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意独怜才》给我的教育启发。
哈喽,宝子们好呀~!
今天又是荐书环节,本文推荐的是张五常的《吾意独怜才》。
可惜的是,这本书在“微信读书”上没有(读过的人应该大概知道是什么原因
此外,也非常感谢老唐的推荐
迅速地翻阅而选读物,是一种办法,不一定可靠,也不是最可取的。较为可取的是听老师的介绍。 《吾意独怜才》
每每这种时刻,我总能想起老唐说的那句:If your heroes are right, you are lucky!
是的,我们真的很幸运。
这本书是围绕着教育主题展开的。本来今年的待读计划中没有这本,之所以先读,是因为之前在文章中提到孩子教育问题的时候,有几位朋友留言推荐了一些书给我,感谢
没想到,读后真的是受益匪浅
这本书是由一篇篇独立的文章组成的,所以不同的文章中难免会读到一些相同的语句或观点,这也很正常,毕竟有些观点不会经常性地改变。我在阅读完书籍之后,整合了自己划线的笔记,分为以下五点来与大家分享。
特别说明:因为我对张五常先生的了解并不多,本文也仅仅是针对书中的内容进行的整理,由于自己学识浅薄,可能会存在理解错误的地方,欢迎朋友们留言指教
一、不同的制度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在书中,张五常先生主要通过对比香港与美国教育制度的不同就此话题展开了讨论。
对于老师的观点,我一般是先接受,再对比自己日常生活中实际感受到的,去理解。
虽然去过香港好几次,但我并不了解香港的教育制度以及教学质量,不过对比我自己从小得到的教育,感到张五常老师说的是非常有道理。
就老师在书中分享的内容,我整理消化后谈谈自己的想法。
1、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产品。
书中老师说道:
教育的供应及需求与其他产品无异。以市场竞争,以市价定优劣,产品的“质”与“量”如何,就会由消费者(“购买”教育的人)来决定了。
于我而言,这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角度
如果将教育看作是产品的话,那本应该是由市场来决定其价值的,市场——说白了——也就是消费者。只有在自由竞争的情况下,消费者才能享受到更好的产品以及服务,对应到教育的话,那就是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学质量,老师能够在自由发挥的前提下,传授更多有用的知识,给到学生们更富有想象力的启发。
然而,理论是这么个理论,对应到现实情况,有一定的差异,这个差异主要来源于制度的不同。
2、制度的导向性很关键,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老师教学的质量和方法。
书中老师提到:
美国的教育制度跟香港的主要不同处,是前者我可以碰中给我启发而又鼓励我发挥自己的师友,而香港的制度却不可能碰中。不是师资不足,而是在政府及专家左管右管的制度下(包括课程、课本、考试等皆有政府规限)老师无从发挥他们的启发与感染力。今天内地的大学也不可能让学子碰中吧。
美国的教育制度如何,我不知道,但是仔细思考我们的教育制度,也就是公立教育制度,的确是以政府为主导,而不是依据市场规律运行的。所以,作为消费者(也就是购买教育的人),我们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同样地,学校,也没有办法以顾客的需求来决定教育的方向,在这样的制度导向下,老师教学必然有一定的限制,正如五常先生在书中所说:
既然中学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对官方的规定视若无睹,不可以在课程上选用自己喜欢但不被批准的书,而又为米折腰,不敢畅所欲言,以自己的学问心得在学生面前发挥——这样一来,就算老师是个天才,要增加自己学问的意向也就谈不上了。
如果说这样讲太过于抽象,我们接下来看下五常先生在书中向我们剖析的香港教育制度的问题,其具体表现是“以税收津贴教育”。
3、香港教育的主要问题——“以税收津贴教育”。
五常先生在书中是这么说的:
那么我们怎样解释香港学术的不成气候呢?我以为答案是布坎南(J. Buchanan)说的以税收津贴教育的问题。
在公立教育的制度下,“出售”教育的人(被资助的学校与教师)不需要向“购买”教育的人(学生或他们的家长)负责或有所交代,而提供教育经费的人(纳税人)却无权过问。在这个特别的“市场”上,资助教育的纳税人与学校及教师被政府分离了,使前后二者互不相顾;而有问题时,需求教育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的投诉起不了大作用,因为教育是免费的,他们不能以“不交学费”这最有效的办法来惩罚推出教育的人。
直白点说(并非严谨性表达):
表面上看,接受公立教育的人,没有花钱,但实际上,这笔钱(也就是纳税人的钱)只不过是交给了政府由政府转交给了公立学校而已,然而就是这样的操作,从中却弱化了纳税人的问责权利,对于学校提供的教材以及老师的教学质量,我们没有更多的话语权,大多时候是被动接受,而校方出售的知识是否有所值,也没有被市场衡量过,甚至作为家长的我们还要纠结,是否需要做一些“额外”操作,才能保证孩子能够得到老师足够的重视。
是这么个情况吧
五常先生在书中说的一句话非常贴合我现在的心情,分享到此处:
我不相信香港的纳税人或消费者会认为学术的成就不重要。他们只是没有有效的办法来表达他们对学术与教育的重视而已!
