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终于历史证明我是对的了

互莲健谈 2022-12-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虹说健康 Author 丁虹教授


互联杂谈按:

首先,20,21,22来了!


互联杂谈20:

互联杂谈21:互联杂谈22:


别问为什么这么多,

别问为什么这么慢,

来了就继续吧。


互联不会轻易放弃的。


然后,这篇文章有一定危险性,本应该发到新号里,但是考虑到是转载,发新号还要单独申请转载,还是决定发一下!


但是之后,互莲健谈会专注科普健康,争取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终于历史证明我是对的了,互联网记录了我对新冠疫情的抗争与预判

作者:丁虹教授



注:由于前面几篇文章始终无法发出,故该文章用了一些错别字,还请原谅


01终于历史证明我是对的了,互联网记录了我对新冠疫情的抗争与预判现在才提出维生素C有作用,我们因此失去了一些救助生命的机会


半夜我看了这条推文“央视报道:维生素c被多地卫生部门列为预防新冠肺炎的营养补充剂”,真是百感交集。我大概是全世界第一个在新冠患者中直接实施维生素C救助新冠患者的人,当时主流学术没有人支持我,只有少数患者选择相信,这些患者获救了。现在“zhuan家”都在说维生素C有用了,可是有点晚了,很多生命被错误的用药耽误了;也是在新冠疫情的早期,我就在公众号中明确提出,新冠病毒可能类似疱疹病毒,与人类长期共存,“动态清0”是不可能的,人群感染率90%左右,三年后,美国的研究表明,人群感染率94%。写这篇文章是希望大家,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吸取教训,一个政策的决定需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不能只听几个“有社会活动力的zhuan家的意见”,他们不在科研一线,他们大多与行政为伍,“政纸”不能救命,“科学”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抉择,而只有整天呆在实验室安静思考的人,将全部精力用于科学研究的人,才能真正看清疾病的本质,做出对疾病最好的判断和最好的用药。


科学家最主要的品质是:“保有安静读书的心境,保持独立思考的权利,拥有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现在,一个科学家是否成功,却是通过行政职位的高低来判断,写国家基金等栏目中,会有“职务”这一栏,导致很多人不好好做科研,而是极尽所能讨好“全势”,正是因为听不到一线研究者的声音,我们的疫情被人为延长了。好在“正一”不会永远缺席,终于争取到了应该有的结果,虽然晚点,但相信中国人的勤奋,会很快弥补失去的时间,浙江政府组团去欧洲了,要抢回损失的三年。


2020年2020年1月23日封城,我当时第一次听说了新冠病毒,当天我并不知道疫情的严重性。由于我有DD群,第二天,通过群友的反应,我才知道“一个门诊一天大约有上万人排队就医,从早排到晚还没看上病,很多人呼吸困难,没法住院……..”,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1月25日大年初一,8点钟我就开始出去买药,大部分药店都关门了,街上空无一人,直到中午11点,我找到了一个药店,买下了店里所有的甘草酸二铵和VC,那里没有芦丁,我开始联系我朋友圈求助我的人,让他们发定位,我送药到他们家里,因为他们不敢出来,担心传染别人,有些人在家写好了遗嘱,当时情况非常严重,与现在的奥密克戎完全不是“一种病毒”,那时是真的危及生命的。直到晚上我才回家。后来几天,车也不让上路了,我就骑摩拜单车去送药,记得那天下着雨,我只好将老公的羽绒服穿上,因为骑车不能打伞。那时药店里没有太多VC,图片中的VC是泡腾片,也只有几瓶,我就将自己存的VC,分出来,用纸包好,分给患者,没法一瓶一瓶送给他们,因为当时药店都关了,VC买不到。我自己和家庭就留下一瓶甘草酸二铵,其他全部送出去了。1月28日,陆陆续续的反馈来了,大家都好转了,没有生命之忧了,我才决定将“VC+芦丁+甘草酸二铵”的方案通过虹说健康公众号发布出去。


02“zhuan家对维生素C的解读依旧有错”“对维生素C的应用依旧不够完美”


我启用维生素C对抗新冠病毒引起的重症或死亡,不是“zhuan家”说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机体释放“干扰素”,发挥抗病毒作用。干扰素确实是一个广谱抗病毒的药物,也是我们机体免疫力发挥抗病毒作用的重要免疫性物质,但干扰素不是越多越好,或正常情况下,我们不应该提高干扰素的释放,因为,长期干扰素高水平释放,会导致机体出现很多疾病,包括“疲劳、骨髓抑制、头痛…….等”,如果维生素C是通过促进机体“干扰素释放”发挥作用,那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会很大,它只能作为治疗药物,而不能是“zhuan家提议的营养预防作用”。


