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起源 解读 龚
4
▂ ⊙ 女
5
q
6
1'"
7
wechat.com
8
冬川豆
9
比亚迪
10
妈 分享 回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23456
3
起源 解读 龚
4
▂ ⊙ 女
5
q
6
1'"
7
wechat.com
8
冬川豆
9
比亚迪
10
妈 分享 回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逃出缅甸红莲宾馆
紧急呼救!上海报恩寺普渡众生身陷困境,恳请大家伸出援手共渡难关!
观察|官方通报陕西蒲城一职校学生坠亡:事发前与舍友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 认定该生系高空坠落死亡
桐城一派|倒在“跨年夜”的龚书记,13个字换来免职调查冤不冤?
13岁!史上最严重霸凌案宣判,如何亡羊补牢?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大白话时事
疫情数据分析(5月21日投票结果分析)个人统计
Original
又到每周日例行发起的“新冠感染情况”投票。
同时,我会对今天投票结果,做一个及时分析。
现在正在阳的人数比例增多,对于阳完之后要怎么投,我也做个说明。
投票里的“正在阳”是统计“过去7天感染”。
比如,你在10天前感染的,今天已经超过7天,这时候,假如你症状已经消失,就投“感染过2次(已经痊愈)”
假如你感染超过7天,但症状没有完全消失,仍然还有一些残留症状,就投“感染过2次(还有长新冠,未痊愈)”
如果你10天前虽然出现类似症状,但并不确定是否感染新冠,就投“疑似感染过2次”。
这样确保数据的延续性是准确的,可以有数据沉淀,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在下方进行投票。
这个投票仅代表我读者群体的一个感染情况,会有样本数据偏差,仅供参考。
截止21日晚上7点的投票结果如下,参与人数6731人。
开始逐项分析。
(1)过去7天感染新冠比例
上周,过去7天感染新冠比例为9.03%。
本周,该比例下降为8.11%,虽然有小幅下降,但仍然还是维持在高位,是否达峰,还得多观察两周才知道。
具体走势图如下。
然后,我们看过去7天首阳和二阳比例,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上周这个“正在阳”比例下降1%,主要是首阳比例下降,二阳比例下降不多。
过去7天“正在阳”的人群里,首阳占比
从上周的54.5%,下降为51.8%。
考虑到五一前,广州医院医生的一手数据是说,二阳占比是20%-30%。
当前“正在阳”的人群里,二阳比例是在不断上升。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当前过去7天首阳和二阳的比例基本是一样的。
但全国范围内,去年12月那波疫情,未感染比例是不到20%,而感染比例是超过80%。
所以,占比不到20%的未感染人群,跟占比80%的已感染人群,二者正在阳的比例是一样的,已经说明相比未感染人群仍然是更容易感染。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辩证得出4个结论:
1、在感染3个月内,我们体内抗体浓度比较高,保护效力很强,不容易二次感染。
2、随着我们大多数人感染满5个月,体内抗体浓度已经大幅下降,保护效力减弱,这时候如果接触的病毒载量增多,就比较容易二次感染。
3、虽然我们体内抗体浓度下降,但仍然还有一些保护效力,所以已感染人群,仍然会比未感染人群,感染一些。
4、随着时间推移,二阳比例上升,说明大多数人体内抗体浓度在持续下降,新一波疫情将主要靠二阳人群推动,而非首阳推动。
如果只有之前未感染人群首阳,那么顶多只是一波小高峰,因为之前未感染人群比例不到20%,占比太小。
只有已感染人群开始大范围持续出现二阳,才可能形成新一波疫情。
(2)不确定感染了什么
目前甲流疫情周期已经过去。
所以“不确定感染了什么”,其中很大一部分应该是感染新冠。
当前虽然“正在阳”比例大幅上升,但“不确定感染什么”的比例,上升幅度没那么大。
