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中国新消费产业数字化研究报告》重磅发布

第一新声 第一新声 2023-06-14

 文/Eason、刘重阳、杨子蕊、田艳红、笑蝶

校对/Tina、KK

策划/Eason


自疫情以来,中国消费市场面临巨大挑战,2020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39.2万亿元,出现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全国社零数据同比下降的情况。


尤其是今年全国各地出现了疫情反复,部分地区疫情形势严峻,防控措施升级导致的停工停产,对国内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例如2022年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一级私募股权市场投融资交易总额出现双重下跌,分别下降11.1%和69%。从各方面来看,中国消费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至暗时刻”。


虽然疫情带来的封闭让线下传统消费零售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推动了消费产业数字化进程,加速了线上线下融合。数字经济为新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消费产业数字化的提升也进一步刺激了数字经济及优秀厂商的发展。

为了了解疫情之下消费产业数字化真实发展现状,推动中国消费产业数字化发展进程,自4月起,第一新声面向广大行业从业者开启了报告调研问卷工作,基于第一新声研究部的调研、甲方的反馈及相关调研数据统计,正式发布【2022年中国新消费产业数字化研究报告】。

在此期间得到众多消费零售企业、数字化服务商、产业专家、投资机构的支持,第一新声在此特别鸣谢!

产业专家顾问: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倪国华、网红CIO王歆、零售行业天使投资人张航、立白集团立白事业部副总经理许锡达、盈投控股集团兼安吉尔集团CIO吴剑、坚果投影仪CDO田维国、TATA木门CIO乐勇斌、良友集团CIO魏革新、白象食品集团CIO祖战锋、白小T IT总监高飞。


投资机构:

云启资本、梅花创投、钟鼎资本、光速中国、盈动资本、红点中国、真成投资、经纬创投、金鼎资本、绿洲资本、CMC资本、高鹄资本、信天创投、天使湾创投、义柏资本。


企业:

Bello倍罗合伙人刘思瑞、支出宝创始人兼CEO杨红提、影刀RPA创始人兼CEO金礼剑、影刀RPA合伙人远方、宾通智能创始人兼CEO龚超慧、时谛智能创始人兼CEO林子森、轻流创始人兼CEO薄智元、开为科技创始人兼CEO杨通、开为科技COO杨宽、白小T 创始人张勇、完美日记采购负责人张婧、鸭鸭品牌总监胡诗琦、夸父炸串创始人袁泽陆、参半联合创始人张轶、Full of Hope 联合创始人王招庆、懒熊火锅CHO刘志明、鲨鱼菲特市场总监虾米、YOUNGMAY样美创始人兼CEO马佳月升、社交酒饮兰舟创始人郑博瀚、谷利乐总经理邵卫江。


(特别感谢以上产业专家、投资机构、企业对本报告的大力支持!(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获得完整版《2022年中国新消费产业数字化研究报告》,请联系孟小新(微信:dyxsmxx)】


核心摘要:
  • 疫情打乱“产供销”节奏,倒逼品牌商“降本增效”,数字化变革势在必行;

  • 业务数字化是核心,痛点集中在产品研发、营销、渠道、供应链四大环节;

  • 流程数字化是关键,数据孤岛仍是首要难题;

  • 新消费产业数字化部分场景及服务商;

  • 新消费产业数字化发展的三个趋势。

01

新消费产业数字化研究背景


疫情反复,需求端与投资端双重下跌,中国消费市场迎来“至暗时刻”

受新冠疫情及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国消费市场面临巨大挑战,自改革开放以来,2020年首次出现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同比下降的情况。虽然随后几个季度中国经济稳步复苏,但2022年3月开始,全国各地疫情出现反复,部分地区形势严峻、防控措施升级,导致各行业停工停产,造成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消费意愿下降,对国内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2022年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一级私募股权市场投融资交易总额出现双重下跌,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高达11.1%,2022年Q1新消费领域交易事件同比减幅32%,融资总额同比大跌69%,不管从市场需求端、还是资本投资端来看,中国消费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至暗时刻”。



传统线下渠道受到巨大冲击,线上流量见顶,寻求新的增长点成为共识

新冠疫情的爆发,给传统线下零售业带来巨大冲击,多地线下连锁商超营收不及预期,甚至濒临倒闭,数据显示,2020年百货及购物中心收入同比下降超50%,利润总额同比下降超70%,上海、广州、重庆、合肥、沈阳等地超20余家大型连锁百货中心关门闭店。


