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迎二十大 书写新篇章】璧山:农业农村现代化阔步前行 十年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璧山发布 2023-07-29



眼下的璧山农村抬眼望去产业基地四处延伸蔬菜大棚生机勃勃新村院落错落有致……一切都呈现出美丽乡村的喜人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璧山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不断擦亮“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金字招牌,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农业“压仓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推动农业科技现代化

农优产品量质提升




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


10月12日,在璧北蔬菜基地核心区,记者看到,上有喷灌,下有滴灌,信箱大小的智能监测设备安装在菜地里,主要监测蔬菜基地内空气温度和湿度、土壤温度和水分、二氧化碳浓度、光辐射强度等数据,这些数据会通过物联网传输到后台。


“在可自动控制室内温度、湿度、灌溉、通风、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的温室里,作物产量可成倍提高,质量更是显著提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据初步测算,应用“智慧农业”相关技术后,农业生产成本可下降30%左右,产量增加20%左右,农民劳动强度降低30%。


开展“星创天地”双创孵化试验,探索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利用易追溯二维码、数据监管平台等推进数字农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动农业科技现代化,引导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公众对优质特色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助力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打造群众满意的“菜篮子”“果园子”。


据统计,2021年全区蔬菜总产量81.85万吨,较2012年增长36.7%;2021年全区水果产量16.60万吨,较2012年增长68.7%;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年均产量17.06万吨。


做特做优特色产业 
都市农业成型起势


10月13日,记者走进大兴镇高桥村禾木千里生态农业科技园,放眼望去,成片的菲油果树上,一颗颗翠绿的菲油果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不时散发着浓郁的果香。


“我们因地制宜,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提档升级,引进新型品种,现在菲油果每亩产量可达2000斤,其市场价一般为每斤100元左右,市场前景可观。”基地负责人张松介绍,下一步,将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推出菲油果花茶、果酒、面膜、膳食餐粉等,把基地打造成高品质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


高桥村菲油果种植基地只是我区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抓手,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供给多元化、农业产业融合化。深化“三变”改革、“三权分置”“三社”融合,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推动农业标准化,鼓励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围绕花卉苗木、蔬菜、水果等优势农产品,分别建设系列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基地。推动农业品牌化,提升璧山儿菜、璧山番茄、璧山葡萄、“清水鱼”等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推动农业特色化,培育发展菲油果、金丝皇菊等特色高附加值农产品。


加快城乡一体结合

人民生活富裕富足




“现在农村的环境真是大变样,荒地种上各种植物,还修了便民道方便我们观赏,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10月11日,丁家街道龙安村村民魏泽家在家门口的生态湿地散步时发出感慨。她告诉记者,生态湿地里一年四季都能赏花观景,不仅为村民提供了茶余饭后的休闲去处,还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打卡游玩。
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2%,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农村千人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等达100%,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缩小城乡差距,让人民生活富裕富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深入推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效能,农业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从璧山城区出发,驱车40分钟,就来到了七塘镇将军村。村中一座名为“莲花穴”的农家院落格外引人注目:十几栋闲置的老房子,在保留原始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化设计改造,并引入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大师工作室、图书馆、民宿等文旅业态。


在璧山,像莲花穴这样的文化主题院落还有很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将城市文旅的触角向乡村延伸,一方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保持农村院落风貌的基础上,把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融入乡村,激发了乡村游新活力。同时,我区还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农业 ”模式,发展养生养老、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璧山天气预报

13日夜间到14日白天,多云间阴天,18~22℃;14日夜间到15日白天,多云,18~24℃。


防控小贴士


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科学佩戴好口罩,加强手卫生,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室内多通风,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场所以及人群聚集的室外场所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记 者:曾清龙

编 辑:邹梦雨

初 审:罗 君

总值班:张永艳

总编辑:张 伟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凡璧山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推荐阅读

【喜迎二十大 书写新篇章】璧山:提速推进同城化发展  十年谱写交通华章

【来了就是璧山人 共创全国文明城】多部门联合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

海报 | 喜迎党的二十大

防疫科普 | 疫情期间,老年人如何加强个人防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