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者黄逢徵:讲解《金刚经》第三讲

追日者 智慧的觉醒 2023-09-03


    《金刚经》是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共一卷。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1、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2、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3、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4、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大般若经》的第九会);5、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是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为出家、在家佛教徒常所颂持。20世纪初出土于敦煌的《金刚经》,为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现存于大英图书馆。


    《金刚经》于公元前994年间(约当中国周穆王时期),成书于古印度。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纪录,由弟子阿傩所记载。


      金刚经属于《大正新修大藏经》中般若部的经典之一,主要讲述大乘佛教的空性与慈悲精神。由于该经旨在论述成道境界,即无上正等正觉,在佛教中亦为“不可说境界”,故尽管经文篇幅短小,其文字结构仍然晦涩复杂。经文中强调“真理”本身的不合逻辑,必须躬亲体验才能感悟,而无法透过文字和简单逻辑推理而得。由于其精神与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理念相契合,《金刚经》在禅宗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以后的禅宗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影响也随之源远流长。


      黄逢徵老师讲解的《金刚经》是我所听过的最好的一个版本之一。它内容简洁,深入浅出。他从我们凡夫能听懂的角度来吸引普罗大众脱开宗教的外衣,来学习佛陀的真正智慧。黄逢徵老师可以让我们快速地理解这部经典的大义,领悟般若智慧。我把它送给大家,希望您能喜欢。



平台内容详细汇总清单:

一、行者黄逢徵系列:

  1、行者黄逢徵:讲解《楞严经》大义
  2、行者黄逢徵:讲解《阿含经》,走近阿含,贴近佛陀!
  3、行者黄逢徵:讲解《金刚经》第一讲
  4、行者黄逢徵:讲解《金刚经》第二讲
  5、行者黄逢徵:讲解《金刚经》第三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