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来西亚收到七个吉-新高铁项目提案,中国基建出口的机会来了?

躺着喝咖啡 火星数研 2024-02-23


内容简介:

自2016年开始启动、先后历经三届马来西亚政府的吉隆坡-新加坡高速铁路(以下简称吉新高铁)项目,可谓一波三折、命途多舛。不过,安瓦尔·易卜拉欣在2022年就任马来西亚总理后,对该项目情有独钟。在年初日企宣布退出该项目之后,仍然继续大力推动,最近马来西亚政府已经收到七个吉新高铁项目概念提案。由此看吉新高铁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这应该是中国基建行业的拿手好戏,我们会抓住这个机会吗?

一、马来西亚政府已经收到七个吉新高铁项目概念提案

2024年1月15日《亚洲新闻》报道称,由31家公司组成的七个马来西亚和国际集团提交了吉新高铁项目开发的概念提案,这标志着马来西亚努力恢复吉新高铁项目的又一大进展。

根据1月15日的一份声明,这些提案已提交给马来西亚高速铁路集团(MyHSR Corporation Sdn Bhd),以回应邀请私营企业参与者交付该项目信息(RFI)的请求活动。

马来西亚高速铁路集团是一家由马来西亚财政部长拥有的国营公司,在马来西亚交通部的监督下,负责吉新高铁项目的开发和实施。

马来西亚高速铁路集团称,该项目将采取国际常见的“设计融资建设运营转让(DFBOT)模式”,进行公私合作开发。

马来西亚高速铁路集团董事长Fauzi Abdul Rahman在声明中表示,RFI评估的结果将提交给马来西亚交通部和内阁审议。如果审议通过,将进入第二阶段的征求建议书(RFP)阶段,从选定的财团那里获得详细的项目方案。

根据1月14日《新海峡时报》的报道,杨忠礼集团和成功集团这两家马来西亚企业集团参与了吉新高铁项目概念提案。其他5家参与者很可能包括马来西亚资源公司、Econpile Holdings Bhd和Gamuda Bhd。另外两家信息不明。

吉新高铁项目概念提案工作,是在2023年3月初步意见收集环节、7月启动信息征询书程序之后,项目取得的新进展。

二、全长350公里是吉新高铁项目自2013年提出后命途多舛。

吉新高铁,又称隆新高铁、新马高铁、马新高铁,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国签署过双边协议决定共同修建的从新加坡到吉隆坡的高铁。吉新高铁项目全长350公里,拟议的线路应该在依斯干达公主城停靠,将马来西亚依斯干达内的努沙再也地区与新加坡、马六甲、芙蓉和吉隆坡连接起来。

该项目于2013年首次提出,设想最高时速每小时350公里,旨在将新加坡和吉隆坡之间的旅行时间缩短至约 90 分钟。

然后在2016年12月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国签署了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目标是到2026年使该线路投入运营。

然而,吉新高铁这一项目先后历经三届马来西亚政府,由于“经济原因”等因素,最终也未能付诸实施,可谓“命途多舛”。

2018年,提出该项目计划的纳吉布在大选中落败后,继任的马哈蒂尔政府并不认可这一项目,马哈蒂尔称,吉新高铁对马来西亚没有好处,马来西亚一分钱都赚不到,转而寻求推迟项目建设。

2020年11月,马来西亚作出积极表态,称马方已对项目提出修改意见,正在与新加坡方面进行讨论,但双方最终仍未能在12月31日的期限前达成一致。

2021年1月1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和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穆希丁正式宣布,吉新高铁协议失效,该项目将终止。马来西亚为此向新加坡支付了超过1.02亿新元(7625万美元)的赔偿金。

三、易卜拉欣就任马来西亚新一任总理后给一波三折的吉新高铁项目带来转机。

早在2021 年 1 月,安瓦尔·易卜拉欣(Anwar Ibrahim)还在担任马来西亚反对党领袖期间就称,无论是从当前的经济角度来看还是从未来利益的角度来看,取消高铁项目都是一个错误。易卜拉欣认为,该项目本可以吸引游客、企业以及外国直接投资。

