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去中心化的讨论空间
>话题简介:
官方话语中常出现“艰苦奋斗”一词,但艰苦奋斗到底是什么意思?人们的日常工作是如何偏离边际收入等于放弃闲暇的边际成本的模型?而对于“艰苦奋斗”的宣传在经济、政治领域又有何意义?
A:讨论艰苦奋斗的话题,我们可以先从它的反面开始。这里给出了一个查雅诺夫模型,其中将投入劳动—收益作为TVP曲线,将主观工资与闲暇效用之和作为无差异曲线,劳苦规避型农民的劳动时间是在两个曲线的切点处。其中还给了为了能够生活所需的最小工资数Ymin与一个人能够承受的最大劳动时间数这一两条约束线。
艾利思的《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就是一部专门向读者提供农民研究的经济学理论工具的入门书。它系统介绍了农民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同时大量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农民研究。它在集中阐述马克思经济学精髄的基础上,对农民经济学的各种理论和主要问题都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查雅诺夫模型就来源于此。B:查氏其实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查氏模型也与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的模型相似。不同只在于查氏模型中给出了一些不同的前提或限制条件(如Ymin的约束线)。可以看见的是,无论是查氏模型还是中微,都有着劳动的负效用的假设,这个假设其实早从古典经济学已有。不过我们可以看见下面《理解资本主义》这一则材料中对于劳动负效用的反思,这个之后再讲。像这一类模型都是把闲暇当做商品来画无差异曲线,以为获得闲暇失去的工资来作为支付的价格,但将闲暇当做商品其实是不便理解的。还有就是以效用衡量价值的问题,当然主观的效用是存在的,但是如果将主观的效用作为效用价值论来用,我们会发现每个人的主观评价各不相同,而主观的效用与客观的价格也会存在矛盾之处。查氏模型比较好的是坦诚地将工资作为主观工资来讲,但这比起其他的微经模型也只是说出了这一点,没有去解决这个问题。还有我们可以看见在《农民经济学》这本书后面作者对查氏模型的批判,与马政经不同的是它不是从生产关系来说明,而是从个人行为逻辑来说明,这也是一般的微经存在的现象。所以说这个模型并不符合现实,我们没有必要从这个模型开始讨论,相反直接从现实出发,“艰苦奋斗”很明显已经超出了本应承受的范围。我们可以再说第二则材料。
A:那好吧。第二则材料最开始是反驳了三种劳动负效用的说法,一是人天生懒惰,二是人不愿意在劳动中接受他人的权威,三是人重复枯燥的劳动。作者举了比较好的例子反驳了这三种说法,认为劳动并没有负效用的本性,与其说人们厌恶劳动,不如说人们厌恶某种类型的劳动。而我们看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大多的劳动是带有这种负效用的特性的,我觉得在“艰苦奋斗”这个话题中的劳动也是如此,是具有负效用的。B:《理解资本主义》这本书比较好的是反映统制的细节,具体表现工人如何劳动中与资本家抗争。但我注意到其中提到劳动合同的不完全性,也就是说劳动剥削的一个原因是劳动合同的不完全性。这本书里面将剥削称作劳动榨取,可能因为是美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所以将一些词语更换了。但如果将契约的不完全性当做劳动榨取的唯一原因,那就是对于剥削的本质的掩盖,因为劳动合同的不完全性在资本主义初期最明显,后来契约逐渐的完备,那能否说剥削就减少了呢?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解释中将失业人口称作劳动后备军,对于资本家来讲他们不招工照样能坚持很长时间,而那些失业人口必须要工作来维持生活,这其中就产生了权力结构。而剥削不能只解释为契约的不完全性。就比如说新制度学派的科斯提出过交易成本的概念,因为交易成本,所以不能一切都放之于市场,需要契约的权力关系。但按照契约的不完全性,签订劳动合同时,因为存在契约成本,不可能将所有的状况都包含在合同之中,那样契约的不完全性就是必然的了,这样“剥削”就归咎于客观,即使在龷産主义社会也会有“剥削”。《理解资本主义》成书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受到萨缪尔森这样一些新古典综合派的影响。还有就是英美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他们试图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将马克思的剥削明确定义,把剥削认为是权力关系不平等,不等价交换,但那样就将剥削给泛化了。权力关系不平等有很多原因,比如说利用信息差来赚取差价,信息差的确是种权力关系的不平等,但那样就将流通领域泛化为剥削。说得太多了,回到“艰苦奋斗”这个话题,除了劳动合同的不完全性,你认为还有什么原因产生这种现象?
