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了解马里乌波尔的苦难历史,就不会懂乌克兰人的抵抗意志

吴老师醉后笑谈 近距离2 2022-06-06



北京时间 5月17日下午,俄乌双方称长达80多天的马里乌波尔血腥战斗正式结束,亚速钢铁厂的乌克兰士兵放下武器后被疏散到俄罗斯控制下的顿涅斯克,撤离了这座人间炼狱,所有伤员将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至此,俄罗斯终于取得了马里乌波尔战役的胜利,全部控制了这座焦土之城。




读到这则消息时,正在吃晚饭的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早在4月20日,我就曾在《马里乌尔为何对俄乌双方如此重要?》(点击标题可读)一文中写过:“马里乌波尔全部失守只是时间问题。”5月9日,我写了《致敬在地狱中坚守、为生命而战的亚速钢铁厂战士》一文(点击标题可读),在文章的末尾,我说:


“如果他们最终选择投降,我依然敬他们为英雄。”



今天,他们终于获救了,但无数的勇士已经永远长眠在那片热土上。而生还者,也无愧于他们的战友,完全可以媲美他们的远祖:温泉关三百勇士。


“异乡人,

你若到斯巴达。

请转告那里的公民:

我们阵亡此地,

至死犹恪守誓言。”


这是古希腊人铭记300勇士的碑文,将来,在亚速钢铁厂的战斗遗址上,人们也可以为这些战士刻下同样的文字:


“异乡人,

你若在世界各地遇到马里乌波尔人。

请转告他们:

我们战斗在此,

没有玷污乌克兰的荣耀。”


他们虽然放下了武器,虽然俄罗斯的媒体宣传说他们投降了,虽然某地的众多媒体也鹦鹉学舌地炒作他们投降了,但他们没有投降。


他们活着离开,是乌克兰政府及国际社会一个多月来努力的结果。


泽连斯基说过:“乌克兰需要活着的乌克兰英雄。这是我们的原则。”


事实上,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拯救被困的战士,把生命置于政治、军事价值之上,再一次证明他无愧于乌克兰人民的信任。


不仅乌克兰,联合国、欧盟、美国、土耳其等组织和国家也一直在为营救他们而努力。


勇士们的家属曾向教皇方济各求救,教皇也一直在努力;这些家属还曾向我国领导人求救,虽然我在公开信息当中没有查到中国是否参与救援,但作为一名善良而热爱正义的中国人,我相信中国一定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不是因为俄乌战争,大多数中国人都和我一样,根本不知道马里乌波尔这个乌克兰东部城市,它战前人口有46万,虽然是乌克兰人口最多的10个城市之一,但和中国的城市相比,只能算一个地级小城。


这座城市始建于1778年,后来大量来自克里米亚半岛的希腊人来此定居,才迅速发展起来。它最早的名字叫巴甫洛夫斯克,后来为了纪念王储保罗的妻子玛丽亚·费多罗夫娜更名为马里乌波乐,前苏时期,有40多年时间叫做日丹罗夫,直到1989年才改回来。


马里乌波尔人的血液里,有着古希腊人的血统。


俄乌开战2个多月来,马里乌波尔的战斗是最持久、最血腥、最残酷的。在这座城市里,已经有数万人死亡,活着的都已经远逃他乡成了难民,整个城市被彻底炸成了废墟。


它是一座记载着苦难的城市,这一次已经是马里乌波尔100年来第三次彻底的大逃亡了。


第一次是从1917年开始。十月革命之后,苏联红军和前俄白军等各种势力之间展开了殊死战斗,他们在大街上、巷道里互相用机关枪扫射。马里乌波尔的居民只能躲在地下室和防空洞里,然后根据旗帜判断哪一方取得了胜利:沙皇旗代表白色近卫军,红色旗代表布尔什维克,黄蓝旗代表民族主义者,黑色旗则表示无政府主义者。最可怕的是那些不挂旗帜的胜利者,他们进行了最野蛮的袭击和洗劫。


在长达5年的内战期间,这座城市的政权更迭了17次!大量马里乌波尔人背井离乡,以求得一线生机。


内战结束后,整个城市成了一片废墟,每天都有人吃人的事件发生。这时候,伸出援手的是美国人——你没有看错,不是占有了它的苏联政府,而是美国人。无论你是否愿意接受,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美国一个名为ARA的组织用船只将食品等救援物资运抵港口,在城里设立了若干个饥荒救助站,求助当地已经没有生机的居民。



就这样,马里乌波尔挺了过来。然而,人们刚开始喘上几口气,大清洗就开始了,不计其数的马里乌波尔人被抓进了古拉格(集中营)强制服苦役。1931年至1933年,他们又被驱赶去开凿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在没有任何现代化工具的条件下,砍掉以万计的大树再挖出一条运河。


至今没有人知道,在这项浩大的工程中一共死了多少人,专家估计在5-25万之间,大多数的尸骨都被遗落在河床下面。


在这期间,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又发生了所谓的“大饥荒”,数百万人被饿死,马里乌波尔也未能幸免。


第二次大规模迁移发生在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军队再一次把这座城市摧毁成了一片瓦砾和焦土。


