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11月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互联网巨头扎堆"芯"战场,"繁荣"背后的一地鸡毛?

技术大院 技术大院 2022-04-26
欢迎来到技术大院,你关心的就是我们关注的。
【导读】自2018年美国断供中兴开始,芯片产业的地位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自上而下进行了一场“芯片突围”。芯片领域正成为各大互联网大厂扎堆“跨界”的竞争高地。
11月3日,在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首次公布三款自研芯片,面向AI计算、视频处理和高性能网络。在此次腾讯宣布进军自研芯片前,百度、阿里均已入局自研芯片赛道,字节也低调启动芯片业务。
互联网巨头们涌入芯片领域,带来资本的同时也带来各种危机。他们为何纷纷扎堆AI芯片?如何探索芯片行业的星辰大海,又能在芯片行业掀起怎样的波澜?


BATX动“芯”大事记

百度是国内最早进军自研芯片的互联网公司:

  • 2010年,百度启动FPGA AI加速器项目

  • 2015年,百度部署FPGA已经超过5000片,2017年则超过了12000片

  • 2018年,百度发布AI芯片“昆仑”,训练芯片818-300、推理芯片818-100

  • “昆仑”是中国第一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2019年流片成功,2020年初量产

  • 2019年7月,鸿鹄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首次亮相

  • 在百度世界2021大会上,百度正式发布“昆仑芯2”,并宣布实现量产

  • 昆仑芯片业务独立成为一个新公司:昆仑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阿里通过投资和自研布局芯片业务:

  • 2016年11月,投资软件定义网络(SDN)芯片公司Barefoot

  • 2017年,成立达摩院,组建一支由工业界和学术界顶级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

  • 2018年,全资收购当时中国内地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随后将中天微团队和达摩院团队整合,宣布成立平头哥半导体

  • 2019年7月,平头哥发布RISC-V处理器玄铁910,今年年初,平台哥宣布安卓10系统成功在玄铁910芯片上流畅运行

  • 2019年10月,第一颗自研AI推理芯片含光800发布

  • 2021年10月,正式发布自研云芯片倚天710,推进“一云多芯”策略


在造芯这件事上,腾讯虽迟但到:

  • 今年7月,招聘官网发布了大量芯片研发岗位

  • 2018年8月,领投了人工智能芯片公司燧原科技Pre-A轮融资

  • 2021年1月,燧原科技宣布完成18亿元C轮融资,腾讯跟投

  • 11月,腾讯获得一项“量子芯片、量子处理器及量子计算机”专利

  • 2020年,成立了专注芯片研发的蓬莱实验室

  • 2021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首度公开三款自研芯片进展:

    • 紫霄:针对AI计算

    • 沧海:用于视频处理

    • 玄灵:面向高性能网络


字节跳动在半导体领域密集出手

  • 1月,投资AI芯片公司希姆计算

  • 2月,投资本土GPU芯片设计新秀摩尔线程

  • 3月,官网发布多个芯片相关职位,涉及软硬件、IP前后端等

  • 4月,昆山润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字节跳动

  • 9月,睿思芯科宣布完成数千万美金A+轮融资,字节跳动及高瓴创投领投

  • 10月,光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字节关联公司为其股东

  • 紧随光舟半导体,字节关联公司投资了一家名为上海云脉芯联的芯片公司


美团在投资上频频在半导体领域发力:

  • 6月,参与了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的D轮3亿美元融资

  • 7月,参与AI芯片厂商智砹芯(现更名为爱芯元智)的B轮数亿元融资

  • 8月,参与AI视觉芯片厂商爱芯科技的A+轮数亿元融资

  • 涉足民营晶圆代工企业荣芯半导体的新一轮融资


“扎堆”背后的迫切

笔者梳理发现,通过自研AI芯片布局芯片领域,是互联网企业进军芯片市场的主流途径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还没有给予互联网公司足够多的选择,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从明面上来看,BAT布局芯片的逻辑不难推测,即减少对国外芯片的依赖,更好的促进自身业务的发展。从不断投资到自己动手,可以看到巨头们越来越深入到造芯行列中,容易被人理解的A面是与当前业务协同,服务当前业务,隐藏在暗的B面则是为未来投资

  • 百度推出“昆仑”芯片,是在硬件能力快被被榨干的背景下,通过自研芯片在算力上提升,从而获取AI研发上的突破,进一步巩固自己在AI领域的优势

  • 阿里云是中国最大的公共云服务商,研发与云计算业务相关联的AI芯片,通过软硬件的协同,不但可以提升运算效率、降低成本,还能开拓更多的应用场景,让自己在云计算领域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

  • 腾讯通过芯片与云计算业务协同的意图更为明显,其芯片业务就直接放在深圳宝安腾讯云计算有限公司内,说到底,芯片业务并不是C位主角,而是为云计算业务服务的


迫切背后的利益涌动

为什么好像一夜之间大家都在造AI芯片?

