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最牛闺蜜!一个是清华最年轻教授,一个帮世界首富“花钱”(附视频&演讲稿)

点击上面蓝字获取免费学习内容

文章来源:精彩英语演讲

2019年4月30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美国,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是仅次于诺贝尔奖的最高学术荣誉之一。


而近年来,虽然女性的话语权逐渐增强,但关于“女性应该是什么样子?”,依然争论不休。


比如女科学家、女博士,在世俗眼光中,她们往往是严肃的高知形象,没什么烟火气。更直白一点,她们与部分男性喜欢的“好嫁风”沾不上边。


不禁想问,女性到底要奋斗到何种程度,才能不被性别、婚姻、生育等议题绑架呢?


42岁的李一诺和颜宁,各自拥有不少很精彩的标签——全球青年领袖、职场精英、科学家、院士……但她们依然在为一些事情努力着。也许,从这对20多年好友的经历中,能感受到女性的边界正在一点点被拓宽。今天就分享一下两位中国好闺蜜的英文演讲,让大家可以从中学习。


李一诺清华大学英文演讲



李一诺清华大学毕业演讲


上下滑动,阅读双语演讲稿 


Good morning, faculty, students and parents.


It really is a great honor and privilege to be standing here to deliver this speech. You may wonder why I do this in English. This is a conscious decision for a few reasons:


Firstly, unlike Hongwei or Yan Ning, who teach and talk here all the time publicly, I have very little chance to speak publicly at Tsinghua, so I want to make sure I maximize the airtime I get.


Secondly, this is a challenge to people, like Mark Zuckerberg, who show off their Chinese all the time. I can show off a foreign language as well,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ctually be understood. And also I want to make a testimony to the education of Tsinghua that I can actually deliver a speech in English and be understood by most students. That would challenge any university in the US for somebody to deliver a speech in Chinese and be understood. So I think this is demonstrating that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of Tsinghua is ready to groom you all to be the leaders in the years to come.



 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用英语演讲)这也算是我对那些经常炫耀中文的老外发起的一个挑战


Thirdly, I wanted this speech to be heard by the world.  


The world we live in today is more connected than at any other time in human history. And yet, with the massive transformations ongoing both in China and across the globe, it also has never been as confusing. There are profound social issues in China, worrying frictions around the world and massive misunderstanding, especially on China related issues.


In a time of confusion, the best solution, or at least the best path to a solution, is to communicate. 


So let’s start with confusion. 


Graduation is a time of joy and celebration for enjoying a much-needed dose of freedom after all the stresses of the past months and years. But it’s also a time of confusion. It certainly was for me, when I graduated 16 years ago. “Future” is a big and daunting word; it brings excitement and hope, but also uncertainty and anxiety. You are entering an unknown period of your life. Unknown not only academically or professionally, but also personally – you are not “college students” anymore, you are young adults, taking charge of your own lives. How to live a meaningful and fulfilling life, is the answer we are all ultimately seeking.


You might think that, by now, after 16 years, I must have figured it all out. I’m sorry to tell you, I haven’t. But I have made some progress at least: I’ve learnt to be more at peace with my confusion. 


So let me share with you a few lessons I’ve learned on this not so glorious journey of living at peace with confusion.



 一诺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6年毕业典礼上演讲



Lesson One: Take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f being Chinese gives us any advantage, it’s that we have a longer history, and we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learn from it. But this is not only about learning, it’s also about putting things in perspective. 


Let’s take healthcare as an example. This is an area where the world has made huge strides, and China, has made arguably the biggest contribu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basic human conditions. In the 1970s when I was born, China had 27 million cases of malaria each year. In 2014, there were 57 cases of local transmission. In 1990, China’s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was 97 in every 100,000 lives births. By 2013, i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TV dramas set in a glamorized historical China are often big hits, but it’s worth noting in these times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for example) the reality was that millions of children didn’t live beyond their 5-year birthday and 80% of people were illiterate. People fantasize about going back in time, but looking at this data there’s no way I would want to go. Chances are that I would have been an illiterate women who died giving birth to a child.


Citing this historical data is not to minimize the issues China has now; of course there are huge healthcare challenges facing our population, and they’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past. But understanding this historical context allows one to learn from what worked in the past, and to think about what healthcare system levers are available to address healthcare issues in the present-day setting.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helps one to look at issues and solutions with a different lens, which will more likely lead to better outcomes.


This is also not only about putting things in perspective, it’s also about having a more balanced view of the world. 


When I was younger, I was eager to discern the good from the bad, the black from the white. Labeling and generalizing seem like an easy shortcut to answers in a confusing world, but it can also be massively misleading. If we can learn anything from history, it is that everything happens with preludes, and most choices made seemed reasonable within their own context and their time. So having this view allows one to make sense of the world, connect with historical figures as real individuals rather than as symbols, and form a more balanced view of issues facing today’s world. 


Lesson Two: Find the Good in Everything  


This may sound like a bowl of “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but this is sometime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out of confusion.


Many of you will be going abroad to pursue a master’s or PhD degree. Some of you will also be grappling with the questions of whether to return to China afterwards. Should I stay abroad or should I return to China? Which side is better? 