在1941至1943年德军占领期间,超过6万名马里乌波尔居民被强行遣送到德国做苦工,至少有10%的人在毫无人身自由的奴役中死去。很多人尝试过逃离,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当场枪毙。而侥幸逃回乌克兰的人,又被当做叛国者送到苏联的劳改营强制劳动,而这里,条件更加恶劣,死亡比例更高。


德军于1943年撤离后,原来有24万居民的马里乌波尔,只剩下8万5千人,近17万人不知所踪。


能够幸运地逃避免劳改营以及在劳改营中活下来的人,也不被社会所接受,他们中的大多数最后都在饥寒交迫中苦熬至死。


写到这里,不能不提到乌克兰裔德国作家娜塔莎·沃丁的《马里乌波尔三部曲》,其中前两部《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和《暗影中的人》已经在国内出版,第三部《娜斯佳的眼泪》也即将出版。


今天下午,我邮购的前两部在路上堵了一个多月后终于送到了我的手里,还没有来得及读。


借此机会向居住在维也纳的Anna女士致谢,她不仅将《她来自马里乌波尔》的内容帮我作了提要和精选,还将她的读书笔记及她自己对马里乌波尔的了解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我——因为她先生的同事中就有一名马里乌波尔人。


没有Anna女士的帮助,我就无法写成本文。


现在,这两本书就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桌上,凝视着书中宣传页上的八个字“对抗沉默,拒绝遗忘”,我的眼睛再一次湿润了。



这座在我们眼里小小的城市,经历了太多的苦难!


Anna女士给我摘录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所著的《二手时间》一书中关于“大饥荒”的记载。这段文字如果写在正文中,读者可能就没有机会读到本文了,我将截图放在这儿。




此刻,这本书也在我手边,只是也没有来得及阅读。




二战结束后,雅尔塔会议商定把所有在德国的苏联公民强行遣返回国。几百万在德国的前苏联劳工被送回前苏,其中也包括被抓走的马里乌波尔人。


回“国”以后,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反而被当成叛国者、卖国贼受到制裁和惩罚,一部分人被枪毙,大多数人从德国的劳动营直接进入前苏的劳动营。最后能够活着走出劳动营的,也倍受歧视,挣扎在社会的边缘。


在对乌克兰缺乏了解的人心目中,马里乌波尔可能是一座极寒之城。事实并非如此,它是一座气候极其温和的城市,是全世界最浅也最温暖的亚速海的港口城市。它土地肥沃,在那片黑土地中随便撒下一粒种子,它就能茁壮生长。


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而马里乌波尔又是其在亚速海边最重要的港口,正如意大利和希腊的亚得里亚海边的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有煤炭、钢铁、机械和谷物等出口物品,修船、鱼罐头、面粉加工业也非常发达,当地居民完全可以像生活在亚得里亚海边的希腊人、意大利人那样过着富足的生活。


可他们,100年来只有绵绵不绝的苦难。


在他们心目中,这一切都是前苏造成的。对斯大林和前苏的憎恨和恐惧,永远留在马里乌波尔的历史记忆里。


1991年前苏解体前夕,乌克兰第一个争取到了独立,脱离苏联,脱离他们眼中深不见底的苦海。


经历过太多苦难的乌克兰人独立后不久就放弃了拥核国家地位,并以此换取美、英、俄三国的安全保护承诺。


为了避免再次遭受战火,他们于2010年加入不结盟组织。


但是,俄普在沙皇梦的刺激下,再次把手伸向了乌克兰。2014年3月,俄罗斯吞并了克里米亚,又在顿巴斯策划了分离主义起义,并多次袭击马里乌波尔。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为了连接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将克里米亚地区完完全全地纳入俄罗斯的怀抱,俄军发动了包围马里乌波尔的战役。


马里乌波尔的居民面临“回归”“苏联”命运的时候,他们再一次选择了大逃亡。


这,就是马里乌波尔苦难的历史;这,就是马里乌波尔守军誓死不降的原因。


今天,他们虽然放下了武器,但他们仍然是最勇敢的战士,是最值得尊敬的英雄。


他们没有投降,他们只是执行俄乌双方在国际社会交涉下达成的协议。不久的将来,他们将以俄罗斯换回战俘的方式回到乌克兰,成为乌克兰人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所有热爱和平正义的人们,不要再相信那些污蔑他们的宣传,听听他们的声音吧:


“异乡人,

你若在世界各地遇到马里乌波尔人,

请转告他们:

我们战斗在此,

没有玷污乌克兰的荣耀。”


善良的人们,请和我一起祈祷吧,祝愿乌克兰人民早日获得胜利和自由!


——正文完——


关注本号,阅读数十篇俄乌战争原创评论


 好文荐读


独家授权发表:乌克兰难民Valentina讲述的逃亡经历(上)

“俄乌战事”随想录之六:香槟文化和伏特加文化

忍一下山崩地裂,退一步浊浪滔天

美国援乌400亿美元法案受阻?兼谈新闻的正确阅读方法

俄乌互指对方为纳粹,究竟谁是真正的纳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