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进展成效。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教育部科技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中国银保监会法规部有关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在回答“在落实和完善高质量创造机制、运用机制和市场化运营机制“三个机制”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哪些工作举措?”中提到:
高质量创造方面。加强政策引导。联合相关部门出台高等学校、科研组织、中央企业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深入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研究制定“专精特新”企业知识产权专项政策。
[光明日报记者]
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制造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做了哪些工作?有何成效?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 任爱光
谢谢你的提问。知识产权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努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十年来,从基础材料、基础软硬件到重大装备、重大工程,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制造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规模以上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每亿元营业收入高价值专利数从2012年0.62件提升至2020年2.38件。
作为产业主管部门,我们多措并举,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对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护航”“助航”作用,营造公平有序的创新创业环境。
一是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建设。在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统筹组织下,建立了部际合作、部省互动、行业与专业机构共同支撑的知识产权协同推进工作体系。近10年来,我们制定了70多项制造业相关规划,均明确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十三五”期间,我部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了《制造业知识产权行动计划》,从制造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提升等方面部署了14条具体任务。连续十年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年度知识产权推进计划》,累计支持各类主体开展300余项推进计划项目研究。二是提升制造业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能力。先后支持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制造业重点领域专利导航与布局研究工作,研判分析相关领域知识产权发展态势。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挥专利优先审查机制作用,畅通制造业重点领域专利审查“绿色通道”。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建设,促进专利等成果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是优化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和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建设,支持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知识产权实务培训,2019年以来,钢铁、动力电池等行业多次成功应对海外知识产权诉讼。参与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积极开展“剑网”“冬奥网络版权保护”等专项行动,“十三五”期间,部省两级电信主管部门处置违法违规网站3936个。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紧扣科技自立自强,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强化制造业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布局,助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企业是制造业创新的主体。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做了哪些工作?有何成效?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 任爱光:
谢谢你的提问。近些年,我们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根本,持续完善政策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巩固和增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
一是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确定了20个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城市,取得积极成效。二是优先支持纳入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库的企业,其中,截至2021年12月,认定3307家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1253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是持续推进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工作,累计培育2800余家试点企业,其中包括18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据统计,近3年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知识产权转让许可收入总额达到573.15亿元,平均增长率约15%,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累计131.33亿元,知识产权作价投资入股总额约为28.32亿元,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企业占比为95.2%。四是将知识产权作为夯实产业技术基础的重要发力点。开展“制造业知识产权大课堂”等系列活动,每年度平均覆盖2000余人次,累计遴选125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信息咨询等技术基础服务。五是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等国际组织在中小企业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十四五”期间的制造业知识产权行动计划,进一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业技术攻关与知识产权协同联动,促进关键领域高质量知识产权供给,引导行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与管理水平,优化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进一步推动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交流合作。谢谢。
文章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编辑排版:科创导航
科创导航
共享科技信息 链接创新资源
关注 学习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