过去十年,乘着互联网的东风,中国诞生了全球最大的电商生态。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增用户数量持续减少,网络零售额增长及渗透率增速放缓,线上消费从增量市场争夺变成存量市场博弈。



流量见顶,企业获客成本大幅攀升。据光大证券报告显示,阿里系电商获客成本从2018年278元/人增长到2020年929元/人、拼多多系电商获客成本从2018年77元/人增长到2020年203元/人,电商渠道获客成本增长幅度超200% ;从2021年初到年底一家软件公司一个 CPC成本(Cost Per Click,按照点击量进行收费)从7元增长到超40元,在一年之内涨幅高达近6倍。



存量市场中博弈成为常态,企业竞争愈加激烈,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企业发展效益,寻求新的增长点成为所有消费品牌商的共识。

疫情打乱“产供销”节奏,倒逼品牌商“降本增效”,数字化变革势在必行


疫情反复打乱了消费零售企业产、供、销节奏,市场面临上游供应商停产或短缺、物流时效无法保证、门店关停、业务停滞、消费者数量下滑、库存积压等诸多问题,传统消费品牌商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低,数据孤岛现象严重,企业运营风险加大。根据第一新声采访报道及调研发现,在生产、供应链、渠道等环节,超过60%的企业不具备数字化能力,无法利用实时数据进行业务分析与决策制定。



风险中孕育着新机遇。疫情带来的问题与风险也倒逼企业变革求生,推动业务与职能的全面数字化转型从曾经的“可选项”,变为事关生死的“必选项”。数据显示,疫情之后消费品上市公司对数字化重视程度快速上升,数字经济在第三产业的渗透率2020年已高达40%。


情常态化背景下,政策持续推动消费升级



02

新消费产业数字化现状及痛点

 

疫情的不确定性,导致2022年企业数字化预算变化出现分化


2022年上半年全国各地的疫情冲击,让消费企业在数字化方面的预算出现明显的分化现象。

第一新声调研了近百家消费品牌商及数字化服务商发现,目前55%的消费品牌商2022年数字化方面预算对比上年有所降低,33%的企业预算有所增长,12%的企业无明显变化。



以某头部知名运动鞋服集团为例,原计划2022年在数字化建设方面投入更多预算,但由于疫情的影响,内部也在不断进行预算动态调整。目前数字化预算比原计划有所缩减,但与2021年基本持平。


预算增加部分多体现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线上渠道营销、私域运营等营销环节,以及以商品周转为中心的后端供应链环节。


业务数字化是核心,痛点集中在产品研发、营销、渠道、供应链四大环节


业务数字化是目前多数消费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主要围绕「人、货、场」进行重构,包括产品、营销、渠道、供应链四大重要环节。


流程数字化是关键,数据孤岛仍是首要难题


业务流程具备普遍性,它存在于组织经营的方方面面,也是各个职能部门业务运行的主要体现。每一项业务需求都可以设计相应的业务流程。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内部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流程数字化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通过调研,第一新声发现,目前消费企业内部存在无IT团队或 IT团队技术薄弱、现有系统利用率低、数据之间互通难度大等诸多问题,阻碍了企业进行敏捷的数字化转型。其中,各业务/系统相对独立,数据规范不统一造成的数据孤岛,仍是目前的首要难题。

造成数据孤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消费品牌商不同渠道间长期存在割裂。例如在鞋服行业,电商渠道与线下渠道的商品重叠度并不高;多家世界级消费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均由渠道商运营,而不同渠道商之间的商品与数据未打通,往往导致消费者即使在同一品牌的不同门店购物时,也会出现积分不通用等情况。

第二、消费品牌商内部不同业务部门之间存在割裂。例如众多品牌商的内部电商团队是独立搭建的,各个团队拥有独立的营销策略及KPI,彼此之间协同互动程度低,信息与数据难以同步。

第三、消费品牌商内部搭建/采购的不同系统之间存在数据割裂。企业在不同阶段、根据不同场景需求,搭建/采购了众多独立的系统,有些企业内部系统可以达到几十甚至上百个。尽管各类SaaS系统极大地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但新老系统的打通,众多不同流程SaaS软件的引入,也给企业数字化带来挑战,难以做到全面协同管理。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健全业务流程,内部梳理并打通业务孤岛,同时通过数据中台等一站式解决方案,RPA、低代码/无代码等数字化工具,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解决内部数据孤岛、系统协同、开发效率低、应用难度高等一系列的业务流程问题。