既能服务于当前自家业务,又可以投资未来,这是巨头们扎堆AI的真正原因吗?


虽然从AI芯片相对偏长的投资回报周期来看,芯片与资本的逐利本性来看是相冲突的,但是它可以包装成为一个好故事,为什么可以包装成一个好故事呢,因为这种芯片是不是通用芯片,而是AI芯片


早前就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人工智能芯片概念比较怪,定义也非常宽泛。你做机器学习也是人工智能芯片,做深度学习也是人工智能芯片,做某几种特定算法也是人工智能芯片。


而要知道AI市场的第一颗芯片也是包括现成的CPU,GPU,FPGA和DSP的各种组合。尽管新设计正在由诸如英特尔、谷歌、英伟达、高通,以及IBM等公司开发。因此在国外巨头眼中的AI芯片更多是基于传统的通用芯片架构中去升级或者拼装组合。


甚至OneSpin Solution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aik Brinkmann也在质疑并提出了以下问题:在人工智能芯片中,你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

  • 首先,你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

  • 其次,构建用于并行处理的互连

  • 第三,功率,这是你移动数据量的直接结果

所以亟须从冯诺依曼架构转变到数据流架构。然而,AI芯片究竟是什么样子,以及该如何定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在国内市场来看,更多是一个缺乏严格定义的伪概念。


这种令外界心跳业内窃喜的概念,更多是为了商机而制造出来的“新技术”

而正是因为缺乏定义与标准,所以它有了将概念包装讲故事的空间。

然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一个好的故事来圈钱已经足够。


喧嚣过后,留下一地鸡毛?

由于华为屡次遭断供,因而激发了全中国上下的研发热情和爱国热情。目前手机厂商、互联网巨头、创业者、家电厂商等一窝蜂的涌入AI芯片的研发,但各家底子到底有多厚,积累有多深呢,很难说。


除了前面所述的BAT、字节、美团等巨头布局AI芯片行业,连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也表示“做芯片坚定不移”、“哪怕投资500亿元格力也要做自己的芯片”,并宣布格力空调明年用自己的芯片。


相比通用芯片厂家,互联网大厂们轰轰烈烈的造芯运动仍停留在“设计+应用”层面,主要供自家业务使用。无论是腾讯、阿里还是百度的芯片,实际上都是专用芯片,生产量相比通用芯片非常小,具体落地到制造层面也是代工为主。


这种芯片解决不了目前手机、汽车等领域面临的“芯片荒”问题,更突破不了中国芯片产业在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说白了,许多创业者跟风就是为了追风口融资拿钱。不夸张的说,在AI领域,一个好一点的项目还没有做出产品,A轮估值就已经达到几亿美元了。因为对于目前的资本市场来说,好项目难找,芯片产业则裹挟了许多国民爱国情感在里面,这个方向更容易找到融资并引发关注,背后透露出来的是急功近利的产业氛围


创业者们纷纷投身到芯片的创业中来,有数据显示目前有超过2000家创业公司对AI芯片感兴趣。这其中不排除很多公司是冲着这个热度去的,因为中国的市场太大了,当一个项目十分火热的时候,人人都想进来分一块蛋糕。但是这个蛋糕好不好吃,能不能做出来暂且不说,参与的人多了,杂音就会变得很多,甚至有的纯粹蹭热度,进来刷存在感,不懂也要做


另一方面,因为我国现在对于做半导体行业的公司大力支持,最高可达十年免息,中国也预计投入1.4万亿用于半导体行业发展。大投入大利益面前,一些不道德的公司也会在这时候混进来。


曾记否,几年前,中国掀起一场大造芯片的大跃进高潮,不管是不是科技企业,都来参乎这充满为国争光的行业,这些企业有的是打铁的,有的是烧锅炉的,还有一点科技含量没有的广告公司,那场面真是口号开阵,锣鼓喧天,红旗招展,鞭炮齐鸣。当时谁要是对此有半点质疑,都会招来一片负能量甚至是不爱国的骂声,现如今这些造芯片的都怎样了?


