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瞅傻子,瞅地”悟出的人生哲学
一、投资经历梳理
1、用学费买了电脑,投资未来
回想起来,人生的第一笔投资,发生在大学时期,只是当时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是投资行为。
2000年,个人电脑火起来了。我们学校紧挨着号称“北有中关村,南有广埠屯”的电脑一条街,大街上整天人头攒动,攒机传单满天飞。自然,我们这些刚刚迈过人生大考,彻底放飞自我的学生,哪能抵挡得住这种诱惑。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的,陆续都9一台电脑进宿舍了,不过大多数都拿来打游戏了,用于学习的很少。一到晚上,楼道里CS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我对打游戏没多少兴趣,但对拥有一台电脑十分渴望。只不过很清楚自己的家庭状态,兄弟姐妹四个读书都需要钱,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赚钱不易负担不起。每天吃饭我都是算计着吃的,两顿省一点然后早餐就可以多加一杯酸奶爽一下。买电脑,想都不敢想。于是乎,只好找别的事情做释放精力:白天去露天乒乓球台打球,晚上去操场吹笛子,整天整天地打,整晚整晚地吹。
后来不记得宿舍里哪个兄弟出的主意:预支下学期学费去买电脑,然后申请贫困助学贷款交学费,我心动了。由于申请贫困助学贷款需要村委开具贫困证明,我最初的想法是在路边社买一枚章自己搞定,就不需要和家人说明了。后来理智战胜了冲动,借着带一帮同学到家里玩、体验农村生活的机会,和家里说明了事情的原委,顺利地拿到了村委证明,申请到了助学贷款。于是乎,我也顺利地搬了一台电脑回宿舍。
有了电脑,我干了什么,学了什么,现在都记不太清了。不过,后来参加各种竞赛、读研、工作、创业,都和这台电脑有莫大的关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台电脑改变了我接下来的人生轨迹。而助学贷款总共两万多块钱,毕业一年后就轻松还清了。这台电脑,应该就是我人生的第一笔投资,非常出彩的一笔投资!
感悟:
1、投资是一件始于出生,持续终身的事(详见《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第一篇,第3章。以下简称《价投二》)。
2、一台电脑,就是20岁时自己最好的投资标的。
2、投资初接触之期货,远离杠杆
第一次接触到投资,应该是2004~2005年,当时我在武汉读研,异地恋的女友在珠海上班,一次煲电话粥时让我有空去关注下期货,说是可以几倍几十倍赚钱,你数学好研究研究。我跑到图书馆借了几本相关教材,翻开是一堆概念,寡然无味,实在看不下去,遂放弃。
后来寒假去珠海探视,白天女友上班去了百无聊赖,发现书架上有两本期货方面的书,就拿起来看,终于搞明白期货是怎么一回事了,不过也明白了可以十倍赚钱也可以十倍赔钱,顿时就失去了兴趣。
感悟:
1、《巴芒演义》和《价投二》绝对是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投资入门、提高和升华的书籍,没有之一!
2、我骨子里就憎恨杠杆,庆幸!
3、投资初体验之疯狂的基金
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我到深圳工作,女友也从珠海投奔而来。很快,没有嫁妆、没有婚房、没有婚礼,我们裸婚了。婚后,怀着对金钱的无比渴望,我们准备把为数不多的一点积蓄投入到基金中去,原因吧主要是周围的人都在谈论基金,那个赚钱效应让人无法拒绝。于是,每天下班回家关起门来研究各种基金排名、查看净值变化、计算又赚了多少亏了多少,就成为了我们的日常。
感悟:
1、我们刚好赶上一个买基的好时候,闭着眼睛买都赚到了钱;我们也恰好遇到了一个投资的坏时期,把市场先生的癫狂误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从而缺少了对资本的敬畏。
2、是机遇还是陷阱,关键在于你是否建立起了自己的能力圈。抓能力圈范围内的机遇,坚决不碰能力圈范围外的诱惑。还没有能力圈?日拱一卒,终会不期而至。
4、投资进阶之股票,韭菜万象
拜癫狂的市场先生所赐,基金上赚了点钱,于是膨胀了,2007年3月19日开通了证券账户,准备在股票市场上大展拳脚。接下来的日常变成了:
(1)、上班时经常偷偷打开软件瞅一眼指数涨跌;
(2)、下班回家后呆坐在电脑前,认真地翻看着几本股票投资秘籍,不时地写写画画,学习波浪理论;
(3)、好不容易休假了,盯着K线瞅了一整天,也没有交易一笔,瞅了个寂寞;
(4)逛股吧和论坛,收集各种小道消息,找今天涨跌的理由:哦,原来是因为这个!
