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你最穷的时候,最不该做什么事?

一亩三分地用户 一亩三分地海外投资 2022-04-17
作者@zcf19940213
发布在一亩三分地

欢迎大家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到原帖与作者交流讨论哦!

“Be fearful when others are greedy and greedy when others are fearful.”

—— WB

引用老巴的名言并不是为了提倡反向操作,试图抄底逃顶。相反,这句被重复了千百遍的话本身没有任何实操性 —— 暴跌几成是恐惧,飞涨多少算贪婪。

这句话更大的意义在于揭示了股市里的个体是情绪化的,市场并不完全有效,因此股价在短期的非理性波动完全在情理之中。

炒股,多半炒的是心态。为了尽量不被股市的大风大浪甩掉,作为一颗想要抗割的韭菜,了解人自身的非理性就非常有必要。

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没有如下类似体验:

1.持有一支股票,可惜没过多少天就开始跌,但因为相信手中股票的价值,越跌越买,不断补仓,最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2.前期操作亏了一小笔钱,使得重回水上的目标变得非常明确,开始不像以前那么谨小慎微,操作了一些明显风险更大的个股、ETF甚至期权,最后反而越亏越多;

3.最近手里的股票涨了不少,但心想要知足,不要让到手的盈利回吐;然而,卖出的股票不断创新高,经历了连续踏空的煎熬后,又重新建仓;

4.同样是 3000 块,浮亏时要比浮盈时难受多了;

5.经历多次买在高点,卖在低点后开始认为自己是反指,不敢再操作;

6.通过某次做空大盘赚了不少,之后一直想的是大盘什么时候能跌,好再赚一笔;

7.听说朋友的朋友最近炒股靠几万本金赚了好几十万,同样是背景差不多的码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8.对股市里每日几千的波动习以为常,但付起外卖小费时还在考虑是不是给太多了;

9.凭借几次成功的预测,自信心爆棚,各种骚操作,比如短期炒一支股票但完全不设止损;

10.看多/看空走势,同时结合不少分析文章和视频,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加强。被打脸后回顾这些资料时,发现自己选择性地忽略了资料里的反向观点;

11.本来看多某支股票,但是身边的朋友普遍不看好,观点开始动摇;

12.对绩优股的认识主要在大热门的 FAAMG 上,不太了解其他业绩增速更快的公司;

13.当时有预感3月底可以抄底,就是没行动,不然现在账户已经 3X 了。

如果上述情况你遇到过不少,甚至于感同身受,这说明行为经济学的巨佬们把人性总结得实在太到位了

行为经济学可能对于有些朋友比较陌生,但是《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你绝对听过。该书作者丹尼尔·卡尼曼作为一名心理学家,通过将心理学和经济学结合的前景理论获得了02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行为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样在这个领域的大佬还有罗伯特·席勒,理查德·塞勒等等。

对经济学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理性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前提,有效市场理论同样建立于此: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在透明和充分竞争的市场下,任何信息都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在股价里。

与之对应,结合了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的行为经济学不认为市场是完全有效的;相反,由于市场里充斥着投资者的非理性,他们认为股价偏离价值的情况时有发生。

行为经济学家们对人们常见的心理学效应和此类效应对人们在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度的归纳和总结。至于上述例子背后的行为偏差,让我来给大家一一介绍。

持有一支股票,可惜没过多少天就开始跌,但因为相信手中股票的价值,越跌越买,不断补仓,最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禀赋效应:当人拥有一项资产后,对其价值评估要高于没有拥有它的时候。

前期操作亏了一小笔钱,使得重回水上的目标变得非常明确,开始不像以前那么谨小慎微,操作了一些明显风险更大的个股、ETF甚至期权,最后反而越亏越多。

锚定效应:人会不自觉地为自己设定一个锚点,并且给予它过度的重视。

反射效应:人在亏损状态下倾向于采用风险更大的策略,比如在德扑中水下的玩家 all in 的可能性更大。

最近手里的股票涨了不少,但心想要知足,不要让到手的盈利回吐;然而,卖出的股票不断创新高,经历了连续踏空的煎熬后,又重新建仓。

损失厌恶:人对损失比盈利更加敏感,失去的永远是最珍贵的。 确定效应:人在盈利状态下倾向于更保守的策略。

同样是 3000 块,浮亏时要比浮盈时难受多了。

损失厌恶:同上。

经历多次买在高点,卖在低点后开始认为自己是反指,不敢再操作。

确认偏差:人会选择性地回忆和支持观点和念头的案例。

通过某次做空大盘赚了不少,之后一直想的是大盘什么时候能跌,好再赚一笔;

路径依赖:人的决策受制于过去的成功案例,即使环境已经变了。

听说朋友的朋友最近炒股靠几万本金赚了好几十万,同样是背景差不多的码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参考点依赖:人对一件事情的评估往往会通过和周围参考点的比较。比如25万的年薪已经很高,但是周围的人都35万,相比就觉得低了。

对股市里每日几千的波动习以为常,但付起外卖小费时还在考虑是不是给太多了。

心理账户:人会把支出分类到不同的心理账户里,并对每个账户有不同的决策。

凭借几次成功的预测,自信心爆棚,各种骚操作,比如短期炒一支股票但完全不设止损。

过度自信:人常常会高估自己的判断能力,尤其是拥有成功案例后。

看多/看空走势,同时结合不少分析文章和视频,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加强。被打脸后回顾这些资料时,发现自己选择性地忽略了资料里的反向观点。

确认偏差:人会选择性地忽略和自身观点相背的资料和论述。

本来看多某支股票,但是身边的朋友普遍不看好,观点开始动摇。

羊群效应:不多说,大家都懂。

对绩优股的认识主要在大热门的 FAAMG 上,不太了解其他业绩增速更快的公司。

有限注意力: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且会常被引导到曝光最多的地方。

当时有预感3月底可以抄底,就是没行动,不然现在账户已经 3X 了。

后见之明偏误:当人在已经知道结果后,会高估当时的预测能力。

炒股时心态有多重要,无需赘言。希望通过这次的心态篇,大家能了解到一些非理性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在同样的心理学效应下,很多非理性的行为是高度可预测的。

如果你感觉被说中了,那么恭喜你,你是个很正常的人。但是,股市毕竟是反人性的,顺应人性的操作往往要挨割,只有纪律性地克服常见的行为偏差,调整心态,能避的坑就避,已经在坑里了一定要跳坑,这是抗割的第一步。

参考来源及推荐书籍:《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错误”的行为》 理查德·塞勒 《非理性繁荣》罗伯特·希勒

大家如果还有相关的问题和看法,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到一亩三分地讨论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信息来源一亩三分地论坛,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请与一亩三分地联系
欢迎小伙伴们爆料提供新闻线索发送到:1point3acres.ops.1@gmail.com,会加米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