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低基数了,债务空间更小了,2024经济成长有多大潜力?

躺着喝咖啡 火星数研 2024-02-23


内容提要:

在低基数和高债务的加持下,2023年GDP可比价增长5.2%,现价增长4.6%。依据经验法则,结合货币政策、债务潜力、投资潜力、消费潜力和净出口潜力,预估2024年GDP增长幅度不变价在4.5%以内,现价3.9%左右。

一、在低基数和高债务的加持下,2023年GDP可比价增长5.2%,现价增长4.6%。

按照国家统计局在1月17日公布的2023年的主要经济指标。2023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26.06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按可比价格计算有两个口径,如果按国家统计局在2023年1月公布的2022年121.02万亿元计算,增长4.2%。如果按2023年12月国家统计局修订后的2022年为120.47万亿元计算,增长4.6%。

去年国家统计局可比价GDP增长能超过5%,主观地说,得益于领导们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的勤扒苦干。客观地分析,得益于两大因素:

一是低基数效应。

2022年是疫情封控最后一年,其中封控最厉害的是二季度和四季度。很显然,封控期间很多地区人员不能出门,生产停滞,经济活动陷入低潮。因此取消封控后的第一年,正常的经济活动与处于不正常的低潮期的经济活动对比,无需做出什么努力,也会因为低基数效应获得增长。比如分产业看,去年受封控影响最大、增长增幅最低仅有2.3%的第三产业,今年增长最多,增长了5.8%。而去年受影响相对较小的一、二产业,今年增长率低二成以上,分别为4.1%和 4.7%;再比如去年2季度、4季度封控最严重,GDP增速分别只有0.4%和2.9%。今年2季度、4季度则分别增长了6.3%和5.2%,明显高于1季度和3季度的4.5%和4.9%。

二是货币宽松推升的高债务。

我们知道,增加债务用于投资与消费,通过投资能直接推升GDP,通过预支未来的收入能增加消费,也推升GDP。但通过负债推升GDP的潜力并非无限,一定会受到库兹涅茨曲线的约束,而呈现边际递减,极端情况下会产生负增长。

2023年央行印钞机高速运转,流通中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从上年底的266.43万亿增加到292.27万亿,增长了9.7%,是现价GDP增速4.6%的两倍多。

2023年底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378.09万亿元,增长9.8%,是当年GDP3倍;新增社会融资35.59万亿元,增长11.2%,是当年新增5.58万亿元GDP的6.38倍。相当于增加1元GDP,需要增加6.43元社会融资。很明显债务推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越来越低。

二、如何预测2024年中国的经济增长?

已经有很多机构、学者对2024年的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预测,并公布了预测结果。遗憾的是,基本上没有人在公布预测结果的时候,能够同步交代其得出这一结果所依据的预测方法。所以,你不知道他是主观估计的还是科学推算的,他的预测结果仅仅是一个孤独的数字,你只能凭感觉推测其准确性,但无法科学评估其对与错。也基于此,很多人对未来的预测都属于哗众取宠,与实际结果相去甚远。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林毅夫一再修改其对中国GDP的预测,但总是相距甚远;中金公司对2023年中国经济的十大预测,成了十大笑话。

三郎一直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经济预测,所以我在2023年预测GDP增长在5%左右,人民币美元汇率在6.8-7.2区间宽幅波动,布伦特国际油价在70-90之间运行,物价将出现通缩,房地产价格调整到位之前不可能完成探底,股市只有反弹没有反转,所有的判断都被最后的事实所验证。

我预测2024的宏观经济的方法有二:

一是经验法则。

经验法则就是这几年中国经济不包含疫情因素和主管调整因素的经济增长水平。

比如,2023年4季度应对取消疫情封控满一年,实施货币宽松满2年,以4季度对比21年4季度两年的均速,作为中国经济的现实可能增长速度。

或者2023年对比疫情前的2019年,用这4年的增速作为近期中国经济的现实可能增长速度。

依据经验法则,中国经济在2019-2023年间的可比价增长速度在4.2%-4.8%区间。按每年的可比价平均,四季度的平均增速为4.7%,全年的平均增速为4.6%。如果按2023年的GDP总量与2019年比较,再扣除这个阶段的价格缩减系数,这四年的实际增速只有4.2%。

用现价扣减价格系数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增速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可比价增速均值,低0.5个百分点,源于国家统计局每年年底对GDP数据的调整,下调基数多于上调基数,而且都只下调GDP金额,没同步下调GDP可比价增速所致。

上述数据分析的意义在于:

第一,2023年5.2%的增速包含了低基数效应,所以在 2024年不可持续;

第二、抛弃下调基数等主观调整,回归经济增长的客观脚步,宏观经济只有持续4.2秒的能力。

二是因素分析法则。

基于目前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惯性,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可能施加的因素,以及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影响,评估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这些因素中,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又可以量化的因素主要是货币政策、债务潜力、投资潜力、净出口潜力四个指标。

一是货币政策。

这几年总体上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流通中的广义货币M2从2019年的198.6万亿推高到292.3万亿,4年增长47.2%,年均增长10.1%。是现价GDP增速的1.63倍。

