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筑桥启示录:七年的坚持,一场“走对了”的教育冒险!

白滔滔 童书妈妈三川玲
2024-10-17

一所身体力行地敢于“教育冒险”的学校。它的未来会怎么样?

2023年2月,我相信,中国人都不会忘记那个时间节点。

我和三川,来到空无一人的筑桥小学,疲惫的郑校长和我们坐在空荡荡的教师休息区。那一刻,她是小飞机(郑校长的笔名),还是一位四个孩子的母亲。我们聊起了彼此这一段的生活、工作、理想、教育、人生、生死,氛围有些悲壮,我和三川都红了眼圈。

但是,当我们一步一步地走在筑桥的校园里,一间接一间去看教室;看到走廊里的那些展示,看到孩子们写的那些话语;伴随着郑校长给我们讲述她对教育的理解,筑桥到底想要办成一所怎样的学校,以及,这里的老师们是怎样上课的,孩子们是怎样学习和成长的,还有,家长是如何理解、支持、参与的……
△疫情中筑桥师生们的共同记录

那一刻,我感到了一种“打不败”的力量。
这种力量,既来自筑桥所在的平和教育集团的底气,更多的,则是来自于筑桥师生们内心的信仰和勇气。
这个世界上,知道教育本质的人,多;真正相信,且敢于直面现实,倾全力去追求教育本质的人,少
就算不是教育工作者,也听说过“因材施教”“学习以孩子为中心”“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等等的教育最本质的思想。
可是,谁会去较真儿呢?学校要绩效,家长要成绩。
我曾经问过一个名校的校长,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学校,不能做到孔子和苏格拉底说的“因材施教”“学习以孩子为中心”?那位校长说,你太天真了,我们看不到可以实行的前景。
可是,如果能看到,那就是现实,不是理想了——真正的理想,不就是在看不到的情况下,因为确信而去追求的东西吗
筑桥,是我20年记者生涯,10年教育生涯中,非常罕见的,无比坚定地身体力行地敢于“教育冒险”的学校。
我知道,在还没有毕业生来检验筑桥学校的教育成绩之前,郑校长和老师们会有多难;我也知道,敢于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一所还没有毕业生的学校的家长,顶着多少的压力;我也知道,那些在筑桥快乐学习生活,和老师如同朋友一样相处的孩子,也要承担着代表筑桥到底行还是不行的责任……
其实,我又是很坚信筑桥是可以做得到让自己自豪,让家长满意的结果的。因为,在筑桥这些年的过程中,有太多太多的细节,让我们知道,她走在“一条对的路上”。
终于,第五年,筑桥迎来了第一批毕业生,成绩斐然, 77位毕业生里,有5名学生被 “三公”学校录取;60%升入了平和系学校;另外还有多位学生被上海美国学校等知名的国际学校录取。我想,这肯定会成为常态的。
这次,2024年4月,我和五六位同事,又一次从北京来到上海,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筑桥小学里充满着清脆的童音和绽放的笑脸;我们像老朋友一样畅谈忘记了时间,这一年多时间里,筑桥也有着太多太多鼓舞人心的故事发生了。
第二天,我们又参加了第六届的阅读节,全校都沉浸在快乐活泼的读书活动中;而周末,著名作家文化学者许知远又要来筑桥做讲座;五月,筑桥还会有更多的系列活动;六月,还会有一批优秀的学生毕业。
而且,这种优秀,不仅会出现在初中,还会出现在这些孩子们成年之后,取得更大成就。
因为,筑桥选择的这条道路,就是符合真正的教育本质的道路,是把每个孩子当做一个“无限可能的生命体”去培养的道路。
筑桥“走对了”,也意味着更多的学校,也可以走上这条道路,更多的老师,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家长,也会因此而受益。
我很激动地想把筑桥这几年所走过的道路,写一写,给更多的人看——无论你是一位校长,一位老师,一位家长,一位学生,都可以来看一看——这些想法,做法,或许,对中国的教育,对自己的教育,会是一种启发。 
这一刻,我想起了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那首著名的诗:
我选择了另外的一条道路,天经地义,
也许更为诱人
因为它充满荆棘,需要开拓;
……
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那么,就让我们走一走这条充满了荆棘,也充满了鲜花的道路吧。

