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程前主持活动被怼来看访谈的场域问题
这里说的程前是抖音最近很火的商业访谈领域的网红,不是著名主持人程前。
最近,在冯仑的「2023年风马牛年终秀」活动的一个圆桌里,程前作为主持人,跟三位大佬(冯仑、王石、周鸿祎)对话,却惨遭翻车,轮番被王石和周鸿祎怼了。
看里边的一些对话片段。
三个大佬刚坐定,程前问冯仑,“您接触过我(拍视频),您有什么感觉呀?”
冯仑说,“年轻人活在书里,活在诗里,年纪大的人活在故事里,活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王石,“和90后要谈的,不是我想对他们说什么,而是他们想对我们说什么。我想反问你,你想对我们说什么?”
周鸿祎则问了王石一句“他的问题是什么?”
后边,周鸿祎说,「我不是很喜欢说大词,你刚念小作文的时候我都快睡着了,全是抒情的词,我觉得对创业者,抒情没有意义,而且要从小切口,从微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中间程前打断了周,「你这不是跟我用的一样的词吗?好奇心,憧憬……」。台下哄笑。
周鸿祎明显不耐烦了,直接质问「你非要把这变成大专辩论赛是吗...」
这期间还有很多两位大佬怼程前的画面,不再一一列举。但很显然,程前没有搞清楚这次商业圆桌的场域中,自己的位置。
所谓的访谈的场域,其实就是主持人跟受访者的关系,是平等的沟通与交流,还是下对上的寻求信息,抑或上对下的问询信息。
同时,你们事前对访谈内容是否有过沟通;嘉宾接受访谈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钱(用研访谈的用户基本上是这个目的),还是为了名声(大部分商业访谈的目的);访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某人发声,还是获取信息就行,都会影响现场的访谈氛围,影响受访者和观众的感受。
专业性的访谈有非常多,典型的类型比如记者的访谈,商业访谈/圆桌,以及用研的访谈。
这里边最简单的就是用研的访谈, 因为用户来参加访谈,其实都是拿钱办事,在这个访谈中,主持人是绝对的控制者,你当然可以使用各种技巧来让用户感觉到舒服,愿意说出来自己的真实想法,但如果用户不配合,你也可以不哄着用户,大不了换一个用户就是了。
最难的就是程前这种对商业大佬的公开访谈。因为这些活动一般都是公开的直播,非常考验现场人主持人和受访者的反应,一些受访者也愿意在现场抛一些金句,或者惊世骇俗之谈,这本就是商业访谈的看点之一。
而记者的访谈则介于两者之间,因为这些访谈一般都是录播或者非公开,事前可以跟受访人商量访谈内容,事后也可以做剪辑。而且记者的访谈其实是最不需要考虑受访人感受的,因为这样一些问题就完全不能问,那访谈也就完全提供不了有价值的信息。所以很多这样的访谈节目,主持人要用自己的冒犯,或者故意降低姿态问出傻问题,来让嘉宾说出他想要的东西。典型的如鲁豫有约。
而程前这次翻车,明显是搞错了自己在这场访谈中与嘉宾的关系。错把之前的短视频访谈中有点上对下的访谈姿态,拿到了这场公开的圆桌中,结果大佬们感到了冒犯,对他的问题就不买账了,开始怼他。
短视频呈现出来的访谈场域,是精心设计过的,拍摄前有脚本可以设计成自己想要的流程,拍摄后可以剪辑成任何自己想要的内容,来去影响用户的观感。
这种场域下的成功给了程前空前的自信心,而完全没有察觉在转换场域之后,他和受访者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
通过对商业访谈、记者访谈的场域动力的一些分析,可以让我们对用户研究访谈的关系流动有更深的了解,也能在面对不同的用户时,加以转换。
例如,在一些典型的用户需求访谈中,我们和用户就是平等的关系,正常对话就好。
但是在一些类似专家访谈的场域中,我们就需要放低姿态,提前做好功课,以一种请教的姿态来获取信息。
重点是拿到我们想要的东西,而不是和用户去争对错,在程前这里就是不要在做主持人的时候无谓地做自我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