(5)、长期跟踪N多大V对股市的预测,挑选准确率高的加关注;
(6)、关注的大V提到了某个代码,忙不迭地F10查看股东构成,有机构新进就加自选;
(7)、......
所有这一切,都随着10月指数见顶后的持续下跌而戛然而止。当一个个不切实际的梦想被一次次无情地刺破时,就只有选择躺平了。珍惜生命,远离股市,我的生活终于又回归平静了。
感悟:
1、没有了解股和票的本质(详见《价投二》第一篇,第2章),一心只求赚差价,注定会被割韭菜。
2、老唐的投资者画像(详见《价投二》第一篇,第6章)一语点醒梦中人,股市不是游乐场,投资也无须接盘侠,以伴随企业成长为核心,以收获市盈率变化为意外,才能最终收获市场先生的馈赠。
5、房之痛
很早就开始关注房产了,我还在武汉读研,女友在珠海上班时,假期我们就去中山坦洲看过房。当然,看房的主要目的是积累经验,为以后买房做准备,当时是真的一分钱都没有,绝对买不起房的。
2006年毕业4月份到深圳,和两位武汉的同学一起入职,一起合租了一套100来平的三室两厅两卫的楼梯房,月租3000元左右。其中一位室友比较有投资天赋,家里经济状况也比较好,住进来才半年不到,我们才刚开始适应深圳的打工生活,他就开始四处看房了。很快,个把来月吧,买了套80来平的二手电梯房,60来万吧,家里付的首付,室友还房贷。于是,2007年初,我们的合租生活结束,退房时看到房产证原价才7万多,问房东卖不卖,房东说现在市场价要50万哦,我震惊了,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深圳房产的投资价值。
感叹之余,我和老婆搬进了隔壁的城中村,在一室一厅的握手楼里开始了我们美好的婚姻生活,同时也开启了我们漫长的看房之路。接下来一年多时间里,周边的新房二手房我们几乎看了个遍,哪个小区户型咋样价格多少,做了不少功课,但是一直没有动真格下手。表面理由每套房子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毛病:户型差了、小区太旧、学位不够、没有电梯、朝向不好、装修不行、价格贵了……真实原因可能是:大盘涨的时候惦记着股票和基金,不着急出手;大盘跌的时候钱被股票和基金套牢了,舍不得割肉。现在先看先选,等大盘反抽解套了就买,应该是这个时候的小心思。
就这么一路看一路等,时间来到了2008年年中,老婆要临盆了,岳父岳母要过来帮带孩子了,再也拖不下去了,于是改变策略,先租套房子过渡吧。
决定了要租房,我倒表现出了几分果决。首先排除了城中村,不能委屈了即将出生的孩子。其次要有较大的公共活动场所,岳父岳母从东北过来,人生地不熟,怕他们不习惯。再有就是交通方便,能够兼顾到我在宝安和老婆在福田上班。想好了需求周末骑着破自行车四处游荡,那天傍晚来到了海华社区公园,看到一帮大爷大妈们打球的打球,跳舞的跳舞,弹琴的弹琴,遛娃的遛娃,好不热闹,太有生活气息了!实在是爱了,当即决定,就这里了!