03

新消费产业数字化部分场景及服务商



新消费品牌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背后,也涌现了一批中国优秀的服务商,切入点主要是三方面,一是从业务层,聚焦MarTech、供应链数字化、门店数字化等;二是从职能层,聚焦人力数字化、财税数字化等;三是技术或流程层,如RPA、低代码/无代码等。



MarTech优秀服务商案例

案例1:开为科技——聚焦消费场景的立体营销解决方案服务商

开为科技围绕零售“最后一米”关键场景,构建覆盖消费者完整购物周期的“场内+线上+站外”全域触达路径,为品牌提供以数据驱动的立体式营销解决方案。目前的长期合作伙伴包括百威、可口可乐、玛氏、宝洁、蒙牛、沃尔玛、华润万家、物美多点等头部企业,在合作中沉淀大量的运营经验及数据和内容资产,为品牌和零售企业提供有温度的数智化营销服务。



案例:玛氏

  • 企业痛点:玛氏旗下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的食品品牌,包括德芙、绿箭、M&M’S、士力架、益达、彩虹糖、宝路、皇家等。食品饮料品类在大促节点不是主角位置,尤其是“糖果”细分类目。品牌如何在大促期间串联线上线下同步爆发,是玛氏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 执行策略:
(1)开为科技直击购买决策者的消费场景全链路,通过场内+线上全域触达,用品牌强势曝光+效果转化,唤醒顾客,刺激购买行为;(2)跨多个零售系统进行投放,覆盖多零售、多城市商超,实现一站式全域消费者触达;(3)通过零售场内智慧屏幕手势识别进行互动,丰富营销玩法,赋予顾客沉浸式体验,提升曝光转化;(4)线上线下营销内容统一,帮助品牌拉新引流。


  • 服务成果:
(1)线上线下营销内容统一,拉新引流,全域营销。通过消费者互动并驱动现场购买,提升渠道销量和品牌渗透率;(2)双十一大促期间营销造势,有效触达目标消费者数十万人次,触达率达87.86%;转化目标消费者数万人次参与体验,单店自然分销提升15%+。

案例2:沃丰科技——AI驱动的客户服务、CRM和客户体验解决方案提供商
沃丰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AI驱动的客户服务、CRM和客户体验解决方案提供商,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打造AI驱动的一体化客户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沃丰科技旗下拥有Udesk、GaussMind、ServiceGo、微丰SCRM、CusBridge等完整的产品矩阵,将全维度的智能系统应用到企业的营销获客、销售管理、客户服务等各个场景,全面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得到包括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在内的众多客户的广泛认可。

案例:越秀辉山
  • 企业痛点:来自线下门店、供应商公司、第三方公司、销售中心等各方的大量咨询和售后呼入,原有客服平台不能高效应对;客服部门的人力成本和系统运维成本较高,企业数据来源不丰富、用户体验不够优质,希望能够实现客服部门数字化转型升级。

  • 执行策略:采用沃丰科技AI一体化解决方案,以Udesk+GaussMind组合的形式,用专业、智能、简洁的客服平台提升越秀辉山客服业务的整体效率。
(1)Udesk全渠道客服整合所有线上咨询渠道;(2)在线客服实现对话管理、留言管理、排队管理、质检管理、客户管理等业务同时操作;(3)智能工单从工单的建立、查询、维护、关联、预警等都能够一键自动流转,且支持自定义;(4)Insight数据报表能够对客服进行通话监控、呼叫监控、坐席监控、短信监控等,并辅助进行质检统计、知识库统计、话务量统计、满意度统计等;(5)GaussMind智能质检支持录音质检、质检查询、录音收听、质检评分与配置等;(6)知识库支持根据需求分别搭建个人知识库、公共知识库,高效辅助客服人员。

  • 服务成果:从总体上看,呼叫中心平台项目能够覆盖越秀辉山客服全业务触点、整合内外部优质数据资源、构筑客服管理量化体系。此外,该系统能可视化透明输出客服全业务数据、自建呼叫中心数据资产库,将为公司的业务发展、管理决策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供应链数字化优秀服务商案例