Since finishing my PhD in the US, life has propelled me back and forth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with 2 years working for McKinsey in the US, followed by 6 years in Beijing, another 3 years in the US, and now returning to China once again. I have often been asked “which side is better”? And my answer has always been: both. 


Beware those rose-tinted glasses and the grass that looks greener over the fence. The human brain has a natural tendency to romanticize things or places that are farther away, while taking a bleak view of its immediate surroundings. But the reality is, there is no heaven or hell on earth, there is only the real world, no matter where you are. 


Today’s China has no shortage of problems: pollution, inequality, left-behind children, the healthcare burden, anxiety in education, you name it.


The US has its problems too, including terrorism and huge social and political divides, just to name a few. 


There is nothing “good” to be found in these issues per se (nobody likes pollution or terrorism), but there is plenty of “good” to be found in people who have been working tirelessl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Do not be that person who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and makes smart comments. The problems are equally obvious to everyone else, and mean-spirited comments serve few beyond yourself. Be the kind of person who works to find solutions. And what’s more, pick the hard problems; the easy ones don’t need a Tsinghua graduate to solve. 


This will be a journey. You won’t run into a huge, very serious problem to solve tomorrow. But keep your minds and eyes open for it, focus on where your passion lies, and find a meaningful problem to engage with. You are bound to fail sometimes, just like the rest of us. But it’s only through failure that we truly learn and improve, and you will get closer to success every time you try it. 


It won’t be easy, but there’s no escaping it; at the end of the day, engaging in solutions is the only way out of confusion.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颜宁教授(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宏伟教授(中)、李一诺(右)


Lesson Three: Be Courageous


Standing here, I recall one night in 1998, when Hongwei, your dear dean, I and a few other students left campus to watch a play. On our way back we took a minibus. Knowing this was the last one that night, after all the passengers came onboard the bus, the driver said he decided to raise the bus fare from 2 RMB to 5 RMB.  The bus had about 20 passengers. This was small money, and it was late. But your dear Dean Hongwei felt it was wrong, and I happened to agree with him. So we called for passengers to boycott - that we should all refuse to pay extra. If the driver disagreed, then we shall all get off the bus. 


We were hoping we could win like heroes, creating the kind of scene you see in movies. But we didn’t. Most of the passengers agreed to pay the extra and save themselves the trouble. Only we, and one more person, got off the bus, and were left stranded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very from campus.  


So we walked, walked and walked the very long way home.


It was about as far from a heroic win as you can get, but after all these years, looking back, that night’s walk back to campus is one of the few moments from my 4 years at Tsinghua that I remember vividly, and in a way that experience has profoundly shaped who I am.


Take courage, stand up for the right thing, even when it’s very small. Yes, you’ll probably fail most of the time, but you are winning every time you make these choices.


In saying this I’m not encouraging you to simply take risks. Risk has no value for its own sake. I encourage you to have the courage to do the right thing. 


Why? Because people nowadays are obsessed with “success” or “winning”. What I’ve come to understand is that having the courage to do the right thing is ultimately the only way to “succeed” or “win”.


But, you might be wondering, how do you know what the “right thing” is? Here I’ll go back to the two lessons I mentioned earlier: by having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enabling you to identify the big trends, and by working with good people who are looking for solutions. 


So I encourage you all to dream big, not for yourselves, but for the sake of the right thing. Allow yourselves to be instruments for a bigger cause. This is the ultimate path to a meaningful life. 


You, me, everybody here – we are merely a tiny link in the chain of human history. Life is short, and who knows what will happen tomorrow? When we leave this world, there is nothing we can take with us: not money, not status, not fame. But by having the courage to do the right thing, we can leave something far more significant behind. So be more idealistic, be more courageous, dream bigger, work harder, love more. And together, let’s pass on to the generations to come a better world than we have today.



 李一诺(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右)


(以下中文翻译由盖茨基金会整理)


各位老师、同学、家长,大家早上好!


今天能站在这里演讲,我感到十分荣幸!你们也许好奇我为什么用英语演讲。这是我考虑后做出的决定,原因有几个:


首先,我和宏伟或颜宁不一样,他们每天都在这儿教课、讲话,而我很少有机会在清华做公开演讲,所有我要尽可量给自己多争取点出镜时间。


其次,这也算是我对那些经常炫耀中文的老外发起的一个挑战,比如扎克伯格。我也可以显摆一下我的外语,而且是能被听懂的外语。不仅如此,我在清华用英文做演讲,大多数学生都能听懂,这证明了清华的教育水平。试想在外国任何一所高校用中文演讲,恐怕没多少人能听懂。我认为,这很好地体现了清华的教育能够把你们真正培养成未来的全球领袖。


第三,我想要全世界都能听到这个演讲。


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互联程度都要高。但随着中国和全球经历巨大转变,这个世界也从未象现在这样令人困惑。中国存在深刻的社会问题,世界到处都有令人担忧的冲突发生,还有各种各样的误解,尤其是在和中国相关的问题上。