很快在泰安花园租了套三室一厅,安顿下来后女儿出生,随即占据了我们全部的爱与精力,加之房价一直在涨,也就无暇顾及看房了。就这样快乐地生活了一年多,2010年春节刚过,房东突然要卖房,我问什么价,房东说你要买吗?这个房我对外放盘最低72万,你要买的话68万给你。说实话,这套房里装满了初为人父的惊喜与快乐,我心动了。不过老婆不同意买,理由主要有:阳台朝西北晒不到阳光、楼龄老楼层低下暴雨时下水道反水、装修太烂。我不死心,强调这些都是小问题重新装修下就好,并且去楼下中介问了,这套房子市场价75左右,即使看不上,68万买来转出去也值啊!老婆不松口,岳父岳母不表态,我急了,说:这套不买,三年内不要催我买房了!老婆认可,我无奈,遂放弃。
没想到一语中的,那套房子很快70多万成交了,新业主重新装修后挂盘85万出售,我们又去看了那房子,十分惊艳,原来的小毛病都不复存在了,后悔不已。随后深圳房价一路走高,我们彻底在深圳买不起房了。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买房安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与急迫。急病乱投医,深圳买不起了,打着旅游的幌子,去珠海和武汉看了一圈房……
好在最终理智战胜了冲动,我们选择了还是继续在深圳打拼。
感悟:
1、生活第一,投资第二。之所以一直没买房,主要还是因为过于看重房产的投资属性,而忽略了其更为根本的居住属性。投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生活不只有投资。这么些年,因为没有自己的房子,生活上的各种将就,夫妻间的各种埋怨,孩子童年的各种遗憾,是再多的钱也换不回来了的。
2、“不瞅傻子,瞅地”,需要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抽丝剥茧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买房子的首要目的是什么?为了有个家?为了孩子上学?为了保值升值?亦或兼而有之?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这个首要目的是不同的,也就是要瞅的“地”不同。热恋中的情侣、刚结婚的小夫妻更需要的是一个家的感觉,有小孩了关注的重点可能就是好的学位,这个时候,不想割肉、预期房价会跌、户型不好、装修不行等等这些理由都可以看作是“傻子”,过于关注傻子而忘了瞅地,正是我错过了最佳的买房时期的根本原因。
6、投资自己
意识到短期内买不起房,也离不开深圳后,有点躺平了,不去想也不关注房市与股市,放假了就带着小朋友穷游,到深圳各个公园瞎晃悠。这样颓废的日子终结于一次调侃,和老家亲人电话后得知,妹夫当上乡供电所副所长了,老婆开玩笑到:不管怎么说,副所长也算一个“长”了,你什么时候也能混一个“长”当当啊?哦不对,你也是一个“长”,家长!哈哈哈!!!
