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狂人李书福精妙重整力帆帝国 83岁尹明善倾力人生最后一搏

征探君 征探财经 2022-07-05

力帆中心(周冲摄)


作者 | 海棠 周冲

编辑 | 周远征

来源 | 征探财经


“年轻人就是要敢于当出头鸟,敢于登上枝头,敢于冲上云霄”,力帆创始人尹明善曾如此鼓励人们。


83岁的他,曾经拼劲全力,想让三十年心血缔造的力帆帝国走下去成为“百年力帆”。然而,这个帝国如今已经被“分食”。


2019年,38岁的李想接盘了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改名重庆理想智造汽车有限公司。


2021年初,李书福正式入主力帆股份(601777.SH),多位吉利干将入驻力帆股份董事会。


不久前,尹明善卸任力帆股份董事,他再也不用出席董事会,看着其他人争吵。一位长期参加力帆董事会人士说:“以前,如果老爷子不在董事会现场,场面会很难看。”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50多岁创业的尹明善,出击摩托车、发力汽车,逐鹿新能源,最终却潸然出局。 


幸存者亦无法高枕无忧,当前入主力帆的李书福时常也恐惧“世界发生变化,自己还不知道”。无疑,百年老店是每个追梦人远方的灯塔。然而,迅猛发展的中国汽车业,已经将许多人抛下了。


不过,尹明善没有完全认输,他最后一次出击以力帆的“精妙”重整呈现在世人面前。


很多人都想不到,一个仅被拖欠了56万元货款的小供应商,启动了百亿力帆的重整。

Old life blown away in the blink of an eye,nothing left but all the time in the world to think about it. 一瞬间,过去的一切都离你而去,剩下的只有回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台词)


01

发愤

54岁的尹明善和妻子陈巧凤,领着9人小队伍走进一间破旧的农房,几台旧机器已经从一家破产的老厂车间里拉过来,安置停当,“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成立了。这是1992年,东方风来满眼春,力帆的起点正是这里。


成立的那一天,尹明善认真盯着每个人的脸说:“ 我一定要创造出全中国、全世界没有的发动机!”有人当时就笑了,还有人实在忍不住笑出了眼泪。他们清楚老板是个书生,连车轮子都没摸过。


十年后,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名的摩帮大佬的尹明善带着BBC全球商业主持人白瑞德故地重访。那时候,“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的招牌还在。征探君至今记得那个场景,白瑞德当时非常惊诧。


那时候的尹明善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甚至酝酿并购另一家重庆摩托车厂,在宝马座驾里,他给征探君讲述了这个构想。


这一年,许多人都在探索。


在南方已经嗅到新鲜气息的仰融已经闯入东北,几番运作下于1992年将“社会主义第一股”华晨汽车送入纽交所。他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揣着造车梦的人们。


1992年,安徽芜湖也迎来第一批造车者,原奇瑞汽车副总裁陆建辉就是其中一员。1993年,“951”工程(九五期间安徽省第一号重点工程)在芜湖启动。不久之后,奇瑞将会诞生,在一汽大众当车间主任的尹同跃将在未来领导这个企业走向全国市场。


这一年,29岁的李书福生活极不平静。因“准生证”问题,他咬牙关掉了年产值千万的“北极花”电冰箱厂,一身轻松踏入深圳大学进修。这时,海南迎来一场房地产热,总在追逐机会的他离开课堂揣着千万身家紧急杀入,结果几乎血本无归。


直到第二年,他也看到了摩托车行业的机会,自此踏上造车路。重庆摩帮,其实也在这一年大致定格。


大时代,造就了这群并不年轻却又敢冲敢闯的创业者。1992年,尹明善54岁,左宗申40岁,涂建华29岁。他们是未来中国汽车摩托车行业横扫东南亚市场、进军国际的先锋。