案例3:时谛智能——时尚行业集设计生产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商
时谛智能致力于为传统时尚行业提供数字化设计及制造等相关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建模和AI驱动的方式,结合虚拟渲染(Virtual Sample)等模块,极大地缩短鞋类产品开发的时间,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时谛智能正在改变传统劳动密集的开发生产模式及纸质资料+口头交流的信息传递方式,将产品开发—制造—销售等环节在线化、数据化、智能化,打造连接各方的智能数据协同生态,为大小设计及制造企业赋能。

案例:安踏
  • 企业痛点:
(1)疫情期间,线下订货会无法启动,样品制作受到严重阻滞;(2)设计研发链条长,从设计到上架全周期需要耗时8~12个月,且最终只有20%-30%的设计进入生产环节;(3)传统模式下供应链数据主要依靠人工,存在效率低、流程漫长、大量时间消耗以及真实性存疑,影响企业决策判断;(4)材料管理上存材严重不足;(5)传统3D虚拟化设计工具门槛高、数据无法兼容、复用性不强、工厂效率低下。
  • 执行策略:基于上述痛点及需求,时谛智能为安踏提供了自主研发的全定制性平台系统,加以Versekit数字材料扫描仪,帮助企业相关业务部门(面材开发、底模开发、配件开发、辅料开发以及包装材料开发团队)解决材料数字化问题;通过AI、VR方式看样做设计,在建模完成后通过Revofim Studio数字设计平台,实现材料与颜色搭配,建立虚拟样品;两周时间便可以完成全品类从企划-设计-选款整个虚拟商品开发流程,为设计师带去更全面的参考。


  • 服务成果:
(1)缩短开发时间。疫情期间,推动安踏在两周内完成FILA新一季订货会超900配色和所有样品的制作,整体进度节省约75%;助力品牌精准把控市场流行趋势。(2)降低开发成本。促进材料管理,率先完成数字化设计的规模化应用;减少了一半以上数量的实体样品,总成本综合下来约为原来的1/5。

案例4:宾通智能——柔性制造与智慧物流系统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

上海宾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成立于上海,专注人工智能领域,以智能算法为核心,为海内外制造型企业提供柔性制造与智慧物流系统解决方案。BITO主要创始成员来自有着国际知名机器人核心技术积累和研发优秀基因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BITO形成从决策层到执行层的完整产品体系:“慧产通”智能生产决策系统、BFMS多机调度系统,BANS单机控制系统,BSLAM自主导航定位系统,BWMS智能仓储系统。业务覆盖半导体、3C电子、机加工、美妆、服装业等多个行业。


案例:菲鹿儿


  • 企业痛点:快时尚彩妆品牌「菲鹿儿」的工厂目前有三条生产设备线,产量庞大,但未使用ERP或MES系统,未组建专门的信息化部门,仍处于数字工厂转型阶段。客户经常面对物料齐套、急单插单、人工报工难核实、数据不透明以及物料的数据治理等问题,亟需解决。 

  • 执行策略:BITO根据该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工艺流程、业务流程、行业特点进行分析,分三步为企业打造智能制造平台,构建数据闭环,提高制造环节的柔性,增强美妆供应链高效协同。
(1)针对性构建辅助排产系统,实现资源协同;(2)通过平台系统管控,对整体价值链进行深度分析,挖掘价值;(3)通过数据积累和数据分析,升级再造,实现智能生产,优化决策。

  • 服务成果:
(1)节省人工制定生产计划和统计分析成本80%以上;(2)显著提高设备利用率以及生产效率;(3)系统提前预判交货周期,交期达成率100%;(4)合理降低仓储成本,避免缺料情况的出现所造成生产停滞;(5)实现精益生产:由“库存导向”转向“订单导向”生产;(6)提升管理水平:打通顶层和底层系统,实现数字化智慧工厂

采购数字化优秀服务商案例

案例5:支出宝——企业数智采购支出管理一体化SaaS服务商

支出宝Spend Insight「支出宝(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创立于2016年,作为新一代数智化采购支出管理SaaS行业的引领者,致力于为中国企业提供世界一流的数智采购支出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


支出宝积极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趋势和要求,秉承“Value as a Service”的主张,通过深厚的洞察力与领先的技术手段,为中大型企业提供数智化供应商管理、预算管理、需求管理、战略寻源、合同管理、订单管理、库存管理、对账管理、支付管理、自助报表等采购业务全链路的场景解决方案。