G.A.科亨,世界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和代表人物,他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开创并引领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这种对马克思学说的创新性解读,有别于传统的苏联式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解读,也不同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中法兰克福学派的黑格尔主义的解读和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解读。A:那我姑且再用一下查氏的这个模型里Ymin的约束线,人们不得不“艰苦奋斗”,某种意义上是因为他们所必须的工资变高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是在扩大人的需求的,因为资本家生产出来商品只是通过工人生产出价值,但价值的实现还需要人的购买,所以他们就会通过各种办法来扩大人的需求。我们现在正在学营销管理这门课程,在资本主义体系中,营销管理就是起了这样的作用。虽然书上说营销是让人们已经有的需要转化为对于具体商品的需求,但其实它是在扩大人的需求。而且我认为营销还让原本不属于商品的东西商品化了。还有就是代际的再生产,下一代的抚育带来巨大的压力,媒体也在贩卖焦虑,这样很多人就不得不“艰苦奋斗”。B:能举一下将一些不属于商品的东西商品化的具体例子吗?我不知道这样是怎么处理掉资本家手中过剩的产品的。A:比如将文化意义赋予产品,将原来不能够购买的一些文化意义变得能够像商品一样能够购买了。B:哦,所以就是说制造象征符号价值的消费主义。我们可以看看官方在其中的作用。我觉得教育部时不时地提出减负,这就导致一种需求扩大(虽然本意可能并非如此),因为本身机会还是那么多,公立能够提供的教育减负,那么为了竞争家长对于私立需求就会变多。A:其实我读柄谷行人的《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其中提到了一个儿童的发现,说儿童其实是直到卢梭的《爱弥儿》才被发现的,之前比如说斯巴达的教育,以及我们书里面常见的几岁就懂拉丁文的天才,其实那时候儿童不是被当作儿童,而是缩小版的成人来被教育的。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又有一种把儿童不当儿童来教育的倾向,这其中家长的认识形态是否发生了某种变化。
柄谷行人,1941年生,日本兵库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作为日本现代三大文艺批评家之一,柄谷行人代表着当前日本后现代批评的最高水准。《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一书是柄谷代表作之一。
B:把儿童当作儿童来教育是一种人本主义,但在现代社会,对于儿童的教育成为了代际投资,也就是劳动力再生产。其实柄谷行人的《起源》里还有个比较有名的“风景的发现”的提法,讲的就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发展如何让外在的事物内在化为“风景”。C:艰苦奋斗的提法其实古已有之。在古代,劳动不仅有政治经济学含义,还有道德含义。而中国的諽掵不仅有现代性,还遵循了民间道德秩序。在蔡翔《諽掵/叙述》这本书里说,第一共和国时期的按劳分配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也暗合传统的道德秩序的劳者有所得,这也是在肯定下层主体性,比如对于体力劳动的强调就是发挥这个作用。
B:其实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区分恰恰是在劳动价值论之下才显得很重要。虽然我们能看见古书里有“劳心者”这样的话,但这里的“劳”其实并没有被指认为“劳动”,他们大多还是被当作肉食者的。 C:諽掵后,劳工成了主人,艰苦奋斗其实是在肯定工人的主体性,工人不再依靠像罢工、开小差这样的弱者的武器。B:多劳多得是具有资产阶级法权的性质的。但是相对于血缘,宗族这样能够不劳而获的观念,这是一种进步。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多劳多得存在合理性。而在当下经常提到的内卷,指的是付出成本远大于收益,在此意义上艰苦奋斗的无意义。内卷的出现从形式上来看是资源不足,但是资源不足古已有之,古代却没有这样。所以说内卷还是在具体制度之下的。在内卷的情况下艰苦奋斗无法转化为质的转变,而只能有量上的积累,这就是当下艰苦奋斗的问题。对于艰苦奋斗的意义要在具体条件下分析,第一共和国下的艰苦奋斗的意义与当下的制度下的艰苦奋斗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A:在现实生活中,迫于压力,艰苦奋斗的前置性,而官方对于“艰苦奋斗”的宣传是之后的。个人在官方的宣传之下,接受这一概念,将自己置于国家、民族的叙事话语之下,弥合了自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维持了一种稳定。
B:我感觉现在常见的个人摸鱼是出于一种经济主义性质的自发行为,没有真正能够对除去“艰苦奋斗”的原因产生影响。C: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摸鱼的对于当下劳动的否定性能够产生的自为阶级呢?B:摸鱼确实反抗了原有的工作伦理,是阶级諽掵意识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