1992年,左宗申创立了重庆宗申摩托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他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摩托车修理工,因为一些事情入狱。出狱后,他并没有放弃闯荡,最终瞄准了摩托车行业。正是这样一位修理工,最终成为了重庆三大摩帮大佬之一。他还是尹明善妻子陈巧凤的亲戚,尹明善迈入这个行业也有此渊源。


重庆隆鑫创始人涂建华,也在这一年开始探索这个行业。1993年,他创建了重庆隆鑫交通机械厂,正式进入摩托车生产领域。涂建华特别感谢这个时代,“凭借改革开放的春风,才成就了隆鑫今天的事业”。


重庆摩帮崛起于这座山城,也有深厚的产业背景。


上个世纪60年代,为应对中苏关系恶化的国际形势,中央决定将原分布于东北、华北一带的国防工业资源内迁到中国的三线地区,一大批企业也随之迁入重庆,为这座城市奠定了深厚的军工基础。重庆也成为了中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在“军转民”的发展趋势下,一批军工企业如嘉陵集团、建设集团、望江厂等,开始转型生产民用摩托车。一段时间里,嘉陵、建设高踞中国摩托车行业前两名。在领头羊的周围,诞生了一大批关联行业,如摩托车维修、零配件生产等。


一些胆大者还打起了擦边球,从其他区域买来嘉陵和建设生产的发动机,拉回来再组装销售,赚取高额差价。一时间,围绕着嘉陵和建设,重庆形成了独有的商业生态。这个生态系统,也就是时下人们常常谈论的产业集群。


1992年,中国摩托车产量200万,到了1993年这个数量就增长到335万。短短几年后,1997年中国摩托车产量轻松超过1000万辆,成为了世界第一。


行业高速增长期里,重庆摩帮如鱼得水。


不可否认,初期,民营摩托车企业在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上存在仿制的情况。尹明善却很早就意识到提升研发能力的重要性。他重金聘请了工程师,强力推进摩托车发动机研发,研制出了全国第一个100毫升四冲程发动机以及第一个100毫升电启动发动机。


2000年,力帆、隆鑫、宗申三大民营摩托车企业产销均进入了中国摩托车前十行列。力帆更是在出口方面,一马当先。三家摩托车企业在越南市场演绎了一场好戏,一度使越南的摩托车市场被中国企业垄断。


然而中国摩托车企业在越南却陷入了火拼价格战的死局。火拼的结果使中国摩托车成为了低端和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如今,越南市场已经看不到中国摩托车的影子。满街跑的,都是日本车。


其实那时候尹明善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痛心疾首道“万般产品无俏货,中国摩托用秤称”。力帆为了开拓和稳固越南市场,不惜重金聘请越南球员加入力帆足球俱乐部。可惜,中国摩托车企业已经停不下在越南市场的互相残杀。


很少有人知道,1997年前后,尹明善一度想与嘉陵结盟,组建中国嘉陵摩托车集团。1997年10月15日,这个集团酝酿成立,集团八大成员之一就是力帆。尹明善对于这个集团充满了期待,他兴奋地表示:“成则了不得,不成则不得了”。可惜在种种阻力下,这个集团构想最终胎死腹中。


谁又曾想到,最终力帆在2003年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摩托车集团。

力帆发展历程(周冲制图)


2005年,力帆年销售额高达几十亿元,职工由当初的9人扩大至近9000人,企业更名为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股改后更名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均简称为“力帆”)。尹明善也入列福布斯前50位富豪榜。


这一年,年轻的李想创立了车和家。他和尹明善的交集将会在十多年后出现。李书福这一年,则全面掌控了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0175. HK)。


02

鏖战

2005年12月16日晚,尹明善发了一则短信:“国家发改委通过力帆轿车的核准,不必过分高兴!”


