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点击上方蓝字“沧浪闲话”关注本号

 

最近这段时间,无论碰到哪个搞经营或者开门店的亲戚朋友,没有不唉声叹气的,都在抱怨这日子没法过了:经营全部按下了暂停键,没了收入,花钱的暂停键却一个也摁不动。


最无奈的是那位卖地砖的:“我还不如开洗脚店了,人家好歹还能站在门口招徕顾客,我总不能说,朋友,买几块地砖不?”


除了吃皇粮的,基本上都是哀鸿遍野。


有时候他们还特羡慕我,靠一幅键盘,每天写上两篇文章,虽然不能发家致富,好歹还能吃饱饭。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我的苦衷。我写公众号也就相当于在网上摆个小地摊而已,不过卖的不是青菜萝卜,而是文章。并且,网上的“城管”比大街上的城管还要厉害。


大街上遇到城管,好歹还可以争辩几句,遇到有人性的,还可以放你一马。可网上的“城管”压根不给你说话的机会,轻则没收文章,重则一脚把地摊踢翻——永久封号。



我写公众号2年多,文章倒是写了6、7百篇,被删掉的就有100来篇,地摊被踢掉5个。


每聊到这些,只能是“执手相看泪眼,却无语凝噎”,直到昨天看到了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的一段访谈视频。


许副局长不愧是经济学专家,短短几句话就让我茅塞顿开:原来不是挣不了钱,而是我们脑袋瓜太死板了。


许副局长给我们这些低收入群体支的招是这样滴:


开私家车拉活,或者把闲置的房子租出去,收入不一定低。



结果,许局长的这番高论在网上遭到群嘲。


也是!啥叫低收入群体?就是像鸡一样扒一口吃一口、三天不干活就没钱买米的那种。


如果有私家车和闲置的房子,那还是低收入群体吗?如果低收入群体都有私家车和闲房,还有什么人来坐他们的车、租他们的房?


从字面上看,应该还有一个群体日子还不如低收入群体,那应该就无收入群体吧。


那么,无收入群体拿什么来坐车租房呢?靠政府补助吗?太逗了吧。


写到这里或者读到这里,相信所有人的脑海里都会冒出那句有名的话:“何不食肉糜?”



为啥平平庸庸的晋惠帝能够讲出这句蠢到家的千古名言?按说能够坐在龙椅上处置国家大事的,智商也不会低到哪里去吧。


其实,并不是晋惠帝蠢,更不是傻,而是因为在他人生成长过程中,从来没有见到过吃不肉的人。


任何一个层次都是从比较中得出来的。许副局长自然也没有见到过没有私家车、没有闲置房产的人,他所说的低收入群体,其实并不是指社会上月收入不足1000元、乃至不足500元的人,而是指他的圈子里收入相对比较低的人。


堂堂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他接触交往的圈子自然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虽然我不知道他们家里具体有几台车、几处闲置的房子,更不知道名里名外有多少现金和其他资产,但是很显然,有车若干辆、闲置房产若干处是他们的入门级标配。


我们一提到低收入阶层,立刻想到村东头天不亮就到地里割点韭菜、拔几颗香葱去卖的王大爷,或者西巷子里靠蹬三轮车养活老两口的张大爷。


许副局长提到低收入群体,浮进脑海的自然不是这些人,而是某部门处长、科长或者科员。


这些人有车有房那是再基本不过的。脑袋瓜灵活的,车房就多一些,脑袋瓜呆板的,车房就少一点。一旦手头紧了——虽然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说“一旦”——开辆车去拉客,把闲置的房子租几套出去,确实可解燃眉之急。


其实,许副局长还是比较低调的,他没有建议低收入家庭把几千万存到银行里吃利息,就已经很够意思了。


不是许副局长不接地气,而是我们的见识太短啦!

喜欢本文,敬请关注本号:

加微信与作者交流:18121716807

推荐官场小说:

医院官场,更加惊心动魄:《首席御医》

高潮不断的官场小说:《漫漫官路》

超受欢迎官场小说:《官道天骄》

老牌经典官场小说:《1号首长》

超长篇经典官场小说:《官路留香》

读了就放不下的官场小说:《问鼎官路》

不可不读的官场小说《权色仕途:走近女领导》

官场小说神作:《官场争锋》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