在这样一个充满困惑的时代,最好的解决办法,或者说找到解决办法的最好途径,就是沟通。


让我们先从困惑讲起。


毕业是个欢庆的时刻,终于可以在多年的紧张学习之后享受久违的自由。但这也是一个充满困惑的时刻。我十六年前毕业时就体会到了这一点。“未来”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大,同时又令人生畏,在带来兴奋与希望的同时,还有不确定性和焦虑。你即将步入人生一个未知的篇章,不仅从学术和专业角度是陌生的,连个人身份也跟着发生了变化。你不再是大学生,而是一名年轻人,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如何度过富有意义而又充实的一生,是我们每个人毕生追求的答案。


你或许在想,我已经毕业16年,应该把这件事想明白了。但我很抱歉地告诉你,我到现在都还没有答案。但我至少学会了一些东西,那就是如何与困惑和平相处。


所以接下来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在这个不那么光鲜的旅程中学会与困惑和平共处的。


第一:是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作为中国人,我们的优势之一就是拥有悠久的历史,我们有更多机会从中汲取经验。但我要讲的不仅仅是学习,还有看事情的角度。


以卫生保健为例。全球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中国无疑为改善人类基本生存条件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我是70年代出生的人,那时中国每年的疟疾发病人数有2700万。到2014年,这一数字下降到57。1990年,中国的孕产妇死亡率是97/10万。到2013年,这一比例已经低于美国。那些大受欢迎的古装电视连续剧往往都看上去很美,但不要忘了在过去,比如清末,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数百万儿童活不到五岁,80%的人都是文盲。很多人幻想穿越回过去,但看到这样的数据,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想回去。因为在古代我极有可能是个大字不识的妇女,然后在生孩子时死掉。


引用这个历史数据不是为了淡化中国今天的问题。中国目前的确面临十分严峻的卫生保健挑战,而且这些挑战和古代不可同日而语。但了解历史有助于我们学习过去有哪些方法奏效,同时思考卫生保健系统中有哪些关键点对解决现在的问题具有意义。拥有历史的眼光能为我们提供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也更有可能产生更好的结果。


除了看事情的角度,学会如何更加全面均衡地看待世界也很重要。


我年轻的时候,经常迫不及待地去辨别是非,区分黑白。面对一个充满困惑的世界,贴标签、一概而论似乎是找到答案的捷径,但往往也有很大的误导性。从历史中我们能学到:一切事情都有动因,而且大多数选择在当时的条件下都是合理的。有了这样的观点,才能看懂这个世界,把历史人物当做真实存在的个体来看,而非符号,并对世界面临的问题形成一个全面均衡的看法。



 一诺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6年毕业典礼上演讲


第二:寻找所有事情中好的一面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像心灵鸡汤,但有时恰恰是解决困惑的最有效方法。


你们中的很多人都将出国,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完成学业后会面临是否回国的问题。我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到中国?哪边更好呢?


我在美国读完博士之后,一直在中美两国交替生活。先是在美国麦肯锡工作了两年,之后回国工作六年。然后又回到美国三年,而现在又重新回到中国。很多人经常问我,到底是中国好还是美国好?我的回答一直是,两边都好。


谨记不要隔着玫瑰色的玻璃看世界,也不要老觉得邻居家的草比你的绿。人的大脑天生有倾向性,往往美化离你遥远的事物和地方,看身边时则要暗淡许多。但实际情况是,地球上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只有真实存在的世界,无论你在哪里,这一点都不会变。


今天的中国确实有很多问题,像环境污染、不平等现象、留守儿童、医疗负担、对教育的焦虑等等。


而美国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恐怖主义,巨大的社会和政治分歧等等。


你可能无法从这些问题中找到所谓的“美好”,毕竟没有人喜欢污染或者恐怖主义,但你可以从坚持不懈解决这些问题的人身上看到很多的“美好”。


不要成为那种只会指出问题、妄下评论的人。问题对所有人来说都显而易见,刻薄的评论除了让自己一时痛快之外起不到任何作用。要成为那些努力工作寻找解决方法的人。不仅如此,要挑那些困难的问题来攻克。简单的问题不需要清华的毕业生来解决。


这将是一段漫长的旅程。你不会明天就遇到一个巨大的难题等你去解决。但要对此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眼界,专注于你热爱的领域,找到有意义的问题去攻克。失败在所难免,我们每个人都不例外。但只有经历一次次失败,我们才能从中学习、有所改进,每一次的尝试都会让你离成功更近一步。


这注定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你无从逃避,因为,寻找解决办法才是脱离困惑的唯一途径。


第三:要有勇气


站到这个讲台上让我想起了1998年的一个晚上。当时我和宏伟,还有其他一些学生到校园外看一部话剧。回来的路上,我们坐了一辆小巴。因为是末班车,司机等到所有人都上车后宣布将票价从两块涨到五块。当时车上差不多有20个乘客,五块钱并不多,而且当时也很晚了。但是你们尊敬的宏伟院长觉得这非常不合理,我也同意他的想法。于是我们鼓动车里的其他乘客联合抵制涨价。如果司机不同意,那我们就都下车。




