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科技:人工智能如何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科睿科技观察
这是科睿研究院第154篇原创内容。
字数5424字,阅读全文大约需要11分钟。
近年来,全球股市迎来了历史上最强劲的第一季度表现,这背后的推手主要有两大因素:美国经济软着陆的乐观预期以及对人工智能的热切期待。
明晟全球股票指数今年已经攀升了7.7%,涨幅创下了自2019年以来的新高。尽管交易员们对快速降息的预期有所降温,但在这个季度里,股票的表现依然全面超越了债券,两者之间的差距也达到了自2020年以来的最大值。
推动这一涨势的佼佼者非标普500指数莫属,它在本季度内创下了22次收盘历史新高,为市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同时,人工智能的繁荣也为市场增长添了一把火。芯片设计巨头英伟达(Nvidia)在今年前三个月内市值飙升超过1万亿美元,这惊人的增值竟占据了全球股市同期内总增值的五分之一。
人工智能热潮推动全球股市
尽管1月和2月的通胀率意外攀升,让投资者减少了今年可能多次降息的期待,但美国经济的稳健增长态势仍然给股市带来了上涨的动力。当前,市场普遍认同美联储的预测,即基准利率(目前处于23年来的最高点)将在今年内下调三次,每次0.25个百分点。
景顺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克里斯蒂娜•胡珀对此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相对乐观的时期。除了货币政策的逐步放松,我们还看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热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股市的上涨。此外,全球经济的强大韧性也为股市的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原本由科技股引领的华尔街涨势在整个季度中逐渐扩大,欧洲和日本股市也开始迎头赶上,甚至在3月份的表现超过了美国。具体来说,英国的富时100、德国的Dax、法国的CAC 40和西班牙的Ibex 35在3月份的涨幅均超过了标普500。这意味着,在全球指数的推动下,以及科技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追赶下,美国早期由AI驱动的增长正在被全球市场所超越。
尽管面临通胀压力和降息预期的调整,但美国经济的稳健增长和全球经济的强大韧性仍在推动股市的上涨。同时,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热潮也为股市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欧洲股指赶上了华尔街,但仍落后于日本
数据来自彭博社
在Lombard Odier投资管理公司宏观投资主管弗洛里安•埃尔波的眼中,当前的股票市场犹如盛夏的狂欢,热情四溢、全面反弹。
其中,日本市场无疑成为了这场狂欢的领头羊。随着经济的信心增强和国内芯片股票的飙升,2024年东证股价指数(Topix)跃升了16.2%,彷佛要触及1989年所创下的历史巅峰。
东方汇理的投资组合经理艾莫丽·德拉姆布雷分享道:“在不担心衰退的前提下,我们实现了良好的通货紧缩。”自年初以来,该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增持股票,特别是在日本和欧洲,甚至在美国也有所动作。她坚信:“经济的疲软不会突然袭来,为我们留下了足够的时间来应对当前的浪潮。”
尽管政府债券收益率上升,暗示着价格的下跌,但股票指数依然傲视群雄,实现了显著增长。在美国银行的全球基金经理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未来12个月内美国不会陷入经济衰退。这一乐观预期从2023年初的略高于10%急剧上升。这也是两年多来,首次出现大部分投资者预计全球企业利润将在中期内增长的情况。
资产价格的飙升仿佛是一场风险偏好的狂欢。据汇丰银行数据显示,今年1月的某一天,英伟达的市值一日之间激增约2770亿美元,这一数字几乎等同于菲律宾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与此同时,比特币在过去三个月内价格上涨了60%,使得现有比特币的总价值超越了约150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这种风险资产的飙升让一些市场观察者不禁将当前涨势与2000年破灭的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
然而,美国银行的策略师斯蒂芬•苏特迈尔提出了一个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考虑到1950年和1980年开始的股市涨势分别持续了16年和20年,从2013年开始的当前牛市“处于中年阶段,可能会延续到2029年至2033年”。
当然,这轮涨势也并非毫无风险。查尔斯•施瓦布的高级投资策略师凯文•戈登警告说:“如果美联储在劳动力市场疲软的背景下开始降息,但1月和2月的通胀走高被证明并非昙花一现,那么美联储可能会陷入困境。”
“AI巨头” OpenAI的新动作
近日,ChatGPT母公司OpenAI新动作不断。
在OpenAI的应用商店中,有两款功能独特的聊天机器人备受欢迎,它们能预测未来股价,避开抄袭检测,为人们展示了数百万用户实际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方式。这家由微软注资的初创公司自11月起,便让付费用户有机会打造个性化的ChatGPT,而其他用户也能在线商店中轻松接触到这些被称为“GPT”的神奇应用。
根据知名分析集团SimilarWeb的最新数据,教育领域的GPT应用表现尤为出色,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应用之一。紧随其后的是Consensus,这款强大的工具能迅速搜索并总结学术论文,极大地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效率。
此外,今年其他应用程序的使用量也显著攀升,包括能够即时生成图像、进行语言翻译以及助力求职的设计工具,它们通过自动审阅简历和求职信,为求职者提供了全新的助力。这些热门应用不仅彰显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无限潜力,更开启了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新篇章。
OpenAI允许付费用户创建自定义版本的ChatGPT,其他订阅者可以通过在线商店访问这些版本
根据OpenAI的使用政策,这些智能机器人是不得提供未经专业审核的金融、法律或医疗建议的。
据悉,在广受欢迎的GPT中,有五个被揭露能够生成逃避学术检测的内容,这些工具正是学校和大学用来识别学生是否借助人工智能完成作业的“法眼”。尽管OpenAI明令禁止任何涉及学术不诚实的应用,但这些GPT工具已被浏览了惊人的300万次。