案例:完美日记 
  • 企业痛点:(1)采购效率统计难,如节约金额,项目处理时效等,处理统计耗时耗力;(2)审计难把控,例如招投标均线下进行,无法掌握全流程;(3)公司采购竞价策略执行落地难,竞价寻源效率低;(4)各个品类的招采模板多且琐碎,线下整合及招采数据分析难度较大。

  • 执行策略:
(1)根据客户需求立项管理功能,并配合梳理业务报表,记录每个采购项目的采购过程节点,并转换成产品逻辑,将流程线上化;(2)上线招投标、竞价、询价工具,提高采购寻源效率;(3)按客户需求上线日式竞价及英式竞价,并打通竞价及询价,实现了招采项目的线上信息流转;(4)统一了各个品类的基础模板,并支持增加扩展字段,满足了各个品类的共性及特性,解决了数据整合及分析问题。
  • 服务成果:
(1)提高定标时效,招采效率平均提升3.75倍;(2)全线上寻源,企业综合成本节约13%以上;(3)全流程资料线上留存,审计成本降低50%以上;(4)数据一键导出,统计效率提升100%。

RPA数字化优秀服务商案例


案例6:影刀RPA——自动化机器人软件

影刀RPA是一款软件机器人,能模拟人的各种操作,在任何应用程序上进行鼠标点击、键盘输入、信息读取等操作,释放各种有逻辑规则、重复性的人工工作。帮助企业快速推动“流程再造,机器替人”,快速提升人效,构建核心竞争力。


案例:迪卡侬
  •  企业痛点: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体育用品零售企业,2019年的时候迪卡侬的员工数量就已经超过9万名。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人工客服工作量难以负荷,想要通过人工客服为用户实现精细化贴心的7×24小时全天候服务,是十分困难的。

  • 执行策略:基于企业上述痛点,影刀帮助企业梳理了客服工作中大量重复性的操作,设计可标准化的流程,大量售后工作通过影刀RPA自动完成,为业务带来了显著的效果。随后,影刀RPA在企业内部大范围推广。如今,不仅是客服部门,服务中心、运营部也都加入进来,企业服务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 服务成果:
截止到2021年11月,迪卡侬内部通过影刀RPA累计开发自动化流程500+个,完成相当于4000+人天工作量。(1)优化分工结构,提升员工体验 。机器人+人工客服同时工作,可以灵活调配人力支持更核心、更有价值的业务。(2)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客户体验。大促期间运行时长达到了1000多个小时,相当于增加16个全职客服。


低代码/无代码优秀服务商案例


案例7:轻流——无代码系统搭建平台
上海易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旗下产品“轻流”是一个无代码系统搭建平台,无需代码开发即可搭建专属管理系统,帮助管理者实现管理理念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经过7年的探索历程,轻流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覆盖全国 33 个省市地区、超过 50 万的企业用户,在无代码领域拥有 19 项专利和 31 项软件著作权。公司总部位于 上海,并在全国 6 个省市地区布局分支服务机构,涵盖北京、深圳、南通、长沙、重庆、新疆、武汉等地。

案例:大桥道 
  • 企业痛点:(1)原有业务系统老旧,分销商团队很难进入大桥道本身的钉钉体系;同时手机端功能有限,移动办公效率低;(2)销售报货量与车型不匹配情况频发;(3)各业务板块数据手动统计效率低,且无法打通,管理人员难以看到业务全貌。

  • 执行策略:基于上述痛点,轻流提出了有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大桥道用轻流取代原有的业务管理软件,并将轻流和钉钉集成使用,解决了多终端业务管理需求,将销售、仓储、财务等业务数据一键打通,统一管理,同时可利用轻流自动化数据报表进行实时查看。
  • 服务成果:
(1)2个人三个月内完成系统搭建。大桥道的整个轻流系统的搭建使用是由两个人,在三个月之内完成,并且支持了300多个经销商共同使用。(2)打通各业务数据,实现多终端业务管理。打通销售、仓储、财务管理,利用轻流的自动化数据报表,将客户订单及金额统一管理起来,实时查看。(3)业务人员深度参与,高效可持续优化迭代。业务部门参与到逻辑设计中,后续不再完全依赖IT部门推动,而可以随着业务推进持续地、及时地、敏捷地去迭代和优化管理流程

