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腾讯传》,识马化腾。

哈尼Zzz 哈尼Zzz
2024-09-21


哈喽,宝子们好呀~!




按照昨天文章中说的,今天不挖旧文了,来给大家介绍一本好书,它就是:《腾讯传》。






说个插曲,写文章的这天,我真的很心塞。因为我在苹果备忘录里记录的读书灵感,不知何故,莫名消失了

 

具体来说就是,记录在手机备忘录上的内容,在MacBook上打开备忘录的时候没有被同步到,诡异的是,icloud没关(且内存非常足够),但就是没有了,删除里也没有。哎,真的很气愤,作为消费者,表达一点不满吧,起码给备忘录加一个历史浏览记录行不行

 

讲到这,想想各种类似的笔记本工具用到现在,还是One Note更胜一筹,离线在线无论在哪个设备上使用都能同步到。

 

灵感就是转瞬即逝的东西,没了,就很难再找回当时的记忆,不过作为一个乐观主义者,伤心几秒钟,静下心来重新梳理下笔记,认真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




 

说到《腾讯传》,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尤其是待在唐书房里对腾讯感兴趣的朋友们,应该都看过了,不过我还是想谈一下自己阅读这本书后的感受。

 

想着要读这本书也是因为前些日子研究腾讯的缘故。原本计划是读完《沸腾新十年》之后再读《腾讯传》,但是因为《沸腾新十年》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主要是人名太多,听起来有点混乱,赖我),所以就准备先读《腾讯传》了。

 

打开微信读书,偶然间看到高赞点评说,这本书不怎么样,甚至下面很多人在附和,所以我就准备“降低预期”来阅读。

 

没想到,还没读完,就想着要给这本书打5星好评了。

 

说是讲腾讯,但这本书却让我很好地了解了马化腾及其他创始人的做事风格以及他们对于产品的态度,这对于研究一个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怎么说呢,创始人的做事风格,会逐渐形成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我们作为投资者,选择企业的时候,虽说最重要的是要选择好的商业模式,但是在这之后,还是要参考一下企业文化的,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如果说企业文化太虚无缥缈,换句话说,就是要看看管理层的做事风格是否与我们自己的价值观相匹配。

 

这一点我觉得也很好理解,无论是日常交往还是投资公司,我们都要选择同频的人,这样才能给予一定的信任,不然连自己都看不惯的管理层,当行业遭受打压,或者市场出现强劲对手的时候,我们很难不替他们操心,所以,投资其实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合作,一定要找跟自己对味的那个。

 

所以说,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评价这本书,我觉得它带给了我一个比较全面的视角来观察腾讯的创始人们,当然是以小马哥为主,虽说无法做到像他枕边人一样了解他,但作为投资者来说,也足够了。





说到小马哥,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从这本书中,我能读出的是以下这么几点,我们不妨从中洞悉一下优秀企业家的特性以及腾讯的文化。

 

1、有好奇心,热爱探索。

 

书中讲到,马化腾在深圳中学的时候就是天文兴趣小组的成员,这是他唯一报名的兴趣班。更有意思的是,他当初想要一台天文望远镜,700多元的望远镜要花费父亲4个月的工资,家里人不给买,他就写日记,说他们扼杀了一个科学家的梦想。太好笑了,正所谓杀人诛心。日记被妈妈看到后就给他买了,有了高端工具,再加上一颗热爱天文的心,15岁的马化腾竟然成了全校第一个看见哈雷彗星的人。

 

单纯从这段经历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少年马化腾就是一个对于未知很好奇的人,并且非常热爱探索,但凡到了中学时期还想做科学家的人,应该都是对宇宙有一定情怀的人吧。

 

2、学习,不断地学习。

 

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与其他知名大佬相比,马化腾的学历并不是那么的耀眼,但就像我在《乔布斯传》读后感(点击可跳转阅读)里表达的那样,学历并不代表一切,关键是要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以及坚持学习的态度。

 

关于这一点,我将在日后的《吾意独怜才》读后感中详细展开,今日不表。

 

说到小马哥热爱学习的精神,书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作为班主任(大学),我每周要到宿舍巡视一次,每次去,都会看到马化腾在看书或者做计算机操作。他和张志东等一些同学的家庭条件好,都自己配了电脑。而其他人都在聚堆聊天或者做其他的事。

 

