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打造“一城一区五中心” 荣昌建设成渝腹心人才集聚地
立足优势做强项
打造畜牧人才向往地荣昌区畜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拥有全国首个以农牧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全国首个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全国农业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生猪交易市场四大国家级平台,以及市畜牧科学院、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等一流畜牧教学、科研机构。
在重磅引才政策、优势平台加持下,辖区引入的澳龙生物先后发明、优化“高密度发酵技术”“蛋白纯化技术”,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生产线,生产出了全球第一支羊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荣昌区找准核心竞争力,坚持把区域特色做特、优势做优、长板拉长,致力打造全国畜牧人才高地。支持市畜牧科学院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畜牧科技强院;支持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建设畜牧特色多学科、多学院,万人以上规模的双一流高校特色校区。出台《加强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人才集聚九条措施》等系列人才政策,对用人单位引进的“高精尖缺”畜牧类人才给予最高170万元的补贴;对创新创业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资助+300万元政策性担保+500万元投资基金”组合扶持。
以每两年定期举办中国畜牧科技论坛为契机,搭建畜牧领域前沿学术成果交流与科研成果转换平台,营造全国畜牧行业“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依托荣昌畜牧产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优势,公司研发团队现已拥有畜牧类博士3名、硕士16名。我们将继续通过政策引领、平台赋能,集聚更多优秀的畜牧行业人才。”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博士后冉智光说。
放眼未来,荣昌区将以国家畜牧科技城为统揽,进一步建好四大国家级平台,打造全国生猪种业发展、生猪技术创新、农牧高新产业、畜牧科研人才四大高地,奋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畜牧科技创新中心、全国畜牧高端人才供需交换中心。
聚焦重点补短板
集聚医疗人才保健康
2018年,留美博士后刘灏接下荣昌区人民医院抛出的“橄榄枝”,到荣昌担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短短一年时间,刘灏就带领团队独立规模化开展了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下剥离术等1188例,收治重症胰腺炎、重症肝炎等消化内科危急重症患者近100例。多项技术填补了荣昌区乃至渝西地区在胃肠微生态、消化内镜治疗和消化内科危急重症患者诊治的空白。
“区级单独设立300万元卫生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医院每年从医疗业务收入中拿出5‰配套支持。同时,医院设立专项编制,开辟‘绿色通道’,专项用于卫生人才引进。”荣昌区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下一步,荣昌区将建立区领导联系优秀高层次卫生人才及高层次卫生人才离职率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区属公立医院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流动等人才工作制度体系,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医疗卫生人才工作新格局,力争打造川南渝西医疗卫生人才高地。
全域整合提品质
探索人才安居新样本
荣昌区主动抢抓重庆作为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城市这个契机,通过新建、调剂、改造、定向配租等方式,筹集人才公寓2160套。
“公寓干净明亮、整洁舒适,不仅配置了会议室、健身房、24小时无人售货机等设施设备,还提供酒店式服务管理,让我充满了归属感和温馨感。”首批入驻昌宁苑人才公寓的清华大学学生李波由衷点赞道。
荣昌区将秉承“人才至上、服务优先”理念,面向高层次人才、选调生、来荣社会实践或求职的大学生,以“免租、成本价购买、购房补贴”等形式保障供给,形成“广覆盖、分层次、多元化”的特色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开设“一站式”人才住房服务窗口,建立“先入住、后审核”机制,实现日常受理、当日入住,高标准建设“成渝腹心人才港湾”。
过去一年,荣昌区成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300余名,为“十四五”开局注入了一剂人才“强心针”。
水深则鱼知聚,林茂则鸟有归。荣昌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荣昌区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及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八个坚持’重大要求,努力打造具有荣昌特色的人才竞争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为加快建设全国重要人才高地作出荣昌贡献。”
推荐阅读
来源/重庆日报
新媒体编辑/林彦志
编审/李娟 值班编委/龚淑
副总编辑/薛晓霞 总编辑/胡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