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漳州记忆14:脚踏车情深
原发表于4月18日《悦色书声》,有改动
孙子六一节得到他爷爷奶奶的礼物,一辆高级山地车模样的自行车,还配有照明和指南针。昨天陪他在小区内学车,跟着车后扶车,只跑了两圈已气喘吁吁。孙子才8岁,这可是他拥有的第二辆自行车啦,回想我们的童年哪有这等福利。
小时候一直纳闷,为什么作文里要是写了“脚踏车”就会被老师改成“自行车”,明明要靠脚踏才能动,怎么成了自行车呢?当年脚踏车还是稀罕品,大部分人的家里都没有。所以街上的自行车修理店因应兼有出租车业务,中山公园大门口百货大楼对面的那家修理店就很有名,门口摆了一溜旧自行车供对外出租,大人要办个急事,租辆车办完就还。这是真正的出租车业务,不像现在说的出租车,名不副实,大家打车并没有租他的车,而真正租车业务则叫“汽车租赁”,还是台湾的计程车叫法更准确。自行车修理店墙上有个挂钟,用来计时,按时计收租金,记得每小时要五分一角。小孩子有点零钱,就去租个把钟头牵到公园内学车或“四城门”到处兜风“展风神”。
新车买到后,大家爱护有加,为预防磕碰,先用当时流行的方法,用120胶卷长条衬纸,把三角架钢管结结实实包扎起来。前后轮轴加个防尘圈。前轮加了保险叉,齿轮还加了飞轮套。隔三差五,就倒立起来检查和加润滑油。车成了全家交通工具,有时候会骑车去石码,还要掌握风向规律,避免顶风吃力。大哥在厦门,我和三哥也几次骑车去厦门,虽单程到嵩屿50公里,两人一车轮流踩,也不会太累,上坡时后面推行骑手不用下车,下坡两人坐车滑行,还要经嵩屿人车过渡,每人1角5分,车1角。当时一家人发挥传统刻印优势,大批量裁剪三忠于剪纸赚手工费贴补家用,还在百货大楼对面食杂店边上摆摊叫卖,小外甥12岁小小年纪就也跟着学会“经商”,每天要将一张贴有各种剪纸式样的招贴画钉在店家拆下的“店窗”木板上,为扩展生意还骑车去市郊浦南、天宝赴圩。那年头家人食量大,有时还来了客人,不时需要购买黑市米,我们就专程去产粮区海澄东泗一带买米。粮店牌价1角4,凭粮本定量供应,一般居民每月24斤,龙海黑市米才2角4,比漳州3角多便宜,每次买五六十斤,还曾绕道马口从九龙岭回来。
当年有车也带来烦恼,就是要经常遭遇“不掩耳盗铃“,这是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恶习,家家户户深受其害,很多良民也曾加入顺走车铃的行列,形成恶性循环。为防范,只好车停时拧下车铃放入衣兜或提袋,或加护条,或加钻防盗螺絲。后来大家干脆卸下整个车铃,漳州街头不再车铃声叮铛响啦,外地人都感奇怪,没车铃怎么敢上路? 自行车上车有术。高个子的往往省事,人站车旁,一条长腿跨上坐好踩了就走,个子小必须要正规上车,一脚踩脚踏板,另一脚有从前面跨栏,也可从后面跨上,娴熟了各显优美姿势。农民载重起步才是真本事,车似将倾倒,又迅速回正,有惊无险。家里的车还是以二哥上班为主,他的宿舍边上养了不少鸡,下班经常从糕饼厂车间运回炒花生时倒掉的废砂,里面混有少量花生的碎粒,装了一大木箱的,非常沉重,回家倒在地下,供家里成群鸡只啄食,以节省饲料。大家也都学会骑边三轮,家里有时也会借公家的三轮车买煤载东西,骑边三轮有掌握要领,要不很容易翻车的。那张旧照片拍于67年春节,大姐回家探亲,我骑三轮带外甥女在中山桥上玩。
骑三轮车在中山桥上
后来上山下乡到长泰湖珠,曾骑自行车往返过,还要在郭坑上渡船。后来转到高层插队,那里还没通公路,自行车用不上,出外要靠火车。下乡时曾学养过蜂,用在九湖和家里采蜜的收成,买了一辆农用自行车和闽江缝纫机。
自行车长期是紧俏商品。当年主打车型是28寸大轮径,最好能买到双杠的,号称有下手,用过几年还可以原价卖出,农民兄弟最爱,娇小女士也同样大车出行。26寸怕二手车价低少人买。小孩渴望买20寸小车,都被大人以价贵拒绝。自行车成了小家庭出行方便交通工具,小孩有竹藤编制专用椅座,也可直接坐横杠上。
参加工作后,我好不容易托安溪友人先后在1978年、1979年各买了一辆永久和凤凰PA18自行车,也算成家之用。永久用了20年卖掉,凤凰40年后成了老古董现还不时在用。为主是上班交通之用,也曾用它到府埕买过蜂窝煤,曾压坏车叉。后来改烧液化气,为省2元搬运费,自己折了个铁挂钩,吊在货架上,将气瓶勾上,侧骑带回家。90年代,同事买摩托的不少,开始是嘉陵,后来是进口黑沙白沙铃木,再后来是五羊本田,都要万把元以上,吓死人,我仍坚持脚踏车上下班,安慰自己说是健身,其实是舍不得花钱赶时髦,到退休一直是骑自行车上班。当时有时到较远的市政府办事,甚至到石龟头一带的计生委、漳大审计,骑自行车也没觉得路远费力。长期骑车,单手骑车是基本功,后来练就一手车把,一手扶后面的重物。有时因代驾需要,还要用一手把车骑一辆车,另一手牵第二辆车,两车快速同行。我还玩过杂技级别的,试过双手脱把,用身体控车。有一次还冒险左右手交叉握把,虽很简单,往往习惯成自然,几次差点摔倒。
拍摄于19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