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研究》2022年总目
《近代史研究》2022年总目
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为期数,圆点后为起始页码
·“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笔谈·
关于中国近代环境史研究的若干思考【王利华】(2·4)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增添环境史范式【梅雪芹】
(2·10)
晚清的人地关系【姜涛】(2·14)
近代中国的灾荒与社会变局【朱浒】(2·19)
近代淮地环境灾难与生态修复【马俊亚】(2·24)
河流和圩田体系的生态变迁与长三角近代文明的成长【王建革】(2·28)
·中医知识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以新守旧以中化西——近代天津名医丁国瑞的中西医汇通之道【余新忠】(3·4)
“授受源流”:《清史稿》医者传的编纂与医史的承启书写【冯玉荣】(2·22)
注重疗效与回归经典:民国时期针灸知识革新的路径研究【陈思言】(3·36)
·中国近代史“三大体系”建设笔谈·
中国近代史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以“近代”“近世”等概念为论述中心【马敏】(4·4)
新时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前瞻【欧阳哲生】(4·9)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野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研究【金民卿】(4·14)
近代史研究所与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大体系”建设【金以林】(4·22)
中国近代社会史“三大体系”建设刍议【行龙】(4·30)
“三大体系”建设与近代经济史研究【倪玉平】(4·34)
·“近代中国的人与自然”专栏·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西河滩地开发与环境治理(1937—1949)【程森】(5·4)
民国时期内蒙古畜牧生产中牧草利用方式及其改革【张博】(5·20)
·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
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策略转换与群众性政党的成长【孙会修】(6·4)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的文件学习(1942—1945)【金伯文】(6·19)
·专题研究·
能动与受动:道咸新学表现的转折与“冲击/反应”模式【罗志田】(1·4)
学之进化与道之恒常:《近世之学术》与梁启超沟通中西学术的根本理念【於梅舫】(1·19)
论梁启超近代国家思想提出的内在逻辑——以《清议报》为中心【贾小叶】(1·35)
官办商报:清末督抚控制舆论策略研究【石希峤】(1·51)
锡良与宣统二年疆臣会、阁期限讨论【潘崇】(1·67)
近代中国“茅台酒”品牌的演进【郭子健】(1·82)
民初央地关系走向与广东盐务双轨制的运作【李晓龙】(1·95)
20世纪30年代全国制造工厂的区域布局——兼论后发大国工业化的空间及规模质量提升进程【徐毅、庄紫珵】(1·114)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噪音治理【陆烨】(1·129)
《新学伪经考》甲午参奏案新探【吴仰湘】(2·32)
从“桃花源”到“乌托邦”:《大同书》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王东杰】(2·47)
极目南望:晚清国人关于新西兰认知的演变【邱志红】(2·60)
晚清“华洋合股”的法律化——以大东惠通银行案件为中心【熊昌锟】(2·76)
清季民初法系知识的东学背景及其传衍【杨瑞】(2·92)
融民情于国法:民初法政人对本土地权习惯的继承与改造【赖骏楠】(2·107)
日本政府的伪满留日学生政策【徐志民】(2·124)
太平天国社会治理方略的近代化建构——《资政新篇》新解读【刘晨】(3·51)
接待与政治:李顿调查团的中国关内之行【张生】(3·66)
张学良与锦州弃守【常国栋】(3·84)
鸭绿江采木公司与日本对东北林业生产的殖民介入(1908—1931)【叶磊】(3·100)
“森林”进入城市:民国时期森林公园筹设研究【左承颖】(3·115)
“旧制”与“现章”:垂帘听政时的军机处职权【刘文华】(4·40)
由“战”转“和”:中法战争时期《申报》的舆论导向【黄飞】(4·58)
亲历、见证与记忆:庚子事变中的几个“小人物”【戴海斌】(4·74)
增祺擅签《奉天交地暂且章程》问题新探【徐炳三】(4·91)
由禁政而外交:清季吗啡进口管制政策的形成【黄运】(4·103)
“西药”的良莠:新式秘制药在近代中国的风行与反响【刘菲雯】(4·115)
路权变动下胶济铁路货捐的开征与滥征(1924—1931)【马陵合】(4·134)
论巴黎和会后日本在山东势力的维护与扩张(1919—1931)【李少军】(5·33)
资源攫取与经济扩张: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借款及“合办事业”【王希亮】(5·49)
1928—1931年赣粤钨砂专营风潮及各方博弈【肖自力、谢圣庚】(5·67)
近代汉口区域银两货币市场的演变——以“洋例银”运行为中心【刘杰】(5·83)
普通中学还是综合中学?——20世纪初中国中学教育的发展道路之争【刘超、梁程宏】(5·102)
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在华筹办工科大学计划始末【林伟、牛力】(5·120)
清末“国语”的概念转换与国家通用语的最初构建【黄兴涛、黄娟】(6·34)
重建社会“中心势力”说与国共的两度合【郑师渠】(6·53)
晚清开平矿案的生成【云妍】(6·71)
近代中国的海港检疫及经费来源【杜丽红】(6·86)
1921年东北鼠疫传入与直隶省的应对【徐建平、翟砚辉】(6·103)
抗战时期马来亚外汇统制下的侨汇与侨捐【周祖文】(6·119)
华侨待遇与中越关系协定谈判(1945—1946)【张毅】(6·133)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后社会史论战时期的学术转向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以陶希圣、郭沫若、侯外庐为例【程鹏宇】(3·131)
·学术评论·
界域建构中的困境及其反思——立足于近代华北区域史研究的考察【王先明】(1·143)
从历史理解中国:近代来华西人的中国历史书写及其路径演进【崔华杰】(2·139)
学术演进和时代变迁视野下的革命史研究——从“新革命史”的提出和讨论谈起【张太原】(3·142)
中国传统产权实践中的“界”——区域史视野下的山林川泽产权研究【杜正贞】(5·137)
·读史札记·
丁文江留学考(1902—1911)【张雷】(1·154)
影印存真:中国近代的珂罗版印刷技术考【瞿艳丹】(2·152)
咸同年间的江南贡院【顾建娣】(3·152)
关东军稀有元素调查班考【乔林生】(4·148)
哈里森·福曼《北行漫记》的多维审视——兼评肯尼斯·休梅克对《北行漫记》的评论【张发青】(5·150)
“黄金之路”考辨——近代以来嫩漠路的沿革【刘文鹏、李伯禹】(6·148)
《近代史研究》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