当然,很多事情,不是简单的想当然,不过我们可以看看“本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4、书中张五常先生对于香港“以税收津贴教育”的看法。
很明显,老师肯定是不赞同这样做的,具体我们来看下他的表述:
我是不赞成政府(其实是纳税人)津贴教育的。应否津贴教育是见仁见智的事。但我可以肯定地指出,既然要津贴,这些钱的代价需要获得应有的价值。在市民总收入的百分比上,香港的教育津贴经费之巨,似乎是世界之冠,但赢得的不外是些权力斗争,利益分子在教育问题上夸夸其谈,实际的成就令人尴尬。
纳税人应该有权选择。我们也应该让他们在被迫津贴教育的局限条件下,有力地以选择的办法来争取他们所付代价的应得价值。
纳税人若有选择的权利,会逼使经费节省,或在用同样经费的情形下,逼使教育质量提高。
都是大白话,我相信朋友们都能看懂。
既然对政府“以税收津贴教育”的做法不认同,那五常先生又提出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呢?
5、学券制。
这个名词,我的确是第一次听到,又涨知识了
这个制度的重点,是以公家的钱推行私立学校,把话事权交回教育顾客那方面去。当然,弗老的首选是废除政府资助教育,不得已而求其次,用学券制,资助教育要以市场的运作为依归。今天,美国的公立学校被私立的逼得节节败退,转用学券制或有可乘之机。
同时,五常先生还表达,同样的经费,在不同制度下可促成完全不同的效果。资助教育资助的群体本应是学生,而不是学校或老师:
我们要明白资助教育,是资助学生,不是资助学校或老师(这一点,香港政府大错特错,因为他们采用的是“直资”,把钱直接交到学校手上)。我们也要明白教育或学问是一种产品,其价值要以市场为依归——教育既不清高,也不神圣。
说了这么多,我们也都是以了解为主,最后关于这块内容,我们来看看张五常先生介绍的美国津贴教育与香港的不同吧。
6、对比分析美国津贴教育与香港的不同。
因为对美国的教育制度不是很了解,所以这部分内容,我直接粘贴老师的原文,也不做过多的阐述:
美国的津贴教育,与香港的有两大分别。
其一是:美国的“免费”教育远不如香港那样普遍;一流的私立学校林立。最好的学校大都是私立的,而这些学校的成功,逼使公立的学校在竞争中力争上游,设法向“最好”的看齐,否则它们的经费会下降,好的教师或学者会另谋高就。
第二个重要不同之处,是美国各州的教育征税,是由纳税人投票决定的。公立学校办得不好,纳税人心知肚明,到投票时可能一面倒地反对增加资助。
以上聊的是比较宏大的话题,我也在慢慢消化中。
改变现状是很难的,但是选择给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似乎是可以为之而努力的,过于私人的部分,在这里就不展开聊了,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现实情况来做选择吧。
接下来谈比较具体的内容,那就是学习方法。
二、学习的方法。
小时候最常听到的一句嘱托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这句话本身没毛病,但问题在于很多家长只会嘱咐,却忘了告诉孩子具体的实操方法。实际上很多家长自己都不太清楚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如何要求孩子能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所以,在指教孩子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白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幸运的是,张五常先生在这本书中给出了比较明确的答案
1、学问要从兴趣入手,在重点出击。
很多家长从小就逼迫孩子学习超过他这个年龄段本应该接受的知识,为的就是能在考试时比别人多一分,以保证未来有一个好的出路。然而关于这一点,五常先生是这么说的:
为知识而读书可以帮助考试,为考试而读书却未必可助知识的增长。知识是读书的目的;考试只是一个方法。
当一个中学生跑来问我选修哪个学系为上,我知道他不会是为兴趣而问的。我今天对类似问题的答案,千篇一律:不要选出路,选兴趣,因为今天出路这系好,毕业时可能变了卦。
所以说,作为家长,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卷,应该仔细观察下自己的孩子到底对什么感兴趣,正如五常老师所说:
学校的教育远不及父母所教重要。父母要让孩子作多项的尝试,要不阻止孩子的兴趣发展,只要孩子有兴趣的不是不良嗜好,千万不要阻止他。同样重要是孩子感到有兴趣的是否需要用想象力。而最重要的,是不强迫孩子在无关宏旨的事项——例如考高分——上多下工夫。
(注:以上摘录为整合内容,非原文顺序。)
针对儿童来说,家长应该多让孩子玩,尤其是那些要用上想象力的游戏:
我认为儿童要多玩耍,尤其是那些要用上想象力的游戏。因为玩耍而荒废了学业有点那个,但只要玩耍时不断用脑思想,荒废其实不多,甚至得可偿失。
针对年轻人来说,大家应该多尝试不同的事物,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点:
