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泽宣布战后不竞选总统;如何评价以色列对加沙的极限封锁?

吴老师醉后笑谈 近距离2 2023-10-16

我在去年夏天的文章(我记不清哪一篇了,因为我评论乌克兰战争的文章,如果加上被封禁的,已经超过500篇了)里曾经写过,等到乌克兰胜利了,泽连斯基最好不要连任,就用他的影视公司多拍点抗俄战争影视剧,肯定能赚很多钱,再用这钱为乌克兰人民多做点贡献,狠狠打那些贪腐成性却整天指责他的家伙们的脸。

根据计划,乌克兰总统选举应当于2024年3月底开始。一些热爱民主的美国政客提前半年就开始唠叨了,意思是乌克兰要想成为合格的民主国家,应当按期举行大选。

当然,人家有资格提要求,毕竟打仗花的钱主要是他们出的。

——拜托,尊贵的民主绅士们,乌克兰在打仗!

小泽虽然没有干脆利落地拒绝这个要求,但提出了很多困难:选举要花钱、数百万选民流落在国外、数十万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人员聚集的投票站有被轰炸的风险……

除了乌克兰是否按时举行选举,很多人还在关心如果选举,小泽是否竞选连任的问题。

日前,小泽访问罗马尼亚时,面对该国记者的提问,他给出了正式答复。他说——

如果在战争结束前大选,他会参选,“我不能在战争期间逃跑”;如果选举是在战争结束之后,乌克兰人将不会在选票上看到他的名字。

读到这则消息,我一个人在电脑前为他鼓掌。

这才是一个尽忠尽职、尽情尽意的民选好总统,试问:当今天下,有几个这样的英雄President!

下面进入哈以战争的话题。

今天是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第7天了。我在第一天的文章里就曾写过,袭击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阻挠以色列和沙特于几个月后正式建交的计划,二是转移世界对乌克兰战争的关注,削弱对乌军援。

我不知道以沙关系会否受到影响,也没有看到对乌军援有所削弱,但转移人们视线的意图确实成功了。就拿我来说,过去6天的文章全部都是关于哈以战争的。

所幸的是,对这世界有影响力的人们并没有被牵制住。恰恰相反,他们变得更加清醒、更加团结了。可以预见,哈以战争结束后,所有援乌国都会加大力度,以促进乌克兰战争更早地结束。因为他们终于明白了:战争拖得越久,发生更多战争的可能性就越大,世界受到的伤害也越大。

眼下人们对哈以战争的关注点不是谁胜谁败的问题,也不是以色列能否彻底摧毁哈马斯的问题——没有人,包括哈马斯自己,怀疑以色列的能力——人们关注的是,在以军摧毁哈马斯的过程中,会有多少加沙平民被伤害。
我们来梳理一下以色列的计划:

1.在加沙边界处驻扎了30万以军,战机、坦克、火炮随时待命。

2.发布通告,要求加沙居民向南撤退、转移,尽量离开加沙,准备彻底摧毁哈马斯。

3.断水、断电、断网,并截断加沙获取物资的途径。

4.轰炸所有可能与哈马斯有关的建筑。

5.地面部队进入加沙扫荡哈马斯残余。

以色列的行动开始后,立刻招致各方批评与指责。

11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严厉批评以色列,称全面封锁加沙地带、“对大量平民断水、断电、断粮是违反国际法的。”他说:“以色列有权自卫,但必须遵守国际法、人道主义法。”

12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彼得·斯塔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不能忘记以色列有权自卫。但当然,它需要根据国际法,包括国际人道主义法来做。”

同一天,联合国发布声明“明确谴责”针对以色列和加沙平民的袭击,以及以色列“进一步收紧非法封锁”。

声明称,哈马斯的杀戮和劫持人质行为“构成了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罪行,必须立即追究责任”。声明同时“强烈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已经疲惫不堪的巴勒斯坦人民进行不分青红皂白的军事袭击,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民超过230万人,其中近一半是儿童。他们在非法封锁下生活了16年,已经经历了五次重大残酷战争,至今下落不明”。

对此,我的观点是:

首先,以色列的“断”准确地说是“停供”,没有任何问题——你们杀戮我们的平民,抓我们的人质,我们还要履行给你们供水、供电的义务,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

其次,保障加沙居民的生存条件,是当政者哈马斯的责任。现实是,哈马斯不仅对此没有履行责任,还劝阻当地居民不要转移,以便为他们提供掩护。

再者,以色列方面表示,只要哈马斯释放抓捕的人质,这些人质返回家园之后,就可以恢复水、电和燃料供应——道理我就不讲了,我只想请所有谴责以色列进攻加沙的善人们扪心自问:哈马斯绑架人质的做法是否违反国际法?因为他们违反国际法才招致加沙被封锁,而改正错误就可以避免。那么,加沙居民的苦难,究竟是由谁造成的?