启示一  老师

用麻省博士的老师,来碾压其他学校吗?
大学老师来教小学生,是大材小用吗?
具有极高学术能力的老师,怎样教授小学阶段的知识点?
孩子们在高水平老师身边,学到的究竟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筑桥的校长特别牛。
郑校长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来,加入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并作为核心成员创建了筑桥实验小学。
她还当选了法中基金会2018年第六届中法青年领袖,并在2019法国艾克斯经济会议中代表中国教育界就“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发展问题”发言。
她还以小飞机的名字,写了很多极具影响力的教育文章,在教育界和家长教育领域,都很具人气和影响力。她关于教育的思考,以及做出了很多极具开创性,堪称“教育冒险”的实践,都让教育界深受震动。
可以说,郑校长是一位具有非常高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创新教育工作者。

△郑校长与筑桥的孩子们。‍‍‍‍‍‍‍


同样,筑桥的整个教师团队,也都是一个个闪闪发光的教育明星。

全校教师中,985及以上大学的毕业生占到了30% ,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老师占比为38%。涵盖了牛津大学、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顶尖高校的各科学霸。
那么,他们怎样理解“小学教育”?工作中会有哪些不同的做法?是不是特别轻松地就做了小学老师呢?
我们先来看郑校长是如何理解小学教育的。
她说,人一生都在解决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做事情?到底要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最后才是怎么去做?“但应试教育中,我们很多时候在教孩子怎么做,但孩子从来不去想为什么要做,以及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事情。”
内驱力、目标感和行动力这三点在她看来是传统教育中比较缺失的部分,却是我们每一个人终其一生无法回避的功课。
作为生物化学博士和科学教师,郑校长认为科学最本质的东西并非解题,而是思维过程。“事实在哪里,逻辑在哪里,以及批判性思维在哪里,这是科学最重要的部分,但往往是我们忽视的。我们在做课程的时候,特别将这一部分加强。让孩子真正理解,科学不是数理化知识,科学是一种方法。”她说。
这种底层思维的模式,让郑校长重新去梳理小学教育到底该怎么做。
在新课标中,筑桥发现,一些新的趋势恰恰是筑桥一直领先和超前做的,比如很多新概念和新提法,“对知识本质的理解”、“素养型课程”、“过程性评价”等等。也许只有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才是通向未来的入场券。
而筑桥的专家型、创新型、学术型的这些高配置老师,最擅长的,就是从本质、深度和更大格局,更大尺度去引导孩子的思维能力
就像英文老师石家玮,牛津大学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硕士,被筑桥的教育理念深深吸引而加入了筑桥。‍
她说,《小王子》里有一句话很好地表达了她的教育理念: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去雇人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我希望我的教学能让学生真正对语言产生兴趣。”
于是,她教学中加入了很多游戏化环节,比如对于孩子们来说,背单词有点枯燥,她就用打UNO牌的形式,既让孩子们觉得有趣,同时也能实现教学目标。
同时也很重要与“真实”链接。当孩子们意识到所学源自于生活并且能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时,更有助于他们建立起学习的内在动力。
你想啊,这样的高标准,以及结合兴趣的英文学习,无论是评测成绩,还是综合素养,肯定是降维面对死学英文只为考试的那些学生——而且,以后去国外上学的时候,非常实用,非常有效。
数学老师谭渊,复旦毕业,就进入世界500强。充分感受到了开放包容的环境特别好,对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终身受益。
于是,她就把在500强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和理念,用在数学教学中。她认为,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应该是清华大学钱颖一先生所说的:创造性思维=知识×(好奇心+想象力)。
帮助孩子在小学阶段扎实校内数学的基础上,去发现那些数学世界的底层逻辑,从而更好的培养他们对于数学的好奇心以及对世界的想象力才更为重要。
这样的数学能力,一旦培养出来,无论以后在哪个学习阶段,无论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而不是很多学校和家长做的那样,小学阶段就靠勤奋,大量刷题,看似成绩还不错。可是,到了中学,思维能力就跟不上了。到了高中,越学越艰难。好不容易上了大学,混个及格——以后,这辈子都不想听到微积分了——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数学这么美的学科,这么重要的思维,就被白白浪费了。
班主任也是一样的。
筑桥的班主任,关心的不是班上有几个尖子,能考几个第一,而是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这不是讲给家长的漂亮话,筑桥的老师,是真正相信,且做得到的。
就像倪圣佳老师,曾在美国就读master of arts in teaching专业,毕业后在旧金山Presidio Knolls School担任全科班主任,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
作为一位全面关注学生发展的老师,她对正面管教的理念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来到筑桥实验小学后,她把之前的经验和思考,更加积极用在工作中。
后来,她还牵头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项目,让她曾经任教过的美国的学校学生和筑桥三年级的学生结为笔友。通过这个项目,中美双方的学生不仅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看似,这个工作不会直接带来学生的某科的学习成绩,但是,这却是极有可能影响一个孩子一生的教育课程。
这样的课程,筑桥的每个任课老师,都做了许多许多。换句话说,也只有在筑桥,学校会鼓励老师这么做,老师也有能力这样做。
但是,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真正地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培养一个人的未来。
我们通常都认为,素质和应试只能二选一,在筑桥,打好底层思维能力的孩子,课本上还有什么问题能够难得到他呢?
所以,快乐地学习,不是学得少,反而,由于快乐,学得更多;所以,素质教育,不是学得浅,反而,因为尊重生命,有主动性,学得更深。学得更多,学得更深,怎么会不决胜千里之外呢?