我提出使用维生素C,不是基于它能抗病毒,而是基于它能降低“病毒激活免疫后导致的重症或死亡的病因”。病毒寄生在我们人体细胞内,它不是直接杀死人类的组织器官,而是“借刀杀人(比喻)”,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作战部队)释放大量炮弹(炎症因子风暴),这些炮弹虽然是为了杀灭病毒的,但也炸毁了自己的组织器官,比如新冠肺炎,肺部是“炎症风暴”的重灾区。而这些炮弹需要“血管运输”,释放到组织中去。大家是否有经验,感冒会表现为鼻塞、咽喉痛,就是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炎性因子大量释放的结果。如果血管不健康,炎症因子过多进入组织器官,就是“轻症或重症或死亡”程度不等,与炎症因子进入组织的量有关。因此,增强血管的强度,不让血管通透性增加,可以从源头减少“炎症因子”向组织器官的释放,降低重症率、死亡率。


那么如何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强血管的强度呢?血管最外层是“结缔组织”,结缔组织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血管中层也大量分布胶原蛋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就可以增强血管的强度,降低血管通透性。








维生素C具有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而芦丁(天然食物中常见的黄酮类物质),具有协同维生素C发挥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这是为什么,我们的饮食要均衡,要多吃蔬菜、水果的原因。但水果很多营养素在果皮中,果肉大多是糖和水,所以,我自己很少吃水果,而是采用了膳食营养补充的方法,将果皮中的一些营养物质提取出来,尽可能去掉不需要的物质,如糖、鞣酸、草酸等。


人们现在对胶原蛋白的理解是可以延缓皮肤的衰老,其实,胶原蛋白主要分布在哺乳动物的结缔组织中,对动物和人体皮肤、血管、淋巴管、骨骼、筋腱、头发、牙齿和软骨的形成都十分重要,是这些结缔组织的主要物质基础。人体蛋白质中有三分之一是胶原蛋白,一个成年人身体内的胶原蛋白约3公斤。


03口服胶原蛋白妥妥的智商税





胶原蛋白是人体的一种结构成分,种类较多。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讲,胶原蛋白是一类分子量,从2KD-300KD的蛋白成分。胶原蛋白是器官、组织中的组成部分,可以维持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01Ⅰ型胶原蛋白:

在人体内含量最丰富,分布于真皮、骨骼、牙齿、肌腱等部位,是比较复杂的一种结构,还可见于炎症组织和肿瘤组织中;

02Ⅱ型胶原蛋白:

主要分布于软骨,以及眼睛的玻璃体、角膜、神经视网膜等部位,主要功能是维护以上器官、组织的正常功能;

03Ⅲ型胶原蛋白:

主要分布于皮肤真皮、心血管、胃肠道等部位,Ⅲ型胶原蛋白的功能主要是维持组织弹性和基本结构;

04Ⅳ型胶原蛋白:

分布于基底膜等部位,常见于皮肤和肾脏基底膜,含糖量比较高。Ⅳ型胶原蛋白又可以分成几个亚类;

05Ⅴ型胶原蛋白:

主要分布于羊膜和胚胎的一些组织中,当孕妇分娩以后,Ⅴ型胶原蛋白在体内分布量会相应减少。在皮肤受到创伤或烧伤后,也会形成一些Ⅴ型胶原蛋白,用于促进组织修复;

06Ⅵ型胶原蛋白:

主要见于胚胎组织;

07Ⅶ型胶原蛋白:

主要分布于胚胎绒毛膜和羊膜等组织,出生后在人体内分布相对减少。




对于胶原蛋白你应该产生的问题

01


问题1:


如果你要口服胶原蛋白,你应该问问商家,你口服的是哪一型的胶原蛋白,因为不同的胶原蛋白,作用不同;

02


问题2:


每天仪式感满满的口服胶原蛋白,你一天吃多少量,1-3g?1-3g的胶原蛋白,补到人体3公斤的胶原蛋白中,是不是等于汪洋大海中到了一杯水?能将“海平面”升高吗?