这说明,大部分人感染新冠,或者检测抗原,或者自我感知,还是能确认自己是否感染新冠。
这其实从感染速率也可以看出区别。
之前甲流高峰期,我读者里的“正在感染甲流”的选项比例,还没有超过3%。
能让过去一周,就出现8%的人感染,目前只有新冠有这个传染力。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抗原的检测灵敏度不高,据我所知,很多人是连续检测多日,甚至症状都快消失了,才检测出阳性。
所以,目前要确定自己感染新冠,更多还是靠自己根据症状来自我感知。
毕竟大多数人去年底都感染过,还是有一些经验。
(3)长新冠比例
很早也跟大家分析过,如果新一波疫情到来,那么长新冠比例也会随之上升。
本周的长新冠比例是从4.7%,上升到6.3%,反弹还是比较明显。
长新冠比例上升,主要是因为二阳人群的长新冠比例上升。
因为我这个投票是有数据沉淀,这样才能通过长期追踪,看出趋势变化。
新冠感染后,大多数人的急性发病期是在7天以内,但通常需要有一个月的恢复期。
之前的长新冠投票,转阴后完全没有长新冠的比例只有19%,有大约60%的人群,在一个月内仍然会有一些症状。
长新冠会超过一个月的人群比例,为18%。
长新冠超过4个月的人群比例,为5%左右。
我这里的长新冠定义是,感染后,超过7天仍然有一些症状。
所以,比如上周投“正在二阳”的人,本周因为感染超过7天,但仍然还有症状,那么就会投“感染过2次(还有长新冠,未痊愈)”。
这是当前长新冠比例也开始反弹的主要因素。
预计,等大家感染满一个月后,这个长新冠比例就会重新下降。
从长期来看,长新冠比例应该会稳定在3%-7%之间。
(4)还未感染比例
上周还坚挺的未感染比例,本周也开始下降。
未感染比例从上周的19.1%,下降到16.55%。
因为每周都开始有较大比例的首阳,这其实说明当前未感染人群里,开始首阳的比例是很高的。
我读者投票里,未感染的比例下降速度,跟首阳增长比例不一致,主要是因为有一些读者是之前没投票,但首阳了之后,才进来投票。
这就是我一直说的,投票有样本偏差,因为每次投票的人群并非完全固定。
不过总的来说,我每周投票人群还是相对比较固定,虽然有样本偏差,但不会太大,还是可以从中看出趋势规律。
而且,会有新增这么多“正在阳”进来投票,本身也足够说明很多问题。
(5)地区差异
最后强调一下,我读者的投票,更多是体现全国的一个整体情况,具体到不同地区,是有地区差异。
去年12月那波疫情,首先是在北上广深,还有各省省会率先大规模传播,然后到二三线城市,基本有半个月左右的滞后。
所以,当前各地方的疫情进展程度也是不太一致的。
微信公众号的投票,后台是看不到地域分布,所以我也没办法具体统计不同地区的疫情进展情况。
我这里可以把我后台显示的读者地域分布贴一下。
排名前7名是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四川。
所以,我这个投票结果,会更贴合这些省份和地区的疫情进展情况。
其他省份和地区,大家也是得综合一下自己身边实际情况,来综合参考。
我后面考虑在周三的文章末尾,贴一个有细分不同省份的投票,只为了看地区差异,不计入平时每周的全国统计。
另外,大家也比较关心二次感染的症状情况。
这个还是因人而异,从我收到的读者反馈情况看,二次感染症状比第一次轻的比例应该会更多一些,毕竟我们体内都还有一些抗体,只要接触的载毒量不高,那么症状比较轻才是正常的。
但也有人是跟第一次感染症状一样重,也有第一次感染症状很轻,但二次感染症状很重的。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具体我后面等二次感染比例超过20%,有比较多样本数据的时候,会单独发一个投票,统计大家二次感染的症状轻重。
这样大家才能比较心里有数。
用数据说话,才比较靠谱。
(6)北京疾控数据
北京疾控每周也有公布一个疫情周报。
数据比较简略。
只是公布总的法定传染病总数。
此外,就是公布了下数量前5的传染病种类,上周的报告情况如下。
我把过去4周,北京疾控的报告病例数也贴一下。
4月17日-4月23日:6312例,排名前两名:流感、新冠病毒;
4月24日-4月30日:6438例,排名前两名:新冠病毒、流感;
5月1日-5月7日:10508例,排名前两名:新冠病毒、流感;
5月8日-5月14日:18081例,排名前两名:新冠病毒、流感。