启示二  属性

筑桥是国际学校、双语学校,还是国际化的民办学校?
国际化更重要,还是本土化更重要?
外语和语文,到底哪个在小时候占主角?
筑桥的孩子,未来能适应出国或高考吗?

中国现在的学校,在家长理解的层面,有很多种类型和叫法,其中,也有很多交叉。比如,国际学校、双语学校、民办学校等等。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充满着各种希望和要求。母语的文化,要有;外语的能力,也要有;如果孩子参加国内的高考,要有应试的能力;如果孩子出国读书,要有素养的能力……
那么,筑桥到底是一所什么学校呢?我也曾这样问过郑校长。
郑校长说,在她的概念里,不是按照国际、双语这些来划分学校的;而是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好学校,和不好的学校;好学校,就是追求教育本质,把孩子当做人去培养而不是当做工具去锻造的学校;如此而已。所以,筑桥不纠结怎么划分,就是本本分分地要做一所“好学校。”
那么,筑桥对培养一个怎样的有价值的人,是有自己的理念的。
就是培养“扎根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的国际化人才”——这是筑桥的目标。
这两者不应该二选一,而是必须兼备。
就像我们看西方的教育,它有非常多的优点,这些,我们都可以去学习和借鉴。但是,如果我们自己把东方的文化完全都抛弃掉,只学习西方的这些,不仅是非常可惜的,也是很危险的。
很多家庭为了能让孩子尽早为出国做好准备,从小就把英语当成母语来学,学习西方的戏剧、参加美式辩论、训练批判性思维、学习独立自由的思想,这些当然是有价值的。
不过要注意的是,我们的面孔、我们流淌在血液里的底层文化决定了我们和欧美人注定是不同的,几乎不可能获得完全平等的机会。
而且,西方的文化并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选择——放弃自己的母语文化,就好比你本来手里有一套流传五千年的传世武功,却完全抛弃了去学别人的二手功夫,最终很可能发现哪一套都练不好。
英语好不是真正的国际化,英语说得多溜与时间成本有关,而哲学才是你能与不同思想的人沟通的关键。所以,真正的国际化,在于你对东西方思想的理解。
未来需要的,是能将我们的想法,用西方熟悉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人,这才是真正的“中西融合的人才”。所以人才的底色一定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归属感,否则就是无本之木。
那么,筑桥的孩子,是怎样既有中国文化基因,又有世界的格局、素养和能力呢?
比如,在语文课上,老师不是简单的生字词、中心思想的传统教法,而是让孩子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于是,就有了一门《汉字思维》的创新课程。课上,大家会从古人造字的层面,去渗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而一旦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孩子们能用系统的方法理解每一个汉字为何如此构成,也能了解我们的农耕文化如何影响了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方式。
△汉字思维学习单
还有食育课程,会将平时吃的东西,与身边的环境、二十四节气、诗歌、国画、传统习俗结合起来,让孩子们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开始回溯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
△ 食育教室
设立之初,也有家长质疑这些课程“不洋气”,但郑老师却坚持了下来,用她的话说,“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至于筑桥的外语教学,也非常具有特色。
去年一位学生林思齐被上海外国语学校浦东分校录取,很多没有在筑桥的家长,都纷纷来打听林思齐在筑桥是如何进行英语上的学习的。
林思齐在分享中提到,在筑桥的英文学习中,口语和对话的机会很多,这让她在考试讲英语时没有“怯场”感。而且,她的英文老师是牛津毕业的,无论是发音,还是英文的学习,都非常正宗和丰富。
筑桥的英文课,不仅仅是学单词发音和语法,老师还会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孩子们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尤其是拓展到一些英语原著阅读,其他国家的人文历史阅读等等。她自己就很喜欢读《哈利波特》,成为了JK.罗琳的粉丝,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哈迷。
筑桥丰富的社团活动,其实,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林思齐在高年段选择了美术社团、竹笛提高和Public Speaking。社团中讲述了公开场合演讲的技巧,语速,语气,节奏,以及措辞的合适适用,在她公开演讲的时候都能有非常实际的指导。
我想,这就是一个既会吹笛子又会演莎士比亚的,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中国孩子。
未来,这样的孩子,根牢牢地扎在中国文化丰厚的土壤里,枝叶伸展到世界五大洲的各个地方;他们热爱自己祖国,也赢得其他人对我们的尊重,还可以宽容和接纳不同文化的朋友和同事,那么,他们就可以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做自己有价值的工作,过自己幸福的生活。

