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饭”印象

何家天 不学八哥
2024-08-29

《往事》64

《审计拾遗》4

(写于2022年3月5日)

上山下乡时住过的大厝
这辈子自家做饭为多,吃公饭虽很少,但留下不少印象。
最早的公饭是1958年。漳州实小变身共产主义学校,军事化集体化住宿伙食,我第一次吃上了公饭,在教室里大家围着吃饭特别有味。之后街道也办起公共食堂,地点在新华西“管底”,各家各户不再生火做饭,都要到食堂吃饭,但只持续几个月就解散。直到上山下乡才再吃了一阵合伙的公饭。
12.22“再教育”最高指示发表之后,1969年漳州即掀起了上山下乡高潮,第一批大多在学校里报名,要好的同学可以结伴插队,其中有不少是响应领袖号召的,后几批通过街道居委会强制动员定点安排,多属被动无奈,被分配到较边远的山社。凡16-25岁的城镇居民,不论有无上过学,都叫“知识青年”,除少数有固定工作或病残外,都属上山下乡对象,每家每户都难幸免。漳州市区的巷口、新桥公社(街道)安置在华安县,东铺头、新桥公社安置在长泰县。我们二十几个户口在新华西、嘉禾街的适龄青年被安插在长泰县岩溪公社湖珠大队十一生产队,即山顶上的祖寮村。
生产队安排十几个知青住在一座破旧大厝内,同吃一锅饭,叫做“共伙鼎"。农民事先用夯土墙的方法在旧屋大厅的墙角夯了个长方形泥土灶台,再用锄头挖开灶孔,安放上一大一小两个铁锅,后面的小锅叫“尾鼎”,可以利用大灶余火煮番薯或烧热水。知青们来插队之前大多互不相识,却硬要大家一起过没有物质基础的共产主义生活,没坚持多久,人的自然本性显露,偷懒、相互计较,集体伙食很快就散伙了。从此各自为政,起早摸黑煮饭,农忙时更麻烦,中午歇昼饥饿难忍,回家还要等生火煮饭。有时农作点远离村子时,出工时要自带大米和小铝锅在外野炊。

长泰田园:李花柑橘黄白辉映

生产队难得吃一次公饭,只有在大农忙时,生产队长才会偶尔开恩安排一两次大锅饭,让大家放开肚皮吃饱饭。生产队吃公饭,貌似占了公家的便宜,其实吃多了,各户可分配的口粮自然就减少了。每年县、公社都要各生产队去修公路修水利,叫做“派义务工”,虽生产队统一管饭,但各人要自带咸菜配饭,时间一久往往接济不上,“吃糜搅盐”(稀饭就盐巴)是常有的事。1975年冬特大寒流时参加学大寨修大寨田劳动,三餐都能吃公饭。为逃避大田辛苦劳作,我毛遂自荐,居然无师自通充当了生产队几十人的“火头军”(炊事员),煮大鼎饭。后来上面对知青存在的生活困难加以重视,建了知青点,办了集体伙食,但那时我已离开农村。
招工到煤矿后都吃食堂,每月领到30几元工资后,先买好整个月的饭菜票,用掉了大半的工资。上班下井,每人有固定的饭盒菜盒,进洞前要在自己的饭盒内放好饭菜票,到时送饭箩筐放进矿车,通过矿山电机车接驳提升绞车,再由专人挑到井下工作面,黑天暗地,还有热饭热菜。遇到五一、国庆节日,就有真正的公饭可吃,每人一份,有卤面有米粉,还有大块卤肉、肉炙儿(油炸肉丸),是矿工们胃肠盛大的节日,而且不用交饭菜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公家安排工人连续几天围桌吃公饭。

华安县城

调回漳州后,偶有吃公饭的机会。那时审计局刚成立不久,租用漳州宾馆内一座小楼办公。不时有全市或全省的审计行业会议在漳州开,作为会议办事人员,就能蹭会蹭饭吃。当年大家食品还普遍欠缺,公饭是补充营养的重要渠道,总是期待着。记得会议在宾馆礼堂楼下的大饭厅会餐,菜一上桌,每桌立马光盘,一桌人焦急的眼光一起对准餐厅的送菜窗口,想起来十分可笑。

1987年我第一次出差到县里,有个干部要调动,我陪人事干部去南靖外调,中午在县招待所就餐,由县局接待。有两道菜印象深刻,一是南靖盐水鸭,鸭子水田放养,肉质细嫩皮薄不带油,号称“健美鸭”,以前没见过,一是粗鲢(鳞?)鱼汤,这鱼学名叫中华倒刺鲃,水库野生,很奇特连鳞片都能吃,鱼汤非常鲜美。后来到了业务科室,要经常到各县工作,时间往往要大半个月,孩子家务就顾不上了,但天天伙食丰盛。有一次到华安审计,山区做菜不精致,还是传统的大碗肉菜,每顿饭后都剩一大堆,觉得好可惜。美食当前,食欲难抵,由于还保持长期体力劳动形成的饭量,很快就身宽体胖了。当时很规矩,还要主动缴交伙食费和粮票,显然只是伙食费用的零头。其实很多部门早就免掉这形式,既然已列支接待费,小钱如何入账反而让对方为难。

长泰县城龙津溪

跨世纪后机关接待逐步升级,用餐往往不在大饭厅,改在了小包厢,菜色精致多样,用酒楼方式送菜。还不时有酒,但我从来不喝,少了人生一乐趣,也免了很多麻烦。陪餐的主人越陪越多,有时来个膨风热情的领导,会对餐厅交代,这餐猪八戒统统不上,只上野味海鲜,连下乡经常见到草笋和蕨菜也成了山珍。有一次去诏安,主人还特地带到闽粤交界的汾水关吃蛇,那里形成美食一条街,蛇餐是特色菜,各种活蛇一箩箩,当场现杀。草花蛇连皮带肉火锅现烫蘸豆酱最好吃,但眼镜蛇虽名贵却啃不到肉。狗肉也很“时行”,说可以御寒,也许因为加的佐料,味道并不好,只动一次筷。菜样越多用餐时间越久,往往成了负担。

后来出外工作,只要我能说上话的,都尽力交代接待简化。2003年县长经济责任审计,我们刻意避开宾馆餐厅,直接在县政府食堂吃饭,正常食堂伙食,餐桌边上放个电饭锅,热饭随时可盛,还另有个电热锅内有肉骨萝卜汤,放量享用。十几分钟解决一顿饭,大家都轻松。但审计过后了解,这次审计还是按原来在宾馆餐厅的标准结算,只节省吃饭时间,并没有节省接待费用。

老知青坂里知青公园合影

2019年2月8日下乡长泰坂里乡的知青重返故地,纪念上山下乡50周年,上千名知青济济一堂,乡政府露天盛宴招待老知青,吃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公饭,每人还有了坂里送的特产礼物。

纪念下乡50周年露天盛宴

热火朝天接待老知青

民以食为天,在过去,悠悠万事,唯此为大!那时每月伙食支出占家庭支出的大头,还吃不饱;而现在,百姓餐桌越来越丰富,去赴婚宴或朋友间宴请,也趋频繁,但大家在餐桌上注重交往,已很少讲求营养的摄取。可以说大部分人衣食无忧,感到压力山大的是住房、教育和医疗,现在常提到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说是衡量穷富的指标,吃的占越多系数越大,就是越贫穷,反之说明家庭越富裕。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不学八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