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信息茧房”与乐在其中的我们
【特别编辑】科睿社会观察
在当今时代,算法已经无声无息地改变了互联网,你所见到的一切都是经过算法精密设计的。
有网友和女友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在同一个短视频平台观看同一条关于“男女吵架”的视频,然而,他们看到的热门评论却截然不同。
网友看到的热门评论都在指责女方;而他女友看到的,都是站在女性角度为女性说话的。
在过去,大家普遍认为,评论区是根据点赞数量或者时间来排序的。但现在,评论区可以直接“私人定制”。
图自微博
我们可能不知道,大数据已经悄然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日常中无心的一句话、一次随意的搜索,都被算法悄悄地捕获并深记。
这些被捕捉的数据却像一个“信息茧房”一样,被算法利用建造出来,使我们深陷其中。
信息茧房,已经无处不在
“信息茧房”是一个传播学领域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如果你只关心自己偏爱的领域,最终就会像蚕一样,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编织的茧房之中。
蚕茧是蚕生长中的一个阶段,“信息茧房”以此作比喻,形容人将自己困在这样一个个茧房中,图自unsplash
前一阵,一个叫“秀才”的网红塌房了。他拥有几千万粉丝,但很多年轻人却根本不知道他是谁。
图源:微博
这不是因为年轻人孤陋寡闻。“秀才”的粉丝群体,大多为中老年女性。如果你不是这个群体,你把抖音刷烂了,都刷不到他。
如果你特意去搜索他,你甚至会觉得很吃惊:为什么这样的人也能够有粉丝?
但当你看到平时保守严肃的妈妈辈们,却毫不顾忌地在他的评论区留下一串串热情直白的话语,你才明白,原来你不懂妈妈的精神世界。
图源:抖音
大家都知道,现在网络上“男女对立”就是流量秘密。
比如,下面这条微博:一个妈妈抱着孩子坐地铁,她的丈夫站在边上。
图源:微博
有的人刷到的评论是”温馨的家庭”;有的人只能刷到“这大概就是不想结婚的意义吧”。
图源:微博
但这些还不是最过分的。令人细思极恐的是,很多时候,算法在不知不觉中,将你的个人信息暴露无遗。
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在“裸泳”。
《巴啦啦小魔仙》的女演员,此前控诉称,在自己怀孕后,和老公一起注册了几个新生儿的app,随后老公屡次收到涉黄信息。
评论区的网友们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经历。涉黄信息非常直白,开头就是:“老婆孕期不方便来找。”
图源:微博
现在,“信息茧房”已经无处不在,但更多的人却浑然不觉,乐在其中。
“信息茧房”的危害
清华大学教授刘瑜曾说:“真正的茧房,其实不是信息的一元化带来的。而是你在网络上,非常容易就能找到心理上的支持者,从而变得过度自信。”
大约100年前,只有“大总统”袁世凯可以读到《顺天时报》。这张报纸就是专门给他看的,上面的文章都是吹捧他的。
资料图
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顺天时报》。打开手机,世界就可以围着你转。
在算法的加持下,你逐渐被同化了。比如,你一直认为,地球是圆的。但有一天,所有的推送都告诉你,“地球是平的”,你也会相信,地球就是平的。
与此同时,你也被强化了。你会对“地球就是平的”这件事深信不疑。
这时候如果有人跳出来,和你说,地球是圆的!你大概率什么也听不进去。
信息茧房带来的最大危害,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我们独立思考,以及自我纠偏的能力。
每天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喜欢且认同的观点,我们的自信无限膨胀。
图源:unsplash
我们再也不会去质疑,我的想法有没有可能是不对的?
互联网的整体环境与舆论就这样变得越来越偏激。
科技向恶,人类也没辙?
“信息茧房”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是著名社会学家凯斯·R·桑斯坦,他对目前的算法很担心。
然而,这能怪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本身吗?
不管如何,不得不承认,高科技的发展,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但是如果把它用在揣摩人心、试探人性上;让人无脑掏钱消费;诱骗人上当受骗,这就是“科技向恶”。
科技本应向善,但却在利益的熏陶下,变了味。我们能怎么办?
唯一能改变的就只有自身。
电影《楚门的世界》截图
柏拉图曾提出“洞穴隐喻”的概念。踏出山洞的人,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认为这才是真实的世界,而洞穴内的世界,则是真实世界的影像。
如今,平台上刷到的短视频,看到的图片,这些影像资料,已经其他纷繁复杂的流媒体,形成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茧房,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洞穴”。
哪个才是真实的世界?哪个才是真实世界的影像?
只是,被困于“信息茧房”中的我们中的大多数,对此却浑然不知,依然洋洋得意地享受着当下。
科睿研究院(Core Academy)是综合性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致力于搭建学术界与社会间高效沟通的桥梁,将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赋能至新时代社会发展。作为研究院官方号,我们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知识交流平台:持续推出与当代社会相关的洞察分析与时事评论,定期发布高质量专栏文章与交流活动,并推送有价值的学术资源和最新资讯。
往期推荐
欢迎转发&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