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大热之年!昂贵的中外合作还有性价比吗?
1.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2.本人与文中提到的学校无任何利益关系
3.本文文字内容原创,图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
一、逆势上扬
2024年,是中外合作分数线大涨的一年。开门见山的说,这是因为大众对中外合作观念的改变。
根据当今的国际形势和经济形势,中外合作分数大涨,看上去可以说相当不切实际。
但事实既定,我们只能执果索因。
观念的改变,是我作为“出道”半年的中外博主,对这次分数的上涨给出的解释。
从前,人们谈起中外项目,相当一部分人往往嗤之以鼻。
“中外,不就是拿钱买分?”
“毕业证一样又如何?HR一眼就能看出来是野鸡项目!”
“能上普通专业,谁上中外啊!”
如今,这些说法在关于中外观点中的比例,已经大幅下降。
中外得天独厚的优势:海外本科证便于外申,教学普遍质量更高,具有更高的视野和国际化环境…已经被大众广泛认识到。
今年中外分数的上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一部分有经济实力且原先对中外嗤之以鼻的家庭,对中外观念的改变。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碎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
1.很多项目专业组干净,转专业自由
2.家庭对教育/学历更为看重,在“拿钱买分“上能下更多的成本
…
二、价值之问
学费如此昂贵,还降不了几分,中外现在到底值不值??
我给出的答案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中外的性价比,如上文分析,来自于认知的差异。
而横向比较中外项目,最能产生认知差异的地方,来自于外方的差异。
所以,外方差异,就是绝大部分信息差的来源。
关于中外分类以及性价比/与普通专业取舍的问题,可以移步这一篇:
中外合作和普通类专业之间如何选择?把中外分五类讨论详细策略!
简单来说(总结一下这个链接),控制分数线或中方档次一定的情况下。外方水平几乎可以决定一个中外的一切。
逻辑是,外方学位作为重要性十分接近于中方学位的东西(当然这是我的一面之词,毕竟我是全网最关注外方的中外博主了,没有之一),在中外分数线影响因素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说得通俗点,就是大众虽然对中外合作这个整体的认知已经相当到位了,但对外方的认知仍处于一个比较原始的状态。
大部分人在选择中外时,基本只会根据中方和学费进行优先度排序,所以中外项目的分数线几乎只和中方有关。
所以,外方造成了中外的几乎全部信息差!
而链接文章中,我根据外方性质直接把中外分成了五类,也恰构成了性价比从高到底的五类(“价“仅指分数线)。
而外方的实力,最大的误导就是qs排名。
(这一点我打算以后单独开一期)
如果说有什么外方的属性能影响分数线,我认为qs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但qs和真实的外方质量,可以说毫无关系。
关于真实的外方实力,性价比,以及系统性评估中外项目的方法,我在这里挖一个大坑。
(分割线:以下内容和本文无直接关系)
作为一个正在从中外转型成高报综合分析的博主(当然今后也会非低频穿插更新中外内容),我打算给我的纯中外博主生涯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即,我目前打算通过多期,整理出一个系统的中外合作报考方法论,运用归纳法,统计,因果推断等方法,做一个涵盖几乎所有中外项目的细化具体策略。
我目前打算定名为“中外永乐大典”
本期,就是永乐大典的序言。
(分割线:回归正文)
三、拾遗与例证
在中外涨分的大背景下,有一个比中外涨粉更直接和不可抗力的历史因素:财经专业的下跌。
这导致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的中外项目,成为为数不多分数在下降的项目。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学院:
港三新二保底!出国申请最强211中外,就业报告一发即技惊四座! 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学院!
一个外方水平过硬的宝藏,在山东省三年间分数从2.6万名暴跌暴跌至3.9万名。
历史性的捡漏。
这个项目的第一届毕业生,申请水平就已经十分“变态”,绝大部分人在申请最卷的商科赛道上可以申请到港三新二及以上的学校。
根据第一届水平一般偏低的规律,该项目未来几年的升学水平很可能会更上一层楼。
这样的宝藏项目,因为财经院校被嫌弃的现状,断档到如此程度。
其外申优势就是完全来自这个看似不知名的外方:特拉华大学。
还有一个重要的例证,甚至来自一所分数偏低的211。
大连海事大学休斯顿学院。
这个项目除了氛围和生源原因导致深造率偏低外,以及专业组里面塞了土木外,无懈可击。
申请结果虽然上限没有很高,但大部分也都在港三新二及以上,可以说很亮眼了。
这个项目和西南财经特拉华相同,就业报告好看的原因也是外方过硬的认可度。
而这两个外方学校,在大众的认知和决策链中,被隐去了。
这造成了他们极高的性价比。
篇幅所限,今天仅能给出这两个外方完全决定性价比的例证。
四、总结
在中外涨分的时代背景下,中外项目的性价比主要应根据外方分析。特拉华和休斯顿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了外方的重要性和决定性。
身为全网最关注外方的中外博主,我认为中外合作中,中方和外方应具有几乎相同的地位,选校时应考虑两家的综合实力。
不过随着当今报考形势的激变,中外合作这个整体,又将走向何方?
引用一句歌词:
情况太复杂,现实太残酷————崔健《时代的晚上》
后续关于中外“永乐大典“的内容,敬请期待。
求一个下方免费的赞,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