所以我认为年轻人要在任何事项上下工夫,首先要认真地尝试一下,过了一段日子后,自觉没有兴趣或天资有限的,就不应强求。知道自己是很重要的。假若我有什么天分,是有点自知之明。这本领不难办到,主要是对自己的评价要客观地看。
最后关于“兴趣”,再附上一段书中的话给家长们“洗洗脑”:
我认为“用心”这回事,有一部分是天生的,但某程度上可以培养出来。我一向认为,对事情有兴趣的孩子,凡有兴趣就用心的,是一个准天才。一般父母不知道,有兴趣是极为难得的事。
2、脑子要多休息,但读书时要集中,心领神会。
劳逸结合,不要把自己绷得太紧,这一点就不多做展开了。
3、任何科目,值得读的文章不多,所以选文而攻之所花的时间应该比读的时间长。
这让我想起了常说的那句话:选择大于努力。所以选书或者是选教材的时候,需要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
4、读不是信,而是考虑,所以每有会意,就要停下来细想。
读书就是隔空跟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我们不是照单全收,而是要思考,他为什么这么想,而我们为什么没有想到。正如五常先生在文中所说:
重点不单是明白内容,而是要找寻作者的推理思维。明白内容而不明白作者怎样想,不是真正的明白。
5、选老师的唯一准则,是学问的水平,不顾其他。
五常老师说:
我认为拜师求学,不是要求老师的知识,因为他的知识可从书本、文章上读到,而是求他指点迷津,学他的思考方法。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
所以选对一个好的老师,至关重要。关于如何判断老师的学问水平,五常老师也给了我们一定的标准:
一个教师的教学成绩如何,唯一可靠的准则是看他的学生在学术上的成就。
6、发问很重要,所以要想好题目,一见到老师就问。
五常老师说:
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是要脸皮厚!
当然了,只有脸皮厚也不行,毕竟老师的时间都是宝贵的。遇到问题,首先要尝试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系统整理之后,再带着问题去咨询老师,或是给老师发邮件,节省彼此的时间,提高效率。
除了以上应该做的,五常老师还提到了几点不应该做的,我认为也很有启发,分享给大家:
学生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会判若两人。
第一个坏习惯,就是上课时“狂”抄笔记。听讲时抄笔记分心太大!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在课堂上听不懂的,如果同学太多不便发问,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明白的重要。
第二个坏习惯,是把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而无法融会贯通。改这个坏习惯,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花点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坏习惯,主要指大学生,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博为准则,其他都不重要。
以上两个话题花费了不少篇幅去讲,因为我觉得比较重要,接下来简单总结后面几个要点。
三、日常教育方法。
作为一个6岁孩子的妈妈,我深感教育责任的重大,所以最近一直有在关注这方面的内容。
读了书中五常先生分享的一些方法,有部分跟我的教育理念重合,我感到非常开心
比如上面谈到的多让孩子玩,我现在对闺女就属于比较佛系的状态,想着能玩的时间不多,为什么不让她多玩一会呢,童年转瞬即逝,一旦长大,就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冲刺要放到后面,我希望她能在小的时候过的开心过的自在。五常老师也说:
也是在中、小学时,发现儿女的成绩特别好的话,我就对他们说,读书是长途赛跑,那么早就领先,会后劲不继的,暂时倒不如成绩差一点吧。
再比如五常先生提到的“放任”政策,我也深表认同
除了给儿女无限的爱,我的教育方法,是可以不管就不管。要管的就管得很坚定,此外就让他们自由发展。
虽然我是家长,但我不喜欢什么事都去管着孩子,很多时候,我会让她自己做决定。
比如,今天穿什么衣服,或者说想买什么样的衣服,自己去挑,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作为家长,无需过于干涉。比如,她的玩具或者是其他什么属于她自己的东西,如何安排,丢掉还是送给朋友,全权由她自己处理。再比如说她跟自己的好朋友闹矛盾了,或者俩人玩着玩着突然闹脾气了,我也不会管,任由她们自己去处理,我相信孩子之间是有她们特别的解决办法的,家长越掺和越乱。
此外,五常先生还提到,要多与孩子交流,这跟我平日的做法也是相同的:
儿女像朋友般相处,谈天说地,无所不谈。好些朋友说我儿子的思考方法与我如出一辙,这可能是他多年来跟我闲谈中养成的习惯。
虽然我平时挺忙的,有时候也懒得说话,但还是很珍惜与孩子交流的时间。