一个民族,连点自尊、自强、自爱、自律、自责、自省都丢失了,别人更是批评不得,把批评叫做“妄议”,怎么可能会造出芯片来?


号称投资1280亿元的武汉弘芯,从高层决定遣散全体员工,到要求员工在2月28日前提出离职申请,在3月5日下班前完成手续办理。3月5日这可是学习雷锋纪念日,就这样把人给打发了,多么讽刺!


武汉弘芯创始人,在项目成立前期,四处游说,画大饼,吹大牛,要投资1280亿元,用于14nm,7nm建造,将来产值每年达到600亿元,员工将达到50000人。为此还从台积电挖来专家蒋尚义,可是在牛年到来之后,终于把牛皮吹爆了,不得不露出原形

虽然芯片自主可控是确定性的中长期趋势,从高端芯片自主可控层面来看,目前在国内还难觅能担此大任的上市公司与高质量的产业链集群。我国的芯片产业在制造和材料等核心环节与国外差距还非常大。数据显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90%以上的需求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金额达到2000多亿美元。


行业本来就沉疴已久,如果直接灌入猛药可能会适得其反。近两年赶着政策新建的各种芯片厂来说,多少人是真心想做实业呢?事实上,现在就已经有大面积的芯片厂已经停产了,资本家早已卷款跑路,这些项目往往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重复性项目。


国内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的热情不断高涨,一些没经验、没技术、没人才的‘三无’企业投身集成电路行业,个别地方对集成电路发展的规律认识不够,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风险显现,甚至有个别项目建设停滞、厂房空置,造成资源浪费。


从上海“汉芯一号”,到武汉弘芯,还有许多其他的什么“芯”,离开科技头脑的真心,只能剩下一片骗钱骗情怀的黑心。


在中国人眼里,只要是砸钱能解决的事,那都不叫事。问题是有些东西不是用钱就能买来的,没有对科学的敬畏,没有对科学家的尊重,怎么可能会造出芯片来?只能会制造出一拨又一拨新骗子而已。


没播科技的种子,却盼科技花开,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
没有思想的光辉,怎能带来发明创造的光芒?

任何欺骗的行径都不会长久,假的终究会露馅。
疯狂扎堆的巨头们可能大多数最终会以喜剧开始,以悲剧结束


互联网巨头们,冷静一点

任正非前段时间就一针见血的说,芯片急是急不来的,不光是工艺、装备、耗材问题。同时称还是要踏踏实实,自知在云、人工智能上落后了许多,不能泡沫式地追赶


AI芯片的创新涉及到人工智能算法、编程语言、计算机体系结构、集成电路技术、半导体工艺等方面。芯片产业的产业链很长,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组装等多个环节。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每个环节都要求极高。


做芯片关键在于人才,集体去做不代表就能做成,毕竟芯片尤其是完全自主的AI芯片高度依赖尖端人才、投入大、技术研发周期长,也并非砸钱就能做出来。


资本的疯狂的涌入,对AI芯片产业不是好事,过去国内在芯片领域很长一段时间缺乏相应的基础性研究的积累,缺乏行业标准与统一的产业链与应用市场环境。突然一夜之间,许多厂商都一拥而上大炼钢式上马AI芯片项目,谈论芯片的必要性,这也往往导致行业产生急功近利的产业氛围


互联网巨头都是奉行“买买买”的投资策略,行业产业化正常路径是否会被资本主导带偏,反而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被负面舆论包裹?一旦赚不到钱,资本纷纷退出,原有的芯片布局与正常的产业投资规律与路径遭遇破坏,对行业的迭代与进化过程造成打击又要多久才能恢复?


从目前来看,盲目一窝蜂的扎堆做芯片,这种浮躁的行业现象很可能导致泥沙俱下以及大片的创业炮灰,喧嚣过后,难免一地鸡毛。


       

-----END-----

关注技术大院,看更多精彩内容



推荐阅读:

芯荒还要持续多久?全球缺芯是中国的机会吗?

人工智能下一个10年:算力的黄金时代

AI大算力时代:存算一体迎来爆发时刻?

畸形的深度学习,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英伟达+微软联手,集体点错科技树?

王阳元院士: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现状、问题分析及应对之策

从中芯国际再次换帅说起,聊聊那些陈年旧事

阿里巴巴达摩院副院长金榕:从技术到科学,中国AI向何处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