启示三  阅读

做一个如此声势浩大的阅读节为了什么?
整本书阅读,和课本学习有啥不一样?
掌握阅读能力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我们这次来参加筑桥4月23日的阅读节,被他们的大阵仗给震撼到了。五六位同事,采访两天,还有很多没有看够的,还有很多没有聊完的。
筑桥从2017年建校开始,每一年的世界阅读日都会举办阅读节,疫情期间也不例外。
这次的阅读节的主题是“世界有故事,故事创世界”。目的让孩子们通过阅读故事来阅读自己,阅读他人, 阅读世界,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个年级分别代表五大洲,然后以此来选择相关的图书。一年级皮影戏演绎非洲创世神话;二年级是爸爸妈妈进教室演绎美洲神话;三年级会对欧洲神话进行创作重编;四年级澳洲神话大闯关;五年级演绎《西游记》改编剧本。

△ 四年级的爸妈们,表演得用心又精彩。

阅读节并不单纯是一次性活动,而是整个教学结果的呈现。这是一项大工程,为了这一天,阅读从一个学期前就开始了。并且,是全校总动员。阅读节是语文组和英语组一起合办的,其他科目也会参与其中。
比如,一年级的皮影戏表演的是埃及神话故事,科学组讲解皮影戏演绎和制作过程,美术老师会帮助孩子将剧本中涉及到的角色画出来,音乐老师辅助他们匹配合适的音乐。
同时,也很注重互动性。三年级的孩子,每人创作了一本英文绘本,可以天马行空地改写童话故事,还要带着自己的作品到其他班级找一位小朋友分享。
四年级的孩子们阅读完《澳洲神话故事》后,结合电影海洋奇缘,设计了4个闯关活动:第一关,你画我猜,词语都来自《澳洲神话故事》;第二关,进化论,用石头剪刀布的形式,每赢一次就进化一次;第三关,穿越风火线,和故事主人公一样来个英雄之旅;第四关,趣味拼图,在有限时间里把书中的人物拼出来。所有的道具都是孩子们亲自制作,为此花了好几周时间。
△ 阅读节上,孩子们的参与感很强,老师退居身后,孩子是节日的主人。
五年级是从寒假就开始阅读《西游记》原版书,他们在书上做批注,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在阅读节上选取其中的章节创作剧本,进行表演。有个小女孩说,看完原著后,她觉得文言文版比白话文版写得更好,情节上更生动。
阅读节上最终会评选班级小书虫,个人小书虫,还有最佳阅读成果奖。
今年一个获奖的孩子,看完了来自意林的一篇非虚构文章《大数据下的中国女性,结果让人吃惊》,文中的中国女性形象与其他国家不同,还引发了她的深度思考。
举全校之力做一个如此声势浩大的阅读节,背后是筑桥对阅读的重视。
郑校长说,书籍可以让孩子站在人类顶端、人类智慧之上,进一步探索,同时书籍是获得平等的途径,任何人都可以与伟大的思想对话。
很多学校都主张阅读,但检验的标准是学校是否真的舍得给课时、真的敢花时间让孩子读。而筑桥在扎扎实实地做阅读这件事,扎扎实实的成果就是,孩子们真心地爱上了阅读,走进校园、教室,随处可见阅读的孩子,他们把阅读当成自己的事,享受其中,非常满足。
筑桥的老师告诉我们,阅读是一种能力,要不要阅读、选择什么样的书来阅读,其实是一种能力,只有具备了能力,才能养成习惯。