03


问题3:


胶原蛋白分子量很大,根本无法以胶原蛋白的完整形式吸收到体内,你吃的胶原蛋白,会在胃中分解成氨基酸,再被吸收,而胶原蛋白不是一个理想氨基酸模式的蛋白,它缺乏“必需氨基酸——色氨酸”,比鸡蛋的营养差;

04


问题4:


用胶原蛋白做敷料或护肤品,同样满满智商税,皮肤能透过的物质分子量一般小于500,几万、几十万分子量的物质完全没有办法吸收,但胶原蛋白是细菌的好营养,因此,这类产品必然要添加大量的抗菌剂和防腐剂,而防腐剂是目前研究认为导致乳腺癌的重要原因,你可能没有因为胶原蛋白获益,但你可能因此获得了胶原蛋白产品带来的“次生灾害”——防腐剂、抗菌剂。


人的衰老不是胶原蛋白摄入少了,而是合成胶原蛋白的能力少了,由于胶原蛋白是血管健康的重要物质之一,而血管的衰老、硬化是衰老的根本原因,因此,维生素C、天然黄酮类物质对衰老有一定帮助,当然它不是衰老的全部,因此,不是用了维生素C+芦丁就可以完美的延缓衰老的,我们现在研究发现,有比芦丁更好的血管营养类黄酮物质、多酚物质,但为什么我只给大家推荐了“VC+芦丁”,因为,VC+芦丁,不是我的产品,我对此没有利益获取,这样就可以让“极少数人相信我”,这极少数人因此可以获得“对的治疗或对的保健”,否则,连“极少数人”都不会相信我,因新冠病毒离开的人会更多。


我们对鼻炎、湿疹、哮喘的护理,依旧第一方案推荐的是维生素C+芦丁,实在不好,才会启用更好的营养方案。




04关于新冠预防“zhuan家”还忽略了一个维生素——维生素D


可能又需要等待几年,“zhuan家”可能才会再建议“提倡多晒太阳,维生素D对防御功能很重要”。现在“zhuan家”的讲法是,维生素C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抗病毒,这符合所有人的直觉,可能也是“zhuan家”们的直觉。


其实免疫力是我们身体内部的作战部队,这个部队的火力既不能太弱,也不能太强,弱了会对付不了外来侵略者,强了会误伤自己的组织器官(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结缔组织病…….),对抗新冠病毒,或其他病毒、细菌,我们需要的是“恰到好处的免疫力”,以及牢不可破的“防御力”,就是不让“敌人”通过我们的第一道屏障“身体长城——皮肤、呼吸道黏膜、胃肠道黏膜”,御敌于城门之外。尽量不要让免疫部队出面作战,因为,一旦我们动用自己的免疫部队打仗,可能会出现2种结果:或杀灭敌人,或伤到自己,这就是“杀敌1000自伤800”这句话的由来。它适用于所有药物。





我早期文章已经告诉过大家维生素D具有增强屏障功能,降低新冠感染率的作用,下面这个视频也说明了,76%的新冠感染者缺乏维生素D。


该视频来自国外著名医疗博主伯格博士



维生素D

补充维生素D是我从湿疹研究获得的经验,2020年,我已经开始在湿疹患者中建议使用维生素D。湿疹患者大部分缺乏维生素D,皮肤屏障、呼吸道黏膜屏障、消化道黏膜屏障缺陷,导致病毒、细菌、过敏源容易通过“长城”进入机体,免疫系统部队作战时,过度释放了炎症因子,导致瘙痒和更严重的皮损,这就为什么大多数湿疹是“特应性皮炎”的原因。特异性皮炎的通俗解释就是:免疫系统防卫过度,导致炎症风暴,引发皮炎。根本的原因是第一屏障系统不牢固,“外来侵略者”易入侵体内,迫使免疫部队出面迎战,导致炎症风暴,误伤自己。


05惯性思维、直觉误区、经济利益让人们有意、无意的忽视了人体的“第一屏障”


01

当代医疗的惯性误区在于,过于关注“第二道屏障——无差别免疫屏障”、“第三道屏障——目标免疫屏障”。希望通过免疫刺激的药物,激活机体免疫,发挥防御感染性疾病的作用,但它极大可能导致免疫过激性疾病。例如肿瘤免疫治疗剂PD-1,可能导致免疫过激,引发免疫性心肌炎等不良反应,著名医学期刊 《柳叶刀》杂志 发表一篇来自美国范德堡大学的文章,研究者们分析了PD1疗法之后发生严重心肌炎的101例患者的详细资料 ,警告使用这类疗法的患者要高度警惕免疫性心肌炎 ,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手段,死亡率高达46%。



