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问来了,品牌到底该不该做圈层营销?(上)| 专题系列之二

青年志 青年志PRO 2022-01-19

欢迎大家分享本图至朋友圈~


“尖子生代考式”的圈层营销难以为继

圈层营销成为炙手可热的营销概念后,品牌想跟上年轻人步伐,但往往对文化圈层疏于系统了解,因此常会陷入努力而不得其法的困境。最常见的做法是让“尖子生代考”—— 瞄准一些正在冉冉升起,刚走进主流视野的文化圈层进行合作。比如在 2017 年《中国有嘻哈第一季》结束后, Rapper 们从有名次的到 Underground 的,都纷纷被各大品牌薅去“来,Rap一首品牌歌”或是“烦请进行产品 A 和 B 的 battle 大赛”,但被年轻人真心喜欢和记住的属实难寻。还有些品牌则试图掌握“Z世代的财富密码——ACGN”,和各大 IP 拉帮结伙,季季换新,期待把角色印上产品就能“乱花渐欲迷晕老二次元”,却也并未能与年轻消费者建立深度联结。

这些现象背后,暴露的是操盘手对圈层营销缺乏“品牌适配性”的思考:品牌的发展阶段是否适合圈层营销?期待获得什么价值?是否匹配品类和目标群体?


这是青年志圈层营销专题系列的第二篇文章。在上一篇《让人让品牌又爱又恨的“圈层营销” | 专题系列之一》中,我们厘清了圈层营销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圈层的定义和价值,并初步展示了今天中国青年文化的圈层全景图。


接下来我们想从更实操的角度聊聊,在正确理解圈层和圈层营销概念的基础上,品牌如果想要“圈地造楼”,“地段”选在哪儿,“地基”怎么打——圈层营销的适用标准到底是什么?我们将用三篇文章的篇幅来探讨。

专题系列之二(本文):品牌圈层营销“该不该”(上)

  • 我该圈地造楼吗:我的品牌是谁?从哪儿来?

  • 品牌自身评估:如何判断我的品牌现在适不适合做圈层营销?如果做,可以为我带来什么独特价值?


专题系列之三:品牌圈层营销“该不该”(下)

  • 如何选地段:我要进到哪个圈层去?

  • 文化圈层评估:怎么样才能看出一个圈层是不是有潜力?和我的品牌是否契合?


专题系列之四:品牌圈层营销“行不行”?

  • 如何打地基:有什么防塌房指南?

  • 圈层营销的实践原则与方法是什么?

 

圈层选择焦虑之前先等一下:我的品牌到底是否适用圈层营销?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圈层营销不是品牌获得年轻人喜爱的万金油,更不是“速粉来买”的灵丹妙药。
 
上一篇我们说到,面对以深度的“文化身份”认知发展自我和社交的个体消费者,今天的圈层营销,实际上是“文化圈层营销”“圈层”在过去,顶多意味着对人群特性的精准勾勒,但在今天,“圈层”融入“文化”视角后,品牌甚至可以调用或嵌入圈层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机制,真正融入圈层人群,并从助力圈层文化中获得商业利益。
 
这意味着,圈层营销的独特价值,在于与消费者产生真正的深度联结,而非销量数字的原地起飞或是让品牌在年轻人中横空破圈。品牌要思考自身所处情景,慎重选择是否要做圈层营销。
 
我们分享3个最重要的自身评估指标: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品牌核心竞争力,与品牌要达成的营销目标;期待能帮助各位操盘手思考圈层营销是否可以“为我所用”。

评估指标1:品牌发展阶段

自始绑定特定圈层是柄双刃剑
当品牌已经度过从 0 到 1 的“产品驱动”阶段,在消费者心中有较清晰的品牌认知时,就可以考虑圈层营销了。

大多数新兴品类和国产品牌都处于"从 0 到 1 "这一阶段。国内新兴品牌在初期通常主打“爆品逻辑”,通过好物建立品牌认知(例如完美日记的“十二色动物眼影盘”,王饱饱的“酸奶麦片”等),关键目标是传递产品的功能优势与品质表现,对消费者进行品类教育,并吸引他们采用该品牌的更多产品。
 
如果你的品牌或产品,事实上并不是只适用于某一特定圈层用户的使用场景,那么我们建议你,不要在起步阶段就与圈层文化进行深度绑定,因为如此一来品牌容易沦为圈层的周边,稀释掉自身形象的建立。想象一下,一个代餐粉品牌为了“力出一孔”从一开始就主攻街头运动群体,为了获得圈层的认可,必不可少的产品教育也会围绕圈层展开。那么,非本圈层的广大消费者(往往才是真正的目标消费者群体)完全有理由疑惑“这个品牌的产品是给我这样的人用的吗,和我有关吗?”,然后走开。
 
但也有特例,当新兴品牌本身就明确扎根和服务于某一文化及其群体,有强圈层属性,则能早一天算一天地采用圈层营销为佳(如泡泡玛特之于潮玩圈,诞生于汉服文化的改良汉服品牌“十三余”)。此时,不仅仅有品牌价值,也恰恰是助力产品营销。泡泡玛特举办的国际潮流玩具展,就是在发展自身品牌的同时,让更多消费者了解潮玩,助力圈层的发展壮大。

一言以蔽之,任何时候品牌在相关圈层埋点、建立人脉、时不时搞点儿事情都无伤大雅,但通常情况下我们更建议品牌进入成熟期再系统地考虑圈层营销,而不是一开始就深度绑定在某一圈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20泡泡玛特国际潮流玩具展 © 泡泡玛特微博


评估指标 2:品牌核心竞争力

圈层营销是建立清晰品牌形象的“分舞台” 
圈层营销对于品牌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在于当所处品类的品牌差异化非常难实现时,圈层营销可以为品牌找到一个建立清晰形象的区隔性舞台。