此外,还有一款名为“金融精灵”的应用,声称能预测股市走势,已经吸引了20万次的使用。虽然开发者强调这只是基于历史数据的预测,并附带免责声明,但这样的应用依然游走在政策的边缘。
OpenAI的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曾表示,公司将严格确保GPT遵循政策,但现实情况似乎并不乐观。为了应对这一问题,OpenAI采用了自动系统、人工审核和用户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试图筛选出违规的GPT。现在,用户甚至可以对GPT进行评级和评论,为监管提供了更多线索。
奥尔特曼有一个大胆的愿景,那就是利用定制版的ChatGPT来打造一个数字平台,并为公司带来盈利。他计划今年晚些时候让顶级GPT开发者从他们的应用中分享收益,以此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加入GPT的创作队伍。然而,数据显示,尽管ChatGPT的下载量已达到1.69亿次,但定制的GPT吸引力仍然有限。根据SimilarWeb的数据,2月份用户创建的GPT仅占ChatGPT网站桌面访问量的1.5%,自商店推出以来,每周流量也趋于平稳。
随着GPT市场的日益繁荣,监管和合规问题变得愈发紧迫。如何在保持创新活力的同时,确保这些智能工具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底线,将是OpenAI和整个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OpenAl商店开张时,GPT流量猛增,此后趋于平稳;OpenAl桌面站点上的第三方GPT视图,每周 (mn)
另一方面,OpenAI带着自己视频生成技术Sora进军好莱坞。
OpenAI与派拉蒙、环球和华纳兄弟探索等主要电影公司举行了会议,展示其视频生成技术Sora,并缓解对人工智能模型将损害电影行业的担忧。
“Sora已经点燃了业界的热情之火。”媒体分析师克莱尔•恩德斯认为,这款创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颠覆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极大地降低制作成本,同时减少对计算机生成图像(CGI)的依赖。
“OpenAI正在积极征求电影业大佬们的意见,探讨如何推广Sora。”会议参与者透露。
观看了Sora演示的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他们亲眼见证了这项技术如何有效节省制作时间和成本。同时,他们也坦承,Sora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此时此刻,OpenAI向电影公司示好的举动恰逢好莱坞遭遇关键时刻。去年,美国编剧工会和美国演员工会经过数月的罢工,终于在合同中为人工智能争取到了开创性的保护条款。而今,与国际戏剧舞台雇员联盟的合同谈判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预计人工智能将再次成为讨论的焦点。
媒体分析师恩德斯说,电影业对Sora的反应普遍乐观,因为它“完全被视为一个节约成本的元素,而非会影响讲故事的创意”。
其他科技巨头对AI的投资和布局
许多顶尖公司也加大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
科技巨头亚马逊近日再度出手,向人工智能领域的初创公司Anthropic追加投资27.5亿美元,旨在加强与这家公司的合作关系。此举不仅刷新了亚马逊在风险投资领域的纪录,还标志着大型科技公司对AI领域的争夺愈发激烈。
回溯去年9月,亚马逊首次向Anthropic投资12.5亿美元,并手握一项特权:有权在今年3月底前将投资总额飙升至40亿美元。如今,随着新一轮资金的注入,亚马逊对Anthropic的投资总额已如愿达到40亿美元,这一数字堪称其史上最大手笔的风险投资。
而这仅仅是过去一年里,AI初创企业与科技巨头之间合作潮的一个缩影。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纷纷押注生成式人工智能,视其为未来几年中赢得竞争的关键筹码。而Anthropic,作为AI领域的一匹黑马,自然成为了众多科技巨头竞相投资的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亚马逊的巨额投资,Anthropic还在积极从风险投资家那里筹集资金,数额高达数亿美元。据知情人透露,这一系列交易完成后,Anthropic有望获得数十亿美元的资本和信用支持,用于云服务和计算领域的发展,这无疑将极大地推动其业务的扩展和估值的提升。
目前,Anthropic的估值已经超过了180亿美元,显示出其强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而在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的加持下,我们有理由相信,Anthropic将在AI领域掀起一场技术革新和市场变革的风暴。
另一方面,一些头部企业也在以闪电的速度推动变革。
英伟达,这个一度只为视频游戏打造图形处理单元的科技巨头,如今已跃升为计算领域的核心力量。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早在多年前就预言,加速计算的新形式将催生出一种全新的芯片架构,而这一切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得到了完美印证。
今年的英伟达技术大会,黄仁勋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全栈计算”。尽管英伟达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家芯片制造商,但黄仁勋瞄准的是构建人工智能所需的全套计算“栈”,这涵盖了从处理器到整体硬件系统,再到优化其性能并发挥其最大作用的软件。
随着竞争对手如AMD的崛起,以及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纷纷涉足专用处理器开发,AI芯片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但英伟达的策略早已超越单一的芯片竞争,它开始关注整个计算“栈”的完整性。英伟达的“全栈”战略,源于其始终销售的不只是单独的GPU,而是围绕其芯片构建的一整套系统。这些系统经过精心设计,以优化各组件的性能。
在黄仁勋的视野中,技术“栈”还涵盖了软件领域,包括编程模型和代码库。这些工具使得开发者能够更轻松地发挥出英伟达芯片的强大性能。长期以来,被称为Cuda的技术一直是英伟达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尽管现在也开始面临竞争对手的挑战。然而,对于许多已经深入掌握英伟达技术的开发者来说,目前转换的成本与收益之间仍存在巨大的鸿沟。