这句“家长”深深触动了我,确实不能再这样颓废下去了,股票指望不上、房子力所不及,唯有从职业发展上找突破口了。分析了我从事的电源行业,软件和硬件是核心,结构设计只是辅助部门,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前景。作为武汉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硕士毕业生,画了三年机壳,我也确实倦了,心有不甘。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转行搞硬件,死马当活马医,即使不成功,至少也努力了,至少做了自己喜欢的事。
忐忑不安地发出了内部转岗申请,第二天经理就找谈话,开门见山第一句话就是:“结构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的专业差异性太大了,我们公司还没有过跨度这么大的内部转岗先例,但也不是不能尝试。”凭借着过往三年优秀的绩效表现,和义无反顾的决心,我得偿所愿。当然,代价也是不小。首先,例行的职级调整暂缓,到手的加薪没了;其次,从一个受人尊敬的资深结构工程师,到一个听人使唤的硬件老学徒,心理上的落差尤其之大;再就是,年底的绩效好不了哪去的啦,呜呜呜。
可能因为兴趣就是最好的动力,转岗一年过得非常充实,每天拼命吸收新的知识,其他都无欲无求,又找回了刚工作那会拼命加班发奋学习的激情了。负责的几个案子,也都完成得非常出色。人生有时就是这么奇妙与无语,直接领导内调去其他部门了,竟然提名我接任。当初在结构部门一直心心念求之而不得的东西,转到硬件部门却得来全不费工夫!突然间,我的职业生涯像开挂了似的,升职、加薪、当领导、接项目、猎头挖……
感悟:
1、的确,“年轻人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想尽办法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是最高效的投资策略。
2、从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我们要耐得住寂寞坚持下去,一旦达到临界点产生裂变,收益会超出想象。
3、职场的“地”,是核心部门的核心能力。对于新手,从某种意义上说,职称、绩效、工资、奖金、加班、福利都是干扰我们的“傻子”,只有心无旁骛地瞅准“地”,才能最终收获投资自己而结出的丰硕果实。很庆幸自己在迷茫时的无奈之举,竟恰巧契合了“不瞅傻子,瞅地”的核心思想,如今悟透了其中的道理,顿感欣欣然。
7、跳槽、创业、买房、二套、二胎
人生一旦开挂,幸运总会接踵而至。在硬件部门刚坐稳小领导,华为的工作邀约就来了。回想一年多前最无助时投过华为的简历,面试第一关就被无情鄙视,才促使了我下定决心转行,现在却是部门领导直接邀请喝咖啡,相谈甚欢,不经感慨以前自己是多么的幼稚。更大的平台,更高的收入,更喜欢的职位(承诺从事电源前沿技术研究工作,我十分期待),似乎没有拒绝的理由。就在这个时候,又一个机会出现了。有客户找公司付费开发一款定制电源,公司嫌技术风险太大、开发费用太少不愿意接。由于前期技术评估主要是我负责和客户沟通的,很清楚客户的开发意愿还是非常强烈的,我们公司不愿做,就会尝试去找其他公司做。这时,一个念头闪现出来:要不,我把这个单接下来自己单干?
两个机会摆在眼前,稍微有点理智也会选择华为,单干的风险实在是太高了。先不论能否说服客户签下来单,这么大的开发任务,公司都觉得难度风险太大,我一个半路出家的半吊子硬件工程师如何能够搞定所有?于是2011年初,正式跳槽入职华为。
事与愿违,到华为后说是组织架构调整,那个前沿技术研究的部门没了(后来了解到其实是招聘时的套路),被分配到产品开发部,测了三个月温升,我不干了。选择跳槽到华为,最主要就是因为觉得那个前沿技术研究我比较感兴趣,适合我的性格。如果还是做产品开发,我在老东家正干得如鱼得水,为什么要跳槽呢?最看重的东西没有了,还有继续待下去的理由么?于是试用期都没结束,果决地再次离职,孤注一掷全力以仆自己单干去了。
创业的困难与艰辛就不表了,记得有一段时间调试天天炸机,我神经紧张听不得大的响声,回家老婆切菜都不敢剁,只能轻轻割!经过一年多的煎熬,产品终于趋于稳定,我嘱咐老婆马上去看房,款到了就下定。老婆还是不紧不慢,挑挑拣拣,我看不下去,抽空在网上搜了下,发现一个各方面都满足需求的,还是骑着那辆破自行车就过去看房了。80平小三房,赠送面积多,户型方正,位置绝佳,一看就满意,第二次就带着老婆小丫头一起去看,也满意,差不多就准备定了。这时,带老婆看房的中介急了,强推另一套总价差不多的,老婆犹豫了,要买那套。我过去到房间里转了一圈就出来了,大社区,但只能做两房,房间出阳台,厨房还是暗房,不考虑。但老婆还是要选那套,为避免节外生枝,我耍了个小心眼(租的房子客厅没空调,每次吃饭都热得满头大汗,丫头看房第一件事就是找空调,看到有4个空调高兴得不得了。然后我偷偷告诉她,妈妈看的那个房子只有3个空调,不好🤭),说那就让丫头选吧,丫头喜欢哪套就买哪套。自然,丫头选了我看中的这套,然后,我们就平静地把合同签了。房产证下来那天,正好是我32岁生日,天意使然啊。
有些事,经历过,就会变得简单多了。三年后,手里又有了点钱,不想躺在银行贬值,无意中听说一个楼盘还不错,十一假期去附近公园玩就顺路拐过去看了看。说来奇怪,走进小区,顿时觉得非常舒服,看完户型,和老婆对视了一眼:“买吧!”我说。“目的?”老婆问。“自住。”我回。“那就选大的。”老婆答。就这样,一个假期把二套搞定了。
刚签完合同,突然查出意外有了二胎了。老婆有点犹豫生不生,必定二胎罚款要一大笔钱,以后落户上学都是大麻烦。我知道了十分兴奋:生,必须得生!刚买好房就来了,明摆着是上天的恩赐嘛!