安瓦尔·易卜拉欣在2022年大选获胜就任马来西亚总理后,于2023年初访问新加坡,会见了新加坡领导人,此后,关于吉新高铁项目复活的讨论愈演愈烈。

马来西亚高速铁路集团在2023年3月完成了吉新高铁项目的初步意见收集环节。

2023年5月,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Anthony Loke)表示,政府热衷于恢复该项目,尽管实施模式必须基于私营部门主导的倡议。

同年7月,马来西亚又启动了吉新高铁项目的信息征询书程序,吸引了超过700名国内外企业代表出席。让私营企业通过公私合作模式,对吉新高铁项目提出建议。这显示出马来西亚政府想要主动通过新的融资机制和实施模式,重启在2021年终止的吉新高铁项目

新加坡对该项目的最后一次官方评论是在 2022 年 8 月3日,时任新加坡交通部长徐康达在国会表示,新加坡愿意真诚地讨论马来西亚对吉新高铁项目的任何新建议,真诚地,从头开始。

四、日本企业退出吉新高铁项目,给基建产能严重过剩的中国企业带来了机会

吉新高铁项目,作为连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和新加坡的重要交通枢纽,自项目启动之初就备受国际关注。这条铁路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许多国际大型企业竞相参与投标,其中日本企业以其在高铁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而备受瞩目。

2024年1月12日,日本共同社报道称,由于马来西亚政府将减少对吉新高铁项目的资金投入及参与度,日方认为这会提高项目的风险,因此日企决定退出竞标。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表示,其政府将评估日企退出对吉新高铁项目的影响,但将继续推进该项目。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和马来西亚财经媒体“The EDGE Malaysia”报道,1月13日,得到日企退出吉新高铁项目消息后,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表示,日企退出吉新高铁项目的信息征询书(RFI)程序,并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因为还有数百家公司表明有兴趣参与这个项目。

The EDGE Malaysia认为,在吉新高铁项目进展到关键阶段时,日本企业突然宣布退出竞标,源于其对项目风险的严格评估。吉新高铁项目的总投资巨大,涉及的技术和工程挑战也非常复杂。

日本企业在评估了项目的技术要求、成本预算以及完成时间后,对项目的可行性产生了疑问。除了马来西亚政府资金与参与度减少之外,该项目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比较恶劣,沿线地区多山丘和热带雨林环境,对铁路建设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毫无疑问,日本企业的退出为其他竞标者提供了机会,机会最大的应该是基建大国中国的企业。

高铁技术虽然源于日本,但中国经过吸收、消化和创新之后,不仅在中国建设了世界上最长的高铁线路,还在印度尼西亚的高铁订单争夺战中赢得了雅万高铁项目。如今,中国应该建的高铁基本建完,巨大的基建产能也急需出口消化。

马来西亚政府对中国企业的高铁技术和成本控制也应该心中有数。2023年3月26日,在马来西亚总理易卜拉欣访问中国前夕,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在参加马来西亚广播电视台直播节目时表示,他将陪同易卜拉欣访华,并同中方讨论加强现有合作以及开发新项目。陆兆福在节目中表示,马来西亚和中国两国的铁路合作项目颇多,中国在铁路建设方面的实力非常强大,此次访问将探讨马中两国企业合作发展吉新高铁项目的可能性。

他补充说:“我们也知道一些中国企业对吉新高铁项目感兴趣,所以这可能也是其中一个会讨论到的项目。”

大家说说,我们的铁建大军能拿下吉新高铁项目吗?

推荐阅读已发历史文章:

为什么美联储仍在继续抗击通胀,美国人对经济却越来越有信心?

俄罗斯盟友沙特下调油价,拉拢印度破坏普京的战时经济
大火席卷俄罗斯约8万平米装有无人机的大仓库,谁干的好事?
推荐观看火星数据研究所视频:

【作者:徐三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马来西亚收到七个吉-新高铁项目提案,中国基建出口的机会来了?

躺着喝咖啡 火星数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