英伟达不仅满足于在Cuda领域的领先地位,还在积极扩展其软件生态。最近的一系列公告中,最让人瞩目的莫过于英伟达计划推出的预训练人工智能模型——NIMs。
这些模型作为聊天机器人或“副驾驶员”,被设计为轻松集成到各种IT流程中,与OpenAI开发的GPTs等AI增强型消费者应用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英伟达向“上层堆栈”迈进的决心,还进一步巩固了公司与人工智能开发者的紧密联系。
无限希望的前景,但仍需警惕产业过热
人工智能,被誉为‘改变世界’的力量,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虽然它可能颠覆数百万个工作岗位,但无疑也将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生产率的飞跃。同时,这一科技革新还将为我们塑造一个巨大的新财富领域,让全球共享其繁荣与机遇。
方舟投资(ARK Invest)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未来图景。据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有望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贡献惊人的40万亿美元。它将重塑每一个行业,深入影响每一家企业,更成为推动创新平台的强大催化剂。
在这个充满狂喜与未知的时代,人工智能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电力或互联网,引发了无数的期待和猜想。我们仿佛正站在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转型初期,一切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而人工智能的未来则显得扑朔迷离。
尽管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已经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但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仍然依赖于许多不确定的假设。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到版权和监管的问题,人工智能的道路并不平坦。然而,市场的热情却似乎已经提前透支了这一切。货币研究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英伟达的未来股息需要4500年才能与其当前价格相等,这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在这个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却隐藏着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人工智能开发者们似乎并不需要拥有他们所使用的内容的版权,他们只需要对未来潜在收益的预期就足以推动这股热潮。这种不懈的技术乐观主义和对未来不可避免性的错觉,正是硅谷创造纸面财富的手段。
然而,现实却并没有那么简单。尽管人工智能已经得到了像微软、谷歌和亚马逊等大型公司的认可,但即使在这些公司内部,开发者们也对这项技术的前景持怀疑态度。一位在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工作的高级员工坦言,关于这项技术的盈利预期“更多的是基于猜测,而非实质”,并且它还有一些重大的问题有待解决。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疑虑和担忧也在不断增加。好莱坞编剧的罢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对人工智能控制权的争夺,而工会则更广泛地发起了对技术监管问题的挑战。此外,随着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企业专有数据集,版权诉讼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甚至可能与员工对企业监控的投诉相交织。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垄断。现代人工智能的进步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型科技公司的手中,这使得这些公司对人工智能的垄断地位愈发明显。这种情况无疑引发了人们对于权力过度集中的担忧和抗议。
尽管如此,人工智能的热情仍在持续升温。被称为“瑰丽七股”的公司推动了对人工智能的热情,并带动了股市的上涨。然而,正如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最近的报告所指出的那样,指数的集中度历史上往往能自行调整。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狂热可能会在某个时刻达到顶峰,然后开始面临各种挑战和纠正因素。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无疑是一个充满潜力和机遇的领域,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世界。
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思考,以便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无论你是将人工智能视为下一场郁金香泡沫,还是认为它将成为下一代内燃机,质疑市场如何给这个故事定价都是有价值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时代的本质和未来的走向。
科睿研究院最早成立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国际科学与人文科学院(International Cor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Humanities)建设的综合性研究机构,致力于搭建学术界与社会间高效沟通的桥梁,将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赋能至新时代社会发展。
作为科睿研究院主办的官方号,我们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知识交流平台:持续推出与当代社会相关的洞察分析与时事评论,定期发布高质量专栏文章与交流活动,并推送有价值的学术资源和最新资讯。同时,学院积极欢迎读者们的踊跃来稿,参与我们的知识传递之旅中!
往期推荐
1
2
3
4
欢迎转发&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