熟悉尹明善的人都清楚,这位动辄看到有趣的报道就会打电话给相关老总的儒商,此时已经高兴得难以抑制。


进入汽车行业有多难?曾经心酸到流泪的李书福知道,民营汽车业的掌门都知道。甚至,征探君在一次向某行政部门官员询问力帆进军轿车受阻时,他也鄙夷地说:“民企,别信他们的”。可想而知,力帆从摩托车到轿车的一跃,多么不容易。


力帆转战汽车行业时,许多人还呆在摩托车行业里,享受着丰厚利润。甚至一些人钱多得无处可花。在那个镀金时代里,许多暴富起来的人甚至前往澳门豪赌,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赌输。


汽车时代说来就来!没有准备的人,注定会被时代抛弃。


41岁才平反,54岁才创立力帆的尹明善没有时间停歇。早在2003年,他就决定将力帆带入汽车业。


然而,对于尹明善造车,许多人都不看好。同样从摩托车转入汽车行业的李书福甚至说:“力帆凭什么做轿车,有什么资源基础?价格战一冲,它第一个就垮掉。”


说这个话的时候,李书福可能忘了他曾经向曾培炎副总理苦苦哀求:“请给我一个失败的机会。”


曾经因为历史原因入狱18年、41岁才平反的尹明善,其执着绝不亚于李书福。他曾努力去敲开造车的那扇门。为了获得准生牌照,他先后找过长安汽车、东风汽车和一汽集团,但都被拒之门外。


几番折腾后,2003年8月力帆收购了重庆专用汽车制造总厂80%的股份,这才将“准生”牌照拽在手心。这个厂后来更名为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


此后,尹明善投资9亿元在重庆北碚建立轿车生产基地,在完成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生产线后,汽车产业政策的新变化却打断了力帆造车进程。


2004年,国家发改委出台文件,要求新建设的汽车生产企业的投资项目,其投资总额不得低于20亿元,且自有资金不得低于8亿元,并且还要建立产品研发机构,这一项投资又不得低于5亿元。门槛的提高使力帆造车又添变数。


为了拿到生产资格,尹明善四处游说,直至2005年12月,力帆终于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列入轿车生产目录的批文。


2006年1月19日,这是个大日子。命名为“力帆520”的车型,睁着一双“大眼睛”正式上市,这款车发动机来自宝马MINI的1.6升发动机,车身由力帆与上海同济同捷公司联合设计,模具支持则来自千缘模具,厂房和生产线设计则由长春第九设计院设计完成,这家设计院曾为一汽奥迪、海南马自达和东南汽车提供技术服务。


在“力帆520”身上,尹明善充分灌注了“开门造车”的思想,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尽一切可能采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聚积优秀的造车人才,打造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开门造车”区别于另外两条路线:合资或者单干。对于合资,尹明善觉得太吃亏,自己出70%的资本,占50%的股份,却只获得30%的利润,而单干又太慢。


“开门造车”这条路亦恰逢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与人们对自主品牌的觉醒。通过推进这一战略,尹明善的造车之旅走得还算平坦,2010年,他甚至将力帆带入资本市场,登陆A股主板。


据当年的招股说明书披露,截至2010年6月30日,“力帆”总资产64.9亿元,年度总收入60亿元左右,年度净利润超过3亿元。当然其中有一部分利润仍来自于摩托车与发动机。


力帆登陆A股这一年,尹明善的个人声誉亦达到顶点。72岁的古稀老人,意气风发,头发染得乌黑,一点不显老。


这一年,他的几位竞争者也风头正劲。在奇瑞推进“小草房”精神的尹同跃已经干到了董事长这个位置,奇瑞QQ走红多年,还在大卖;李书福则完成了夙愿,以18亿美元将世界品牌沃尔沃全部股权抢到手中。


力帆上市赶上了一个好时候。这一年,国家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鼓励政策。这是一个巨大的风口,敏锐的尹明善想抓住。