02

为什么科学家会重视“第二道屏障、第三道屏障”而忽视“第一道屏障”呢?可能因为,第二、第三道屏障与免疫有关,可以用药物、生物制剂及疫苗进行干预,科技感强,经济效益显著。


第一道屏障是人体的皮肤组织屏障、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屏障,是机体直接对外的第一道防护屏障,为什么人们会有意、无意的“忽视第一道屏障”,因为这个屏障看上去“简简单单”,平民百姓都看得见,摸得着,太过低级,没有高级感,而免疫系统的复杂性,可以衍生出很多学说,即使是专家也无法评判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于是,无论发明什么学说或产品,没有人可以准确知道它是否正确,其神秘性可以抬高它的科技感和身价,名利双收是大家愿意追求的东西。



03

而第一屏障的健康与修复,可能只需要“普通的营养素”就可以实现,是大家都认识的东西,毫无高级感,也卖不出好价钱,几乎不会有人做这样的傻事。一套抗肿瘤治疗可能花掉数十万元,甚至百万元,一瓶复合维生素只需几十元。然而一个患者,长期的口腔溃烂,组织增生形成瘤体,医院认为是肿瘤,开始用抗肿瘤药物,我只是让她试试“善存-复合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配合蜂胶,很快,多年不好的口腔溃烂及增生性瘤体就恢复了健康。有多少人愿意放弃“名利双收”的研究,选择“用营养健康第一屏障”,解决疾病问题?




06我的医疗哲学——守住第一道屏障,争取不动用免疫,不在身体本土作战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给34人通过滴鼻给予新冠病毒,结果可见:53%人被感染;47%人不被感染”,这个结果提示人们,人群中有人可以直接将“病毒挡在身体外”,无须动用身体内的免疫系统,无须在本土发动一场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战争。因此,帮助人类构建“健康长城——第一屏障”,可能是人类对抗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医疗方案。




07为什么有基础病的人群第一屏障脆弱?


北京87岁老人,虽然新冠病毒阳性,但导致死亡的原因是肺部的细菌感染。为什么有基础病的人群容易感染病原体,因为这类人群“第一屏障脆弱”,病原体容易进入人体。


为什么基础病会导致“第一屏障脆弱”?大家常说的基础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贫血等。其实,这些病归根到底与“营养有关”,属于“泛营养障碍性疾病”,营养不好了,建长城的砖质量就不好,边防部队就体弱多病没有战斗力。


泛营养障碍疾病的根源在于“血管与血液”,血管负责将营养物质运输到身体所有的组织器官,血管出问题了,营养运输就出现障碍,第一屏障组织(皮肤、呼吸道黏膜、胃肠道黏膜)得不到营养,屏障受损,就容易被过敏源或病原体入侵。



基础病

所谓基础病,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它们只是一个结果,警示你“血管硬化了——高血压”;“血管狭窄了——冠心病、脑梗塞”;“血管脆弱了——脑溢血、眼底出血”;“末梢血管萎缩了、闭塞了——脑腔梗、脑白质病变、脑萎缩、眼睛黄斑变性、皮肤衰老…..”,北京87岁的老人,有的基础病为“高血压、脑腔梗、脑白质病变、脑萎缩”,这是看得到的疾病症状,看不到的疾病原因在于,血管老化,导致营养障碍,第一屏障出现障碍,病原体易于突破,进入体内后,激活机体的第二屏障,导致免疫系统过激反应,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出现多器官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保持血管健康,保证营养的正确供给,不仅是解决基础病的医学方案,也是解决“第一屏障脆弱”的医疗逻辑。


08用互联网再次记忆:我正在做的努力“呼吁谨慎大规模接种新冠一秒”



我还是要坚持对的东西:

01新冠早期

新冠早期,我坚持使用“县级医院水平的VC+芦丁+甘草酸二铵”,3年后证明,我是对的,但当时的“zhuan家”在大量用后来证明无效的“抗病毒药、抗菌药以及说不清机制的中药”,并提出羟氯喹治疗新冠、“板蓝gen”治疗新冠等等,后来都被证明无效。当时很多人嘲笑我是“县级医院水平”,只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大道至简”。看清生命本质,回归生命原本的样子,而不是合成一大堆自然界不存在的药物,用营养治疗疾病,乃是大道。当然,我也会用药物,药物是解决症状的,依旧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最终使疾病痊愈的应该是我们自己身体的纠错能力及我们身体内存在的营养素、或天然食物中的营养素。

02反对

我反对将患者送进“方cang”,现在知道“方cang”可以盈利还可以有“政ji”;