昨天,社交平台上的一张照片被广为传播——

他们把小孩固定在大楼墙壁上,等候以色列的轰炸,以便拍照控诉以色列屠杀巴勒斯坦儿童。
没有谁的心不被孩子的恐惧和嚎哭刺痛——如果他还算人的话。
最后来看看最新战情:

1.布林肯访问以色列特拉维夫并与内塔尼亚胡召开在联合新闻发布会。内塔尼亚胡表示,“正如伊斯兰国被镇压一样,哈马斯也将被镇压。”布林肯表达了美国支持以色列的决心 ,他证实在袭击中死亡的美国人数已经上升到25人(截至本文发表,已上升至27人),他还强调,哈马斯并不代表巴勒斯坦人民。

布林肯还将会见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
路透社分析说,布林肯此次访问中东有三个目的:一是对以色列表示支持并尽力避免冲突扩大;二是寻求解决被哈马斯绑架的人质危机,希望通过与以色列和埃及的谈判,为加沙地带的平民在以色列对加沙发动的地面攻击开始前撤离开通一个安全走廊;三是警告伊朗不要浑水摸鱼或介入这场冲突。

2.以色列官员告诉CNN记者,以色列政府尚未证实哈马斯袭击者在周六的袭击中砍下婴儿头部的具体说法。他说:“哈马斯武装分子实施斩首和其他伊斯兰国式暴行的案件时有发生。然而,我们无法确认受害者是男性还是女性、士兵还是平民、成人还是儿童。”

3.法国外交部公布,13名法国人在袭击中丧生,17人失踪;中国外交部宣布,中国公民有袭击中3死2失踪,另有多人受伤。法国内政部宣布禁止举行支持哈马斯的游行,参加者将全部被逮捕。这与言论自由无关,因为哈马斯已经被法国认定为恐怖组织。

4.“X”(原推特)表示,自从巴勒斯坦激进组织袭击以色列以来,它已经删除了“数百个与哈马斯相关的账户”,并删除了数千个帖子。

5.沙特王储本·萨勒曼打电话告诉伊朗总统莱西,沙特阿拉伯正在“尽最大努力”防止以色列和加沙冲突升级。(这一条消息非常重要!因为这意味着,沙特要求伊朗不要介入“冲突”。

6.媒体分析称以色列30万大军准备从五个方向开战:黎巴嫩、叙利亚、伊朗、约旦和加沙。
7.《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和卡塔尔同意阻止伊朗动用刚解冻不久的60亿美元,这笔钱是人道主义基金,但没人相信他们会将钱用于人道主义方面。
8.以色列袭击并摧毁了叙利亚大马士革和阿勒颇两个机场,目的是为了阻止一架伊朗的空巴A340飞机降落,机上乘客包括伊朗外交部长和革命卫队圣城旅的几名军官,还有准备运给黎巴嫩真主党的数吨反坦克导弹。最终该机折返回了伊朗。

9.英国一艘登陆舰和一舰伤员接受舰正驶往地中海东岸,将和美国两个航母打击群一起执行任务。
10.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宣布,北约将于下周开始核武演习。
11.哈马斯阿克萨烈士旅总司令萨米-哈桑尼在以色列对其住宅的突袭中丧生。
12.美国将向乌克兰援助大批弹簧刀600无人机,用于摧毁俄军坦克和装甲车。该机作战距离90公里,可以在空中停留40分钟等待目标。
13.泽连斯基计划前往以色列以示支持。(希望以色列搞完哈马斯后也同样支持乌克兰)
14.媒体披露,今天,美国国防部长、欧盟主席、欧洲议会主席,德国、加拿大、意大利外长等人将齐访以色列。也许欧美真地被这一仗打清醒了。
——正文完——
通知:吴老师的兴化大闸蟹正式上市了,有需要的朋友可加文章上方微信,注明“大闸蟹”,即可入群咨询。

官场小说荐读:

《漫漫官路》|《官道天骄》|《官场红颜》|《问鼎官路》|《平民首长》|《首席御医》|《博弈》|《仕途无悔》|《官场红人》|《官路留香》|《权色仕途》|《1号首长》|《1888》|《奇谋》|

近期文章荐读:
俄乌、哈以战争:评判交战方正义性的一条铁律;最新战情
哈以战争的三个谎言和一个真相;最新战情
哈以战争是乌克兰战争的空间延续;最新战情
从一个问题开始,对哈以冲突抽比剥茧
哈马斯突袭以色列:醉翁之意,或不在酒
遭到5千多枚火箭弹袭击后,以色列宣布进入战争状态
2023年诺贝尔和平奖没有颁给泽连斯,获奖者为正在伊朗监狱中的纳尔吉斯·穆罕默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