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容错过:深入分析 GPTs 带来的赚钱产品机会

真知浩见 真知浩见
2024-09-14

上周在「聚聚用研圈」的一个活动上分享了一些自己对 GPTs 的商业机会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前边两位老师的精彩分享更多是偏底层逻辑,我这边的分享会更偏应用层。我自己从年初开始研究ChatGPT,主要关注的是两个点:一个是它给个人带来的做产品赚钱的机会一个是它给 B 端带来的机会。所以基本上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会比较关注 GPTs 的商业化机会


另外两位老师的分享内容,可以查看「聚聚用研圈」的这篇文章




GPTs 商业化的成功案例


01

AI 帮个忙是一个早期的套壳工具,可以看到这里面有非常多的工具,里面做了一些分类,像文字写作,面向教育工作者、职场效率这些,可以写周报、写文章,或者优化简历进。可以看右上角有一个“升级会员享八项权益”,这就是一个非常早期的套壳工具,利用工具去做收费。


02

Chatmind是国内首个被收购的原生 AI 应用,给它一个话题,它能够自动化生成简洁清晰的脑图。它是一个中国人做的,后来被X mind给收购了。我们可以看这个应用其实非常简单,它可能在前端做了一些优化,后端其实还是基于大模型的能力,不需要做很多的东西,上线之后很快被收购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商业化的例子。


03

Chatpdf 也是一个很简单的应用,上传一个 PDF 文件,就可以开始跟这个PDF 文件进行对话。比如可以把访谈的文章上传,让它生成总结,或者按照表格的形式生成一个用户旅程图。原始的ChatGPT 会有一个 token 的限制,就是输入的内容的限制会比较多。那 Chatpdf会用分块的方式把 PDF 分成几块,让大模型来处理,最后再来做汇总,其实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现在也是有非常多的成熟的解决方案,比如现在比较火的 RAG 检索生成的方案以及向量数据库。当然现在的 ChatGPT 本身也可以上传 PDF 了,但 Chatpdf 还是有生存的空间,因为它做的比较早,已经满足了一些用户的需求。


04

AI Excel 也叫 formula bot,可以生成Excel 公式、正则表达式、SQL 代码,其实也是大模型直接生成的,后端完全不用做什么。对用户来说他需要做的就是把需求给出去,对开发者来说他要做的其实也就是前端的一些工作。这个应用也是上线没多久就已经月入2万美元了。


05

GPTs hunter是直接跟 GPTs 相关的一个应用。OpenAI 发布 GPTs 以后,并没有发布 GPTs 的应用商店。现在大家发现GPTs 的方法其实还是比较原始,很多人是在 Twitter 上搜。有了这样一个空间,在官方出应用商店之前各种各样的第三方的 store 就出来了,GPTs hunter就是典型的一个 GPTs store。它目前已经有非常多的赞助,可以看到页面上有很多跟 GPT 相关的应用,还有一些 Chrome 的插件。这个其实做起来基础上也不复杂,就是把一些推特上的内容直接扒下来。它现在已经有了 3 万多个 GPTs在里边了。





GPTs的本质




prompt 的高级封装

我们可以发现前面总结的这几个应用稍微会不太一样,但都把它们归结为 GPTs,因为它们都是基于大模型的小应用。那 GPTs 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它本质就是对 prompt 的高级封装, prompt 其实就是对这个大模型的命令。这里面有一些结构化的 prompt,然后利用大模型的各种能力。像 Chatmind、ChatPDF,它们是利用大模型最基础的语言理解能力。Chatmind 是把大模型的产出结构化、可视化,chat Excel是利用大模型的数据分析能力。


但 GPTs 又不仅仅只有 prompt ,它其实是 prompt + 大模型能力 + 私有数据(行业数据+行业know how)。私有数据包含行业数据和行业know how。行业数据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死的数据,行业know how是一个偏流程化的东西。


我以自己创建的“10 万+标题生成器”为例。这是一个创建标题的GPT s。我自己在写公众号的时候,发现起标题非常重要,标题能够吸引用户进来,一个好的标题能够直接决定文章有多大的阅读量。其实 ChatGPT 非常擅长取标题,但是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告诉它一个好的标题是什么样的,它才能根据这个好的标题的特征去生成标题。我在这之前做了一个研究,找了 288 篇10 万+标题的文章,让ChatGPT分析这些标题有什么特征。我首先告诉它一个“6 种说服策略”的框架,让它对这 288 个标题打标签,它们分别属于哪个策略?最终结果是最靠前的是情感,情感里面用的最多的是恐惧,例如“震惊!ChatGPT将代替我们所有人的工作”这样的标题就是用的恐惧。