考虑到从4月24日开始,北京流行的传染病,占比第一的就是新冠病毒,后面几周没变。
所以,当前北京上升的传染病例数,基本也可以确定是以感染新冠病毒为主。
(7)海外疫情数据
日本厚生劳动省5月8日之后,也没有再公布疫情数据。
所以,后面日本的疫情数据也比较难获得了。
新加坡也还有统计,目前新加坡疫情数据也是处于持续高位,还没有明显回落。
韩国也还有统计疫情数据。
过去一周,韩国平均每天新增确诊1.9万例,平均日新增10例新冠死亡病例。
这个数据,比起4月日新增1万例,还是有一些上升趋势。
之前我也分析过,日本、韩国基本会在5月中下旬出现新一波疫情。
国外去年的疫情数据还是很多、很充分。
所以,只要愿意睁开眼睛,还是能比较准确预判疫情走向。
(8)不悲观,但保持警惕
不少人问我,是不是未来就要这样每年2-3波,无休止的经历疫情的持续冲击。
这个我个人倒是还没这么悲观。
虽然当前全世界范围内,世界各国每年经历2-3波疫情是大概率的事情。
但这不代表以后会一直如此。
一方面是病毒变异还在持续,病毒变异是随机的,不管未来病毒是往毒性更强变异,还是往毒性更弱变异,但总归是会有一些变数,疫情的常态化,并非就会一直常态化下去。
一些重大突变,导致全球疫情发生重大改变的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
除了提防病毒往更危险的方向去变异的可能性,我们也仍然可以对病毒往毒性更弱的方向去变异的可能性,抱有一些期望。
当然,这个更多是只能看运气,而非一定如此。
此外,我们更多能指望的,还是得期望真正有效的广谱疫苗,还有一些真正有效的药物、防护手段普及。
比如,即将在6月上市的鼻喷雾剂,这个之前是被传得比较多,当然具体有用没用,还是得到时候实际应用了,才知道。
还有正在临床试验的
SA58/SA55鼻喷广谱抗体。
目前SA58已经被XBB逃逸,但SA55仍然可以对XBB保持高效中和能力。
这个是之前曹云龙的研究成果,实验数据还是比较好的。
当然,具体有用没用,仍然还是得大规模使用了才知道。
可以确定的是,真正能让疫情结束,只有两种可能性:
1、病毒自行变异到足够弱的程度,目前的XBB最新变异毒株,还没看到毒性减弱迹象,奥密克戎当前致死率低,更多是疫苗普及,还有人们反复重复感染,体内长期存在抗体所致。
2、真正有效的广谱疫苗和药物问世,并且能被大规模普及。
比较让我担忧的是,当前舆论和民众,这种对新冠病毒视而不见的态度,会不会阻碍广谱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会不会即使有广谱疫苗和有效药物问世,也得不到大规模推广。
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这种对新冠病毒视而不见的态度。
那么我们就只能是听天由命。
要么,新冠病毒变异得更危险,把全世界装睡的人都打醒了,大家重新重视。
要么,就是新冠病毒自行变异得更加弱毒性,那就真的可以当做流感对待。
由于病毒变异是随机的,当前奥密克戎变异的选择压,只有免疫逃逸,所以当前奥密克戎的变异主要还是集中在免疫逃逸和传染力上,未来会如何变异,谁也不知道。
所以,我才一直呼吁大家要重视疫情,这样我们的疫苗和药物研发才能跟得上,才越有希望结束疫情。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才能尽可能减少新冠病毒对我们的长期持续伤害。
总的来说,我个人是建议,我们在不悲观的前提下,对于当前每年面临2-3波疫情的冲击,要有充足的心理预期和实际准备,并对未来出现真正有效的广谱疫苗和药物保持理性期待。
疫情总归还是有真正结束的一天。
我们只是不知道,人类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过程、需要多长周期,抵达这一目标。
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得保持足够警惕。
不过度悲观,也不盲目乐观。
坚持实事求是,去客观应对疫情,保持平常心即可。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点赞、转发。
我不接广告、不加人、不荐股。
要注意骗子假冒、提高防骗意识。
原创不易,多谢赞赏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