我们先不过于纠结其中老师描述的频次是否精确,但是认真想想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宿舍里有多少时间是在看书或者研究新事物的?反正我是没有,反而追剧和睡觉的时间会更多一些。。

 

3、敢于“冒险”,做事果断。

 

书中写道:


这位看上去文静柔弱的南方书生其实有一种敢于舍得并冒险投入的决绝禀赋,它来自于潮汕人的传统天性。
《腾讯传》

 

是不是潮汕人的传统天性咱不知道,不过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慨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小马哥创办马站的经历。

 

1995年2月马化腾开通了惠多网的深圳站,站点被称为“马站”。为了这个站点,他添置设备和使用费花了将近5万元。这5万元相当于把出售股票行情软件(之前创业的一个小项目)的全部收入都投了进去。

 

放心,像小马哥这样“保守”且“克制”的人,即便说是“冒险”,大概率也是守在能力圈内的冒险,也就是说,觉得这件事可行性大,就下“血本”去做,毫不犹豫。

 

妥妥的领导范儿,有没有感觉到~!

 

当然书中对于丁磊经历的描写也体现出了这一点,因为不是本文主角,我在此处不多做评价,仅分享出来大家自己品评:

 

到1995年的春天,丁磊终于再也无法忍受平淡而乏味的生活,他决定“开除自己”。这一想法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但他去意已决,“这是我第一次开除自己,但有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将是人生成败的一个分水岭”。他孤身一人跑到热浪滚滚的南方,到处乱逛,拜访了几位网上已十分熟稔却从未见过面的网友,他想看看他们到底长什么样,有什么稀奇的想法。在深圳,他遇到了同样焦躁而找不到方向的小马站长。这年5月,丁磊加盟了一家美国数据库软件公司Sybase的广州分公司,成为一名技术支持工程师。
《腾讯传》


还有下面这段:


丁磊敏锐地意识到,电子邮箱将是一个前途无量的互联网基础服务。他拿出全部的50万元积蓄,悄悄注册成立了仅有三名员工的网易公司,然后与华南理工大学的二年级学生陈磊华一起,开发出了第一款中文免费电子邮箱系统。


丁磊凭借每套售价10万美元,很快成了一个声名鹊起的百万富翁。

《腾讯传》

 

4、洞察力强。

 

马化腾被称为“中国第一产品经理”。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在我看来,敏锐的洞察力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都知道“微信之父”张小龙现在在腾讯的地位以及他研发微信的履历,这个不多说,实际在腾讯还没出生的时候,张小龙就跟马化腾有一定交集了:

 

他对我回忆了第一次知道马化腾的细节(个人推测是1997~1998年间):“有一次,我突然收到一位用户的邮件,对Foxmail的设计提出了一个疑问,这是一个非常细微的错误,外部人很难观察到。我有些吃惊,他说他叫Pony,在经营一个站点。”

 

通过这段描述,我们除了吃瓜外,主要是可以感知到马化腾对于产品(哪怕是别人的产品)的用心程度以及他敏锐的洞察力。

 

5、有毅力。

 

这一点,实际我们在上面班主任描述小马哥爱学习时已经感知到了,不过,通过室友兼腾讯创始人之一的张志东和许晨晔的描述,我们能更进一步地看出小马哥坚韧的特性:

 

回忆那时的马化腾,张志东的印象是:“他的毅力挺好的,早上经常绕着学校跑一圈,应该跑了蛮长时间的,我也跑了一阵,后来没坚持住。”

 

与马化腾同一个寝室的许晨晔回忆说:“那个时候我跟他在一起,平时就是背英文单词,早上一起跑步,绕校园跑一圈。”

 

6、不循规蹈矩,内心很有想法。

 

外界评价小马哥都说他是谦谦君子,很温和的一个人,但是,温和的性格并不代表内心的平庸,透过小马哥的这段经历我们又可以看出他实际是一个很有意思且内心很有想法的人:

 

这是一个十分戏剧性的情景:张志东发现这家公司的一台服务器经常莫名其妙地死机,经过分析,应该是有黑客入侵。他通过一些异常的访问日志调查来源,很快追索到了IP地址来自罗湖区的润迅公司。在记忆中,他唯一认识的润迅人就只有马化腾,而这位同学在大学时就是机房里出了名的病毒高手。于是,他拎起电话就拨给了马化腾。