 左起:颜宁教授、王宏伟教授、李一诺、曹雪涛院士




我们本来期望获得英雄般的胜利,就像电影里看到的那种场面。但很不幸,大部分乘客同意支付多出的车费,给自己省些麻烦。只有我们两个和另外一个人下了车,在深夜困在了离学校很远的地方。


所以我们一直走,走了很久才回到学校。


这和英雄般的胜利相去甚远。但过了这么多年之后,回过头看,那一晚走回校园的漫漫长路是我大学四年为数不多、记得如此清晰的时刻,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深深影响了我今后的人生道路。


哪怕再小的事,只要是正确的,也要鼓起勇气捍卫到底。大多数时候你可能会失败,但每次做出选择本身就是一次胜利。


我这么说并非鼓励你们去盲目地冒险。风险本身不具有任何价值。我是鼓励你们要有勇气,做对的事情。


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很多人都迷恋“成功”或者“胜利”。我从自己的经验中学到的是,有勇气去做对的事是最终获得“成功”或者“胜利”的唯一途径。


但你可能禁不住要问,怎样才能知道做的事情是对的?这就要回到我之前提到的两点:运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会帮助你看清大的趋势,然后还要和那些努力寻找解决办法的人共事。


所以我鼓励你们要有伟大的梦想,不是为你自己,而是为了对的事情。把自己看成是实现更加伟大目标的工具,这才是通往充满意义的人生的终极道路。


无论是你、我,还是任何人,都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渺小的一点。人生短暂,没有人可以预知明天。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无论是金钱、社会地位还是名气。但如果有勇气去做对的事,我们可以留下更加有意义的东西。所以你们要更有理想、更有勇气、追求更大的梦想、更加努力地工作,并且更多地去爱。让我们为我们的后代创造一个比今天更加美好的世界。



颜宁清华大学演讲



颜宁清华大学毕业演讲


上下滑动,阅读演讲稿 


在2014年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我曾经作为校友代表演讲,诚惶诚恐地花了两个星期准备那份发言稿。有了这么一次经历,当我上星期接到邀请在清华生命学院毕业典礼作为校友发言时,第一反应当然是拒绝。但是邀请人是我们大学辅导员王宏伟,今年是我们生6班入校20年,宏伟本科毕业20年,于我们而言很有意义,所以我和一诺都改了行程,接受了邀请。但是这一次我不想再做准备,不要这么严肃,面对自家人,我打算即兴掏掏心窝子。但正如科学研究我们需要做第一,不能做第二,没想到发言也不能做第二个。因为前面那个人已经把你想说的话七七八八都说出来了。特别是你相知多年的闺蜜,也许有了神秘的“量子纠缠”,所以她在想什么估计我脑子里同时也已经映射出来。于是现在轮到我即兴发言,我就只能说:李一诺,你怎么能这样对我?不过一诺真是我的好闺蜜,因为她善解人意地选择了用英文,所以我还有机会用中文再讲一遍。


言归正传,首先向在座的所有毕业生们致以最衷心的祝贺!今天可能是你们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因为它不仅代表一份收获,更是一个新的起点。有些人马上走出校园,有些人还会留在园子里,但是无论何去何从,这都是你人生新篇章的开始。相比于等一下要去领毕业证、去被拨穗,这个未知的明天更加激动人心。


站在这里,我非常感慨。两年前我曾经感谢陈吉宁校长说,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演讲是作为清华毕业生最光荣的时刻;而今天则是我作为清华毕业生最温暖的时刻,因为在座的有教过我的老师、有我的师兄师弟、有我指导过的学生,还有二十年前迎接我入校的辅导员,以及相交19年的闺蜜,更重要的是,到今天依旧是好闺蜜。这一刻让我非常感动,谢谢生命学院和王导给我这个机会。看着同学们好像在看昨天的自己,站在这里又在感受着今天的自己,同时又和大家一起畅想着未来,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温暖和开心。


尽管早就打算即兴发言,但是脑子里还是忍不住想了很久要对我的师弟师妹们、我的学生们说什么。想说的实在太多,反而语无伦次。再说,大家也已经听过了各种各样或励志或段子手的发言。好像毕业典礼发言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时尚,看谁能够在毕业典礼上妙语连珠语出惊人,比如你短短多少字可以赢得多少的转发和掌声……我是没有这个奢望的。何况,不论别人和你说了什么,其实未来的路是难以预测的、终归是靠你自己去走,去体验。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能今天我和你说的话明天你就抛之于脑后了。所以我一直感慨 “计划跟不上变化”。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和一诺都是在诺和诺德做的本科毕设。经过了一年,当时我们的导师陈克勤博士,Kevin,预言说颜宁是不适合做科研的,而一诺将来会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现实如何呢?不过,我相信如果我和一诺两个人现在位置互换,我们的工作成绩应该也差不多,只不过换了个名字而已,在这种意义上说,我和我的挚友一诺也拓宽了彼此的人生。讲这段小插曲是想说,很多时候不过机缘巧合做了一个选择,选择本身也许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做了选择之后怎么走。