还有更神奇的事,几天之后,2015年10月30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全面开放二胎……
感悟:
1、一旦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工作一般都会主动找上门来。如果你还需要出去找工作,说明在现在的位置上还做得不够优秀,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圈吧。职场这样投资亦是如此:当我们具备了足够的分析能力,能够清晰而准确去地去瞅一块块“地”,不需要我们花费过多精力去刻意寻找,好的投资标的自然就出现在了我们眼前,就如老唐逮住陕妹一样,看似漫不经心却又顺理成章。
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不确信敢不敢从华为离职单干。现在回头看来,正是因为当初坚定地瞅“地”(工作不单单只是为了获得一份报酬,更应该是自己兴趣爱好的拓展),才激发了自己无限的潜力,干成了一点点自己喜欢的事。
3、生命的乐趣更多的在于体验过程,而不是最终获得的成果。我很享受这段从无到有的经历,虽然曾经很迷茫、很痛苦、很绝望,但过程中一点点的改善、进步、突破,都会给自己带来无与伦比的愉悦和成就感,当目标最终达成时,反而很平静。我想投资也大抵如此吧,过程必然充满波折,若能在起起伏伏中感受到乐趣,自然就能平静面对最终的收获。
8、偶遇老唐,进门夹头
我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工作如果平淡无奇没有挑战,就会觉得无趣。我也不是一个有远大梦想的人,扩张、融资、上市这些,没有半点兴趣。于是当计划中的产品都开发完了,我就无所事事了,开始思考后半生如何打发。想折腾的事情有很多,但折腾什么东西都需要钱,那干什么能够让我持续有钱有时间瞎折腾呢?我还是一个极不情愿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社恐,这又极大地限制了可选范围。无意把企业做大,不敢去上班,厌倦重复性的工作,还有什么能持续挣钱?显然,投资是最容易能想到的。
然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0708年的经历让我对股市充满了敬畏。跌跌不休后选择了彻底躺平,好多年都不打开软件,以至于登录密码都忘了。后面忙于创业,也没多少钱,就更懒得管了。十多年过去了,想起了股票和基金里还有点钱,颇费周折找回了密码,登录进去仔细清点了当初的折腾记录,一算总账,嚯,竟然还都有两倍的收益!于是再次尝试股票投资,当然还是不得要领,主要听几个从事证券的朋友送福利这种。
应该是2020年初吧,无意间看到一个好久不见的高中同学发朋友圈感谢老唐,好奇心驱使我点进去看了看,一篇老唐的周记,快速地浏览了一遍,没发现有什么太特别的嘛,估计就是一个荐股的大V,遂离开。
好多天以后,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的触发,突然觉得那天同学推荐的那个大V说的什么东西好像还有点意思,想再看看,于是找到同学的微信,点朋友圈进去,关注了唐书房。这一关注可了不得,发现了新大陆,太多宝贝了,一口气看了几个小时,还不过瘾,马上下单老唐全套书籍。接下来的日子就十分简单和充实,如饥食渴地刷起了《巴芒》和《价投》,刷完了书刷书房旧文,打印了《唐朝文集》全套5836页,是疫情封控期间不可多得的精神粮食。
老唐吸引我的关键,在于能将一个抽象的投资行为,抽丝剥茧大卸八块,分别深入分析逐个击破,娓娓道来最后还能做到逻辑自洽,这对于一个理工男十分受用。
唐门一入深似海,从此其他皆路人。
9、越行越远,心静如水
经过大半年唐书房的观察、学习与熏陶,2022年伊始,我的价投之路正式开启。不用盯盘,不听小道消息,涨了不会喜笑颜开,跌了不会撕心裂肺,一切还都是那么平静。
感谢老婆的全力支持,我说要学习投资,她就筹钱交给我,没有一句多余的质疑,完全的信任!