“这是你干的事吧?”他用不疾不徐的语气直接问。

电话那头传来的是一阵熟悉的呵呵笑声:“我就是来试试你的水平。”


有些读者可能认为书中类似于这样的描写很无趣,或者说是在浪费章节,但是,我很喜欢这些分享,通过阅读这些日常的经历,我们能够很好地观察一个人的性格,从而丰富他在我们脑海中的画像。

 

7、风控意识很强。

 

作为投资者,我一直认为小马哥的觉悟(也可以说是“求生欲”)是相对较高的,说实话,这是令我比较安心的一点,开心的是,在这本书中也得到了一点点的佐证:

 

马化腾把SP(注: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应用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业务划分为红色业务、黄色收入和绿色收入三种,其中,“红色”即处于警戒线上的收入,“黄色”为灰色地带的收入,“绿色”为正当收入。据不少高管回忆,他多次对曾李青等人提出要增加“绿色收入”,“宁可减少甚至没有红色、黄色收入,也不能冒道德和法律上的风险”。

 

关于小马哥的个人性格以及做事风格,就简单说这些,虽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都会多多少少有一些变化,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通过马化腾这些早期经历的描述,大概可以判断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关于马化腾带给腾讯的气质,大家可以阅读书中提到的“马化腾的七种武器”,在这里仅列举出来,就不一一展开了:

 

第一种武器:产品极简主义。

 

“少就是最合适的”“Don't make me think!(别让我思考!)”

 

第二种武器:用户驱动战略。

 

第三种武器:内部赛马机制。

 

第四种武器:试错迭代策略。

 

第五种武器:生态养成模式。

 

第六种武器:资本整合能力。

 

第七种武器:专注创业初心。





接下来谈一个引起很多人争议的话题,那就是关于腾讯的“抄袭说”

 

腾讯的模仿和抄袭是毫无疑问的,不过,我在这里想说的一点是,不要过于放大“抄袭”,而忽略了腾讯在产品二次打造方面的用心。

 

原创是绝对值得赞扬的,但是,在商业世界,纯原创需要很多的试错成本,不要太想当然以及理想主义,公司首先要做的是活下来。

 

在产品的二次打造方面,腾讯是下了很多功夫的。创意可以模仿,但一款产品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以用户为中心,也就是说,产品经理应该主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虑产品的性能。

 

我们通过书中描写腾讯早期王牌产品OICQ的文字来进行佐证:

 

这一系列看似细微的创意和设计,导致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结果:腾讯的OICQ是一款看上去源自ICQ,其实更属于中国用户的产品。它们的思考出发点均非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而是客户的点滴体验!在后来的10多年里,这个即时通信工具先后迭代更新了100多个版本。

 

那这几项看似细微的创意和设计是什么呢,我们一一列举:

 

①把用户内容和朋友列表从客户端搬到了后台的服务器。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用户信息和好友名单的丢失,任何人用任何一台电脑上网,都能找到自己的朋友列表。

 

这是考虑到当时中国现实上网情况的一项微创新,因为在1998年年底,中国个人电脑并没有像在美国那么普及,那换一台电脑可能导致记录就全部丢失了,是非常让人恼火的事情。(嗯…不禁又想起了我文章开头的破遭遇。)

 

好吧,就是这么一个小的点,对于程序员来说技术难度不大,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发现,或者说有没有用心地去关注到这个痛点,那这个痛点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吴宵光清晰地记得,在第一次技术讨论会上,马化腾提出了一个听上去与技术无关的、很古怪的问题:“我们的用户会在哪里上网?”

 

是的,还得是我们的小马哥,他的洞察力不是一般的强。

 

②软件体积的改进。

 

因为中国的网速与当时的欧美国家相比,较慢,一个ICQ软件下载要几十分钟,如果放到现在,我估计大家都会口吐芬芳然后怒点停止键。腾讯发现了这一点并就此进行了改进,第一个内部版本的OICQ,下载只需5分钟!不要单纯看5分钟很长,要跟当时同类产品的几十分钟对比,才可!

