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瓦尔堡在中国”学术论坛与工作坊

  //  

从神话到人物,再从符号到图像,阿比·瓦尔堡(1866-1929)以其独特的研究开创了古典艺术史方法,描绘了西方记忆的文化地图。他反对对艺术作品进行纯粹的审美解读,格外关注通常不属于艺术史研究的文献和材料,运用跨越传统学科界限的方法,开创了图像学研究的先河。他通过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和北欧艺术中古代形象、姿态和表情的复现,对西方传统展开了追问,揭开图像世界背后隐藏的传承机制,照亮了艺术史研究的阴影区。他的遗作《记忆女神图集》因独特的呈现形式与超越单一线性逻辑的历史想象,与古典艺术史研究产生了巨大差别,更成为1990年代图像理论兴起的重要历史源头,让文艺复兴与古代之间的记忆痕迹,在当代影像艺术的背景中激发了共鸣。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图像实验室(筹)尝试参与图像本体的理论建构,一方面整合中国的文化经验和思想传统,参与图像本体、意义与方法的原创性思考,一方面,在艺术史、思想史与当代艺术之间建立有效理论连接。正是在这个学术目标的驱动下,我们希望通过瓦尔堡,与西方艺术史研究和图像理论研究的展开有效的对话。为此,在首席专家朱青生教授、执行主任李洋教授的召集下,我们约请在瓦尔堡研究及相关领域优秀的中国学者、译者,以“瓦尔堡在中国”为主题,举行为期两天的工作坊和学术论坛活动。


第一部分 Section 1

《记忆女神图集》研究工作坊

9月17日  9:00-17:00

在线进行,敬请关注


第一单元 阿比·瓦尔堡在中国的受容主持人李洋(北京大学)阿比·瓦尔堡中国学术年表的编写与翻译执笔杨旖旎(柏林自由大学)、林蓉(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翻译张彬彬(上海外国语大学)、上外世界艺术史研究所翻译小组(邱弼君、冯馨羽、成秋洁、杨笛、马冷悦、杨宏真、王俊博、唐珏琦)学术主持李洋(北京大学)报告人杨旖旎、林蓉《记忆女神图集》的中文翻译与研究图像的两极性:瓦尔堡《记忆女神图集》图像学思想探究

报告人

吕东(四川大学)
第二单元  《记忆女神图集》图版研究汇报

主持人:

周诗岩(中国美术学院)

学术助理:

郑小千(浙江大学出版社)

异教星辰:宇宙秩序的极性转化——图版B研究

乔泓凯(复旦大学)

帝王征伐与悲悯的姿态逆转——7号图版中的胜利者情念

谢明心(中国美术学院)

宿命与机运——基于记忆女神图集23a号图版的研究

马以秀(中国美术学院)

异教神明的迁徙与幸存——27号图版研究

马浩栋(中国美术学院)

混合风格之下的世俗之爱——38号图板研究

王欣萌(北京大学)

“距离”作为隐喻——49号图版研究

郑亚萌(陕西师范大学)

南北交替运转中的“古代”——基于图版57丢勒古代母题作品的研究

王鹏(中国美术学院)

“劫持/伸展”的双关 ——70号图版研究

严蕙(香港科技大学)

“间隙”的沉思——72号图版研究

高逸凡(北京大学)

大众媒介图像中的古代——77号图版研究

严婧瑞(北京大学)

对话人:

吕东(四川大学)、张晨(中央美术学院)、张彬彬(上海外国语大学)、陆冠宇(牛津大学)

研讨会:瓦尔堡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

9月18日 9:00-17:00

在线进行,敬请关注


本次论坛聚焦于阿比·瓦尔堡及其艺术史方法在中国的引介、翻译、接受、影响与反思,从中国本土的学术经验对瓦尔堡的生平、研究成果和方法展开讨论,并结合中国艺术的当代情境,对“瓦尔堡学”、“瓦尔堡方法”及其适用性提出新的理解。


瓦尔堡研究院致辞:傅无为

主题报告

何为图像:在中国瓦尔堡之后的图像研究朱青生(北京大学)主题发言(每人50分钟,发言顺序待定)辩证图式与思维空间:瓦尔堡的双重“阿特拉斯”周诗岩(中国美术学院)论姿势吴琼(中国人民大学)瓦尔堡的“触觉”  高明(北京大学)物之叠加与艺术史书写孔令伟(中国美术学院)“瓦尔堡在罗马”:瓦尔堡及其图像实践的当代时刻鲁明军(复旦大学)图像的死后生命:情感记忆与情感分裂汪民安(清华大学)

主持人 

李洋(北京大学)

对话人

王廉明(香港大学)、滕宇宁(汉堡大学)、杨贤宗(华中师范大学)、张晨(中央美术学院)、陆冠宇(牛津大学)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图像实验室(筹)

协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

关注我们
①点击正文标题下的蓝色字现代艺术档案CMAA②复制“CMAA-CVS-PKU"、“MODERN-ART-CMAA”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③打开微信手机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Centre for Visual Studies,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Centre for Visual Studies,Peking University,简称CVS) 是研究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和世界艺术的基地。中心横跨多种学科,承担视觉与图像研究前沿的课题。The Centre for Visual Studies at Peking University (CVS) is a national base for 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nd world art history. As a multidisciplinary center, CVS is on the forefront of visual studies.

古代艺术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编辑中国图像志,建立中国图像的“词典” 。建设国家图像数据库。编辑《汉画总录》200卷本,负责主编《中国汉画研究》等学刊。To compile the iconography of China; establish the “index” of Chinese icons. To build the Catalogue Raisonné of Han Image and compile the 200-volume Complete Works of Han Art; compile the academic publication on Han art, Art of the Han Dynasty当代艺术

Contemporary Art 

主持建立与管理“中国现代艺术档案”。主编《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组织当代艺术的研究和展览。To host the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MAA).To edit Annual of Contemporary Art of China.To organize researches and exhibitions of contemporary art. 

世界艺术

World Art

执行第34 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编辑国际艺术史学会(CIHA)的机关刊物《国际艺术史学刊》,以英文、法文和中文分别出版。实施世界艺术史翻译项目。CVS has executed the 34th CIHA Congress in Beijing, 2016.CVS has permission from CIHA to publis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History,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CIHA, in English, French and Chinese here at Peking University.To carry out translating programs on world art history.

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

Archives of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为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开设的位于798 艺术区内的实体的档案空间,研究、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状况,提供查阅服务,并向公众开放,同时是一个传播中国当代艺术信息和研究的平台。

Archives of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located in 798 Art District, is an entitative archival space established by Chinese Modern Art Archive (CMAA) of Peking University. Open to the public, it studies and displays the conditions of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and provides reference services. It is also a platform that extends the information on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