二是债务潜力。

这几年我们的债务在疯狂扩张。社会融资存量从2019年的251.4万亿增加到378.1万亿,4年增长50.4%,年均增长10.7%。债务增速是现价GDP增速的1.73倍。

新增社会融资从2019年的20.8万亿增加到35.6万亿,4年增长71.1%,年均增长14.4%,是GDP增速的2.32倍。

宏观杠杆率从2019年的253.8%增加到300%,四年推高了46.2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1.6个百分点。

居民债务收入比从2019年的128.5%增加到143.4%,4年增加14.9个百分点,每年增加3.7个百分点。

三是投资潜力。

我们常说,投资、消费与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最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似乎已经遇到供给过剩的瓶颈,在需求未能跟上超前很多的供给之前,投资,特别是民营资本的投资,将收缩而非增长。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55.15万亿,2023年已经滑落到50.3万亿,4年下降了8.8%,年均下降2.3%。

四是消费潜力。

这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从15.98万亿下降到11.66万亿,下降了27%,年递减7.6%;社会商品零售额从41.17万亿增长到47.15万亿,增长14.5%,年递增3.4%;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从30.19万亿增加到37.77万亿,增长25.1%,年递增5.8%。国内消费与房地产合计需求从2019年的71.01万亿增加到75.88万亿,增长6.9%,年递增1.7%,只有GDP增速的四分之一,只有货币M2增速的七分之一。

大家应该发现了,国内需求中的每一项增长,都滞后于供给(GDP)的增长,更严重落后于货币供给M2的增长。

五是净出口潜力。

作为全球制造业超级大国,出口一直是我们消化庞大制造业产能的重要渠道。我们的净出口,也就是商品贸易顺差,从2019年的2.92万亿,增加到5.79万亿,增长了98.3%,年递增18.7%。在GDP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2.9%增加到2023年的4.6%。

但是,随着西方分散投资、供应链分散的去风险进程,前几年高速增长的商品出口从去年开始戛然而止。2023年,美元计价的商品出口下降了4.6%,商品贸易顺差下降了2.7%。

三、预估2024年GDP增长幅度不变价在4.5%以内,现价3.9%左右。

对2024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不同的机构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持有积极意见的均属国内机构和个人,认为2024年经济将超过2023年的增速。但大多数独立的机构认为,2023年的速度受低基数的影响会高一些,2024年失去低基数这一因素,增速会适度回调

世界银行预估我们的增速在4.5%左右。

世界银行在1月9日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警告称,在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连续第三年放缓。预计2024年全球GDP增速为2.4%,现价增长4.1%左右。相比之下,2023年全球GDP增速为2.6%,2022年为3.0%。

世界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Ayhan Kose表示,对2024年全球经济的预期比较惨淡,因为就连2008年金融危机、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和本世纪初的经济低迷时期,也要比这几年的经济增速高不少。除去2020年这个特殊疫情年份,2024年的经济增速将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弱的一年。

预计2024年美国经济增速为1.6%;欧元区增速为0.7%,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预计今年将增长3.9%,其中中国4.5%左右,低于2023年预估的5.2%。

中国社科院预测我国今年经济增速为5.3%。

根据央视报道,中国社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在1月9日发表《2024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报告,预计202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可增长约5.3%,全年走势呈“先低后高”的趋势。

清华大学预测2024年经济增速将达到5%。

1月8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发表了题为《先立后破、以进促稳:2024中国经济展望》的宏观报告。报告表示,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5%左右,同时,今年的经济实际运行强度,将明显高于2023年。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中国在2024年的相关政策如果能够克服惯性、调整到位、高效落地,经济就有望逆转过去十几年以来增速持续下滑的趋势,达到5%左右的成长率,“值得各方期待”。

瑞士银行预估2024年中国GDP增长4.4%。

1月9日,瑞士银行(UBS)在上海举行“第二十四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会中多次谈及与中国经济有关的议题。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国2024年的经济增速将低于2023年,但经济将持续稳定复苏,成长率约为4.4%。

高盛和汇丰对中国GDP的增速高看到4.8%和4.9%。

投资银行高盛先前调高了对中国经济的预测,在去年11月的报告中,高盛把中国2024年的增长预期,从4.5%上调至4.8%,但仍低于“5%左右”的官方预期。

汇丰银行(HSBC)先前则预估,中国今年的经济成长将可达到4.9%。

骑牛研究所预测2024年GDP增速在4.5%以内。

三郎认为,按最乐观的因素测算,我们2024年的GDP增速不变价在4.5%以内,现价3.9%左右。主要原因是,虽然2024年仍将降息降准,货币宽松,但人口规模缩减,老龄化比重提升,债务率高企,资金成本过重,外来订单继续困难,化解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等影响,投资、净出口、房地产在2024年都存在下调的趋势。

推荐阅读已发历史文章:
中美两国财政官员在北京会面,中美之间面临哪些经济问题?
东施效颦导弹袭击三国闹笑话,巴基斯坦对伊朗做出猛烈的空袭回应
为何普京喊去美元化,俄罗斯人却在12月大量购买美元和欧元
推荐观看火星数据研究所视频:

【作者:徐三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没有低基数了,债务空间更小了,2024经济成长有多大潜力?

躺着喝咖啡 火星数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