 

③网络协议采用了UDP而不是其他即时通信软件常用的TCP。

 

这个理解起来就有点烧脑了,简单说这是跟用户体验完全不搭边的创新,不过却大大节约了服务器成本,这样使得单台服务器可以支持更多的客户端。

 

除了创新,OICQ还针对ICQ的缺陷进行了修订:

 

①设计了离线消息功能。

②允许用户直接添加当时在线的陌生网友为“好友”。

③提供个性化头像选择。

④设计了消息提示音。

 

所以,对于产品来说,模仿本身我认为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决定你是否能够存活下来的,其实是消费者的真心认可,所以落脚点还是要放在用心做产品上。

 

另外,马化腾自己的产品观,在书中“马化腾的第一次产品演讲”这里有详细提到,非常非常经典,包含了他几乎所有的产品哲学——比如“核心能力”、“口碑”、“体验迭代”、“细节美学”等等,现在看也不过时,我认为是每个产品经理都需要认真研读的学习资料。

 

本篇文章中就不粘贴分享了,因为全部都是精华,没读过的自己去读吧!






腾讯一直比较注重用户体验,可谓是有在“做正确的事”,不过在“把事情做正确”的过程中,难免也会犯一些错误,作为投资者,如果看待或者是评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犯得错呢?

 

腾讯发展到现在,遭遇过很多次危机,“3Q大战”更是被谈烂了的那个,这篇文章我不准备聊这些大家都熟知的内容,挑一个早期腾讯不太愿意被提及的危机来谈谈吧。

 

早期的腾讯一直在探索属于自己的可靠并且有效的“盈利模式”,“移动梦网”业务让他们有了短暂的盈利点,但问题在于,这不可靠,所以,腾讯做了一个“靓号收费”的决定。

 

毫无疑问,“靓号收费”一定会受到舆论谴责,毕竟一直是免费的,直接收费对于用户来说短时间内肯定是难以接受的,关于马化腾的思考,书中是这么描述的:

 

马化腾坚持了收费的策略:“我们那时刚刚拿到MIH的投资,‘移动梦网’的业务虽然有点起色,但前景并不确定。腾讯不会被骂死,但是肯定会因找不到盈利模式而失血致死。”在他看来,让腾讯活下来肯定是最重要的。

 

到2003年6月,马化腾如梦初醒,决定重回免费之路。腾讯以“庆祝移动QQ三周岁生日”为名,宣布新开通移动QQ的用户,可以获得免费长期使用QQ号码一个。至此腾讯再次打开长期使用号码发放之门。两个月后,QQ重新开放免费注册。可是,群狼对腾讯的围攻之势已然生成,在之后的两年多里,腾讯不得不疲于应付。


怎么评判这件事呢,“靓号收费”肯定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更不用说还“滋生”了很多竞争对手,但是,站在马化腾的角度思考,又可以理解他当时内心的纠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创始人,有忧虑意识是好事,因为他有在认真思考如何让企业活下来。腾讯就像是他的儿子,当父亲的肯定会担心哪天儿子没血(指现金流断裂)就死掉了,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难免会有病乱投医。同样作为创业人,我非常可以理解他当时的决定,这是必须要做的一次尝试,哪怕会遭来骂声。


那作为投资者,看到信任的管理层出一些“昏招”,不要急于跳脚,让子弹先飞一会儿,静观其变,毕竟是我们选择的管理层,我们应该先给予信任,然后密切追踪后续情况。

 

至于说这个案例中其他竞争对手的崛起,我想这也是必然现象,竞争对手你硬挡是挡不住的,企业只有先活下来,才有迎战的可能性。至于怎么迎战,我想也还是埋头专注于产品本身,而不是搞一些有的没的恶意竞争,或许在这过程中,你的竞争对手最后是被他自己打败的。





因为这本书是按照时间线来写的,我们比较能够全面地观察小马哥的创业经历,进而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关于创业或者说企业经营这部分内容,在这篇文章中我也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

 

1、首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能够在马化腾身上多多少少看到一丝乔布斯的影子,但绝不能将二人划等号,毕竟在我心中,乔布斯独特的品味以及他的前瞻意识在互联网界还是无人能敌的(当然也有可能是我见识短浅,那只能以后继续多读书,多了解了)。

 

不过对于产品的专注度以及在注重极简和人文色彩方面,我认为两人是有共通之处的。比如我们看这段:

 

一位程序员对我讲述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他做了一个PPT,后半夜两点钟发给了马化腾,本想洗洗睡了,没料到过了20多分钟,马化腾就发回了修改建议。曾主管QQ会员业务的顾思斌回忆说,马化腾对页面的字体、字节、大小、色彩等都非常敏感。有一次,他收到一份邮件,马化腾指出两个字之间的间距好像有问题。

 