04

新消费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


根据第一新声研究发现,新消费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


趋势一:全渠道营销一体化——以消费者为中心,打通线上线下触

在消费行业,尤其快消行业,渠道数字化是一个尚未被完全攻克的“堡垒”。由于线上线下营销触点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致使品牌方对渠道控制力薄弱,这一点在线下渠道体现尤为明显。同时,大型品牌商由于内部管理问题,不同渠道所属部门间各自为战,使得全渠道打通变得更为复杂。尽管某些大型品牌已经逐步实现了部分渠道或区域的数据打通,但距离全渠道一体化仍有一段距离。

第一新声调研发现,全渠道营销管理及营销数据的割裂,给消费品牌商带来了以下几大问题:
(1)渠道控制力薄弱,营销效果大打折扣;
(2)用户/会员体系难以打通,消费者购物体验差;
(3)消费者数据采集+分析困难,精细化运营无从下手;
(4)消费者数据采集不准确或颗粒度较粗,无法给到产品研发有效支持。

一方面,众多品牌商选择从消费者端切入,通过扫码领红包、加入会员等多种营销方式,将消费者沉淀到私域流量,通过精细化运营、消费者洞察,赋能线上线下渠道营销。另一方面,头部品牌也尝试建立数字化精准分销系统,帮助经销商打通与终端店的连接。但受限于品牌方对经销商的控制力,这种方式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仍存在较大的困难。

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全渠道营销体系的搭建,打通线上线下触点,实现消费者精准洞察,成为消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一大趋势。

趋势二:全渠道供应链一体化——打造柔性快速的生产供应模式 


全渠道营销,给品牌商带来高销量的同时,也给企业供应链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一新声调研发现,目前消费企业供应链数字化面临以下几大问题:
(1)疫情或大促造成的滞销或爆单,给供应链造成一定压力,企业无法对销量作出预测,并进行快速响应;
(2)供应链体系不统一,线上与线下、品牌商与经销商、广域电商与近场电商无法实现库存共享,统一调配,不仅影响了产品周转率,也大大增加了物流成本;
(3)品牌商在新品生产中,存在环节复杂、周期长、成本高等一系列痛点,尤其在时尚消费行业,生产敏捷度低极大影响产品上市率,也可能出现因研发周期长而错过市场趋势等问题。

目前很多消费品牌商已经通过供应链数字化工具,进行备货量预测,降低现金流压力;通过PLM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对研发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3D设计软件进行新品设计及打样,有效缩减了产品研发周期及成本。但由于供应链体系的割裂,敏捷生产、精准预测以及全域调配,短期内仍然难以实现。

供应链数字化是消费企业极为重视的一大模块,全面打通设计、生产、仓储、物流等核心环节,打造柔性快速的生产供应模式,构建供应链一体化,是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大趋势。

趋势三:数据驱动下的决策智能化


数据驱动下,决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消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又一大趋势。在2021年11月公布的《IDC 2022年中国ICT市场十大预测》中,IDC表示“企业智能理念兴起,智能预测与智能决策价值凸显”。

由于研发、生产、仓储、物流、渠道、营销等全链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企业决策的难度也呈指数级上升。对消费企业来说,不只是全链路的数据打通与采集,更为重要的在于如何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洞察分析—找到规律—辅助决策。

据了解,部分头部企业已使用智能决策平台在销售预测、智能定价、智能补货、智能选品等环节落地并初见成效。智能决策未来定会在更多环节落地并应用,提高企业生产力,并成为企业一大核心战略。


法律声明:

由于调研采样规模与调研颗粒度所限,本报告所含统计数据仅反映相关产业及服务商基本特征,未必与客观情况的细节完全一致。本报告仅作为市场参考资料,第一新声不因本研究报告(包括但不限于统计数据、模型计算、 观点等)承担法律责任。 

【获得完整版《2022年中国新消费产业数字化研究报告》,请联系孟小新(微信:dyxsmxx)

  • 转载、采访报道:请联系艳红工作号(微信:beijingyh1992);

  • 榜单、市场合作:请联系孟小新(微信:dyxsmxx)

  • 商务合作:程雪薇(微信:sherry_199909)。


更多内容


【数字中国】

【投资中国】





👇关注「第一新声」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GET行业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商务部发声!事关全国近一半经营主体
物美集团旗下「多点数智」通过聆讯,腾讯、IDG资本为机构股东
政策加持
广发信用卡:私域助推零售大融合,探索“第二增长曲线”
为何中国“超市之王”被卖要那么久?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