03新冠感染

我反对给新冠患者使用抗抑郁药,所以我很早就提出,新冠肺炎的定义是不对的,有新冠综合征存在,他们不是抑郁,他们是病毒侵犯了神经系统,直到现在,才将新冠肺炎取消,改为新冠感染;

04我现在要呼吁的是,谨慎大规模接种新冠一秒

任何有新药研发经验的人都知道,药物安全性评价需要时间,尤其是一秒这类长时间作用于人体的药物,安全性评价更加要严谨、慎重。临床前在动物体内的安全性评价,我们都需要做1-2年,临床试验更是需要时间,而现在新冠疫苗早早大规模接种了,安全隐患极大。在当初“原始株”毒力极大的情况下,启动应急方案,虽然不太恰当,但是可以接受,而现在奥密克戎重症率已经非常低了,为什么还要提倡没有经过时间考验的一秒进行大规模接种?


但“zhuan家”却一再强调,可以降低重症率?这里面得出的数据有非常大的漏洞,来自于统计对象设计不合理。比如,有统计说,没有接种一秒的老人,重症率***%,接种1针的老人重症率下降,接种2针、3针的老人重症率进一步下降。首先没有接种的老人,很多是有基础病的,接种1针的人,很可能因为不良反应放弃,这些人本身就存在免疫不稳定因素,能够接种到3针的老人,很多身体状况本身就比较好。这就是最著名的一个现象“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最早来源于二战时期一个飞机防护的案例。1941年二战期间,应军方要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的沃德教授,通过其精深的专业知识,写了一篇《飞机应该怎样加强防护,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几率》文章,提出了种种建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沃德教授根据飞机遭受攻击后的数据分析发现:飞机的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机尾相对来说则最少被击中,如图所示。据此,沃德教授建议“应该重点强化机尾的防护”,军方对此大为不解,认为既然机翼最容易被击中,那么就应该加强机翼的防护?为什么是防护飞机尾部呢?


沃德教授则坚持自己的看法,其根据有三:

第一,他所统计的样本只是那些平安返回的飞机;

第二,被炮火多次击中机翼的飞机,似乎还能够安全返回;

第三,飞机机尾很少被击中并不是真相,而是万一中弹,其安全返航的几率就非常低。

后来,军方被沃德教授说服,采用了他的建议,而后来的事实也表明该决策是无比正确的,那些看不见的“伤痕”才是最致命的。


09看不见的伤痕,被刻意隐瞒的伤痕才是最致命的


昨天22:34分,一个朋友咨询,她老公以前血压控制很好,脉压差也在40mmHg之间,不是现在的60-70mmHg,今年上半年开始血压升高,所有降压药都用上了,依旧不能控制血压。我简单的问了关于心率及腿是否有水肿,然后,问题直接进入主题“是否打过新冠一秒”。朋友才想起来,打一针时,只是轻度嘴麻,第二针胳膊都麻了,因此住院,医生不敢写是“miao”的副作用,强行写了“急性脑梗”,按脑梗治疗。我为什么会第一时间想到miao的副作用,第一,我们已经收集了很多被称为“耦合反应的案例”,第二是,武汉当初一个新冠患者,因高血压住院一个月,用尽所有降压药,降压无效,我让她使用了“维生素B1+谷维素”,当天血压就下降来了。这个药物控制不了的血压,很可能与免疫损伤有关。


疫苗就相当于向体内注入“病毒”,病毒导致的症状或后遗症,它都可能出现。为什么感染奥密克戎后遗症低,而疫苗有时免疫反应更严重?


第一,   奥密克戎毒性很低,我们的疫苗采用的多是“原始毒株(现在也有奥密克戎毒株了)”,毒性本来就很强;


第二,   第二,自然感染的病毒进入机体的量不一定很高,但接种yimiao的量可能很高。


从这个案例就可以明显感知“看不见的伤痕,被刻意隐瞒的伤痕才是最致命的”。我不反对疫苗。狂犬病疫苗我就支持打,虽然这个疫苗不良反应极其巨大,但是,万一得了狂犬病,那是无药可治的,这种情况下,只能赌,只能冒险打疫苗。但奥密克戎就大可不必冒险了。我们可以用几年时间好好评价它的安全性,再做出决定。



我不希望再过三年证明我是对的,因为那样,很多的生命会受到伤害。




文字 /  武汉大学药学院丁虹教授
排版 /  小小
图片视频 / 来源网络与微信群



相关文章

关注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