你能告诉我内心在想什么,感受是什么,这样我们可以沟通,我也不会猜测你是要与我分手了。”
学习一种新的行为模式是不断试错的过程,要有耐性,并要有合理的期待。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总会遇上来访者,觉得我来一次两次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正如作者所言,我们的行为、性格全部都是数十年而形成的,又怎么可能在几次咨询后就改变呢?
更常见的是,通过很多次咨询,我们自以为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可是遇上困难时,原有的行为模式就是还是会再次浮现。
所以,无论是对于我们自己还是伴侣,我们要尽量耐心和宽容,给予改变的时间和机会。
5. 记住,你与你的伴侣一样,都是早年养育经历的结果。当你对伴侣提出要求时,怀着开放的心,去审视你自己的行为。
正如圣经里所述:“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我们谁也不是完人,关系中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单方面一个人的错,所以在要求伴侣时,尽量审视自己对这个问题贡献了什么“力量”,这样才有助于共同面对,解决问题。
作者:Suzanne Degges-White Ph.D
译者及注者:虞国钰
原文出处:Psychology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