经常看到有唐粉提问,家人不理解不支持价投好苦恼,老唐答曰那是因为你没有证明过你真的行,对此我深有感触。
最近大跌,估计几天跌的钱比这么多年我们打工赚的加起来都多。不过我好多天没打开账户了,老婆也没有过问过一句跌了多少,一切都好像是没有发生过什么似的,也确实没有发生过什么。
二、“不瞅傻子,瞅地”悟出的人生哲学
在唐书房,我不单单学习到了投资方法,更重要的是,还悟出了一些人生哲学,必将深刻影响到我接下来的人生轨迹。
1、生活的目的在于收获更多的快乐
农村出来的孩子一般都具备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优良品质,我们家也不例外。于是,如下情形司空见惯:
(1)超市最近什么菜打特价,我们家餐桌上就会连续好几天这个菜不断;
(2)“姥姥,我想喝酸奶。” “等几天,星期四特价姥姥买。”
(3)“妈妈,我想要这套乐高。” “妈妈先加购物车,等双11做活动了给你买。”
(4)吃饭满头大汗,“好热啊,开空调吧?” “到阳台去吃吧,那里有风。”
(5)“猜猜这个黄瓜多少钱一斤?” “3块?” “1块8!我走了5个超市,大江豪2块5,XXX2块2......最后到了XXX,正在打特价1块8,赶紧买了2斤。”
(6)“滑板车坏了,扔了吧。” “败家子,修修还可以用。”
深入学习了唐书房的文章后,深深被老唐睿智而洒脱的生活理念所折服。反思自己,生活中有太多的将就了。饭不好吃,将就着吃吧;房子旧了,将就着住吧;东西坏了,将就着用吧。总结一句话就是,生活不如意了,将就着过吧!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态度!
那我们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积累财富?为了长命百岁?为了下一代不用那么辛苦?
为了将来能够过得更开心,用现在确定的不开心,来换取将来可能的开心,这就是将就式生活态度。难道我们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够过得开心?
生活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多地享受过程中的乐趣,与其寄希望于飘渺的将来,不如把握当下。
生活就像是在种地,种地的目的在于收获更多的快乐。然而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受到各种傻子的影响,而忘记了去“瞅”地。想通了这一点,马上行动起来:
(1)把房子彻底重新装修,自己亲自设计亲自选材,开放式厨房、双卫生间必须的,洗碗机、拖地机、智能马桶、电动窗帘、中央空调、指纹锁都安排上,冰箱要大,柜子要多,床垫要舒服,沙发要软......
