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ire网站7月19日发表题为《曼尼普尔:当现代主义处方成为多数主义计划的一部分》的评论文章认为,印精英在为曼邦骚乱制定解决方案时表现出傲慢和天真,“要求公民社会参与”等拟议的解决方案不仅未能缓释问题,反而催生新的问题。在曼邦骚乱过程中,精英话语对曼邦公民社会寄予“厚望”。在他们的想象中,公民社会是受过教育的现代人、世界主义者、自由主义者、理性主义者,是现代自由政体的“真正灵魂”。印主流媒体在有关曼邦局势的大部分报道中将冲突归咎于曼邦民众效忠前现代的部落社群。因此,印精英们构想的“解决之道”几乎总是呼吁构建想象中的公民社会,加倍践行现代主义价值观,包括呼吁曼邦民众超越亚文化族群的社区身份,将自己视为共和国的公民。然而,曼邦局势让人不禁提出质疑,在暴力对立的社会环境中,是否真的存在一个独立于政客、激进组织之外的公民社会,能够进行客观中立的干预?与以往不同的是,构成目前曼邦激烈对抗生态的主要是平民大众,而普遍的族群暴力导致非政治的、现代的、自由主义的“沉默的大多数”毫无存在空间——目前似乎不存在任何团体能够作为合法政治代理人实施第三方干预,就连国家机构也无法完全进行客观干预。例如,曼邦首席部长比伦·辛格(Biren Singh)本人是梅泰人,其领导的印人党邦政府公开支持梅泰人一方,并在暴力冲突过程中变本加厉地蔑视库基族。这表明地方政府显然已成为多数主义的一部分。废除“土著”或“表列部落”,将“公民”这种同质化术语强加给所有人,造成了两大严重后果:一是错误假定所有人同等享有国家赋予的权利,否定了社区歧视的历史与现实;二是使旨在保护少数群体的平权条款失去合法性。坚持使用“公民”等现代主义的修辞,有试图使曼邦的多数主义统治合法化的嫌疑。因此,要想公正解决曼邦危机,就必须超越规范性现代主义政治规定。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