其实早在国家鼓励政策公布三年前,力帆便开始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2009 年5 月,首款LF7002EV 电动车样车试制成功,并于当年年底通过内部测试,达到设计指标并申报国家公告。2010 年3 月,力帆与中科院联合成立了上海中科力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对于七旬老人并不容易。尹明善的儿子并不愿意接掌重任,他更喜欢玩车。在重庆这样一个西部城市,力帆要想获得很好的职业经理人也是挑战。尹明善曾经投资过不少行业,也吃过不少职业经理人的亏。许多年前,他就曾总结,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很难做到职业。


由于缺乏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以至于尹明善七旬高龄仍不得不亲自掌权,这给力帆的未来带来了隐患。


在新能源汽车这个新竞技场,来自互联网的新贵们借着资本的力量,创造的新玩法,让尹明善等传统车企的巨头都备受压力。


搞互联网投资的李斌、长年追随马云的何小鹏,以及长年办汽车网站的李想在2013年至2015年纷纷挤入这个造车新竞技场。背靠各路资本的力量,几年后,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将各放异彩,以智能赋予这个新领域新的内涵,不仅如此,这番竞争也使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得到极大的扩容。


老对手们也在拥抱新能源。2013年,吉利与康迪达签署协议合作开发用于城市公共交通的新能源汽车。两年之后,李书福又发布“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在未来几年推出数十款新能源车型,并号称要在2020年汽车销售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要超过90%。


为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运用,2015年底,吉利投资了曹操专车,以互联网与新能源车相结合的方式走进人们的出行。这个项目的大部分车辆均采购自吉利自己的新能源车。


与李书福相比,王传福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有天生的优势,因为他干上汽车起就站在了这个赛道上,早在2003年,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F3 DM已经上市。在后来的岁月里,长年研究电池的王传福一直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耕耘。


力帆停不下来,必须奔跑。2015年,为推进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计划,力帆在资本市场公布了一份总额52亿元的定增计划,用于转型。


如果融资顺利,缺血的力帆,或许可以获得突破。只可惜时不与我,恰逢A股股灾,力帆只得将募资规模大幅缩小。


正在此时,一桩行业丑闻被监管部门公布。新能源汽车骗补被有关部门查处,有些企业遭遇了重处,有些却被轻轻放下。力帆不幸被列入重处之列。


2016年财政部对力帆2013年至2015年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发现2015年度力帆共计2395辆新能源汽车不符合申报条件,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4亿元。财政部决定,对这些车辆不予补助,并取消了2016年专项补助资金预拨资格。


骗补引来群嘲。卑微与荣耀交织,在丑闻曝出的前一年,力帆的新能源汽车实现量产,量产后前3个月,新能源汽车每月产销数量翻倍,2015年12月生产了6880台,卖了8054台。此后,这家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业绩急转直下。


这是否意味着结局?没有人相信。丑闻总会过去,骗补不是硬伤,融资不利或许是宏观环境使然。尹明善还在大胆为力帆新能源汽车配置各种资源。


2017年,他看中了一位33岁名叫马可的年轻人,以总裁之位将力帆相托,寄望这位年轻人能够在未来带领企业在智能汽车领域杀出一片全新市场,帮助力帆从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


然而,年轻人并不能够改变力帆的轨迹。身体越来越瘦弱的尹明善需要继续在董事会里充当定海神针。


另一个年轻人李想,也终于与尹明善交汇。2018年12月17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将以6.5亿元出售,接手单位重庆新帆的法人是沈亚楠,他是和李想一起创办车和家的联合创始人。


03

重整

新领域的竞争空前迅猛,几乎不给人喘息的机会。


2017年、2018年、2019年,力帆股份连续三年的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2019年扣非净利润巨亏近44亿元,这是这家上市公司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可怕亏损。


年轻人马可无力回天,也就只有选择离职。他辞职之前,上市公司体系内一份总额1亿元融资交易出现部分逾期,尹明善家族控制的企业——力帆控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这项交易中扮演担保人的角色,亦受其拖累,所持有的6.04亿股份全部被冻结。