(2)岳母帮我们带孩子,岳父帮小姨子带孩子,已经分开好多年了。俗话说老伴老伴,就是老了有伴,我们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不能让他们再分开了。于是安排岳母回东北与岳父团聚了,并且告知随时可以来深圳生活,但是来的话也要岳父岳母一起过来。
(3)学习特色小吃做法,亲自早起做早餐,7天不重样,改善孩子们的餐桌体验。
(4)有想吃的想要的,尽量都马上下单,不纠结浪费时间,即刻收获快乐。
(5)不定期出去搓一顿/做一端好的,制造一些小期待和小惊喜。
现在我们家,生活的幸福感提升不少。
2、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而不是成绩
说到教育,我一直提倡快乐学习,所以两个孩子从小到大基本没有上过课外辅导班。当然,除了教育理念的原因,还有一点是因为我对自己的辅导能力过于自信。我承认,父亲对自己的孩子无法做到老师对学生一样心平气和,爱之深恨之切,恨铁不成钢的愤怒经常让我失去理智,对孩子发火甚至动手。每次发火后我也反思,提醒下次不要这样,但孩子总能用更加无法忍受错误激怒你,无限循环。目前的成果呢,前列,但不拔尖,属于那种上可以进前10,下可以落到100的不稳定份子,所以更加焦虑。
学习了老唐“不瞅傻子,瞅地”的投资思想后,我就在想,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我是不是瞅错了“地”?虽然我一直和孩子说“我更关心的是你们真的懂了没有,而不是分数”,但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我试着回忆:
(1)孩子考高分了我会奖励,考低分了会不高兴,让各种分析原因。
(2)比较关注作业评分,孩子做完作业后先给我检查,错的订正后第二天再上交,这样自然评分就较高。
(3)非常关心考试排名,各种对比分析。
(4)做过的题还错,会非常生气甚至发火。
好像发现了问题所在:表面上我说不在乎成绩,实际上表现出来的却是对成绩的极度关注与在乎;表面上我说更关心真的懂了没有,做过的题再错不正说明还没懂么,这个时候不正需要耐心的引导与分析么,我却生气和发火,这不是表里不一是什么!
如果学习也是种地,那结出的果实应该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而不是分数!
看到了问题的症结,马上改进:不再提前给孩子检查作业,而是指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不强调又丢了多少分,而是分析哪些知识点没掌握好;不讨论排名,而是总结得失经验。
刚刚,孩子差几分没有评上上周的"德育之星",错失了一杯奶茶的奖励,估计回家了会非常郁闷。以前,我可能会说:早干嘛去了,差了几分吧!待会,我准备说:差几分就能得奖了,有进步,奖励杯奶茶吧。
3、获取工作过程中快乐与成就感
最近因为疫情和地产调控等方面的原因,公司的生意不好做,下一步往哪个方向走,如何破局,完全没有头绪。有过一丝念头:关了算了。但转念一想:关了就准备不再工作了吗?肯定不会的,因为我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既然还是要工作,那会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呢?于是促使我思考了一遍工作的意义。
工作就是为了赚钱,我曾经也一直这样认为。初入职场为了生计而打拼自不用说,自己单干当老板其实也主要是为了钱在奋斗,若要问我对从事的电源事业有多热爱,还真的没有多少。当我们没有选择的能力时,只能被迫地去爱上所从事的工作,以期赚取更多的收益,绝大部分人的工作状态皆是如此。
那假设我们有了选择的能力,根本不在乎工作所得的报酬,又会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呢?静下心来想了一会,对我来说应该是能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的工作。
公司现在从事的业务能收获到快乐和成就感吗?不能!以前为了生存,为了赚钱,开发了一些自己都不认可的产品,服务了一些再也不愿合作客户 。在这些交易中,虽然赚到了钱,但没有得到快乐和成就感,反而收获了质疑、批判甚至谩骂。那怎么办?很简单,不瞅傻子瞅“地”,把那些不能收获快乐和成就感的业务和客户砍掉,再去寻找一些新的能够收获快乐和成就感的业务和客户,OVER!
工作也像是在种地,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地里长出来的是快乐与成就感,而不是“利润”、“规模”、“品牌”等等。瞅准自己的“地”,接下来,我的工作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