所以我就在想,一个优秀的创业人,首先应该是一位优秀的产品经理,如果说产品应该聚焦于用户体验,那么优秀的产品经理,首先应该将自己变成一个“白痴级的用户”(这也是书中张小龙说的话),然后去试用自己的产品,进而发现问题,改进问题。

 

这样讲太抽象,关于如何做到对产品了如指掌,书中也有具体的介绍,小马哥是这么讲的:

 

其一,像普通用户一样,每天轮着使用每一个产品。

 

产品经理只有更敏感才能找出产品的不足之处。我经常感到很奇怪,有的产品经理说找不出问题。我相信,如果产品上线的时候产品经理能坚持使用三个月,一定会发现不少问题。而问题是有限的,一天发现一个,解决掉,你就会慢慢逼近那个‘很有口碑’的点。不要因为工作没有技术含量就不去做,很多好的产品都是靠这个方法做出来的。

 

其二,经常到各个产品论坛去“潜水”,听到不同的声音和反馈。

 

有些确实是用户搞错了,有些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的心态要很好,希望用户能找出问题我们再解决掉。哪怕再小的问题,解决了也是完成一件大事。有些事情做了,见效很快。

 

2、要找到能力互补且靠谱的合伙人。






2000年,腾讯圣诞晚会。台上忘情表演的5个创业青年(从左至右依次为:许晨晔、马化腾、曾李青、陈一丹、张志东)


创业要不要找合伙人,现在在我看来,是要的。

 

虽说一个人的单打独斗会避免很多经济利益上的纠纷,但是,同样的,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说做个小项目养活自己可能没问题,但是,随着业务量的增多,一旦涉及到团队拓展,那考核创始人的就不仅仅是单一的能力了。

 

比如你单有技术或是产品上的优势,想要拓展团队,就需要有管理人才,想要多接一些业务,就需要有营销人才,再做大点,还需要有了解法务的人才,再往大就不说了,毕竟早期的创业团队也无需考虑100人以上的事情,先自给自足再说。

 

总之,能够在创业初期就找到价值观相同且能力互补的合伙人,是非常幸运的事,毕竟大家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且不要求多少回报的前提下做一件事,成功的概率还是要大一点的。

 

我们来看下小马哥创立腾讯寻找合伙人的经历,或许会给到一些启发。

 

马化腾在产生了做“寻呼机软件系统”这个点子后,首先找到了张志东:

 

马化腾在寻呼服务领域浸泡了5年,而张志东则是做集成系统的高手,所以,他们联手正是“天作之合”。“我们那时都没有想发财的念头,就是要干一点自己喜欢的、有价值的事情。”他后来对我说。甚至在辞职这件事上,他的动作比马化腾还要快:“我先离开了黎明,然后,他才下决心从润迅出来。”

 

接着张志东又找到了联系密切的陈一丹:

 

陈一丹在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工作很安稳,而且在两年前已早早结婚过上了小日子,不过,听到能和好朋友一起办企业,还是颇为心动。他回家跟妻子商量,当时的顾虑是:万一失败了,家里的经济来源怎么办。这时,他的妻子说:“没关系的,我还有一份工作。”陈一丹日后对我说:“一直到今天,我还深深感念妻子的这一句话。”

 

不得不说,读到这段,我竟然被陈一丹夫妇之间的真情感动了,正所谓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

 

好吧,有点歪楼了,我们继续往下看。

 

接着马化腾找了从初中开始就同班的许晨晔,他在深圳的电信数据通信局上班,当然更有专业上的优势。

 

看到了吧,都是从同学入手,毕竟相对于刚结识的人来说,同学更加知根知底~所以,你身边能够接触到什么样的人,对于你创业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最后他们发现还缺一个销售专才,最终曾李青入伙(与许晨晔是同事)~~

 

顺便想说一下,原先在学习老唐文章的时候提到过曾李青(Day57·回复私信,感恩有你。),当时只觉得他长相很有魄力,读了这本书之后发现他本人性格更有魄力,具体不表了,感兴趣的自己读。

 

至此,腾讯早期的团队就建立起来了:马化腾负责战略和产品,张志东负责技术,曾李青负责市场,产品、技术和市场这三者几乎是一家创业企业必须拥有的核心能力。陈一丹是业务经理,许晨晔具体负责的事务未表,不过创业公司嘛,分工也没有那么明确,基本上就是有什么活干什么活,就像书中提到的:

