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种力量看济南强省会未来”①丨创新引领力澎湃不止,济南有信心有能力走在前

张顺军 凤观齐鲁 2023-11-23
编者按
7月26日济南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2.7%的经济增速客观说明济南经济短期产生波动。不过,数据内外同样展现出济南经济的韧性和张力。
我们不回避济南经济仍然面临问题和挑战。不过,在济南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在“十大优势”的强劲赋能下,济南强省会建设前景依然广阔。即日起,凤凰网山东将推出“三种力量看济南强省会未来”三篇系列报道,分别从创新引领力、城市软实力、发展聚合力等不同维度和层面,透视济南强省会的动力源,进一步向外界展现济南“走在前,开新局”的昂扬姿态和实干作为,以此坚定济南发展信心。


近日,有关济南的两则消息牵引着外界的强烈关注。一是济南刚刚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上半年济南GDP同比增长2.7%。二是即将于7月底在济南召开的2022中国算力大会。
前者表明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济南经济同样面临压力和挑战。上半年2.7%的增速离全年5.5%的预期增长目标有着一定差距。
后者体现出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济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引领中国产业变革。正是主导产业的创新引领和强势突破,让我们对上半年增长不及预期的济南,仍抱有坚定的发展信心。
创新引领,特别是科技力的持续爆发成为济南经济行稳致远的坚强支撑。创新引领力的持续焕发,使得济南最终能够在重重考验中实现突围。
考验如火,淬炼真金。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济南以创新为引,聚力向前,一定将会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
01主导产业强势突破 济南经济行稳致远
产业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根基。谁抓住了产业的风口,谁就能率先站上时代潮头。
最近一段时间,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多次在不同的重要场合提到济南“十大优势”,一度引发外界对济南未来发展的关注。
这“十大优势”包括了战略机遇、交通优势、金融赋能、文化底蕴等。而与产业直接相关的便是“数字赋能势头强劲”。
国家级的算力大会选择在济南召开,足以显示济南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地位。
这一点,在济南经济半年报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仅从投资来看,今年上半年,“四新”经济投资就增长11.0%。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多次强调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济南市聚焦在全国率先打造数字先锋城市,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协同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迈入国家一线城市行列。
2021年,济南数字经济总规模达5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近50%;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稳居全省首位。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济南数字经济领域最具优势、最有潜力的产业,涌现了浪潮软件、金现代、山大地纬等一大批代表企业。
在“2021年度山东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名单中,济南有45家企业入选,其中5家进入前十名,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济南在数字经济的巨大优势,吸引了行业头部企业的纷至沓来。
2022年伊始,华为高层频频来访济南,并在济南加码建设华为济南研究所。需要提及的是,不仅仅是华为,腾讯、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均与济南展开密切合作。
数字经济积累的强大势能为济南产业的裂变式发展和持续性增长提供了蓬勃动力。
数字经济只是济南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济南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当前,济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水平全省第1,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全省第2;四大主导支柱产业规模总量达到1.3万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济南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双双进入国家一线城市前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八,济南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地位更加凸显。
济南经济半年报显示,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好增长水平。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7%,拉动全市增长1.4个百分点。分产品看,工业机器人、额定容量≥8000kVA的电力变压器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6.0%、12.2%。
主导产业强势突破的济南,经济散发着无限活力。这也是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济南经济能够稳住基本盘,并实现超预期增长的关键所在。