所以相当于在生成之前,我先通过分析产生一个 know-how,告诉这个know-how这 10 万+标题包含了6 种说服策略,然后用这 6 种说服策略建一个 GPTs,让它按照这 6 种策略给用户生成标题。这就是我怎样利用我自己的私有数据,利用大模型的能力去建 GPTs。



还有一个例子是一个算命的工具,这是一个“八字算命,精准排盘”的GPTs。如果要想生成这样一个 GPT s,需要的肯定是八字命理的行业知识,然后上传这些知识,根据用户的输入的八字给出回答。



所以 GPTs 不仅仅是 prompt,它还需要基于大模型的能力以及私有数据。而把各个 GPTs 区分开的一个核心壁垒,就是私有数据,也是各家自己内部在做的事情。不同的公司的私有数据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也就不一样。




GPTs的商业机会


01toC的轻应用

刚才最开始介绍的几个 GPTs 其实都是 toC 轻应用,利用私有数据创建各种效率化的工具。比如刚才介绍的“10 万+标题生成器”,分享出来之后有了非常多的转发,大家觉得这个东西还挺好用的,尤其是一些自媒体的同学。


toC 的轻应用有一些具体的应用,就是利用行业 know how来创建应用。再举个例子,有个“面试高手”的GPTs应用,能够辅助这个用户去面试。用户把简历传上去,它可以给简历提意见,还可以模拟面试。这里面它需要的是 HR 对筛选简历的理解,或者是需要用研同学对什么是好简历的理解。


以及现在的 character.ai 很火,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玩法,就是建立自己的数字分身。我把自己在互联网上的各种私有数据,微信聊天记录、微博等等都发给它,它就可以模拟我的说话语气,产生基于我这个人知识的各种各样的对问题的回答,这也是利用私有知识去建立这个应用。




02toC社区

toC 社区其实就是一个提供 GPTs 的生产和分发的平台。有的人会觉得这个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 GPTs 官方的 store 应该是推迟发布了,大家会觉得官方的 store 出来之后,第三方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在我的观点来看不是这样的,我们知道除了安卓和苹果的应用商店,各家手机厂商都有自己的应用商店,包括腾讯的应用宝、百度的手机助手,从工具的角度来说它们是有空间的。



toC 工具社区的典型就是各种国产的套壳工具。Poe 是Quora做的一个第三方平台,相当于一个 GPTs store,里面有官方机器人,也有各种各样的热门机器人。它其实也是一个对 prompt 的简单封装。这次 OpenAI 的CEO 被驱逐,可能就是因为在他们的董事会里面有 Quora 的CEO,他可能觉得 GPTs 出来之后会对 poe 有影响,这是之前在推特上很流行的一个猜测。


另外还有 flowGPT,是一个 300 万月活的社区,它不仅使用OpenAI 的大模型,还有其他各种开源的大模型。它其实就是各种prompt,用户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在里面做角色扮演,然后提升效率。并且它在往社区向发展,在做 GPTs 的生产和分发。有了这样的生产和分发之后,创作者就有动力在上面生产内容、回答用户的问题、跟用户沟通,用户能够在里面进行交流。这时候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形成了一个社区,有了用户社交网络的壁垒,就不会轻易的被官方的GPT store给打压了。

03 toB 的解决方案

「通过私有数据、语言理解、多轮对话和少量推理,改造现有 tob流程。」这个是现在各个国产大模型的公司在做的事情,比如智谱AI,上海的 MiniMax,华为的盘古大模型。


toB 的解决方案举两个例子,第一是自动执行重复任务。AI可以帮助简化工作流程,特别在项目管理等SaaS应用中有用。第二是分析数据并预测未来趋势。AI在CRM等SaaS应用中有很高的价值,可以帮助识别销售机会和提高客户留存率。现在有非常多的自动做数据分析的应用,比如微软在Github上面开源了很多自动做数据分析的模块。极客公园之前的一篇文章里说的比较好,引用到这里:「尝试找到这样的 PMF(Product Market Fit,产品市场匹配)后,如果只做这种 To B,其模型能力包含语言理解、多轮对话和少量的推理,这个模型并不需要很大,100 亿到 1000 亿的模型,就相对够了。相应地,需要在几百张卡的基础上,把语言理解、多轮对话做好,并且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再加上 AI Agents,基本上能完成客户在很多场景下的需求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真知浩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