 

我(指:陈一丹)的名片上印的职务是业务经理,马化腾印的是工程师,人家一看就觉得挺专业的,好像我们背后有一支很大的团队,其实总共也就我们几个人。

 

3、企业管理之道。

 

聊这么宏大的话题,我甚至有点心虚,毕竟自己也只是一个小透明,不过还是忍不住要谈一谈,关于这一点,我随便一聊,你随便一看,甚至可以略过。。。

 

大到一个企业,小到一个家庭,再大的我们不聊,最高管理者,在可承受范围内,适当地下放权力与责任,不要干涉太多,是非常有必要的。

 

正所谓什么都想管,可能什么都管不好,领导嘛,就是以战略制定为主,将整体目标解析之后分发给各级负责人,就让他们自行去决定,给到权力的同时,当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效率会更高一些。关于这一点,我通过书中的描述,是非常认可小马哥的作风的:

 

在部门业务事项上,相关责任主管的意见很受重视,“谁主管,谁提出,谁负责”。在关系到公司整体战略的事务上,以达成共识为决策前提,若反对的人多,便会被搁置,而一旦为大多数人所赞同,反对者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马化腾并没有被授予“一票赞同”或“一票否决”的权力,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位折中者。

 

从此以后,产品经理制被确立了下来,“谁提出,谁执行”“一旦做大,独立成军”成为腾讯内部不成文的规定。这一新模式无形中造就了“赛马机制”,我们将看到,后来为腾讯带来众多“意外”的创新,如QQ空间、QQ游戏乃至微信,都不是顶层规划的结果,而是来自基层的业务单元的独立作业。

 

也就是说,腾讯的组织架构颇类似于“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的模式,各事业群的负责人在业务拓展上被授予了最大的权限,但其命脉始终由最高决策层控制。

 

4、少犯战略性的错误。

 

人不可能不犯错,但是我们一定要谨防战略性的错误,因为这可能是致命性的。

 

竞争对手一定会有的,正所谓,有竞争才有进步,所以要乐观看待这件事情,但是如何应对竞争对手,倒是可以聊聊。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坚持做正确的事,虽然过程会有艰辛会有挫折,但是以不变应万变,专注于自身,少犯战略性错误,到最后,你会意外发现,可能竞争对手自身出了问题,无需硬刚,我们便可获胜。

 

书中也提供了相应案例。


首先是腾讯早期OICQ的竞品ICQ及其他同类产品:

 

在对手方面,ICQ在被美国在线购买后,三位创始人因为不愿意离开以色列而退出,财大气粗的美国在线此时正在浏览器市场上与微软死磕,所以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于ICQ。张志东后来曾与美国在线的高管在一个场合交流,他问对方:为什么在购买了ICQ之后却没有好好经营?对方竟不知如何回答。至于国内的三个对手,台湾资讯人受到种种政策上的限制,始终不知道如何经营格局庞大的大陆市场,南京的北极星是一家以棋牌游戏为主业的公司,在“网际精灵”上缺乏坚决的投入,而飞华开发的PCICQ只是广州信息港里众多服务项目中的一个,从来没有被看成是一个战略性的产品,国有企业的体制更是跟不上快速的迭代竞争。

 

其次是腾讯的意外竞争对手51:

 

然而,在此之后,51突然犯下了一系列令人遗憾的战略性错误。

 

首先是创业者团队发生内讧,一直领导产品开发团队的张剑福称病退出,产品部门与市场部门矛盾凸显,各种流言开始涣散军心。

 

其次是在风险资本的催促下,51贸然推动“去低端化实验”。

 

最后是51急于增加盈利,匆忙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引进了100多款网络游戏。由于审查不严,游戏质量良莠不齐,虽然在短期内吸引了用户,但是很快因环境破坏导致大量用户流失。

 

在51动作变形之际,腾讯又抓住外挂事件给予它致命一击。

 

再来就是进军游戏行业之后,躲不开的盛大:

 

在腾讯找到了自己打法的那些年,网游盟主盛大却发生了战略性的迷失。

 

再多的就不列举了,总之,看别人吃一堑长自己一智,是成长最聪明的途径。






基本上这本书我想聊得就这么多,最后摘录几句书中的金句吧,括号内为我的简评。

 

他说:“要知道我们说的东西很容易,但要知道我们为何这样说却非常难。”(真知,行不难)