为了让孩子具备阅读能力,筑桥很注重教授阅读技能。一方面,现在书籍太多了,掌握了阅读技能,能让孩子高效阅读;另一方面,孩子只有“会读”了,才能读出书中的好,才能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在语文课堂上,从一年级开始,就带领孩子做思维导图;用故事山模型来阅读故事;在授课中,给孩子的能力:提问力、推测力、视觉力、链接力、转化力;让孩子练习信息提取、给出自己的理解、论证,习得辩证性思维;另外也很注重输出,自己组织语言来表达。
一旦拥有了阅读能力,孩子会读、也能爱读,从阅读中受益一生。

启示四 未来

人工智能,是我们朋友,还是敌人?

工业时代的学校,能够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吗?
我们今天的所为,如何影响现在孩子的一生?

人工智能的浪潮,如此迅猛地到来。
牛津大学预测,人工智能将在10-20年内,让美国总计702种职业中的一半彻底消失。《经济学人》对2000所大学的研究,判断其中800所可能会破产。哈佛商学院刊文:未来10-15年,一半的美国大学将破产。
那么,我们今天的教育,该如何应对呢?我们该如何面向未来而学习呢?
全面实行PBL教学的HTH学校校长Rob Riordan说:在漫长的学校生涯里,我们从来没有给予孩子们自己做决策的机会,更没有培养他们做决策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期待他们一毕业,到了工作场合以后接手大项目,解决大问题。
△ 2018年郑校长探访HTH School。
郑校长引用约翰·马克斯维尔的名言说,“改变无法避免,而成长却可以选择。”
马克斯·韦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曾经有过关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探讨:整个现代社会都在工具理性的道路上狂奔,只比更高更快更强,不问价值何在,奔向哪里。这个趋势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可以说是大部分现代人疲累、迷茫、困惑的主要原因。
人工智能的出现让每个人都多少会想想,我作为一个人的意义是什么?我与机器的区别在哪里?让整个人类社会成为一个庞大合作网络的基石是什么?有关独立思考、伦理与道德、情感与创造性的讨论,终于开始回归。
这就是我们所要做的,让教育也回归到最本质的地方。
古典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本就是认识自己,而不是改变命运或是阶层跃升。站在文明交替的前夜,我们的孩子们更迫切需要的,不是如何战胜AI,而是如何沟通和合作,回归文明的本源,用最原始的好奇心去应对这个“新文明”的到来。
看看筑桥给出的探索。
01 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这是筑桥一直所坚持做的。为了适应人工智能的时代的来临,我们要变成会提问的那个人,那么问题从哪来?
筑桥开启了一个名为「好奇来信」的学生项目,每个孩子都可以把问题投进信箱。「好奇来信」的第一个热点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上学?”
学生成果都被记录在了筑桥的“好奇墙”上。这面墙长约 13 米,充满了趣味性和互动性。人人都可以在上面提出自己的问题,看到别人提的问题。如果感兴趣,大家还可以回答问题。