02创新活力持续激荡 工业强市迎来新机遇
提起济南的工业,外界总有这么一种印象,那就是济南的工业基础远不如青岛、烟台、潍坊等地深厚。那么为何在近年来,济南工业却实现了逆袭,多个产业引领全省甚至全国发展?
寻根究底,还是科技创新的功劳。创新,赋予了济南引领发展的最大底气。
今年,山东旗帜鲜明地提出,创新引领走在前,聚力开创强省建设新局面。
从济南的顶层设计来看,济南将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摆到了城市发展的突出位置。
今年2月8日,济南“新春第一会”,就强调要深刻认识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极端重要性。
敏锐的观察者已经注意到,济南用了“极端重要性”来突出创新力的作用。
4月份召开的济南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也提出,提升科技创新力,建设“六个现代化强省会”。
不论是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还是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在不同的调研地点和公开会议中,均在强调创新之于济南的意义。
创新发展深入济南骨髓。在近来广被提及的济南“十大优势”中,占第三位的就是科技创新实力雄厚。
众多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生根,并结出丰硕成果,为增强济南创新策源能力、加快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高能级创新平台不乏“国家队”身影。基础研究方面,济南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方面,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0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家。
不论是基础研究平台还是产业创新技术平台或是企业孵化平台。济南总数均位居全省前列甚至是首位。到目前为止,济南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济南在全国创新型城市排名中居第14位,成为“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市。
上述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数字,见证着“科创济南”的真实底色。较为关键的是,济南科技创新动能持续迸发。2021年,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建设全面加速,济南“中科系”院所达到15家;黄河战略提速的当下,济南获批建设黄河技术转移中心;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省实验室加快建设,为济南进一步做好科创文章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
济南举全市之力谋创新、抓创新、强创新,全面塑造了创新发展的新优势。
难能可贵的是,重大创新载体层出不穷的同时,科技成果有效落地。例如济南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1+6+N”平台服务体系,保障创新成果尽快转化。创新技术的应用推动着济南主导产业不断实现跨越发展。
最有亮点的是,一批“卡脖子”技术在济南成功突破:国内首台智能雪蜡车在济南落地,被誉为山东“第一芯”的8英寸高功率半导体在新能源汽车成功商用……
创新引领,成为济南当前发展的最大优势,并上升为强省会的最强动力,更是济南未来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再突破的核心势能。

03凝心聚力求突破 不遗余力“走在前”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不单是某一方面的突破,也不仅仅是某一领域的技术升维,而是全方位、高标准、可持续的创新,以及创新的落实和细化。
这需要每个城市在思想上破冰,更要在行动上突围,每项工作都要走深走实。而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在创新引领方面更是肩负着重要使命。
为此,济南正全力以赴,强力奏响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最强音。
今年3月,济南党政主要领导调整。新一届领导班子履新之际,面临的是新一波奥密克戎疫情的肆虐,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最为迫切的任务。
济南在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的同时,全面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科学、精准、有力的部署,确保了济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济南继续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稳住经济大盘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的行动中,济南不遗余力:4月27日,济南召开全市“双招双引”工作专题调度会,着力推动“双招双引”工作提质增效;5月5日,济南召开部分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工作座谈会,详细了解经济运行情况;5月18日,济南召开驻济省属国有企业座谈会,深化与驻济省属企业扩大合作;在6月举办的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济南召开推介会,再次向全球知名企业推介济南……
谋突破的同时,济南还在积极寻找不足,进一步促进发展。引人关注的是,6月18日至21日,由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带队的济南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烟台、青岛、潍坊学习考察。代表团成员中有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还包括人大、政协“一把手”,以及其他六位市委常委,三位副市长。如此高规格的代表团到青烟潍集中考察,在济南历史上还是首次。
需要提及的是,这三座城市,均是山东经济四强城市,且在不同产业领域具有各自优势。
济南市党政代表团深入青烟潍多家企业和重点项目,涵盖了三市在招引、建设和服务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好的经验和做法。
在考察归来总结中,刘强表示,既要看到济南的发展成绩,也要看到差距和不足。谈及济南未来,刘强认为,山东走在前,省会理应勇当排头兵;建设强省,省会必须要强起来。
6月30日至7月3日,济南又赴广州、深圳、杭州走访企业、考察招商,加快推进更多合作项目签约落地。
一系列行动,都让外界看到了济南奋争先的昂扬姿态和强大干劲。这些,都成为济南未来发展的重要看点。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以及复杂国际形势影响,很多省份、城市的经济增长未能实现预期增长。济南,也没有成为例外。2.7%的经济增速表明济南的发展,未来也并非一片坦途,挑战和压力还会持续。
但我们对济南的发展,依然信心满满。省会强,则山东强。山东强省建设步入关键时刻,强省会成为强省建设的基本要求。从这种意义而言,关键时间节点,济南被赋予更重要的历史使命。省会龙头的加速扬起,对带动其他城市的崛起和突破,具有现实意义。
尽管挑战重重,但数字经济等新经济产业厚积成势,发展空间巨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呈现规模效应。
更为重要的是,在济南,创新引领力持续激荡,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热情高涨,省会城市正焕发出更加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这意味着,尽管上半年增长不及预期,但济南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走在前”的战略目标。



来源/凤凰网山东  作者/张顺军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点亮在看 聚焦山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