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6月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不要再问,为什么没有准备好再放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西坡原创 Author 西坡

文|西坡

这些天,有两种声音回响在舆论场,而且音量越来越大。

第一种是,为什么没有准备好再放开,到现在一片退烧药都难求?

第二种是,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放开,早一点放开,或者等到春暖花开再放开不好吗?

这两种声音的拥趸都很多,尤其令人诧异的是,许多还是当初支持放开的人。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们没搞清楚最基本的情况,也说明他们没有从过去三年里获得应有的启示。

答案其实很简单。传说中的选择,压根不存在。

放开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形势,是一种已经延迟太久但无法再延迟的形势。黄河决堤的时候,是灾民选择何时何地决堤的吗?不,这是黄河的选择,不是灾民的选择。同样,放开是病毒的选择,不是我们的选择。赶到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时候。

那么可不可以早一点?理论上有这个可能,现实中没有。最大的现实就是,我们曾经实现过清零,全球独一份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胜利成为越来越沉重的负担。

甚至可以说,清零是一个奇迹,是多种条件凑成的不可复制的壮举。移动互联网技术,社会管理技术,社会组织结构,民众配合度。清零是一种选择,但更是一种能力。宿命论一点,或者说墨菲定律,一个行为主体一旦掌握了某种能力,必然会寻找机会去使用它。

一旦我们享受到了清零的好处,再想从心理上主动接受另外一种选择,便会无比困难。这跟其他国家从一开始便摸爬滚打过来,是完全不同的情形。这是一道非常复杂的计算题,天平两边都有无穷的变量。不同的人对每个变量赋予不同的权重值,而且每个人的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不断变化。

不存在一个超级计算机,帮我们推算最佳结果,并在最佳时间扳动道岔。即便存在,我们也不会信它。

我没有想到的是,许多之前支持放开的朋友,并没有为必将出现的冲击做好心理准备。信息不透明是一回事,还有一重因素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没有在真实的环境下为自己的处境做出过选择。通常是别人为我们选择,而我们选择接受、抗拒或者逃避。现在同样是这种局面。

我是支持放开的,实际的放开在客观上与我的预期相符,至少不是我心目中的最坏选项。我最怕的是,病毒的传播指数稳定在一个水平,让清零策略可以一直相对无痛地持续下去。那样的话,我们就会无止境地生活在一张安全网里,不痛不痒地失去许多看不见的东西。

我期盼的,就是我们失去清零的能力。

没有退烧药固然令人痛苦,但与另一种痛苦相比,这种痛苦要容易忍受得多。

不要这么快忘记,我们经历过什么。当时只要有人感染,那么他的家人、邻居,随时便会被拉到不知道什么地方,不知道多久能够回来,不知道家里的宠物、物品会遭遇什么命运。与看不见的厄运相比,看得见的厄运总是更公平一些。

卡尔维诺这样解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昆德拉认为,形形色色的限制就是生活中的重负;社会生活与私人生活中的种种限制,像一张网眼细小的大网越来越紧地束缚着人类生活。他的这部小说向我们揭示,我们在生活中选择与珍惜的一切轻松东西,将来不可避免地会变成沉重的负担。”

清零,就是这样一种越来越重的生命之轻,它会成为继高考之后,另外一个让我不断做噩梦的主题。

所以在我看来,现在没有退烧药只是一个不太重要,而且必然出现的问题。当时会那样,现在必然会这样。硬币只有两个面,总不能指望它会立起来。但我还是忍不住说,我更喜欢现在这样,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有的时候,自生自灭已经是最好的命运了。

无论如何,我们又一次来到了真实世界的星空下。

最可怕的不是寒冷,而是对身后温室的眷恋。

过去三年,我们最应该学会的,是学会许愿。许愿是有风险的,因为可能会应验,而你在许愿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愿望的背面是什么。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大网,归根结底是由观念的丝线织成的。我们过去三年经历的,许多人抱怨不已的东西,其实正是我们在过去一百多年间为之奋斗的事物。我们再也不是一盘散沙,再也不是一穷二白,但我们想要的只是永恒的安全吗?

每个人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不光在健康方面。向前看,生活除了疫情还有许多维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