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院微课堂 | 哲学中国
CI CLASSROOM
孔/院/微/课/堂
CI CLASSROOM
(本文转载自《孔子学院》中德文对照版2021年第2期/总第40期)
哲学中国
在中国思想流派的密林里,可以发现许多极具魅力的东西,但也容易让人迷失。
本文作者施寒微向我们阐明为何某些中文文本被翻译了上百次依然令人费解,呼吁人们继续解读和研究中国思想。
尽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整个世界已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令所有人都有机会相互交流、彼此倾听,但在谈到中西交流时,深谙中西方哲学传统的汉学家何乏笔却指其为“高度不对称的对话”,其中“欧洲发言,中国侧耳聆听;中国发言,欧洲充耳不闻。”这种情况是否会很快改变?其实只要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那么仅凭聆听是不可能完全领会所说之意的。正因为一种语言无法一一对应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所以将会始终存在注释、说明和相互靠近的空间,这当中无疑蕴含着巨大的契机!
不过人们首先必须摒弃这样一种偏见,即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从根本上要遵从西方传统。17 世纪以来,中国哲学与宗教学说经由赴华耶稣会士传入欧洲,然而其知识传播过程屡遭中断,原因不在事物本身,而是受到各种情况的影响。幸而至少孔子已经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同路人,而我们过去可以、现在也完全可以继续去了解道家学说及其他中国传统思想。
若我们能认识到西方理性“特定的起源语境”,像哈贝马斯建议的那样,通过尝试“假设性地与我们自身的背景信念保持距离”,努力秉持跨文化理解的开放态度,那么对前述过程定将大有裨益。
然而,在理解过程中还有另一个更为复杂的层面,即来自各方的历史解读和流传文本的多样性,在此我们仅关注中国方面的内容。它的各种相关传统,以及中国自身的思想现代化,我们都必须加以考量。有一些文本,比如相传由老子所作的《道德经》,完全有可能在并未被更好地理解的情况下,已被上百次译成西方语言,而实际上对这些文本我们也常常不得不和中国同道一起,绞尽脑汁合力探求新解。这样的文本,包括道家的另一部著作《庄子》,体现着根本性的思想立场,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可以反复研讨。
虽然汉语书面语依赖于已有两千多年规范历史、并存续至今的汉字,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天的中国读者就可以读懂过去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所有文章。这些古老的文本需要翻译成今天的汉语,被赋予现代性。但中国思想——如果人们非要使用这样一个概括表达——我们却可以直接感受到,这一点毋庸置疑,即使有些中国人秉持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可能对我们来说很陌生,但比起某些英国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或美国人的观念和思维模式,这种陌生性并不一定更甚。当然,和其他文化圈相比,有些思想立场和话语在中国流传更广,而尤其吸引我们的正是这种“典型的中国式”思维。
灵魂静止在时间的长河里
许多儒家信条对我们而言较为熟悉,但要理解某些道家观点却令人感到棘手。“天法道”的观念致使“大”与“小”的区分被相对化,并让人产生自身微不足道和无足轻重的意识。“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指无目的性的不刻意而为。这就提出了一个责任归属的问题,只要某一作为是有目的性的有意行为,那么原则上这是在所有文化中都无解的根本问题。道家的一个典型思想是对立的统一,从道的角度看待事物的人可以接受所有的命运转折。但与赫拉克利特认为生命在对立中更有活力不同的是,道家注重矛盾的相互转化;灵魂不会像赫拉克利特所认为的那样在元素的循环中衰败,而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保持静止不变。由此可见,再加之后来在儒家思想中出现的简洁而鲜明的相关论述也表明,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世界观,而非西方的神本主义世界观( 上帝中心论),这也使得中国各派宗教相较于更注重内心世界的思考,可以在其他领域发挥作用。因此,中国的世俗化进程与西方截然不同。
今天,关于人作为个体的可教性以及学习能力的某些观念就与此传统有关,这也部分解释了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施行及其成果。有些思想,如与“天下”概念联系在一起的传统世界观,在当下有了新的解读方式,像赵汀阳就提出了一种普遍的、包容全人类的世界观。和其他文化圈相比,或许在中国人们更加强烈地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溯及自身传统,这与中国自身幅员辽阔且形态多样多多少少有些关系,其内部的多样性只能通过自我关联解读才能达到平衡。正是“中华”这一名称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各种矛盾得以调和。
东西方思想的对话
“中华(文明)”独特的组合体状态是不断开启的启蒙和学习过程所达成的结果,由此亦可阐发出全新的观点,它们和那些在对西方哲学的接受及进一步发展中形成的哲学观点一样,都是值得详加了解与研究的。人们可以读到马克思、康德、黑格尔和韦伯著作的中译本,当然一些中国哲学著作也被翻译成德语,只可惜数量太少。在如此形成的双语对话中,能够获取新的观点,发现相同与不同,而这一切并不固着于中国文化,而是更多取决于对命运以及个体在世间的角色所持的态度、对幸福的看法和对自然的理解等等。
在这样一场对话中,起初看似本质且无解的东西悄然消逝,不一样的认知视域应运而生。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文化,既要钻研传统,也要研究现代化的发端,本期杂志将对其中一部分加以介绍,其余内容尚有待发掘。今天,我们若要探寻中国的哲学思想,目之所及自然首先是那些和道家、儒家等有关的传统,但除了这些以“学说”形式传承千百年的丰富多样的思想传统,在中国严谨学术活动的所有领域,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我们都能发现多层次的反思性思考,这同样值得探究。换言之,在中国也有除道家和儒家传统之外的哲学思想,有佛教的,有基督教的,有建立在马列主义传统之上的,还有众多与日、俄以及欧洲大陆,或者说盎格鲁– 撒克逊思想存在渊源的其他流派,当中不少甚至得以进一步发展。
直到现代科学技术从西方,即欧洲、美国、俄罗斯引入中国,以及亦有部分经19 世纪迅速高效地实现现代化的日本传入之后,中国才对哲学与宗教的西方式概念有了认知。与西方传统相似,在中国,哲学、宗教、伦理、法律、自然等知识领域之间的界限自古就模糊不清,还时常发生变化,因此,不断重新梳理中国历史与现代的知识、思想领域,对其进行新的考量,是一项持久的任务。
作者信息
作者:施寒微,1948年出生,著名汉学家和出版人。2016年起任蒂宾根大学资深教授,蒂宾根中国中心创始主任;1981至1993年任慕尼黑大学东亚文化与语言学讲席教授;1993至2015年担任位于沃尔芬比特尔的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馆长;2014年起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2015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访问《孔子学院》官网获取。
地址:https://www.ci.cn/#/detailBanner/Publication/
推荐阅读
1 | |
2 | |
3 | |
4 | |
5 |
作者 | 施寒微
图文排版 | 伍思语(实习)
点击分享+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孔子学院》期刊征稿函,欢迎踊跃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