面对巨额亏损,尹明善只好启动了卖卖卖,但为时已晚,补救的速度追不上资金链断裂的速度。


正当一筹莫展时,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计划,萌生了,并很快实施。


征探君曾了解过诸多大型破产案,一些破产案往往是化解矛盾的精妙棋局。由哪个债权人提出?如何确定破产管理人?何时启动?这些都有很多门道。


2020年6月29日,力帆股份(601777.SH)收到法院送达的《通知书》,重庆嘉利建桥以上市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力帆股份重整。


其实,这家公司只是力帆的一个小供应商,案由发生的时间点也非常近,不过是2020年4月56万元的货款未能结算。征探君接触的奇葩破产案中,鲜少遇到这么心急的供应商。当然,目前力帆重整已经了结,背后的故事或许也就永远深埋了。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重庆三三电器等债权人申请法院对上市公司的10家子公司实施重整。到了2020年8月7日,连力帆股份的控股股东也提出申请,进行司法重整。8月21日,重庆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重整请求,并指定了力帆系企业清算组为破产管理人。截至2020年11月,重整确定债权金额为105.9亿,而上市公司资产评估总值仅为38.4亿元。


根据重整计划披露的信息,如果实施清算,一般债权人偿付率仅仅只有12.65%。显然,清算不是最佳方案。引入接盘人,才能找到解决方案。


2020年11月6日,力帆系企业清算组以上市公司管理人的身份与重庆两江基金、吉利迈捷以及吉利迈捷的母公司吉利科技集团,共同签署重整投资协议,确定由吉利迈捷、重庆两江基金共同发起设立满江红基金,由吉利方面作为公司破产重整的实施主体。


重整实施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调整如下:


 力帆股份当前股权结构图(陈玥制图) 


重整计划还披露,重整投资人将把力帆打造成为智能网联换电新能源电动车领先企业,并成为吉利科技集团换电车型制造业务唯一的上市公司。


这个重整计划堪称完美,既将力帆留在了重庆,没有破坏当地政府对汽车产业布局的既有规划,又实现了对力帆的输血和升级,为力帆重生开辟出一条生路。


而李书福当然是最大赢家,少了一个对手,多了一片领地,尹明善家族也有了不错的转机,不仅从债务中解脱出来,还保住了股东地位。


重整推进也异常迅速,原来预计需要六个月才能够完成的重整计划,也只花了不到三个月时间。2021年1月,力帆股份对董事进行了更换。2月8日,力帆股份收到重庆市五中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裁定确认公司重整计划已执行完毕,并终结公司重整程序。


至今还在接受证监会调查的尹明善,完成了为力帆股份免于退市的最后一击。


2021年2月,力帆在传统乘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当月产销数量均为零。随着新的实控人以及新的车型导入,力帆或许将迎来新生。


83岁的尹明善偶尔会弹琴唱歌,他喜欢唱张杰的《我的这里》:”我在这里, 一直在这里,在这里等你 和你数天上的星星;我在这里,一直在这里,我想告诉你,我有多想念你,想你。”商场征战数十年的老爷子有些累了,他很怀念慈爱的母亲。


END


【推荐阅读】

马云和他的三个“赌王”朋友

许家印的“盲盒”

倒查华晨三十年 仰融祁玉民“东北二人转”隐藏的兴衰密码

征探独家 | 微医“临阵换将”冲刺上市 集团迎来新一轮人事大调整

互联网“征伐”零售二十年:传统社区零售小店凛冬已至

泰山会已解散!揭秘董文标与泰山会成员的秘密往事

新能源汽车三十年“超级竞争” 中美汽车新势力背后的资本魅影

借道华融、攀附秦岭,揭秘银鸽“影子实控人”的资本经

华融死亡蛛网 背后隐藏近六十家港股公司(加小编微信aVenus6可获取)


扫描下方二维码 征探君带你进群聊

公众号法律顾问团队:上海久城律师事务所主任许峰律师、重庆凡赛提律师事务所主任颜智勇律师、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许浩律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