我曾经在准备《赛先生》主编发言稿的时候写了很长一段,后来删掉了。大意是说现在这个时代,当网络如此畅通的时候,我们社会就变成了一个有机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如同一个细胞。那么你是变成了那个被神经元来支配的细胞,还是自己努力去做这个神经元呢?这其实是一个挺严肃的问题。大家想一想,你每天都获得如此多的资讯,也在拼命地处理各种资讯,可是你准备好用自己的大脑真正去辨别对错、去辨别是非、去努力保持自我、做自己的主人了吗?其实越是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越惶恐,很害怕自己会迷失。尽管我现在已经快不惑之年了,比你们大出很多岁,但是我特别怕自己迷失。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出校园,你会面临各种各样在园子里想不到的挑战,会面临各种各样从未经历过的诱惑,甚至各种各样的陷阱,那么这个时候你是否准备好了?


但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其实没关系,尽管前途未卜,可是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也不过是一个过程、一段经历,就是来体验的。因为我是教生化的,整天想的都是metabolism(新陈代谢);我是做结构生物学的,整天看的都是生物大分子,所以我几乎有点儿走火入魔地整天想,到底人是什么?人和其他的生物一样,不过就是一个集成的化学反应器,你每天摄入各种各样的物质和能量,那么在新陈代谢之后我们留下了什么?


每个人白驹过隙在世上最多不过百年,百年之后你留下什么?你在这个世界上走一圈,最终留下什么?现在你刚刚毕业,一个新的篇章即将开始,那么当你像我这个年龄的时候或者再过二十年、再过四十年、甚至再过六十年,我们会留下什么?可能这是每个人都值得抽出一点时间去想一想的问题。屈原、李白、杜甫留下了伟大的篇章,爱因斯坦、牛顿留下了伟大的理论,达芬奇留下了蒙娜丽莎的微笑,乔布斯留下了苹果,甚至周星驰留下了周星星、至尊宝,周润发留下了小马哥等等,那么你将会留下什么?我请大家思考一下,你到底想要追求的是什么?


刚才一诺说过现在很多人追求成功,那么这个成功又是谁来定义的?我们清华毕业生每个人毫无疑问都是优秀的,但是一定要去做别人眼中那个优秀的你吗?我们是不是一不小心就变得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了?在这个微时代,希望大家保持勇气,勇敢地去做独一无二的你自己!不要惧怕失败。失败不可怕,放弃才可怕。


最后送给大家几句话,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收获爱情、享受友情、珍惜亲情。说到亲情,可能我们越独立越强大反而会慢慢淡忘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所以希望大家任何时候不要take it for granted,要珍惜亲情。此外,请不要吝惜温情。我有些时候在实验室熬夜看到打扫卫生的物业大姐们、保安们不论寒暑,天不亮就开始工作,可他们只是拿着非常微薄的工资。你要想一想有这么多的人用自己的辛苦劳作来支持着我们。他们的收入与付出并不成比例。每当看到他们,我都发自内心的感激,会觉得自己有欠于他们。有个朋友给我留言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所以请大家不要吝惜温情,不忘给这些默默支持着你的人们一份微笑、给他们多一些尊重,更要在你有机会、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最后,希望清华的毕业生莫忘豪情,因为这是我们,清华的毕业生们,对于时代的责任。这一点是老生常谈,今天不再赘言。但我还是要说,作为清华的毕业生,我们应该致力于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完成我们对于往小处说对民族、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往大处说是对人类、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最后,祝愿大家谱写独一无二的美丽人生,与所有人共勉。谢谢!



闺蜜的最高境界,是人生一起开挂


转载自:十点人物志



近年来,虽然女性的话语权逐渐增强,但关于“女性应该是什么样子?”,依然争论不休。


比如女科学家、女博士,在世俗眼光中,她们往往是严肃的高知形象,没什么烟火气。更直白一点,她们与部分男性喜欢的“好嫁风”沾不上边。


不禁想问,女性到底要奋斗到何种程度,才能不被性别、婚姻、生育等议题绑架呢?


42岁的李一诺和颜宁,各自拥有不少很精彩的标签——全球青年领袖、职场精英、科学家、院士……但她们依然在为一些事情努力着。


也许,从这对20多年好友的经历中,能感受到女性的边界正在一点点被拓宽。



李一诺:颜宁有一种傻傻的天真



1



女科学家



很少见到撒贝宁在主持时,被“回击”得哑口无言,直到他遇到了结构生物学家颜宁。


“您比较颠覆我们对女科学家的想象。”


“这是歧视,为什么女科学家前面一定要加个‘女’呢?”