每个品牌都会问自己,什么是“我”的核心竞争力,什么让“我”区隔于竞品?这个问题在本文暂不展开,但我们不妨用“竞争力”这个维度评估圈层营销是否适用于某品牌。
 
很多品牌打动并转化消费者的点,并不在于它们能带来特殊的情感价值或身份价值,而是拥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如戴森)或价格优势(如拼多多)。此时圈层营销可能可以“锦上添花”,但并无必要,不仅价值不突出,还可能有因为“不懂文化”而产生反噬风险。当品牌所处品类是一片竞争红海(如手机品类,价值主张从科技改变生活到美好生活记录,说不出什么新花样)或是品类门槛较低(如酒水饮料品类,品牌纷纷都可跨界做,从高端到日常总有一款适合你),此时,圈层营销可以被视为一种彰显差异化的竞争突围新思路。
 
比如雪花啤酒勇闯天涯superX,自2018年以来独家冠名《热血街舞团》、《这!就是街舞2》,《这!就是街舞3》等系列节目,通过与街舞圈的深度绑定,迅速打开在年轻人中的知名度。而街舞圈挑战自我,不断精进的精神内核,也帮助品牌立住了“生而无畏”的价值主张。
 
© 网络


评估指标 3:品牌营销目标

圈层营销有所能,有所不能

圈层营销的核心能力是能帮助品牌传递理念,建立消费者黏性;追求相关性、多快好省、触达和速度的品牌营销不必也不该采用圈层营销作为核心营销手段。


圈层营销是一种相对“精耕细作”的营销手段,效果好的前提是品牌懂文化,做得用心,做得真诚,做得合时宜。
 

所以,我们要破除圈层营销的第一个迷思,是“做圈层营销了,年轻人就会蜂拥而至”。真正的圈层消费者对文章开篇提到的种种“走捷径式”合作拥有较高的辨别力,对于任何“炒销量”和“借圈层之名”的操作高度敏感,甚至可谓多疑。如果品牌的营销目标,主要是实现触达的规模化效应,或当对直接转化率有高要求时,圈层营销一定不是最高投入产出比的做法——但饭圈营销除外。

 

要破除的另一个迷思,就是“圈层营销可以帮助品牌在年轻人群体中快速破圈”。事实上,圈层身份只是年轻人文化身份标签的一种,即便是泛二次元、嘻哈等相对走向主流化的圈层,也很难达到让年轻大众都关注、都喜欢。这种迷思的内在逻辑,是操盘手依旧期待品牌靠“动能”——流量、销量、触达实现增长,而非势能驱动。这同样与圈层营销耕耘深度、粘性的本质是相违背的。


 

文化圈层营销 = 饭圈营销 = 快速破圈?这可不一定!

饭圈营销暂时不在本次“文化圈层营销”讨论中覆盖。

品牌通常只注意到明星偶像自带的流量价值,而常常忽视其相对隐性的文化身份价值。饭圈之于品牌最诱人的地方是流量快速变现的价值,所以品牌通常以流量逻辑评估饭圈营销,操作逻辑也聚焦在引流后如何高效把打投力转化为购买力。

但饭圈也是文化圈层,品牌如何与粉丝建立良性的深度联结,如何按照文化生产系统的逻辑深度理解饭圈,调动粉丝创作力、自传播力,最终服务于品牌和明星的共益,其实是最值得研究、但一直被边缘化的问题。品牌只关注流量价值这单一维度的后果是,流量成本水涨船高,最终变成品牌自己饮鸩止渴(当然,很多营销人的心态是“打好这份工”,预算又不是从自己腰包里掏出来的,谁在乎流量贵不贵,老板开心就好)。

如何善用粉丝的力量,我们将在未来进行专文探讨。
 
总而言之,圈层营销主要用于帮助,即将或已经进入成熟期的品牌强化辨识度、建立深度持久联结。这些价值,当品牌本身具有文化基因,或是处在更强调文化身份和情感联结的品类中时,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我们讨论完品牌面对圈层营销时的前置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该圈地造楼吗”,确认了一个品牌确实具备展开圈层营销的条件,我们就要进一步深入到“如何选地段:我要进到哪个圈层去”的话题。
 
敬请期待青年志圈层营销专题系列之三:品牌圈层营销“该不该”(下)——文化圈层评估。我们一起来探讨,怎么样才能看出一个圈层是不是有潜力?和我的品牌是否契合?如何从众多圈层中识别出符合品牌战略目标的圈层?
 
下周见。

▼  ▼  ▼  ▼  ▼   ▼  ▼  ▼  ▼
圈层营销线下沙龙,七月初等你!

读了那么多书,你或许还想和和文化专家们一起走进圈层?和操盘手们一起聊聊难处?


青年志将联合我们的首席圈层伙伴,专注年轻化的品牌增长赋能和孵化公司——赞意,重磅推出圈层营销线下沙龙!约7月初落地北京和上海,请关注公众号【青年志PRO】获得更多信息。

 青年志 PRO 
以文化式视角,深挖年轻人洞察,
追踪预判趋势,全方位支持品牌的文化式创新。
点个“在看”,关注我们,设为星标
更多需求,请移步
查看更多案例,关注公众号回复:案例
如有商务合作,关注公众号回复:合作
了解趋势造浪营社群,关注公众号回复:造浪营
如有转载需求,请发送到邮箱:tianci.han@chinayouthology.com
你可能还想看

让品牌又爱又恨的“圈层营销” | 专题系列之一


娱乐零售难在哪儿?


Z 世代时尚密码难破译?


什么样的品牌有魅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