孩子愿意跟你讲心里话,不是你强迫出来的,她要发自内心的愿意才可以,这就需要作为家长的我们平时多注重与孩子的交流。
对话的过程,一方面能够让你很好地去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帮助她解决一些困惑;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你的想法很好地传达给她。
这是非常关键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孩子长大之后交的朋友或者伴侣与我们想象中的那个相差甚大,等到那时再想干预就很困难了,所以,我们从小就需要告诉孩子,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朋友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比如诚信、有责任感,这是最基本的吧。
另外,五常先生提到的有一点是我没想到的,读过此书,决定要如此践行:
因为自己事忙,我选的奖赏方法是成本最低的:口头的赞赏与鼓励。这样,不赞时孩子就当作是惩罚了。
很多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不过现在真的好多了,因为孩子长大一点点就会越来越理解妈妈,而我在育儿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反思自己的问题
以后记得要更多地去赞赏孩子,如果孩子做错了,不要生气地去吼她,不夸她,她应该就秒懂了,我相信,这对于双方来说,应该是降低伤害的最佳方式。
以上是我前几天码字的时候就写好的内容。
这两天在看段永平雪球帖子的时候,发现了一篇关于育儿很好的文章, 在此处分享给大家: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04141317636657
因为是微博链接,麻烦朋友们复制粘贴到浏览器上阅读。
内容很长,但我真心推荐每一位家长都能够耐心的阅读一下
摘抄文中的两句话,给这部分内容做个总结:
卡尔·荣格说,“没有觉察的东西,就会成为命运”。做个有觉察的父母,就是给孩子和自己创造更多的幸福。
“父母亲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孩子想到父母时,孩子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四、学好英语的重要性。
大学以前学英语是为了应试,上大学报考英语专业是因为兴趣,现在学英语是为了多交流,但真的没想到五常老师提到的这点:
在学术发达的今天,百分之九十以上有水平的论著,是没有中译的。就是有中译,译错的地方往往数之不尽。
西方的好书多得很,四十多年前我走马看花,看过很多很多的。这四十年当然还有其他精彩的新作,我没有跟进。大致上,西方人对整理一门学问很讲究。他们重视系统,对思想或创作的来龙去脉处理得详尽,而任何学问都有深浅层面不同的书籍。
想想的确如此,翻译是很考验译者功力的,除了英语要好,语文也得好,重点是,还要能够真正理解其中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这一点稍有难度,需要一些专业知识,也需要对作者有足够的了解,同时掌握这三项能力的人少之又少。
就拿老唐分享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还有股东大会的内容来说吧,很多内容都是要经由老唐“中翻中”之后我们才能看得懂,所以遇到老唐是幸运的
所以,再次证明,学好英语很重要啊~!
五、本书最引人深思的一篇:
那就是《给女儿上的一课——也是女儿给我上的一课》。
文章内容我在此处就不多作介绍了,主要核心矛盾就是,当你认为的与课本上所说的不相符合的时候,是让孩子采用你的答案还是采用课本上的表述,以便考个高分呢?
这是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我们都说要知行合一,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我真的会纠结很久。
删来减去,最终留下的就是以上这些内容了。当然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内容,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家亲自去阅读。
不是所有的书我都会想要写读后感,但是像这种好书,的确值得写下自己的感受,正如五常老师所说:
我自己的经验,作文还有更重要的一面:不把思想写下来,不可能清楚自己想的是什么。
清楚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会对未来方向的选择更加明确,更加坚定。
好啦,文章就写到这了,有什么想要说的欢迎来我的非在编留言板留言讨论
最后再跟大家分享一个小小喜悦吧
明天就是我跟老公“合法”八周年了
好啦,分享完喜悦,最后祝宝子们晚安好梦喽
加油,我们一起变更好🌷:
谢谢您的“赞”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