“您不应该叫颜宁,应该叫颜值。”


“‘宁’送给你了。”


▲ 颜宁和撒贝宁


这位科学家,好像挺特别。


5年前,颜宁在清华大学带领的实验室解开了人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世界范围内几十年未解的难题,被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用几个月就攻克了。这是颜宁第一次因主流媒体的关注走近大众视野。


似乎已是意料之中,大家对这位年轻漂亮女教授的讨论除了赞赏,还有一种声音:“颜宁为什么不结婚?”更有甚者,看到她在微博上夸熊猫宝宝可爱,便评论调侃“还不赶紧自己生一个”。


颜宁觉得这些话实在无趣,于是只留了一句:“我不结婚,不欠谁一个解释。”

▲ 颜宁


起初,颜宁介意“女科学家”的称谓,做了几年招生工作后,她发现到了博士后、独立科研阶段,很多优秀的女孩子都“消失”了。“女科学家去哪儿了?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


她意识到了自己有责任借“女科学家”的身份去发声,鼓励更多在科研岗位上的女性坚持下去。“大家想一想,中国科学类的第一个诺贝尔奖谁获得的?屠奶奶。”


有一回,颜宁在学院里面试博士生,一位男老师问面前的女学生:“你将来怎样平衡家庭和科研?


“你可以不用回答,这是有性别歧视的问题。”颜宁打断了男同事,“为何面试一整天,你们都没问过男生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后来,她继续在博客上讨论这件事:


女性凭什么既要做贤妻良母,又要做先进工作者?社会不能既鼓励女孩子们自尊自强自立,又要求她们两手都要抓,给她们比男性更多的家庭负担,这对女性不公平!



2



逆流而行




在科研圈,很普遍的现象是,无论男女在读博之后,立业和成家的计划都会撞到一起,女性还要承担生育的压力。


而颜宁是“幸运”的,当她告诉父母不结婚的打算时,母亲只是担心她会孤独,但看到她带着一群学生做科研也很开心,便开明地接受了。


父母的理解与保护,让颜宁始终有一种少女的天真。平日在实验室,她常常和学生比赛,做出了学生没完成好的实验,她也毫不掩饰地炫耀:“你看,姐姐我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做出了你们3天的工作,我觉得你们真的还没有出师啊。


▲ 颜宁在实验室


回头看学生时代的颜宁,这份骨子里的自信其实一直都在。唯独刚读博的那段时间,被她形容为“暗无天日”。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颜宁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在普林斯顿上的第一门课,就让她陷入了自卑。课堂提问,颜宁因为没有提前看教授发的论文集,满脸通红也没回答上来。倒是班上的另一个中国学生说出了准确的答案。


于是她每天只睡6小时,所有的时间空隙都用来读论文,最终这门课的成绩也算差强人意。

第二年,颜宁加入了施一公的实验室。当初正是他选中了颜宁,因为这个女孩在自荐信里的“嚣张”让他印象颇深,她写道:


我觉得自己在各方面能力都很出色,我希望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但申请出国太浪费时间和金钱了,如果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我,我就不用再花精力申请别的学校。


在成为施一公的得意门生之前,颜宁的日子并不好过。眼睁睁看着同门已经在顶级期刊发了论文,她却连实验都做不出来。施一公还经常在她面前表扬其他学生,“你看他多么细心啊,你看他做事多认真哪,你看他学得多踏实啊。”


直到2003年1月11日——颜宁至今清楚记得这个日期——她成功做出了第一次实验。她终于受到了导师的认可:“你终于会做实验了。”也是从那天起,颜宁再也没有做过失败的实验。

▲ 颜宁在实验室


颜宁身上有一股执着却不锋利的傲气,而且总是喜欢逆流而行。


2006年,她受邀回到了清华,成为了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在美国读博,一般会选择继续做博士后,然后争取留在那里谋个独立教职。客观看来,当时清华的科研条件远没有普林斯顿先进,但颜宁还是回来了。


10年后,40岁的颜宁又离开清华,选择重新开始。她回到母校普林斯顿,成为了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人们都说颜宁是“负气出走”,是清华亏待了她。


迫于无奈,她还是得一遍遍地解释:“如果现在是在普林斯顿,清华给我offer,我也会回来,一样的。但是,我已经在清华从教10年了,我知道在清华做教授是什么体验,现在我很想知道如果我去普林斯顿会是什么感觉。”


▲ 颜宁出席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


“生命如此短暂,要努力去扩展生命的宽度,多去经历和体验。


如果一直在国内,颜宁会越来越成功,所以在圈内人看来,她的决定是勇敢的。“从结构生物学来说的话,清华现在的这个条件和水平比普林斯顿要好很多。”颜宁的本科辅导员、清华生科院现任院长王宏伟欣赏她的与众不同。




3



青葱岁月


正因为不循规蹈矩,颜宁才能不断创造惊喜。她最近一次被热议,是今年4月30日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大家去翻热搜女主角的微博,最新几条内容全是关于演员朱一龙的,科学家与“追星女孩”的次元壁突然被打破了。


那天美国时间上午11点多,李一诺看到了新闻,立马给老朋友发微信表祝贺,许久也没收到回复。果然和她猜测的一样,备课到凌晨五点的颜宁还未起床。颜宁醒来之后收到了一堆消息,迷迷糊糊地发了一条朋友圈:发生什么了?