 

要加倍使出全部的力量往前冲,不要回头。如此一来,你将可以看到原本看不到的东西。——安藤忠雄(日本建筑师)(日拱一卒,不期而至)

 

在一个缺乏成长性的产业里,任何创新都很难获得等值的回报,因而是没有意义的。(选择大于努力)

 

“创业之神”总是这样,它不按常理出牌,视过往的成功与经验为累赘,喜欢在极限的状态下挑战人们的意志力和想象力,它常常带着一丝戏谑的微笑堵住命运的正门,然后,却在腋下露出一条缝隙来。(坚持做正确的事,时间会给你惊喜)

 

盛大公司的发言人以揶揄的口吻对媒体说:“我们对腾讯进入网游领域表示敬畏,不过,腾讯也要对网游本身产生敬畏。”(对未知保持敬畏)

 

“别人有的,它都有,别人没有的,它也没有”。(产品的差异化很重要)

 

除非一个人摈弃细枝末节,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否则,在科学中就不会有任何伟大的发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物理学家)(投资者也是一样的,不要过分关注“细枝末节”)

 

国有的电信运营商用政策管制的手段,将网易和腾讯阻挡在门外的同时,它们自身其实也“自我阉割”了创新进取的动力。(竞争推动创新,没有竞争者的行业,也许是“温水煮青蛙”)

 

在高高在上的腾讯的视野里,51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很多年后,凯文·凯利对马化腾说:“腾讯未来的对手不在你现有的名单里。”马化腾第一时间就想起了2006年的51。(企业的危机意识)

 

任何产品都有核心功能,其宗旨就是能帮助到用户,解决用户某一方面的需求,如节省时间、解决问题、提升效率等。核心能力要做到极致。(找到痛点,一一击破)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似乎存在着三种真实:事实真实、逻辑真实和情绪真实。(网上吃瓜冲浪,认真你就输了)

 

过去,我们总在思考什么是对的。但是现在,我们要更多地想一想什么是能被认同的。——马化腾,《给全体员工的邮件》(社会生存指南)

 

但我想说的是,真正的危机从来不会从外部袭来。只有当我们漠视用户体验时,才会遇到真正的危机。只有当有一天腾讯丢掉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用户服务的文化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灾难。(专注于产品本身,专注于用户体验)

 

大企业竞争从产品服务竞争向平台级竞争转变,最大及最优秀的企业,一定不是自己做更多产品服务的企业,而是把整个互联网连接起来,通过自己开放平台把整个互联网架构起来、组织起来的企业。(所谓大企业的社会责任)

 

“能够战胜微博的,一定不是另外一个微博”,如果没有新的战略级产品诞生——正如迈克尔·波特所提示的,“挑战者必须找到不同于领先者的新竞争方式以取得成功”。(本质是差异性)

 

他甚至认为,“产品经理永远都应该是文艺青年,而非理性青年”。(人文色彩)

 

我的建议就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也许每一次产品的更新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如果坚持每天发现、修正一两个小问题,不到一年基本就把作品打磨出来了,自己也就很有产品的感觉了。所以,创新的灰度,首先就是要为了实现单点突破允许不完美,但要快速向完美逼近。(要试着接受不完美,快速改进,接近“完美”)

 

腾讯的金融业务是其战略业务之一,但是腾讯只做“半个”,腾讯的多位相关高管都在不同场合表示了“另外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对金融保持敬畏”“做金融连接器”等观点。(对金融保持敬畏)

 

看看星空,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可能我们在宇宙中从来就是一个偶然。所以,无论什么事情,仔细想一想,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能帮助自己在遇到挫折时稳定心态,想得更开。(确实,不要总纠结自己得失的一星半点)

 

与他们的美国同行相比,中国人也许没有发明革命性的互联网技术,但是他们在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上的努力却是卓越的,这也是所谓的美国式优势与中国式优势的生动展现:美国人发明了推动进步的技术,而中国人找到了盈利的方法论。(究竟哪个才是可持续的呢?)





好啦,文章写完了,原本说是9000字,不小心飙到了11000字,实在抱歉


不知道关于文章内容或者说是对于腾讯大家有什么想法以及见解,放上我的非在编视频号留言板,欢迎一起探讨~最后祝宝子们晚安好梦,我们下周再见~!





加油,我们一起变更好🌷:



谢谢您的“赞”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哈尼Zzz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