得到了问题,不知道答案怎么办?那就进入探究模式。墙上提供了一个探究的方法表,列出了 11 种探究的方法供学习者参考。学习者对照这些方法,一步一步就可以走完探究的流程。
如果所有的学校都花一些时间,鼓励甚至要求和训练孩子们把他们好奇的问题提出来,相信对于教育的未来,对于人类和AI共存的远景,我们就能够有一个更加正向的预期。
02 用哲学,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多元价值观。
刘擎教授在最近的一期访谈节目中提到:“无法确定方向的时候,做所有年代都值得做的事情。”所以不是急于预测未来并随之改变,而是回归,回归文明的恒定价值。
如果要回应人工智能的挑战,我们必须更好地了解自己,真的走向多元价值的社会,这些思考是我们最不应该放弃的,也是最应该坚守的。
筑桥学校设立了一周一次的儿童哲学课。郑校长亲自给孩子们上课,讨论关于自我、他人和世界的宏大话题。一堂哲学课结束之后,三年级的小朋友会追着老师问:“人活着有什么意义?” 
△ 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儿童哲学课。

我相信为了这个答案,我们的孩子,可以和人工智能开启一段非常美好的对话。我也相信,思索这样问题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勇于改变世界、影响世界的人。



不是结尾,永远是开始:

为什么世界会更好?


平和教育总校长万玮先生,在赠与首届筑小桥毕业生的感言中说道:

2017年筑桥实验小学诞生了,这是平和教育集团旗下第一所实验型、创新型的小学。学校建立很不容易,它是平和教育20多年办学成果在张江这片土地上开出来的一朵小花,这朵花非常鲜艳,非常美丽,它寄托了很多人的梦想。
教育的任务是发掘儿童的潜能,让他成为一个完整而幸福的人,有对世界的好奇,更有精神上的丰足。

我这次和郑校长时隔一年多,再次见面,却感觉好像有两三年了,筑桥这一年里,在创新教育的道路上,又走出了很多坚实的步伐。
筑桥所走过的七年,每一个脚印,都会在中国教育的历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因为,筑桥,从来不是仅仅想办一所紧俏的小学而已。
它愿意让自己,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小小的火种,让大家看到他们的思考、经历和追求。‍
它愿意带给孩子们的,不是一条成绩好上好中学的道路,而是一片有无尽可能性的旷野,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旷野上,跑出属于自己的,做出伟大成就的道路。
它愿意把自己在追求更好教育的道路上,所收获的经验,遇到的问题,与更多的教育同仁,以及家长们交流和分享。
△ 自2017年创校,筑桥一直致力于实践并推动教育创新,每年秋季都会举办创新教育论坛。图片为2023年筑桥主办的第五届创新教育论坛现场。
论坛上筑桥的孩子们在演示PBL项目。

就像郑校长所说,真正的未来教育是要实现从“由外而内”的灌输到“由内而外”的启发和转变,筑桥想做的即是与“封闭式社区”(gated community)所相对的“学习型社区”。
△ “筑桥大师课”会邀请各领域的杰出人士来到校园,与师生家长分享他们的人生故事和教育感悟,为大家的成长拓展视野,带来启迪,并且向社区开放。
筑桥要探索的,是既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同时,也积极面对未来,拥抱最先进的科学、思想和创新。
因为,这两个所追求的,都是让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不是独立于世界的存在,孩子的自我认知是在对自我的修养和与同伴的练习中不断提升的,他们对未来具有更强的把握力和接受力,快速适应更大格局中命运的不可改变性和随机性。
当他们知道越多,也将会认识到比自己更广大的世界,去思考,能不能做一点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情,并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我们,要和我们的孩子,一起去努力。
这是人类文明要求我们必须实现的,且一定能够实现的,不是吗?

欢迎关注
上海筑桥实验小学

 

白滔滔/撰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童书妈妈三川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