没有人比李一诺更懂颜宁——颜宁还是和23年前一样,有一种傻傻的天真,她这样想。


两个女孩是清华大学生科院1996级同班同学,能成为好朋友,很神奇也很简单。


大一暑假,李一诺因为微积分只考了70多分,决定留校自习,遇上了同病相怜的颜宁。两个人一下子亲近了许多。


▲ 2018年春天,颜宁和李一诺在清华园


后来每当提到李一诺,颜宁总会记起校园的一个夏夜,两个人坐在六号楼楼长室外面。“熄灯之后,只有这里灯光明亮。”她向李一诺倾诉着心事,为了安慰她,李一诺唱起“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


在青春正浓的日子里,没什么“追求”的颜宁,就这样跟着心思细腻又有主见的李一诺,一路小跑。李一诺考GRE和托福,她也考;李一诺竞选学生干部,她也参与;李一诺用功,她也变成了每天上自习到最晚回寝室的人。


“因为一诺,我的清华岁月五彩斑斓,喜怒忧欢,还让外人看来似乎成绩斐然。天晓得,我只是一路跟着她的方向跑。可我又是那种做什么都要尽力做到最好的做事习惯,于是便也成就了一个光彩照人的本科CV(个人履历)。”


后来,李一诺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高调地夸了夸成为院士的颜宁:


他们说,美国科学院里都是your admirers(仰慕者)!我亲爱的颜宁,真为你骄傲!Congratulations(恭喜)!!!


颜宁:我和李一诺都怕泯然众人



4



放弃科研



颜宁在普林斯顿读博时,李一诺在美国另一边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分子生物学博士。她们的生日只相差10天,那些年的11月,总不会忘了给对方寄“一个不值钱但用心的礼物”。


2005年博士毕业后,李一诺加入了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起薪11万美金。李一诺不再继续做科研,这让颜宁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感。“以前我就跟着你走就行了,结果你不在我身边了,我怎么办?我都糊涂了。


科研的纯粹能给颜宁带来安全感,而科研之外的世界才是李一诺真正好奇的。


入职麦肯锡那年,李一诺是唯一一个“外国人”,在学校里她是顺风顺水的学霸,工作之后却变成了毫无商科背景的“透明人”。


为了更像一个职场精英,她尝试研究名表、名包、名牌衣服。“每天戴上面具,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圈内人。


▲ 李一诺


这一切到底还是让李一诺感到不真实。自卑、自我否定的状态持续了大概一年,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边干、边学、边装,“努力总没有错”。


直到有一次,李一诺跟领导开会,由她负责展示一个非常复杂的数学模型。一结束她就想赶紧逃走,却突然被德国领导给叫住了。


领导是出了名的“高标准、严挑剔”,正忐忑着,便听到他说:“一诺,我就是想告诉你,你的工作非常出色。那一刻,李一诺仿佛找到了力量。


在麦肯锡有一个传闻,办公室秘书们基本都是做了20多年的美国大妈,每年有新人加入时,她们就会下一个赌注,赌谁能做到合伙人,而且据说命中率很高。


李一诺曾想:肯定没有人选我。


而事实是,如果大妈们没有为李一诺下注,一定损失了一大笔。从一个优秀的员工到一个领导者,再到麦肯锡合伙人,她只用了6年。


当时北美大概有600个合伙人,其中中国大陆本科背景的人只有两个,李一诺是其中之一




5



降薪离职



对于好友的成就,颜宁道出了辛苦背后的真正动力:“我们很怕的都是泯然众人。”

然而,麦肯锡第10年,有一个人改变了李一诺人生轨迹。


在西雅图的一间办公室里,她见到了比尔·盖茨。这次会面让李一诺觉得不真实,但她还被盖茨的一番话深深打动。


这位在生意场上已经做到金字塔顶端的世界首富,向李一诺解释他为何要做慈善——

“我,作为微软的CEO,把我的公司管好,全球的健康问题,有世界卫生组织不是吗?粮食的问题,有世界粮农组织不是吗?那世界的安全的问题,不是有联合国安理会吗?


但是后来我才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在这个世界上影响数亿人的重大问题上,存在巨大的真空。


盖茨所说的“重大问题”,是贫困、疾病和环境恶化。

▲ 李一诺和比尔·盖茨


阳光打在李一诺的脸上,她听着盖茨的描述,想象着一个不曾亲眼看过的世界,也暗下决心离开现在这个光鲜、安稳的“中产阶级”世界。


她辞去麦肯锡的工作,降薪三分之二,成为了盖茨基金会北京首席代表,拖家带口回到了中国。“能把自己在商业领域的经验和训练,在解决中国和全球健康和贫困的问题上,出一份力,这何尝不是人生之大幸。”


一个38岁的职场女性,三个孩子的妈妈,做出这样的改变并不容易。


李一诺的人生态度却是:“总不能说,我下一步再换一个工作,换一个车子,换一个房子,这多无聊。


更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从2000年到2018年,盖茨基金会让全球6.4亿孩子打上了乙肝疫苗,让900万孩子避免了死亡,这才是李一诺关心的。


