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我还是那个曾经的吴老师
整整十天,因为没发新文,且之前的文章全部无法阅读,有100多位读者朋友微信询问我什么情况,我回复说,两个正常发文的公众号“庭院杂说”和“读读书谈谈史”以及几乎没有内容的小号“近距离”全部被永久封禁。
对此,读者朋友包括一些公众号同行都感到非常惊讶,说实话,我自己也感到匪夷所思。
根据平台的通报,“庭院杂说”被封是因为一篇转载的文章,“近距离”被封是因为一则转载的视频。昨天下午,我特地查了一下,这两条内容的转载来源帐号都好好的,甚至文章和视频都没被删。
其实被封时我是可以申诉的,但申诉就必须将来源截图发给公众号审核人员,为了不给别人的号带来麻烦,我就没有申诉。
“读读书谈谈史”的原因是一篇原创文章,标题是“28年,‘杀人犯’张满的泣血申冤路”,文中所有事实部分均来自官方媒体公开报道,我所做的是将报道中的细节提取出来进行逻辑判断、比照分析。这样的文章被删除的可能都没有,绝不会导致帐号被永久封禁。
真实的原因是,因为我写了徐州丰县八孩女事件。
也许有读者比较奇怪,写八孩女的文章铺天盖地,为什么会封我的号?
因为,吴老师是公众号平台第一个写这件事的。
1月28日,我在微博看到“作家西原秋”发布的这则消息,随即就写成《这个被摧残疯了的女人,是谁家的女儿,又是谁的姐妹?》一文,发在了“读读书谈谈史”上,4个小时后文章被删时,该文阅读量近4万,并且还在飞速地上涨。1月30日中午,我再次就这件事写了一篇新文,向徐州当地提出七点质疑。
2个小时后,此号接到被永封的通知;10分钟内,另两个号也接到被永封的通知,同时我的微信“醉后笑谈(吴老师)”被限制群聊和朋友圈,到2月20日解封。
很明显,一开始徐州当地试图通过“删贴封号”的方式阻止八孩女事件扩散,后来此事被多个社交平台疯狂转发,成了燎原之势后才无奈放弃。
关于这件事,读者朋友应该已经阅读了大量的评论,吴老师就不再评论了。
我想说的是:
我回来了!依然还是那个你所熟悉的吴老师!
没有做过自媒体的朋友想象不出,永久封号有多么悲壮。我这三个号有1万多读者朋友,他们都可以在微信“订阅号消息”中第一时间读到我的文章,其中只有3千多人添加为我微信好友。
永封,意味着有7千读者和我失联了,我们在很长时间内都找不到彼此。随着此号发文量的增加,有些朋友还会回归,而有很多,可能永远找不着了。
任何一个写作者,呕心沥血地写文章,都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读到。正如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写成《日瓦戈医生》后,当局希望他不要把书稿交给意大利出版商出版,他的意大利语翻译征求他意见时,他说,无论我面临多大的风险,我都要出版这本书,因为我写它就是为了让人们阅读!
吴老师写文章,也希望读者多多益善。
所以,吴老师在此向读者朋友提前致一个歉意:今后,我的文风会有适当的转变,在评述过程中将不得不适当地抑制一下情绪。
因为一旦被删被封,文章写得再深刻也没有意义。
记得2021年初,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2021,我准备了250根稻草》,在文中,我决心全年写出不少于250篇原创文章。
事实上,过去一年我的原创文章超过300篇,其中3篇阅读量近20万时被删,阅读量达几万的不计其数。
借此机会,向无私转发文章的读者朋友致以真诚的谢意:
谢谢您!
2022年,我会继续努力,力求原创250篇以上。
我并不是什么勇者、智者,更没有超出常人的力量,但我知道,我如同许多自媒体作者一样,期望通过努力让我们的环境变得好一点,让未来更有一些希望。
我知道我面对的是什么,但,我没有选择。要么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要么就此弃笔。
从1月30日被永封至今的10天中,多位读者朋友建议我,将已经被删无法读到的文章整理成一部文集,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这几天里,我已经精挑细选整理出一部分,估计这项工作可以在一个月内完成。
等整理工作完成后,我会把它精心制作一番,力求做到形式美、内容精,并以一个较低的价格出售电子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微信1322 2163 101(归去来兮),加微信时敬请注明“文集”二字。
今年这个冬天,吴老师居住的小城完全没有往年的严寒。本以为春天就这样悄悄地来临了,但是前天一大早,竟然稀稀落落地飘起了雪花。雪下得并不大,天气也不算冷,但好歹有了一点冬的意味。
我曾经有六个冬天在铁窗后面度过,每逢下雪时,我都会站在铁窗后面,望着扯天扯地飘落的鹅毛大雪,决心重回自由之后,一定要好好地到雪地里撒个野。
想起这段往事,我便来到雪中,让儿子给我拍了几张照片。我站在雪中,凝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看它飘落在地上,被融成水,再化作水汽飘到空中,最后升华为朵朵白云。
也许,这就是雪的宿命吧,正如我们的号终将永封,又如我们每个人终将归于尘土一般。
(喜欢阅读吴老师的文字,敬请关注本号,还请务必添加吴老师为微信好友:15996044136以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