过去几年,她也兑现了自己的期望——基金会北京办事处的核心预算涨了四倍,开展了支持中国扶贫、中国药监局改革、中国农业经验支持非洲发展等项目。



如果认为李一诺在这条路上做下去就可以了,那么还是低估了她。


在盖茨基金会,她学到的最核心的一句话是“所有生命价值平等”,于是她又开始关注教育创新和教育公平。


李一诺自己开了一所学校,听起来有些不靠谱,但身为妈妈,她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她担心国际学校把孩子培养成外国人,很多好学校又因为位置、资格等问题,只能放弃。


最让她不舒服的是,所有关于教育的讨论,弥漫着“为了孩子前途”的焦虑情绪,早已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那么,就把自己欣赏的模式做出来,“很典型的一诺,”颜宁说道,“她如果去做一个合伙人,去做麦肯锡的,拜托,世界上四大咨询公司,合伙人合起来好几千呢,you are one of them。那她做这件事情,you are the one,对吧,我觉得其实大家可能骨子里都是有点追求。


李一诺希望能培养出一些“内心充盈的孩子”,他们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而后才是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了解世界,从而改变世界。



6



对抗荒谬



正是最近几年,李一诺看到了这个世界上许多可笑的事情。


在北京五环外,有一所流动儿童学校。学费是一年3000元,还有一些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不收学费。除去学校的租金等费用,老师们每个月的工资不到3000元。


但在香港,有不少贵族学校,得靠家长为孩子“买”一个面试机会——高达650万元,这可以支持21700个流动儿童上学。


▲ 李一诺在流动儿童学校做分享


如果说,颜宁是用她在科学界的影响力,为女性科研者发声。那么李一诺也毫不保留地用自己的影响力,与这些“可笑的事情”做对抗。


这种影响力可能只是一些标签——清华学霸、职场精英、慈善和教育创新的推动者、马甲线女神……哪怕变成网红,她也觉得挺好的,只要这对她想做的事情有用


因而,李一诺从来不掩饰自己女强人的一面,也不怕展露生活中的一地鸡毛。


知乎上有人评价她,“坦白吧,你家几个阿姨司机围着你转,给你管孩子?别来这里误导大家了。”


其实每天忙完了回家,李一诺更真实的状态是被三个孩子绕的团团转。职场上,她可以无所顾忌地往前冲,但在孩子面前,她需要慢下来,等着孩子往前冲。


外人眼里的光鲜,还是掩盖不了生活的狼狈。李一诺之所以不慌,离不开妈妈的潜移默化。

“我妈38岁那年,和我爸离了婚,带着个12岁的女儿,成了单亲妈妈。”李一诺眼里的妈妈也是一个女强人,不到40岁,在三千多人的化工厂成为第一个女总工程师。


▲ 李一诺博士毕业时和妈妈合影


“工作狂”妈妈把她培养的还不错,李一诺觉得她也可以。而孩子也总能给她带来惊喜


两年前,北京下了一场大雪,家里的东北阿姨给几个孩子说起把手按在积雪里的感觉,笑容藏也藏不住。


李一诺问孩子:“你们谁跟我说说阿姨在说啥?”这么一问,两个哥哥一时没有接上话,最小的妹妹却头也不抬地说,“阿姨喜欢雪。”李一诺被女儿的灵性打动了,“你看,这就是女孩儿,多了不起!”


从女孩到女人,李一诺曾感到时间转瞬即逝,刚入职麦肯锡时,“觉得28岁老得不得了。”


而现在,她的生活里有三个孩子,还有学校里一群寓意着希望的孩子。她突然发觉,日子还很长,最好的时光还在前面。


大四那年,颜宁跟着李一诺去诺和诺德研发中心做毕业论文。


那是她们真正接触科研的开始。“颜宁还是每天嘴里跑火车,说话不着调,做实验毁掉整个细胞间。


中心负责人陈克勤科学家知道了以后,无奈预言:李一诺将来能成为靠谱的科学家,颜宁一定是每天“胡说八道”的商界人士。


如今看来,她们就像交换了人生,用着对方的名字做着自己真正喜欢又擅长的事情。


作为好友,她们从始至终守望着彼此,而作为女性,她们守护着女性的坚韧、温柔和自信。她们延伸了彼此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在创造着女性更多的可能性。


2016年,颜宁和李一诺毕业20年,她们回到清华毕业典礼上,告诉全世界:


很多时候,不过机缘巧合做了一个选择,选择本身也许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做了选择之后怎么走。——颜宁


如果有勇气去做对的事,我们可以留下更加有意义的东西。所以要更有理想、更有勇气、追求更大的梦想、更加努力地工作,并且更多地去爱。——李一诺

往期精彩回顾

黄多多拿下5个国际一等奖:不逼孩子“72变”,谁帮他挡“81难”?

邓超一家走红毯,网友:从受欢迎程度看出超哥的家庭地位

老外说You're a fat cat是什么意思?你是只肥猫?

肯德基鸡腿不叫chicken leg,鸡肉卷也不叫chicken roll,这些单词才最地道!

你是什么垃圾?“垃圾”是rubbish、garbage还是trash?

Got it和Get it,不一定都表示“懂了”,有时候差别其实很大!

你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